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来说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当然本文内容沉重,并不有趣。
前三十年最重要的树立了道德模范,比如雷锋和焦裕禄,以及奠定了工业化的基础。那么后三十年,最重要的就是真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了。
看过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小平》的人,一定对剧中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故事印象深刻,故事十分激动人心。
1978年12月的一天,安徽北部的凤阳县已经十分寒冷,冬天来了,人们更饿了。
可是,今年又是一个灾荒年,在1978年的夏天,安徽发生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所有的农田全部干涸,大批的农民只能再次出去逃荒,最多的时候,全国逃荒人数最多的不是河南,而是安徽,说明当时安徽的极端贫困。
这样下去没有办法,此时像极了1333年的安徽凤阳,16岁的朱元璋全家死光,他一个人出去讨饭,在皇觉寺出家当了和尚,谁也没想到,后来当兵吃粮,朱元璋最终打下了江山,就是明太祖,历代皇帝,没有传奇过此的。
600多年后的凤阳,再次发生了饥荒,每一次饥荒中安徽都要爆发大规模起义,要知道,中国第一场农民起义就发生在安徽宿州的大泽乡,陈胜吴广起义。
此后,不管是赤眉军起义、黄巾军起义、隋末农民大起义还是黄巢起义,安徽北部和山东南部都是主要的地区,这个地区一直就是这么的贫穷。
但是这次,小岗村没有再出一个朱元璋,而是选择了改革。
改革有的时候也需要极大的勇气。
生产队天天要饭,全队18户人家,只有2户没有要过饭,道理很简单,每个劳动力一年只分到7斤麦子,根本不够吃,只能出去要饭。队里严国昌等几个老人找到生产队长严俊昌商量:再这样下去不行了,得想想办法。
12月的一天夜里,没有风雨交加,更没有电闪雷鸣,寒冷的初冬夜里,凤阳县梨园公社小岗生产队18户农民,聚在村里一间屋里,他们神态极为严峻地写下了一纸契约。到会的18人按了血红的手印。
按了手印之后,他们想说,这次真的豁出去了,就算出事,咱一起担着。此时的他们,似乎有着当年朱元璋、徐达、汤和一帮兄弟豁出头从军的勇气和团结。
他们并不知道,这个小小的契约,却预示着农村一场大变革的开始。
这份联名签订了分田和包产到户的契约,由此揭开了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而这份“红手印包干书”后来成为中国农村改革的一份重要文件,被认为是全国第一份包干合同书。
1979年,小岗生产队大丰收,全年粮食产量由原来的1.5万多公斤猛增到6万多公斤。
这个自农业合作化以来从未向国家交过公粮的农村,第一次向国家交了公粮,还了贷款。这是他们做梦都不敢想的事。小岗的突破,产生了极大的示范效应,也引起了激烈的争论。
小岗村一下子轰动了全国,上面为难了,不敢明着就废除公社,可是全国农民再也按捺不住了,1979年春,全国各地不少农民把人民公社的土地重新划分。
用了三年时间,全国公社全部被废除,虽然后来还有河南漯河南街村号称重新建立了公社,不过只是用的这个名字,南街村其实是乡镇集体企业,并不是农村公社。
用了十年建立的公社,用了三年就全部倒塌了,不适应生产力的高山,一下子就崩了。
小岗村的“倒行逆施”引发上面极大震动,农民出生的副总理陈永贵批评提倡小岗村的万里“好行小惠”、“变相单干”,指责万里不肯学大寨。坚决要求维护公社传统。
万里回敬说:“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
最后,双方越来越激烈,1980年5月31日,小平讲话,说:
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安徽肥西县绝大多数生产队搞了包产到户,增产幅度很大。“凤阳花鼓”中唱的那个凤阳县,绝大多数搞了大包干,也是一年翻身、改变面貌,有的同志担心,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我看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
关键时刻扭转了乾坤,从此成为了制度。
小平也特别提到了凤阳,就是那个凤阳花鼓唱的凤阳。
说起凤阳花鼓, 那真的太出名了,大家都会哼上一两句。
说凤阳,道凤阳。
凤阳本是个好地方。
自从出了个朱元璋,
十年倒有九年荒。
其实有点冤枉朱元璋了,他之所以起兵,就是因为饥荒,他是饥荒的受害者,不是饥荒的发起者,可是他家乡的人就是这么唱的。
这也很让人困惑,这首歌谣明显唱于明朝,不可能是元朝唱的,因为那个时候,谁也不知道朱元璋到底是谁。
那么,明朝人为何要唱歌骂明太祖?而且还是家乡的人?
