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二极管思维”,就是习惯于将事物看作“非黑即白”的两个面,用单一的视角、单一的思维方式看问题,不承认也不接纳其它结论。在当下互联网时代,持这种思维方式的人数不胜数,这真的是挺可怕的现象。
那么,怎样才能帮助孩子跳出思维定式,学会多角度看问题呢?
首先家长自身要承认以下事实:
承认事物本身是有多个维度和多个层面的
事物本身的丰富性就导致了人观察事物的视角不同、层面不同、维度不同,得到的观察结果(我们的感觉)也不同,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
这是感觉层面的分歧。在这一层面上产生的分歧主要体现在大家没有意识到或者故意忽略彼此的视角差异。
承认观察事物的结论(知觉),受知识、眼界和阅历的影响认知心理学认为,感觉是自下而上的过程,而知觉是自上而下的过程。
比如一个从来没有见过电梯的人,看到电梯里进去一个男的,过一会出来一个女的,还以为是有人在表演大变活人。
到了知觉这一层,看待同一个事物时,人和人之间就有了更多的分歧。
承认人思维方式的差异思维是人对于感知到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加工的过程。从认知心理学来说,人的思维方式会受个体生理差异、经验与知识背景、认知偏好与策略、情感与动机以及社会互动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必然会导致人们在思维方式和处理问题时的多样性和独特性。
承认人立场的差异立场不同,看待事物的结论也不同,这一点就更不必多说了。
不承认也不接纳以上各层面的分歧,思维定式就产生了。
那么怎么破呢?
要有辩证思维能力,拒绝二元论前几天有这么一个题:“代表提议小学生要每天上一节体育课,你怎么看?”
我的回答是“每天上一节体育课很好,我支持,但是我担心体育课会挤占文化课的课时,从而导致家长不得不额外给孩子补课。”就有喷子喷:“现在孩子压力都这么大了,竟然还有人不同意让孩子多上节体育课,是亲生的吗?”
这就是典型的二极管脑子。他眼里只有一个“支持”和一个“不支持”两个答案,没办法接受更加复杂的输入。说实话我挺同情这种人的,他们完全没有办法享受丰富多彩的思维世界。
二元论的副作用,必然是成为杠精。
所谓辩证思维,就是承认分歧本身是客观存在的。不断引导孩子了解到:不同的人看待同一事物的出发点、视角和结论一定是多样化的。
学会切换视角、看问题的层面和维度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山外青山楼外楼”的景色美不美?“西湖歌舞”好不好看?“暖风吹拂”舒不舒服醉不醉人?
这是事实,也是游人视角下的繁华临安。
“只把杭州做汴州”,而这一切看在作者眼中,却变成了着急上火,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赏析这一首诗的过程,就能够帮助我们带着孩子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维度看问题,把事实和感受分开来,再把感受和观点也分开来。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四月晴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司马光《客中初夏》
王安石与司马光,一个革新派一个守旧派,政见截然不同,可是诗句中却都透露着铁骨铮铮,将“我是大好人”打在了公屏上。那么到底谁是好人,谁是坏人?谁应当为北宋的灭亡背锅呢?
带着孩子探讨这些问题,孩子就会发现,把一个人的作品、观点的输出,放在人性、社会、历史的背景下去探讨,得出的结论也会不同。评价一个人或一件事,采取的标准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会不同。
以上这些,都是非常适合操作的思维训练。
讨论问题之前,先拉平前设,拒绝无效的“鸡同鸭讲”
既然知道任何结论都是相对的,那么在讨论问题之前,就必须要拉平前设,不然双方的争辩就会变成了车轱辘话,就是吵到虚脱也没有任何意义。
比如“愚公移山”和“精卫填海”的故事强调的是恒心,因此在故事中就少了灵活和变通、少了审时度势的智慧。直接忽视这些缺失,应该是读者和作者之间心照不宣的默契。硬说是故事有bug,倒也不是不可以,只是没有必要。
尊重他人的意见和看法,君子和而不同从小引导孩子承认事件的多元化,这世界就会少了很多的纷争。
在不同场合使用不同行为方式,做思想世界丰富的、有智慧的人
这一点不必多说了吧。比如在应试过程中,甚至需要加强思维定式,找答题模板、答题套路,所谓千变万变,套路不变;千穿万穿,套路不穿。
写作文破题、搞脑暴、创新的时候又需要发散思维,找又新颖又刁钻的切入点。
我们的最终目标是不仅要让孩子跳出思维定式,还能够自由的在定势这个圈中跳入、跳出,学会在不同场合使用不同思维方式,成长为思想世界丰富的、有智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