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刷到一个剧《我的团长我的团》,对南天门发动攻击的前夕,突击队放了一个假,可以回禅达做自己想做的事,相当于生死战前了却一些心愿。
迷龙本来一回家就准备和老婆干大事,结果刚上楼就跑下来,要在地面做一个水槽子,把水往一处汇,省得地面潮湿容易长青苔。
迷龙这边当当当砸铁板,烦啦父亲气冲冲地从房间里跑出来(大早上人刚起来),对着迷龙就是一通文人的破口大骂。
这里特别逗的一点是:烦啦父亲气得怒不可遏,迷龙反而乐得傻乎乎的。
教训完迷龙后,烦啦父亲掉头转向烦啦。
烦啦看见父亲的第一反应是跪下,恭敬地喊了一声“爹”。
而换来的却是老爷子的一句冷言冷语:回来了?
烦啦和父亲的对话继续着。
老爷子以一种让烦啦惊讶地语气询问着:
伤好的怎么样了?当然,为了面子还找补了一句:是你母亲要问的。
孟烦了:此处张译的表情可以省略一万字。
惊讶之余,还是忍不住对来自父亲的关怀感到窃喜。
这里就能看出孟烦了成长过程中父爱的缺失,本来是极平常的一句话,在孟烦了这儿却如滔天之恩。可喜,可叹。
视频加载中...总说父爱如山,默默无言,坚实可靠,却总少了一份亲近。
很多孩子与父亲独处一室,都不知道如何开口和父亲聊天,不知道该说什么。
最近几年出现一个新词叫做“丧偶式教育”,指向那些父亲完全不参与教育环节的家庭,教育孩子的重担完全压在母亲一人肩上,父亲的家庭职责被简化为赚钱这两个字。
都说“父爱如山”,父亲们好像也理所当然的变得沉默,像一座高大的、安全的、可以依赖的、不声不响的靠山,他们在教育中的缺席成为一种越发常见的现象。
有研究显示:74%的父亲认为自己为了家庭忙于工作,承担着养家的任务,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去照顾子女,何况教育孩子的事,由母亲一人来承担也没什么问题。
这又进一步导致,当孩子的教育出现问题后,局面变成父亲指责母亲教子无方,却不曾想到,问题的根源可能恰是在于父亲的缺席。
女人都在追问一个问题:
为什么想要解决家庭关系问题的,总是女人?
男人都干嘛去了?
在中国的婚姻中,男人们往往轻视家务劳动,把买菜、做饭看成是女人的工作。“君子远庖厨”,是男人们千百年来渗透在教育和文化中的信条。
即使在女性也外出工作的时代,这种状态也没好转多少,女人们即使和男人赚钱一样多,依旧需要承担比男人更繁重的家务。
要是女人当了全职主妇,男人们会更理直气壮地把家务全都推给女人,“你在家闲着不工作,你不做谁做?”
中国近七成爸爸淡出幼儿教育,只有不到30%的爸爸经常会和孩子共同阅读、讲故事、陪伴玩耍。
养育孩子并不是“谁管都一样的”,父亲的关爱是母亲无法取代的。
爸爸的回应、爸爸的帮助,会让孩子充满安全感。
男孩子希望跟爸爸学习如何更勇敢,如何承担责任。
女孩子更多的是希望得到爸爸的保护,爸爸对她的态度,往往影响了她以后是要“嫁给爸爸这样的人”还是“一定不能嫁给爸爸这样的人”。
男人干家务,女人常常习惯挑剔,缺少鼓励,结果久而久之,他们就习惯了不做,或者手足无措,觉得怎么做都是错,不如你怎么说我怎么做,一点主动性都没有。
很多男人干家务都不觉得是给家庭干的,而是给女人干的,买菜是“我给你买菜”,不是“我给咱家买菜”,带孩子是“我帮你看孩子”,不是“我带我们的孩子”,这种袖手旁观的态度,特别让女人心寒。
许多男人特别信奉当面教子的教育理念,小时候每当家里来客人到访,他的固定曲目就来了:
一定要当着客人面各种批评孩子,打招呼的方式不对、倒水的姿势不对,反正哪哪都不对。
越是有外人在,越是要可以表演他的权威。
他还会当众报孩子的黑料,把最在意的感觉最难堪的那些事说出来,那是令许多孩子非常痛苦的时间。