历史学家研究有几种可能,一个是朱元璋十分贪恋凤阳祖地,把这里定为明中都,修建了都城和皇陵,还从江南迁徙了很多富翁到凤阳居住,可是这里本来就很穷,土地养不活这么多人,粮食都被迁来的富翁吃掉了,百姓还是去讨饭。
但是这个不太可信,朱元璋时期并没有大规模流民的记录,所以历史学家推断,这首歌曲可能形成于明成祖朱棣时期,因为朱棣靖难之役,从北京一路南下打到南京,主战场就是山东和安徽,一路南下肯定破坏力很大,两军拉锯也是极大的破坏,凤阳,这个也是朱棣的祖地肯定被破坏很大,那就自然出现灾民了。
不管怎么说,安徽凤阳,从凤阳花鼓的年代,一直到1978年的小岗村,这里都十分贫穷。
这种贫穷之所以让人印象深刻,就是因为甘肃、贵州也有很多贫穷的地方,距离繁华的西安、成都都比较远。
可是凤阳县,距离繁华的南京,车程只有2小时多,这么短的距离,凤阳如此贫穷,让人印象深刻。在吃不饱饭的时代,南京肯定不会挨饿,于是,大量的凤阳人成群结队去南京讨饭吃,也引起很多人关注。
那么问题来了,这里为什么一千多年了,一直是这么穷?
因为两个字:淮河。
一、什么是淮河?
淮河,是发源于河南南部桐柏山,流经河南、安徽和江苏的一条河流。
淮河的历史非常早,早在《尚书·禹贡》中就有记载,当时古代把四条大河称之为“四渎”就是江河淮济,也就是长江、黄河、淮河和济河。
今天淮河是中国七大水系之一,所谓的中国七大水系,指的是松花江水系、辽河水系、海河水系、黄河水系、淮河水系、长江水系、珠江水系。
也就是说,淮河自古就是一条文化名河。
淮河源头桐柏山
可是,因为淮河流经的安徽和江苏北部是一马平川的平原,很少有纵横沟壑的山脉,所以河流没有山脉的阻挡,在平原上特别容易泛滥,所以淮河自古就泛滥成灾。
秦始皇时期,淮河就泛滥了好几次,秦始皇还在河南桐柏山建立了淮祠,祭祀淮河之神,后来因为东南有天子气,就问术士该怎么办,术士说,这地方盘踞着一座大山,就是今天的钟山,内藏王气,只需要把它凿空了,将长江水引进来,王气就泄露殆尽了。
秦始皇一听,立马命囚徒开凿了这条河流。到了汉朝,人们误以为这是淮河的支流,又因为是秦朝开挖的,所以叫做“秦淮河”,秦淮河就这么来的。
所以说,淮河实在是一条非常凶险的河流。更重要的是,它是历史上重要的南北分界线,凡是南北双方对峙,一定是以淮河为界限,而不是以长江作为界限,以长江作为界限的往往就是等着被灭的时间问题了。
比如三国鼎立,江淮一带对峙的是曹魏和孙吴,双方围绕着合肥就展开过多次争夺,淮河就是它们的界限。
曹魏多次实行水利屯田,其中规模最大的是邓艾主持的淮颍水利屯田,共组织五万士兵参加,由黄河引水到颍水流域各陂塘,既用于蓄水灌溉,又可通航,淮南灌区长达四百里。
此后,淮河暂时停止了泛滥,从曹魏到南北朝这200多年间,淮河暂时安宁。
后来南北朝时代,北朝和南朝的分界线又是淮河。
北魏孝武帝时期,北魏曾经发动大军南征,准备一举消灭梁朝,南梁在韦睿的率领下火烧邵阳洲,取得了钟离大战的胜利,这是奠定南北朝均势的一战,从此之后,南北双方再也谁都消灭不了谁。
巧合的是,钟离大战爆发地钟离,地点就是在本文主角凤阳县境内。
钟离之战是数十万人的大会战,前后持续几个月,南梁为了抵御北魏,在淮河上流修建了名叫“浮山堰”的军事工事。
