孔子亦能武,然则具体怎么个“武”法?他有什么样的军事观点?

愚鲁说文化 2024-05-23 12:17:08

综上,孔子的军事观点大约是什么样的?一者,正确看待战争……二者,善战者无赫赫之功……都在平时的备战里……三者,不断思考并尽力预见下一场战争的性质、方式、后果……最后,到底还是要懂一点“战争哲学”……——善为国者,国、家相成;其不善者,家、国相伤。战必为国,国不必为战。

长久以来谈孔子,基本只谈他“文”的一面,乃至于“孔庙”最常用的别称就是“文庙”——幸甚至哉,这些年好多了。随着文化自信的回归,兼有科学求证的精神越发的深入人心,孔子他老人家英武的一面得以浮出水面——“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夫子再带俩徒弟,战斗力顶一个师……试使魏和尚遇到,势必拉着这战斗力满格的爷仨“干八路”去也——旅长同志的骑兵师有着落了。虽是笑谈,但笑声飞去的方向确乎不悖于历史的真实——大家伙这一笑,也有心照不宣的赞许在其中:“你小子编的好啊……下次别编了!我们夫子爱和平……”然而,还须问:爱和平的孔子究竟怎么个“武”法?

——即此六艺兼具、勇毅果敢之士,怎能没有自己的军事思想?其军事思想何如?

不得不说,于《论语》等儒门经典而言,孔子谈军事的章句的确少——四舍五入,他老人家住“文庙”住的不冤。但,孔子的军事思想也非无迹可寻——最重要,亦说的最直白的几点,当是《论语·子路第十三》的最末两章。其一,子曰:“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其二,“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什么意思呢?此第一句大约说的是,倘有优秀的执政者教导人民七年,这个国家就差不多能应付战争了。所以:1、别那么天真,战争躲不了的。2、想赢就赢吗?必须好好备战!

——这也侧面验证了为何孔子会对子路的“比及三年,可使有勇”报之以“哂”。

你小子懂个砖头的战争啊?个人的“暴虎冯河,死而无悔”管用吗?训练射手需要多少时间,多少成本?训练骑士呢,训练御手呢?“兵合于将”的时间呢,成本呢?还有粮草战具、将帅遴选……(《论语》的名篇《子路冉有公西华侍坐》)就差没有直说:“我亲自上还需要七年呐,你仲由三年?”要之,孔子论军事的一条是“不要天真,不要懈怠”——此亦合于《孙子兵法》劈头就说白了的“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那,孔子的第二句谈的又是什么?怎么就“不教民战,是谓弃之”了?

——夫子的第一句直白坦荡,第二句又直又深。此中有“国家”由何而来的思考。

直白意译,似就是:战争有多残酷不知道吗?你们竟敢让没受过军事训练的百姓上战场?这和直接抛弃他们、亲手埋葬他们有什么区别?(化用清儒刘宝楠注解)背后则至少是:1、一样的,决不能不认真备战,尤其是不能不对人民进行必要的军事训练——哪怕教他们如何配合正规军作战呢?哪怕教一教如何紧急避险呢?以及如何尽量维持战时的生产秩序呢……2、孔子似已敏锐地预见到,战国时代的那种无底线的大战将近,不会再是礼乐框架之下同宗同族之间追名逐利的战争……

——普通百姓亦早早晚晚要被挟持进大战中,不可不为他们谋一条自保自全之路。

然而,其真正深邃的是:3、不保国何以安民?不安民又凭谁去打将来的大战,凭谁去保国?转以这种角度看夫子他老人家天天念叨、四处推销的礼乐伦常,则不会再说那些都是虚诞、百无一用的东西——礼乐伦常者,皆系“国”、“家”为“国家”之具体施用也,皆凝合全社会上下之具体施用也。上下既合,国即我家——倘再组织起有效的军事训练,令百姓乐战且善战,则国、家皆保。汉武帝无疑看懂了这一层,光武继之,明章又继,是以有两汉四百多年持续不断的“系家为国”、凝聚共识。

——诚然,仅以这两句谈“军事思想”嫌大,权且述之为“孔子的军事观点”吧。

综上,孔子的军事观点大约是什么样的?一者,正确看待战争,切不能儿戏之,不能仅凭“猛张飞”子路那样的一腔热血粗率经营之;二者,善战者无赫赫之功,懂得真正的“不败之地”在哪里(化用自《孙子兵法·形篇》)——都在平时的备战里,在具体的训练里,在会计师、精算师一般的对战略战术的精确计议里,在健康的战争观的上传下达里……三者,不断思考并尽力预见下一场战争的性质、方式、后果——总之是和上一场战争的不同,以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地调整此刻的备战。最后,到底还是要懂一点“战争哲学”——懂一点国以何强、民以何勇……

——善为国者,国、家相成;其不善者,家、国相伤。战必为国,国不必为战。

最根本、最端正的战略,还是要建立起一个大仁大义大清醒的真正强大的国家——“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收买、绑架或镇压任何人?(引文来自《子路第十三》)至此,不妨略理一理孔子给出的“强国量化指标”——是的,他老人家不仅能文能武,连多长时间办好文、武或教育也都有相应的设计。具体言之,第一步,用一年左右的时间梳理政务(“期月”即有起色);第二步,选贤任能,“三年有成”;第三步即上述七年之内形成战备体系,国、家赖安;第四步,“世而后仁”,以三十年教化全社会(“世”三十年);终至“胜残去杀”——那就是百年大计了,留待后之善人君子(引文主要来自《子路第十三》)……

——孔孟果就虚诞吗?还是教人给记丟了,解歪了,用窄了?得失犹待从容辨。

写于北京办公室

2024年5月20日星期一

【主要参考文献】《论语》,《春秋三传》,《孙子兵法》,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康有为《论语注》,刘宝楠《论语正义》,李泽厚《论语今读》等。

​​

0 阅读:16
评论列表

愚鲁说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