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人设崩塌的三位人物是谁?个个家喻户晓,个个颠覆三观!

开卷于甲子 2024-07-18 07:35:01

前言

随着年龄的增长,当我们抛开先入为主的观念之后,便会发现人性具有不同的层次。

好比一些令我们印象深刻的名人,他们似乎天生就有光环,但在成长过程中也会逐渐激发人性中的自私贪婪、嫉妒等特质,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将人性归结为全好或全坏。

我们本篇就来讲一下历史上的三位名人,用平等的眼光看待他们的好与坏,并从中汲取一定的经验和教训。

01

凿壁偷光之匡衡

匡衡孩提时期的故事在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激励了莘莘学子,相信不少人都对其“凿壁偷光”的典故印象深刻。

据说匡衡是个出身于寒门的少年,他小小年纪就历经生活的磨难,由于白天要帮助家里人劳作,因此对知识如饥似渴的他只能在晚上趁着微弱的月光读书。

有道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当阴天的时候,他的眼睛只能更努力地在昏暗中辨认着文字。直到有一天,匡衡想到了一个绝妙的好主意。

隔壁铜匠家总是亮如白昼,油灯经常通宵达旦点燃着,因为他们需要充足的光线来打造精细的铜器,所以根本不用考虑燃油的价格。

紧接着匡衡找来了家中仅有的钉锤和农具,偷偷在邻居家墙壁上凿了一个洞,隔壁的光线顿时涌入了黑暗的小屋。

当邻居家的光透过小洞照射出来时,不仅能够最大程度地汇聚光线,而且神不知鬼不觉,正好可以方便匡衡在晚上如痴如醉地读书。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匡衡早年的聪明才智和对知识的渴望,他把读书当作走向成功的唯一道路,即便在艰苦的环境下也能保持上进心,最终成了一个饱学之士。

匡衡刻苦读书的经历激发了无数人求知的欲望,作为一个底层出身的普通人,这段经历给不少求学的人树立了一个榜样。

据悉,匡衡考了九次之后才终于走上了自己仕途的快车道,甚至在汉元帝时期官至丞相。

古往今来,官场都是一个非常考验人性的地方,有人平步青云,也有人一招不慎,满盘皆输。当时有个名叫陈汤的将军,此人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在征战西域时立下了赫赫战功。

当匡衡逐渐跻身高位之后,却担心陈汤会危及自己的地位,于是选择了和那些奸臣同流合污,最终陈汤因被诬告贪污遭到了免职。

除此之外,在名利中迷失自我的匡衡逐渐开始向宦官集团靠拢。他还故意隐瞒黄河水道阻塞的消息,并且纵容土地兼并,大肆贪墨,导致大批百姓和良田被淹没,最终被贬为庶民。

02

粒粒辛苦之李绅

几乎每一个中国人都对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耳熟能详,在群星灿烂的唐朝诗人里,李绅能凭借这两句诗闻名于世也算是没白来这世上一遭了。

据悉,李绅“为人短小精悍,於诗最有名,时号‘短李’。”他与白居易、刘禹锡交往甚密,34岁时才考取功名,因其诗作中悲天悯人的情怀,成为了“新乐府运动”中的核心人物。

在我们看来,李绅于少时困厄中的发奋图强,所以能对农民的疾苦感同身受,可李绅当官后的所作所为却让人大跌眼镜。

真实的李绅一直在自卑与自负的恶性循环中被拉扯,他骄奢淫逸、贪酷害民,沉溺于官宦人家骄奢淫糜的生活无法自拔。

好比李绅当官后完全忘记了富国兴邦的理想,甚至为了过嘴瘾一顿饭杀了上千只鸡,成为了年少时自己最鄙夷的那种人。

李绅十分注重个人享受,再也没了青年时期的壮志豪情,甚至每次设宴必须要有大批歌姬助兴,这也足以看出他在追求快乐和逃避痛苦的过程中误入了歧途。

事实上,人很容易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能够控制人性深入的自私与逐利很难。遗憾的是,人性主观愿望和客观现实的矛盾发生冲突的时候,悲剧也会在此趁虚而入。

03

百科全书之沈括

沈括是宋代科学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也是历史上少有的科学家兼实干家,史书上称之为百科全书式的全才。

沈括从小就很勤奋好学,表现出对大自然的强烈兴趣和敏锐观察力。他14岁就读完了家中藏书,对军事产生了强烈的兴趣,也对世间万物保持了持久的探索欲。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一位横跨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两个领域的通才,沈括的人品和成就并不成正比。他因忌妒而陷害过苏东坡,也曾对王安石变法摇摆不定,先夸后贬。

在当时的人们看来,沈括是坚定的利益趋向者,在浩浩荡荡的王安石变法的进行时期,他多次夸赞王安石变法的英明,坚定维护新党和新法。

再加上沈括和王安石还有一层亲戚关系,所以这一切种种都加大了王安石对沈括的好感,两人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内来往频繁。

但二次拜相的王安石旋即下台之后,沈括就马上和王安石划清了界线,并上书指出了新政的种种弊端。王安石知道沈括的行为之后大失所望,周围的人也都痛斥他是见风使舵的小人。

当时的宰相吴充对沈括的“墙头草”行为深恶痛绝,也为王安石没能早早看出沈括人性的丑陋和险恶而感到可惜,于是他仗义执言,沈括由此被贬谪为宣州知州。

此外,沈括是个很怕老婆的人,他的妻子高翠花是个没啥文化的泼妇,经常对他大呼小叫,当沈括被皇帝以“反复无常、附会大臣,被贬不足一年,不宜擢升”的理由断了晋升之路时,他的老婆更是对他大打出手,可谓是恶人自有恶人磨。

结束语

我们之所以对一些历史名人有滤镜,实际上就是所谓的“刻板印象”在作祟。

虽然人类对美好事物有向往很正常,但是在探索人性的深度之旅中,我们会发现人性是不断在变化的。

每个人都有公开的“类型”和深藏的“特质”两面,当我们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心时,了解的越多就越容易发现人性的复杂幽暗。

0 阅读:0

开卷于甲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