浮山堰是世界上有史以来记载最早的土石结构的大坝,为了修建这个大坝,梁武帝萧衍亲自督工,用了20万民工修建而成,大坝修成之后,淮河水果然上涨,南梁放水淹了北魏的寿阳城,可是最终洪水泛滥,终把大坝也给冲垮了,大坝只维持了4个月不到,冲垮后的大坝造成了淮河泛滥,死亡了数十万平民。
南北朝战乱时代,这次水灾也没有多少人在意,很快南北朝开始了更加混乱疯狂的局面,侯景之乱扰乱了南朝,河阴之变扰乱了北朝,北魏一分为二,东西魏东西对峙,再也无人管这片淮河泛滥区了。
等到隋朝统一南北之后,隋炀帝修建大运河,其实也有治理淮河的作用在,大运河沟通了淮河和长江、黄河的联系,果然减轻了水患,而开封附近的运河就被称为汴河,造就了东京汴梁的繁华。
前面焦裕禄那篇文章说到了,北宋末年,有一件大事,那就是靖康之变,金兵攻破东京汴梁,俘虏走了宋徽宗和宋钦宗,宋徽宗之子赵构在南京应天府(今天的河南商丘)登基即位,决定舍弃开封南下,丞相杜充镇守北京大名府,为了抵抗金兵,他想到了一个馊主意。
这个主意居然和1938年蒋介石下令炸毁郑州花园口黄河大堤一样,杜充下令开决黄河大堤,就此,黄河水涌入泗水,小小的泗水无法承载自喀喇昆仑山天上而来、蜿蜒数千公里的黄河水,汹涌的黄河水夺取了土地,淹没了农庄和村落,淹死了无数的人,随后全部涌入了淮河。
花园口决堤
淮河也承载不了黄河巨大的水量,黄河带来的大量泥沙,把淮河下游河道淤高堵塞,夺去了淮河的出海口。
黄河入海口的改变
本来淮河可以排向沂河等支流的,现在全部被黄河泥沙堵塞了,无路可去的淮河在盱眙淤积成了湖泊,也就是今天的洪泽湖和高邮湖,而在山东,被黄河夺取水道的淮河支流泗水,也在山东形成了南四湖和骆马湖。
洪泽湖
这几个湖本来都是小湖,因为淮河的强行撑大,被撑大到了原先的数倍左右,淮河被切割得支离破碎,这样一条处处被“淤成湖”的淮河,一旦降水超过了湖泊的容量,必然就水灾蔓延。
所以,后来南宋和金国的对峙线正好在淮河一线,也就是今天的南北分界线,这不是偶然的,淮河泛滥造成了灾区,整个淮河地区基本上属于无人区,就和朝韩的三八线一样,属于无人地区,就用来作为对峙线了。
因此,南北对峙时期,淮河作为双方拉锯地区,灾难尤其严重,淮河两次水难最为严重的时期就是南北朝和宋金时期,这不是偶然的。
随着元朝统一了天下,元世祖忽必烈也很重视水利的修建,修建了京杭大运河。
比起隋朝大运河来说,京杭大运河就是今天留存至今的运河了,这条运河把原来的“之”字形状拉直了,从北到南贯通着。
当时淮河已经夺黄入海了,黄淮交汇,从西向东流着,而大运河则是垂直相交的,从北到南流着,双方有一个十字形的交叉,就在江苏的淮安。
淮安清口枢纽
所以,淮安作为当时大运河的关键节点,至关重要, 淮安也在清朝富甲一方。
可是这样一来,等于淮河水患还是没有得到解决,所以,虽然有大运河,淮河水患一点都没有减少。
这才有了元朝末年红巾军大起义,凤阳县的朱元璋参加了起义军,他就生活在淮河地区。
所以,凤阳之所以贫穷,就在于其正好在淮河边上,虽然淮河不流经它,流经的是蚌埠,但是淮河一旦泛滥,第一个淹的就是凤阳。
二、淮河水灾何其多
