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说雍正王朝01期】
今天,开始解说《雍正王朝》。
这部98年的老剧,之所以在众多宫斗剧中脱颖而出,经过20多年依然历久弥新,被推崇奉为经典,主要在于它贴合咱们现实职场的各种游戏规则,几乎可以拿来当办公室斗争的教科书来用。
该剧由著名女导演胡玫执导,她的另一部作品《汉武大帝》,与《雍正王朝》可谓是交相辉映,一部演绎了汉武时期激昂向上的开拓进取,一部诉说着清朝前期官场社会的改革艰辛。
再加上焦晃、唐国强、王绘春、杜雨露一干老戏骨精彩演绎,除央视版《三国演义》、《水浒传》,以及陈宝国的《大宅门》外,强大的演员阵容几乎难以匹敌。
它的原著《雍正皇帝》,作者是2018年去世的知名小说家二月河,电视剧改编出自国家一级编剧刘和平之手。
综上所述,《雍正王朝》这部剧,真可谓是汇集了当时国家的演艺界精英,能塑造出宫斗剧的巅峰之作,想来也是水到渠成。
言归正传,咱们先来看看开篇的“乾清宫议政”这一幕。
议政的背景,是康熙四十六年黄河暴涨,河南、山东多处河堤决口,淹没了两岸无数的房屋田地。为此,皇帝康熙召集群臣,商议应对灾情的对策。
注意,康熙此时的身影,是在宝座前来回踱步,并时不时抬头看向宝座两边金柱上,由他亲自题写的一副对联:
“表正万邦,慎厥身修思永;弘敷五典,无轻民事惟艰。”
翻译成大白话,就是——行为举止要做万国的表率,谨慎修正自身的言行,才能长治久安;广泛地效仿先代圣贤的做法,不忽视国计民生的艰难。
显然,康熙的肢体语言,已经向外界传递出他最基本的执政理念,这副对联几乎等同于满清朝廷的“核心价值观”。尤其在当前黄河特大洪水灾民遍地的背景下,赈灾、民生两项,更是康熙决策施政的最基本出发点。
也就是说,谁在这个时候能够和康熙连上线,谁就能进入皇帝重点考察的干部队伍储备库,如果这个人是皇子阿哥呢?那这里头的利害关系,就更加微妙了。
第一个被询问的对象是太子胤礽。
太子是储君,相当于国家的二把手,康熙第一个征求他的意见,出发点大概是为了培养太子的参政议政能力,看看在国家大事面前,太子究竟达到了一个怎样的水平。
没成想太子除了挤出“赈灾、修河堤”几个字外,便拿一句“皇阿玛英明睿断,自有主张”,把球给踢回给了康熙。
第二个跳出来发表意见的,是八阿哥胤祀。老八的套路,是先上来一顿阿谀奉承的彩虹屁:
“自皇阿玛当国以来,殚精竭虑、倾力治河,百姓不受黄河之灾近三十年。遍览史册,古来治理黄河者,不但未有如皇阿玛之功,亦未有皇阿玛之诚。此次黄患忽发,不在人事,纯属天灾,皇阿玛怀忧民之心则可,抱自疚之意则不必。”
一番歌功颂德下来,不仅缓和了大殿内原先沉闷紧张的气氛,就连康熙也被哄得有些飘飘然起来。面对唯一一个当场提出质疑的十三阿哥胤祥,老八又是话锋一转:
“康熙四十三年黄河发水,各地督抚为了从国库掏银子,将灾情无限夸大,其结果是所报灾情的府县、人数与实际情况大不相符,因此儿臣敢断言,此次灾情所报,也不像奏折上那样巨大。”
所以,老八得出的结论是:黄河发大水一来是天灾;二来是地方政府夸大灾情,想趁机骗补助发国难财。再加上十阿哥胤䄉不失时机的那句附和“八哥说得对!”立刻引来了在场百官的啧啧称赞,老八的灾情分析,不出意外就要被定性成板上钉钉的水灾真相。
接下去嘛,就是抛出对策了:
“当务之急无非是钱粮两项:第一,应该立刻降旨灾区邻近省份,命他们即刻调粮运往灾区;第二,立刻降旨户部,从国库拨出银两抢修河工。”
相比于太子的支支吾吾,胤祀的一番侃侃而谈,前后条理清晰、切中要害、对策具体、头头是道,顺着他的思路听得康熙和众大臣都觉得十分有道理,比起太子不知道要高明几倍。
不过,老八的调粮运往灾区、拨出银两抢修河工,本质上和太子的赈灾、修河堤一样,都缺乏具体的数据支撑,灾民多少?得调多少粮食?河堤损坏多少?得拿出多少银两抢修?