母爱是天堂,它无需去获取,也无需被报答,母爱的消极方面则是不能被获取,被产生,被控制,我们无法创造母爱。
父爱是有条件的爱,其原则是:“我爱你因为你实现了我的期望,因为你尽你的义务,因为你像我。”
父爱的积极方面则是,由于父爱是有条件的,因此我就能够通过做点什么事情获得它,我可以为得到父爱而努力。
母爱是我们来到人世的源地,她是自然,是土壤,是海洋。
父亲则代表思想的世界,人造物的世界,法律和秩序的世界,旅行和冒险的世界。
最后,一个成熟的人逐步达到这一点,他是他自己的母亲,也是他自己的父亲。
父亲的原始形象代表力量和英雄,孩子总会将这样高大伟岸的形象倾注在对父亲的崇拜和幻想中,这被称为“理想化的父亲”,在成长过程中,拥有健康的家庭教育模式,男孩在成年后也会成为好丈夫、好父亲的角色。
而在父亲缺席教育的家庭环境中,由于父亲没有提供情感上的支撑、价值观的引导、规则意识的建立、行为举止的示范,培养出的孩子往往没有自己的独立人格、内心力量过于虚弱、缺乏主见、唯唯诺诺,发展到极端可能就会成为所谓的“妈宝男”。
因为男孩是通过崇拜、羡慕、向往,并从某种意义上战胜父亲这样一个角色来获得内心的力量和对自我的认同,从而实现真正的成长,完成从男孩到男人的转化。
太多中国父亲是软弱的,惧怕人际关系,他们在中国的权力体系中是失败者,是芸芸众生,与沉默的大多数。
他们不够雄性,不够让妻子满意,他们的善意与爱意,或曾温暖过作为儿女的我们。
记起这些温暖,将他们放在心中,这份真实的存在,会让很多事情变得不同。
心理学中曾有一个半调侃性质的公式:
中国式家庭=缺位的父亲+焦虑的母亲+失控的孩子。
父亲,真的不爱孩子吗?
根据多年的咨询观察:
大多数父亲,不是不爱孩子,而是被疏离感掩盖。
这种疏离,给关系带来了误解和裂缝。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强调“严父”形象,主张“父爱如山”,大音希声,这种观念是传统的父权和宗族文化的产物。
现代社会大众呼吁不再沉默的父爱;而所有的父爱,也都渴望被孩子们感知到。
“我们与父亲的关系”
心理学家研究认为,在人的一生中,父子关系大致可概括为5个阶段。
偶像化时期;
当男孩年幼时,父亲就是他们的偶像,无所不能,无所不晓。
男孩会学父亲走路,学他说话,甚至还会偷穿他的衣服和鞋子。
在这个阶段,孩子会竭力地取悦父亲,试图从父亲那里获得认可与接受。
不和期;
这一阶段父子之间的相处几乎以冲突为主。
十几岁的孩子有了独立意识,父亲不再是他的偶像和镜子,他开始反抗父亲的权威,反对父亲强加的期望与要求,可能成为了一个“叛逆”的孩子。
这种叛逆,可能会一直持续到20岁出头。
进化期;成年后,尽管父子感情上依旧疏离,但也少了不和期的那种反抗,或者是变成一种隐匿的竞争。孩子的话语权在增加,可能会更多地插足父母或者家庭的事务。一个明显的转变是,母亲会在更多的事情上寻求孩子的意见。
接受期;
当男性三、四十岁时,可能也有了自己的儿女,慢慢地懂得了做父亲的感受与困难。
正如一句话所说:“当一个男人意识到自己的父亲是正确的时候,通常他已经有了一个认为他错了的儿子”。这个时期的男性逐渐开始原谅、接受、甚至钦佩自己的父亲。逐渐老去的父亲也是如此。你们开始互相接受彼此的不同,分享彼此的兴趣与观点。
和解/遗留期;
等到了50岁时,在那些已经和解了的父子关系中,我们能看到爱、包容、钦佩、理解与容纳。
而如果终其一生都未能面对和处理好的父子关系,很有可能会再次影响到儿子同孙辈之间。
生为一个人,我们可能都经历过特别脆弱或是被负面情绪和思想缠绕在的时刻:
如果你是女性,当你最脆弱的时候你会干什么?