明清时期,有记载的水患多了起来,明朝277 年,安徽属于南直隶,根据记载,安徽有220 年出现水灾,平均1.26 年就有 1 年发生水患。与同期各省全国水灾频率的平均值相比,明代安徽水灾发生频率偏高。清朝267年,安徽省有258年出现水灾,平均每年一次,大多都是淮河水患。
根据表格记载,明清时期,安徽省发生水灾最多的县就是本文的主角:凤阳县。
淮河历年的水灾,有下面的几则记载:
1、明神宗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淮河流域特大洪水。
四月初至八月,淮河流域淫雨不止,七、八月间又发生多次强大的暴雨,洪涝灾害异常严重。据文献资料记载,流域内各支流、干流等地区120多个州县受灾。尤以淮北平原地区灾情最为严重,“平地水深丈余”,“舟行树梢,人栖于木,”“大水进城关市几没。”由于淮河大水,又受黄水顶托,排泄不畅,“高堰决高良涧、周家桥等二十二口,高宝诸堤决口无算”。
据《明实录》记载:凤阳“淮河涨,平地引舟,大水进城”。
盱眙“水漫泗州”。
宿州“州境半为泽国”。
荷泽“五月大雨至八月禾尽没”。
曹县“大雨,自四月至八月不止”。
曹州府“五月大雨决单县黄固口”。
邳州“五月大雨,邳城陷水中。六月,邳州、宿迁溺死人无算”。
丰县“夏霖雨三月,人食木皮,次年春,瘟疫大作”。
高邮“高宝诸堤决口无算,明年尽塞”。
宝应“淮水决高堰,……没田庐人畜,死人无算”。
在全淮河流域大雨,淮河、黄河决口的情况下,从“徐州至扬州间,方数千里,滔天大水,庐舍禾稼荡然无遗”。这是明朝淮河历史上最为严重的一次大水灾, 造成了十万人的死亡,明神宗救灾不力,后来几十年索性就在宫中自甘堕落,也不上朝,可以说,这次水灾和明末的衰弱有着很大的关系。
2、清世宗雍正八年(1730年),沂沭泗水系特大洪水。
1730年沂沭泗水系6~7月长期淫雨,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大洪水。《莒州志》记载:“夏五月初旬阴雨连绵四十余日。六月十九日大雨如注七昼夜,无一时止息,二十四日洪水横流,东至屋楼,西至浮来,接连四十余里,平地深渊。二十五日冲毁城垣,城门北关只存房屋七间,淹死五六千人。……乡区村庄坟墓骸骨随波而起,沙压良田,沧桑尽变,人畜漂没,不可胜言。”
《沂水县志》记载:“六月十九日大风雨,沂水溢,淹田禾庐无算”。“沂沭两河大决于沂水、莒州、临沂、郯城、大溜直注邳(县)、宿迁、苏北一带尽成泽国”。《滕县志》:“大水,米贵如珠,藻满市,人相食”。《定陶县志》:“夏雨连绵,至七月雨如倾盆,遍地皆水,墙垣多坏。
而雍正皇帝当机立断,组织救灾,随后开启了一系列大规模的改革,减轻了百姓负担,可以说,雍正充分利用处理这次洪水巩固了统治。这么说来,1998年特大洪水的时候,中央电视台正好播放《雍正王朝》是很大的缘分。
3、清高宗乾隆七年(1742年),江淮水灾
这一次水灾,距离雍正时期水灾不过十多年,史料记载,"黄河于丰县石林,黄村漫溢,淹浸滕县等六县卫;苏,皖,赣,湘,鄂,豫,鲁均遭水灾,损失之大,范围之广,为多年所罕见."不过此时的乾隆国力强盛,又有着雍正时期改革的基础,很快派刘统勋救灾处理了此事。
