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5月4日,上海《生活周刊》刊发了以《未来之中国》为题的号外。其中,有一篇文章颇具新意,名字叫做《十问未来之中国》。文章中,对未来的中国提出了十个问题,涉及军事、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作者在文中悲痛地写到,如今的中国,军阀遍地、饿殍遍野,什么时候中国才能够国家统一、主权完整?什么时候中国才能够国家独立、摆脱列强控制?什么时候中国人民才可以当家做主?什么时候中国才能够粮食自给自足、再也没有了饥荒?什么时候中国才能够生产国人的生活用品、生产国防所用的钢铁舰船?什么时候中国才能变成一个真正的强国?
文章刊出,反响颇大。据《生活周刊》编辑人员透露,共收到读者回信4000余封,但大多数人比较悲观,觉得未来的中国,这几点都很难做到了,甚至很多人认为只要实现了其中的一半,国家就会复兴了。
那个时候的中国,苦苦寻觅拯救民族的道路,人们于悲痛中发出“未来中国十问”,寄托对民族的无限哀痛。
那是一个怎样的中国?今天的人们已经无法想象了。
一如今天的人们已经无法知道,为何百年前的人们,要不顾一切地建立中国共产党。
人们对于百年前的建党总是十分模糊,只是试卷上冰冷的填空题而已。
但是如果把当时的背景全部延后百年,我们可以看出一个惊人的事实:
假设1994年日本击败中国、2000年八国联军攻克北京、2011年清王朝走向终结、2017年张勋复辟,军阀混战,民不聊生。你面对的是这样的中国,你应该如何抉择呢?
当时的中国,上海、广州的租界上还飘扬着英法的国旗,法国人、英国人还在中国的国土上横行霸道,这个叫中国的国家还四分五裂积弱不堪。
当时的中国,一个个租界变成了外国治下的法外之地,他们在中国的土地上,挂着“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侮辱性牌子,对于中国人,只是冠以“东亚病夫”的嘲笑和轻蔑,无数的帝国主义殖民者在中国的土地上横行霸道、为所欲为。你面对的是这样的中国,你应该如何抉择呢?
1926年,为了干涉北伐军,英国军舰炮击重庆万县,轰天的炮火对准手无寸铁的平民,当场炸死中国军民604人,重伤398人,炸毁民房千余间,这就是震惊世界的“万县惨案”,随后英国拒绝道歉,一副自己俨然是救世主,消灭的都是蝼蚁渣滓的嘴脸。如果你面对的是这样的中国,你应该如何抉择呢?
于是,他告诉你,他应该如何抉择。
1921年,一个出生于1893年的90后毛泽东参与组建了中国共产党。
如果有人告诉你,6年之后,这个党会发动起义。13年之后,这个党会几乎损失殆尽,不得不长征。28年后,这个党会建立新中国,你一定不相信,但这就是历史。当年建党建国的人,在1921年不过和我们差不多大的年纪,他们不过是一群90后的青年人,他们中,有93年的毛泽东,有98年的周恩来、彭德怀,他们是中国的青年,他们告诉你,他们应该如何抉择。
还有更多前赴后继的青年人。
1927年,周恩来、朱德、贺龙、叶挺、陈毅等率领国民革命军起义,发动了南昌起义,遭到了残酷镇压,朱德不得不率领部队转移。
最终,朱德率领的3000人部队来到了广东梅州的三河坝,遭到了国民党钱大钧部一万人的包围。那一天正好是1927年的10月1日,也就是日后新中国的国庆日这一天。
面对着三倍于自己的敌人,朱德临危不乱,抢占高地有利地形,抵挡住敌人的第一天进攻。第二天,敌人通过船从背后进攻,起义军以猛烈火力予以回击。第三天,激战了一天之后,敌人晚上偷袭,起义军抵抗了一夜。
第四天,也就是1927年的10月4日凌晨,钱大钧部用猛烈的炮火猛攻,敌人四面包围了阵地,朱德毅然决定保留南昌起义最后的火种,全面撤退,营长蔡晴川率领部队殿后,最终全营200多名勇士和2000名敌人肉搏血战了整整一天,全部战死。
朱德率领大部分军队来到湖南南部,后来和毛泽东在井冈山会师,成为红军的主力。
这批起义军中,都是青年人,出生于1903年的蔡晴川,是黄埔军校第三期毕业生,曾经是叶挺独立团的排长,24岁的他在三河坝战役中,英勇牺牲。
而他的战友,出生于1907年的林彪则幸运活了下来。
1948年,21年之后,林彪以70万大军发起辽沈战役,短短一年的时间,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土崩瓦解。1949年10月1日国庆日,林彪肯定想到遥远的广东,自己血战的那四个昼夜。
1934年,因为反围剿失败,红军不得不转移,1934年7月,红七军团组成的“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共6000多人北上打游击,进行战略转移,后来和方志敏领导的红十军团汇合组成红十军团。
时任浙江保安司令的俞济时调动数万大军围剿,由于立功心切,红十军团团长刘畴西看到敌方旅长王耀武率领的全旅6000人冒进,决定在谭家桥设伏,消灭这支突出的敌军。
然而,刘畴西没有占据有利地形,导致敌人占据高地,居高临下,这一战,红十军团战死300多人,红19师师长寻淮洲在冲锋中身先士卒,冒着炮火冲锋,全身被炮弹炸了三次,身负重伤,不久死去。
之后,红十军团辗转来到闽浙赣苏区边缘,在数倍于自己的敌人包围中,全军覆没,刘畴西和方志敏被捕遇害,全军团只有粟裕率400余人突出了重围。
寻淮洲出生于1912年,15岁的时候就参加秋收起义进入井冈山,牺牲的时候只有22岁。
红十军团全军覆没,只有粟裕等人突围成功,此后粟裕一直在南方打游击,直至部队成为新四军,而他则带领新四军南征北战。当年的粟裕也只有27岁。
1948年,华东野战军代司令的粟裕指挥14万大军发起了济南战役,打下了济南府,活捉了王耀武。
面对着王耀武,粟裕一定能记得14年前那场谭家桥血战。
党史不是冰冷的文献和落满灰尘的档案,党史是一个个鲜活且年轻的生命,他们满怀热血,面对着这个支离破碎的中国,用青春发出的怒吼。
希望越来越多的青年人能来阅读党史,不要忘记了,当年的他们,就是今天的我们。这个时候,不禁要问一个问题:
你面对的是今天这样的中国,你又应该如何抉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