这时候,最重要的一个人物出场了,他就是四阿哥胤禛。
老四随即抛出自己开会迟到的原因——在户部清查国库存银和灾区邻近数省的存粮实数去了。而且给在场的所有人公布出一个惊人的财政窟窿:
“邻近省份已无粮可调,户部也几乎无款可拨。现在户部能拨出的库银,已不足50万两,又要赈灾又要修堤,至少缺银200万两以上!”
在老四确切的清单面前,康熙方才猛然间从祖国山河一片大红的太平梦中惊醒过来:
“这些年,玄烨把国事交给太子,还有你们这些阿哥们协同办理,现在弄成这个样子......灾患如此,皆因人事不修,人事不修,上天才降下灾祸。宗室与国同体,这水今天淹的是百姓,如果我们不能好好感知天意,这水明天淹的就会是这座紫禁城。”
这里借康熙的口,透露出他晚年满清政局的两个情况:
一是晚年的康熙,随着身体的日渐衰老,当年擒鳌拜、平三藩、收台湾、亲征葛尔丹的那股子意气,早已不复存在。现如今,与其说他是皇帝,不如强调他“老父亲”的角色更合适,这位老父亲指望着一大帮儿子替自己分担繁重的朝廷政务。
二是康熙认为凭借“宗室与国同体”权力结构模式,让儿子们分别掌管政府各要害部门,便能管理好整个帝国。殊不知,权力的下放,却出乎他的意料形成了九子夺嫡的复杂政局。
这点从乾清宫议政的发言顺序,就能一窥当时皇子阿哥们山头林立的纷繁局面。仔细看,发言的除了太子、老八、老四,也就搭腔的老十四、老十,满殿站立的文武百官,一个发声的都没有!也就是说,在九子夺嫡的大背景下,实力派皇子是影响政局的第一梯队,那些个文武百官或明或暗,都成了站队皇子的第二梯队,老大在前面说话,小弟自然是不能轻易发言。
好了,现在咱们回过头来,再去看康熙的那副对联。
琢磨一下,这场乾清宫议政,究竟谁和康熙连上线了呢?
显然不会是太子。康熙将国事交给太子,还有一帮阿哥们协同办理,在这个“康熙←太子←众阿哥”的权力结构中,太子自然是要为国库亏空的局面负领导责任。
再来看八阿哥胤祀。老八是监管户部的阿哥,是国库的监管者,国库都快被搬得底朝天了,这个直接责任是没得跑了。而且往回倒放,他前面极力淡化黄河灾情的说辞,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是为了掩盖国库亏空的事实。到这份上,康熙对他能有好印象,就见了鬼了。
最后是四阿哥胤禛。
咱们来看应对黄河灾情的最终对策:“立刻拨出库银40万两,在直隶一带向富户买粮急运灾区,以解燃眉之急。其余不足之数,立派钦差前往江南筹款购粮,赈济灾民过冬,抢修已坏的河堤。”
这项对策,是由老四提出,经过康熙核准下发实施的方案。结论不言而喻,是老四跟康熙连上了线,与康熙“赈灾、民生”的两项决策最基本出发点不谋而合。等于说,只有老四真正站在了皇帝的角度,思考了整个黄河灾后重建的工程。
也就是说,四阿哥胤禛,完全有当皇帝的气度!
乾清宫议政,老四得了头彩。但要说康熙从此就笃定把这个儿子当成接班人来培养,也是言之过早。这话也好理解,当时黄河水灾还没应付过去,就像公司的产品严重积压,销售经理只是提出了个看似靠谱的方案,产品的销售结果还没出来,经理就向老板要提成,这不找抽嘛。
所以,老四在康熙跟前,还要经历一个好印象不断加分,由量变直到质变爆发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