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节看完路边摊这对母女,明白为何有些孩子抑郁开始恨父母

安尔法 2024-05-13 09:12:37

一个心理咨询匠带你进入自己内心的世界,喜欢的关注吧!

文/老K

好多人和我说,一到母亲节自己莫名其妙的紧张焦虑,因为好多人的妈妈会对比别人孩子给妈妈如何过节,让自己产生内疚感。

早上起来看到这样几组照片,我开始反思为何现在很多孩子抑郁后开始大肆恨父母。

这是一个街角拍下的一幕,一对母女去买吃的,这个时候孩子看见了自己喜欢的吃的,母亲询问价格后,立马告诉孩子自己的不容易,让她坐在旁边,等自己选完跟自己走。

要知道,作为父母不容易大家都知道的,可是这却或许无意中播下了一颗心理负担的种子。母亲希望女儿理解家庭的不易,以表达亏欠的方式教育女儿节俭和感恩。

未来,女孩或许会认为,自己的快乐就是在消耗家庭的有限资金,每一次的快乐背后,都似乎有一份罪恶感相伴。

另一幅图片中,一个母亲自己忙于摆摊儿的时候,每次都会带上自己的幼小儿子。有人问她时,她就说为了让孩子知道自己不容易,这样就不会未来觉得钱容易赚大手大脚花钱了。

首先,这样的陪伴孩子喜欢,但是要知道长大后这个男生虽然懂事,可这样的懂事会让自己内在有太多的匮乏感。

前段时间有个帖子火了,非常简短却引发人们的共情。

在蛋糕店里,有个博主碰到了母亲带着五六岁孩子挑蛋糕时,孩子兴高采烈选中了甜甜圈,开心说道:“妈妈,我们买下这个吧,一个给爸爸,一个给你,我拿一个”。

谁料这样一个甜美的画面迅速变了味道,妈妈却愤怒的说道:“你买这么多干嘛,给你这点钱都要花完吗,我们不吃面包,就知道浪费钱!”

孩子愣在原地,但马上还是坚持小心翼翼开口想把甜甜圈给爸爸吃。接下来博主就听到了那句最窒息的话:“爸妈一天辛辛苦苦不是为了吃面包,妈妈都是为了你,赚钱多不容易……”

妈妈一直叨叨,孩子也不说话了,场面十分尴尬。

这一天,博主亲眼目睹了一个孩子变自卑的过程。很多网友看到帖子后立马表示了对这件事的感同身受。

要知道,这件事和贫穷的关系不大,而是我们真的在乎过孩子的感受吗?有真正把自己的孩子当作一个独立人格存在对待吗?

心理学家武志红在《圆桌派》中,说过这样一句令人细思极恐的话:

“在中国,你要当皇帝,只要生个孩子就行。”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

这句话在中国某些父母身上,同样是成立的。

匮乏感的可怕

我们听说过,身穷穷一生,但心穷穷三代的事情,心穷的人就算拥有了权力反而更容易走向极端,多少贪官污吏最后的下场我们都知道,宁可把钱藏起来都不敢花。

心理疗愈师Nora曾说,很多人过得不幸福,并不是外在环境所迫,而是自己内在的匮乏感,把人生推向了更艰难的方向。

心理学家霍金斯研究发现,人是分能量层级的,不同层级的人生活状态截然不同。

能量充足的人,有饱满的精力解决困难,将日子过得风生水起;

能量匮乏的人,却总是满腹牢骚,一点琐事也令他们身心俱疲。

其实,万物皆有引力,能量就是磁石,命运走向哪里,是由能量决定的。

经济学家Sendhil Mullainathan和 Eldar Shafir写过一本相当有名的书,叫做:

《稀缺: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和忙碌的》。

用一句话概括此书的中心思想就是:

觉得自己缺钱缺闲的稀缺匮乏感,会让你陷入贫穷和忙碌。

而这本书告诉我们:长期的匮乏,会让人进入一种稀缺的状态,影响我们的判断能力和行为模式,陷在贫穷和忙碌中,俗称穷忙活。

温室的花朵不能成为参天大树,但荒漠暴晒的花朵长大的机会都没有

之前有个视频博主一段话让人动容,他觉得父母过的辛苦与否都与你无关,这些也都不是你造成的,是他们自己无数次选择造成的,这些你更不需要负责。

作为孩子,很容易就背负了家庭的各种责任,甚至会被打上一切都是因为我的标签。

《今日简史》中写道:“各种痛苦最深层的来源,就在于自己的心智。”

美国著名作家M·斯科特·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一书中说:

“真正爱孩子的父母都明白,爱孩子就要尊重他们的意愿和感受,尊重他们做决定的权利。”

把孩子真正当作一个独立人格,而不是你的附属,同样,父母贫穷我们不能责怪他们,但是这也并非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

催眠师黄仕明,曾在文章中分享自己的故事:

后来因为这个事情,自己探索了整整三十年终于明白:

自己之所以想拯救父母,想帮父母去除痛苦,内在的真正动力是——

希望这样做可以让自己感到好过一点,好受一点。

在家庭中,成年子女与父母的关系秘诀之一就是:「课题分离」

即:父母与孩子各自负责自己的成长课题,各自负责疗愈自己的童年创伤。

所以,再次祝福每个妈妈节日快乐,但我们不必为此而承受更多谴责。

1 阅读:3

安尔法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