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教授14岁抑郁割腕儿子和心理学家对话,揭露当今社会奇怪现象

安尔法 2024-05-30 11:08:36

一个心理咨询匠带你进入自己内心的世界,喜欢的关注吧!

文/老K

著名心理专家贺岭峰教授有个视频引人深思,一个14岁父母都是复旦大学教授,但这个孩子多次割腕跳楼。

最后没办法,父母带他找到贺岭峰,贺教授与这个男孩聊了整整一个小时。

对话如下:

男孩儿问:“贺老师,你说人会不会早晚要死?”

贺教授:“是”。

男孩继续说:“我现在14岁,父母都是大学教授,所以从小我该吃的、该玩的、该体验的都经历过了,也没什么遗憾的了。

之后,我就要参加中考了,如果考不上好学校,父母就会觉得我很丢人,假如我考上好学校后,我又要面对继续考大学以及研究生甚至博士。

我再怎么读也读不过我爸妈,我就算读到他们这个程度,他们也就是个大学教授,现在不也就是这个鬼样子吗?不也是社畜吗?

而且他们两个夫妻关系也不好,天天吵架有什么意思?我才不会生孩子呢,要生一个和我一样的孩子还不操碎了心。

就我这个性格出了社会,老板肯定PUA我,然后遭受社会的毒打,之后结婚养孩子,最后不还是个死。

我干嘛一定要被社会全部都折磨一遍以后再死呢?早晚是死,我现在死了不挺好吗?”

贺教授突然觉得这个孩子说的也挺有道理:“嗯,对,活着就是如此没意思而且艰难。”

后来继续问男孩打游戏的事情,男孩回答道:“打游戏也没啥意思,你都打过了之后会发现,就那么回事。”

贺教授继续和这个小孩探讨当下有什么事情是让他觉得有意思的,结果他说自己给猫咖打扫卫生才有意思。贺教授觉得只要有猫的陪伴,可能人留不住他,但是猫可以,这就是关系的力量。

自体心理学家科胡特提到:

一个人在生活中与万事万物发生联系,尤其是与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发生联系,是非常重要的。

空心病比抑郁症还可怕

“北大四成新生认为活着没有意义”,徐凯文在2016年的一次演讲中指出,价值观缺陷导致部分大学生心理障碍,并称之为“空心病”。

这个词出现后,迅速引起社会热议,其实空心病不仅在大学群体中,更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病症。

徐凯文教授认为:

空心病是一个比较形象的说法。准确来说应该是“价值观缺陷所致心理障碍”。

它看起来像是抑郁症,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快感缺乏,如果到精神科医院诊断,一定会被诊疗为抑郁症,但问题是,所有的药物都无效。

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过去的教育中只有学习才是最重要的,自己前几十年发现从来没有为自己而活过。

有个心理平台做过一项调查显示,在四万人的调查中仅有9.49%的人,认为自己生活“很有意义”。

记得有个短片叫《雇佣人生》讲述了符合空心病的人日常生活。这个人早上闹铃一响,然后一个男人没有表情的下床,然后缓慢洗漱吃早饭,最让人揪心的是,开灯的时候站着的是灯人,吃饭时跪着的是桌椅人,出门时见到电梯人,这些工具人毫无表情,就像一个被抽走灵魂的行尸走肉,就连主人公自己也心甘情愿,在办公室门口当起鞋垫,被人们反复踩踏。

他们已经早已习以为常,成为了一个个螺丝钉。

短片《雇佣人生》

有心理学者认为,之所以会有很多青少年觉得生活没有意思,是因为他在生活中没有感到一种热爱,不知道生命来得不容易,不知道要珍惜生命,保护生命,最后超越生命,做更好的自己。

所有这一切要从根本来处理

2005年我们的ZL看望钱学森的时候,钱老感慨“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够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

后来有个著名的世纪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

可能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我们的教育太功利了,所有都是以分数论高低,成绩分拙劣,忘记了教育的本质是育人。

教育如果只注重书本里的知识,而忽略孩子的人格建设,培养出来的孩子,就像批量生产的机器,或许也很好用,但他没有思想。

我认为,教育的本质从来都是让我们更从容的成长,前几年有个网红剧叫《小舍得》把这个鸡娃教育讲的淋漓尽致。

其中的角色田雨岚反复和自己儿子强调:

成绩第一、智商第一;

只要努力就会成功;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

读书是普通人为数不多改变阶层的办法。

是不是和我们当下很多家长一样,在中国文化里,这些话是家长说服自己并对孩子施虐的工具。

很多时候,有些家长会把自己的卑甚至过去未完成的意愿投射到孩子身上,以我都是为你好为幌子来操控孩子的人生。

田雨岚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她觉得妈妈被迫嫁给了南家还对南家人百依百顺,感到非常耻辱。

这份耻辱发誓不能让自己孩子同样如此,所以对孩子那种让人窒息的控制感,作为观众的我都很难受。

被寄托的期望越多,孩子内心的真实感,存在感就会越少。被迫去学习,努力,成功是无法让孩子觉得自己的存在是有意义的。

这就是孩子一个个学习很好,甚至有些人很成功,但就像一个被抽走灵魂的行尸走肉的根本性原因。

看到后来,田自己会被自己感动,觉得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很多时候大家也会被其影响而产生对父母的共情。可现实是,这个时候孩子会非常纠结和拧巴,一边自己痛苦的要死,另一边因为无法达到父母的期待还会内疚。

最终深陷抑郁,这个时候抑郁也许是反过来拯救孩子的。

建议家长去察觉与分辨自己的创伤情绪与需要。比如自己的自卑,羞愧,自责,愤怒与抑郁与随之产生的对孩子的期待与寄托。

长期如此察觉,家长就有望逐渐分清哪些是自己的创伤,哪些是孩子的需要。这样一来,家长的边界感会逐渐提升。

最后,送给看到文章的你一段话,这段话是我很喜欢的一个心理学家维克多·弗兰克说的:

如果一个孩子在生命早期,学会信任自己的感觉,这就是“赢在起跑线上”;而没有学会这一点,就是“输在起跑线上”。

大多数时候你都能遵从自己的感觉,就意味着一份又一份独立的精神生命得以存活,你的自我作为一种整体存活于世。人生基本如你所愿,叫做“自我的诞生”。

你的精神生命或感觉能够持续的存在,就会出现心流。

忘了是谁说的,这个世界只有一种成功,那就是按照自己的意愿活了一生。

0 阅读:0

安尔法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