泗州城在公元1437年、1591年、1631年、1649年和1680年5次遭到水患,这座历史上闻名的古城,最后被淹没于湖底。“水漫泗州城”的故事只不过是淮河中游一带人民灾难日益深重的一个明显例子而已。
4、清穆宗同治九年(1870年),长江特大水灾,川、鄂、湘、赣、皖诸省受灾,灾情数百年罕见,时在庚午年,故称庚午之灾。因为是长江水灾,和本文主题不同,不细说。
5、1921年江淮水灾。
1921年,中国还是北洋政府时期,那年的6月至9月,淮河流域四轮集中降雨,其中7月降雨量比常年高出1.5-3.1倍,至11月水位才退回正常。
根据当时淮河流域山东、江苏、河南、安徽四省灾情调查统计资料,农田淹没面积近4973万亩,灾民760余万人,死亡2.5万人,财产损失2.15亿银元。其中以安徽、江苏两省灾情最重。
6、1931年江淮水灾。
10年之后,再次爆发水灾,淮河6-7月突降暴雨,8月26日凌晨5点,高邮湖决堤,淮河奔涌而出,全国共15万人淹死。如包含病死、饿死的总死亡数字,有案可查的为422499人,实在骇人听闻。
农田涝灾至1932年春退水,造成饥荒、蝗灾、霍乱,“水中尸骸积久腐坏,一经烈日之薰蒸......高邮、邵伯、泰县、东台、泰兴等处,霍乱流行”。在1931年冬天“农民均栖息于水中”,“秋收绝望,来年也无力耕种”。165万人逃荒。饥荒以安徽北部最严重。包含病死、饿死的总死亡数字,以安徽省、河南省死人最多。死亡的人数有详细的统计表格,如下。
然而,当时的蒋介石居然忙于围剿,丝毫不救灾,上海青帮大佬杜月笙都看不下去了,联系上海工商业界捐款53万元救灾。
南京政府救灾无力导致真正的危机在1932越演越烈。1932年4月23日《申报》载:“江淮云汉诸区,经洪水浩劫后,孑遗之民,无以为生。尸骸遍野,无人掩埋,加以天气亢旱不雨,以至时疫流行。穷乡僻壤之所,卫生毫不设备,一旦染疫,速于瓜蔓,一人得病,传染一家,死者无棺盛殓,往往弃尸田野,种种惨情,目不忍睹。棺木出售一空,大小木店概改制棺木。”
1932年5月,洪水的灾民和瘟疫传入了上海,上海爆发了霍乱瘟疫,短短一个月,死亡千人。
这幅惨状等到1933年才得以缓解,当时南京国民政府邀请了大量国内外记者,因此留有大量影像资料。
1931年水灾照片
7、1938年黄河花园口决堤。
1938年日军占领徐州继续西侵。国民党政府企图阻止日军前进,于6月2日和6日,先后在黄河赵口和花园口扒开黄河南堤。赵口汛后淤塞,但花园口至11月12日口门冲宽400余米。花园口决口历时9年,至1947年3月堵口才完工。
这个大家比较熟悉,这不是天灾,而是人祸。
因此,大家就能理解为何水利部长十分重要了,为何傅作义会主动请缨做水利部长,单单20世纪,中国就遭受了太多的水灾了,尤其是淮河,基本上每十年都要泛滥一次,沿岸居民苦不堪言。
现在问大家一个问题,淮河泛滥这么多次,就在淮河边上的凤阳县基本上每10年都会被淹一次,它能富裕吗?我们看之前的淮河水患,发现受灾最严重的总在安徽和河南,尤其是安徽,每次遇到洪水,都是首当其冲受灾最大的,凤阳县的贫穷也就不足为奇了,1921年洪水冲垮了家园,流民好不容易回家积累了钱财,1931年洪水又给冲垮了,这里的人怎么会富裕呢?
