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书丨《汉娜·阿伦特与以赛亚·伯林:自由、政治与人性》

文字有思想 2024-11-09 01:06:27

《汉娜·阿伦特与以赛亚·伯林:自由、政治与人性》

基本信息

作者: [日] 蛭田圭(Kei Hiruta)

译者: 孟凡礼

出版社: 贵州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24-9

ISBN: 9787221184443

内容简介

本书首次全面介绍了20世纪两位最重要的思想家之间的冲突,以及他们的深刻分歧如何继续为政治理论和哲学提供重要的经验教训。

汉娜·阿伦特(1906—1975)和以赛亚·伯林(1909—1997)是20世纪最具代表性的两位思想家,他们在政治、历史和哲学的核心问题上存在根本性的分歧。尽管他们作为犹太移民知识分子的生活和经历有重叠之处,但伯林非常不喜欢阿伦特,说她代表了“我最厌恶的一切”,阿伦特则以冷漠和怀疑的态度回对伯林的敌意。《汉娜·阿伦特与以赛亚·伯林》以生动的风格写成,充满了戏剧性、悲剧性和激情,首次讲述了这两位杰出人物之间充满矛盾的关系,并展示了他们截然不同的观点如何继续为今天的政治思想提供重要教训。利用大量新的档案材料,蛭田圭追溯了阿伦特和伯林的冲突,从他们在战时纽约的第一次见面,到他们在20世纪50年代不断扩大的思想鸿沟,对阿伦特1963年出版的《艾希曼在耶路撒冷》的争议,他们在1967年的会议上最终错过彼此接触的机会,以及伯林在阿伦特死后对她的持续敌意。蛭田圭将政治哲学和思想史融为一体,研究了同时将阿伦特和伯林联系在一起并造成分裂的关键问题,包括极权主义的性质、邪恶和大屠杀、人类主体和道德责任、犹太复国主义、美国民主、英国帝国主义和匈牙利革命。但是,最重要的是,阿伦特与伯林在一个关乎人的条件的核心问题上存在分歧:自由意味着什么?

作者简介

蛭田圭(Kei Hiruta)

东京外国语大学哲学讲师。曾任丹麦奥胡斯大学奥胡斯高等研究院助理教授兼AIAS-COFUND 研究员。

译者 孟凡礼

1980年生。2006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历史学硕士。代表译作有:《论自由》、《大萧条时期的中国: 市场、国家与世界经济 (1929—1937)》(合译)等。

目录

第1章 引论

第2章 “眼中钉”

敌意

汉娜·阿伦特的生平

以赛亚·伯林的生平

对话犹太复国主义

形而上学的自由联想

纽约的“内战”

俄国革命研讨会

“生前是,死后也是”

第3章 自由

术语及区分

伯林的自由理论

阿伦特的自由理论

消极自由、政治自由与个性

结论

第4章 非人性

定义极权主义

集中营社会:阿伦特论极权主义

极权的心理:伯林论极权主义

结论

第5章 邪恶与审判

艾希曼神话

伯林评《艾希曼在耶路撒冷》:初看

程序上的反对

实质上的反对

结论

第6章 自由之岛

伯林的英国争辩

英国帝国主义

阿伦特的美国争辩

革命精神:美国1968

自由和/或民族主义:匈牙利1956

结论

第7章 结论

致谢

附录

缩略词表

注释

索引

0 阅读:1

文字有思想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