如果你是男性,在最脆弱的时候你会做什么?
是喝闷酒,抽烟、打游戏,还是漫无目的地开车乱逛,或是在霓虹灯下独自走,你愿意告诉亲密的家人或朋友,你的脆弱和困境吗?
还是一直故作坚强显示给别人和自己看?
现在有越来越多的男人,会在开车回家后在车里静静坐一会儿抽一支烟,听听音乐,然后再打开车门回到家。
有些男人说是坐在车里思考要解决的问题,在关上车窗的单独空间里,任由思绪经过,在某个瞬间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一身轻松回到家;
有的男人说坐在车里时,脱离了社会学角色,不生活在领导、员工、父亲、丈夫和儿子的角色里,和自己靠得到更近。
也有的男人说那个时刻体验到极致的孤独,前一分钟还觉得自己拥有了整个世界,而在下一秒就觉得自己努力塑造出来的世界坍塌下来了,满足不了家人的期待,也做不到自己满意的样子,外在繁华抵不住内在深处的无力感。
对于男人来说,社会赋予的责任太多,很少愿意展现出脆弱的一面,在大部分人看来男人就应该是坚强的,但其实男人也有脆弱的一面,如何面对自己的脆弱和表达脆弱,更是男人的挑战。
人生对于男人和女人都有很不容易的时候,也很容易在这个时候被负面情绪和思绪掌控。
女人可以很自然地表达情绪,在女人倾诉、哭泣甚至愤怒的时候,这些情绪就被释放了,也就度过了不容易的过程。
男人遇到的最大问题是不能表达这些情绪,甚至恐惧去感觉这些情绪在身体里发生反应。
无力感、孤独感、愤怒与忧伤、郁郁不得志的挫败、失去对生活掌控感的混乱,各种情感在身体中碰撞。
他们深怕自己被情绪捆绑,于是就
把心关闭起来,用冷漠,隔离、粗暴、甚至自暴自弃的方式来逃避自己和人际关系。
母亲们呼唤好丈夫,孩子们更加渴望爸爸能够经常陪伴在自己身边;
父亲角色缺失在绝大多数中国家庭里,是客观存在。
为何?
有以下一些原因:
经济原因。
男女平权观念虽然不断发展,无数数据分析依然证明:
男性在经济收入和职业发展路径上占有先天优势,远远胜于女性。
在双职工家庭中,夫妇双方在进行权衡取舍时,一般会为经济收入高的一方创造更多事业发展空间,女性往往是被牺牲的那一方。男性因此花更多时间在外打拼,在家里的时间相应减少。
社会角色固化问题和性别固化问题。
传统的价值观对于男性形象和父亲形象有一些模式化的描述,父亲们很容易受到这些观念的影响,以至于迷失自己;
妈妈们则习惯用一个心目中理想爸爸的形象要求配偶,造成双方心理上的落差。
实际上,每一个家庭都有自己独特的构成形式。
夫妻双方有着不同的家庭背景,带着各自原生家庭和早前生活的烙印进入婚姻,要学习接受和认同对方,并且保持不断学习、认识和提高自己的开放心态。
如果沟通不畅,有些父亲会选择逃离家庭。
他好像什么都没给我
但好像给了他的一切
在孩子面前,父亲往往沉默而隐蔽,以至于孩子对父爱的感知,常常是波折的、滞后的。
因而父亲与孩子的关系,也常常带着裂痕。
直到孩子感知到“哦,父亲原来是爱自己的”之后,裂痕才有机会被修复。
父爱如山,父亲却不应是家庭中沉默的山。
作者简介:柏林
心理咨询师、塔罗牌占卜师、行星能量颂钵疗愈师,自由码字人,培训师。
陋室倾听人冷暖,情卷情舒皆是缘。
红尘来去散无痕,烹煮文字疗人心。
我遇见你,然后遇见我自己,命运如刀,让我和你一起领教。
如需心理咨询、塔罗牌占卜、商务合作,请私信。
转载请注明作者,商业转载及纸媒用稿,请私信留言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