而且凤阳地区降雨较少,不仅仅有水灾,还有旱灾,比如1978年降雨极少,就引发了旱灾,这才有了当年12月小岗村的举动。伴随着旱灾的还有蝗灾,如此多的灾害,还让不让凤阳人安稳地活了。
更何况民国初期,兵荒马乱,淮河基本上属于没人管的情况,1930年蒋介石刚和李宗仁、阎锡山和冯玉祥爆发了数十万人的中原大战,1931年就发生了大洪水,他完全没有精力去管。
为了治理好淮河和黄河,历代费尽心思,不管是元朝运河还是明清治河,都无法彻底治理,新中国之后,在毛泽东“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呼吁下,从1950年11月起,这场动员三百万民夫,波及河南山东江苏安徽各省的“治淮工程”正式开始。第一期工程仅用八个月,就修筑堤坝2191公里,初步做到“小雨免灾,大雨减灾”。淮河流域,也在1951年11月,迎来了久违的大丰收。
倪匡写的《倪匡谈往事》,讲述了他年轻时候在江苏做劳工治理黄河的故事,他说,1957年,苏联专家治理淮河水患时,提出方案:在淮河边泗洪县双沟镇,开凿一条人工引河工程,洪水来临时将淮河水引入洪泽湖,将洪泽湖变成淮河的蓄水湖。
苏联专家忽略的是,淮河水灾时,洪泽湖的水位是一样上涨的,甚至更高。
五万人日夜抢工,赶在洪水来临之前完工。但是,当淮河水大涨时,洪泽湖的水位也大涨,结果洪泽湖的湖水通过这条辛辛苦苦挖出来的引河,倒灌进淮河之中,造成更大灾害。
当时,民工已撤退,两万劳改犯人随叫随到,他们又赶夜以继日地把挖出来的土回填进去,并且筑成一道土坝,把洪泽湖的水阻住。
也就是说,治理淮河,新中国经历了十多年的摸索,最终才治好了淮河。
这期间还有1963年和1965年两次洪水泛滥,到了1968年,基本上淮河入海道才修好,距离1951年开始修淮河已经17年之久了。此外,除了1975年和1991年淮河发过两次洪水之外,淮河基本上平静。如今的淮河已经30年没有发过水患了,堪称奇迹。
而贫穷已久的安徽,终于有了休生养息的机会,成为了著名的粮仓,根据统计,2019年全国各省粮食产量排名,第一名黑龙江省7503万吨,第二名河南省6695万吨,第三名山东省5357万吨。安徽省排名第四,粮食产量4054万吨。高于河北和江苏、四川的产量,说明水利的重要性,安徽从年年发水灾的物质贫瘠省变成了全国排名第四的粮仓,百姓在也不用逃难讨饭了。
就连凤阳县,如今也逐渐富裕了,不仅有了粮食,还做成了面粉,全国销售。赶上了好时代,凤阳县早也不会十年就有九年荒了,凤阳真的成了好地方。
今天的淮河,也不再泛滥,正如那座以淮河得名的城市名字一样:
真的淮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