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过心上的坎,才敢攀登脚下的山;跨过心里的沟,才能逾越眼前的河。
父母用催促和指责来推动孩子,只会束缚孩子的手脚,麻痹孩子的积极性。
学会调动孩子的内驱力,即使不打不骂,孩子也能稳稳地完成自己的目标。
一个孩子从出生下来,除了单亲或者父母都不在身边的那种情况,能够接触的只有自己的爸爸和妈妈。
从最初的认知开始,而从小到大最能相信的也是自己的父亲和母亲,在孩子小小的脑子当中,爸爸妈妈说的话就是权威,他们做的事情就是最正确的。
家长的一些观念 / 行事规则就会被自己深深地记录在孩子的脑子中。
一些观念会被深深地记录在最深层的一些心理上,这也就形成了我们从小的价值判断体系和对关系处理的方式。
心理学上将人的行为动机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
自我决定理论将内在动机阐释为人的三个基本心理需要,即归属感、自主感和胜任感。
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自主感。
只有孩子觉得行为可以由自己决定,选择自觉主动地去做,他的内驱力才能被激发出来。
家长有意无意的言语催促、批评鞭策,其实是在剥夺孩子的自主感,也就是在破坏孩子的内驱力。
这也是为什么“被逼着、催着学的孩子,会越来越不爱学习”,以至于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最后是破罐子破摔。
“外驱力,也能驱动一个人,但它带来的感觉是较劲、痛苦和内耗。”
被外力推着向前走的孩子,当阻力大过推力,又缺乏内在动力,往往走不了多远就“没劲了”,容易半途而止。
在孩子书越读越难的过程中,家长能推一时,不能推一辈子。
比起催赶孩子更重要的,是在日常就注重保护培养孩子的内驱力。
控制的再往前推一步,其实就像吴谢宇的案例。
他的母亲对他的要求太多了,什么事情都是他妈帮他做的决定 ,而这样只会让孩子心灵越来越不能独立,越来越想要"除掉",那个阻挡自己独立的人。
法庭上,吴谢宇讲了自己和母亲的一个小故事:
小时候,有一次母亲外出,吴谢宇以为她会较晚回来,就喊来隔壁邻居朋友一起到家里玩游戏。
没想到,母亲没多久就回来了,看到门外的鞋子,她异常愤怒,开始当着吴谢宇的面扯自己的头发、扇自己耳光。
这种惩罚自己的方式让吴谢宇很愧疚、很难受。
吴谢宇始终在扮演一个完美的小孩,其超我人格已经完全抑制了本我,而在本我中那些涉及性和色情的人的原始欲望,却被吴谢宇认为是肮脏的,这些一直被压抑的欲望,直到家长消失之后才彻底被释放。
“没有第一,就没有意义”,这一点可能是吴谢宇在外人看来最明显的性格特征。
本身是学霸的身份,如果考不到第一名,去不了最好的学校深造,便会深深的自责,弥漫出无意义感。
在他身上完美主义的本质就演绎的非常经典了。
即对于不被允许、不可控、不具有确定性的结果与环境的不能接受。所以必须要求达到所谓最好的状态,一旦没有达到,就会有巨大的,受挫感。
通过取悦父母,让他们表扬你,你去获得一种自我认可,但是你一直没有修炼的是自己对自己的认可,这才是最重要的。
心理学对于自信的解释是,自己对自己的认可要大于他人对自己的认可,当这个秩序能被排列出来的时候,人才会获得自信,否则人永远都是自卑的。
在心理学中,自卑感是一种强烈的个人不足感,常常导致人们相信自己在某些方面有缺陷或不如他人。
根据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观点,自卑感可能是由于童年的成长经历(例如,一直与兄弟姐妹进行不利的比较)、身体和精神的限制,或社会地位较低的经历(例如,受到他人的不利对待)而产生的。一个人的同龄人)。
自卑感可能会导致个人以多种方式过度补偿。
例如,一个因日常身高问题而因身高低于平均水平(也称为拿破仑情结)而感到自卑的人可能会过度关注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
他们可能会穿着特殊的鞋子让自己显得更高,或者周围都是比自己矮的人。
如果走向极端,那就成了神经症。
它还可能导致一个人倾向于浮夸的外在表现,其行为包括寻求关注、过度竞争和攻击性,试图弥补他们真实或想象的缺陷。
自卑物化自己,物质的攀比延伸到社会评价体系
别人用最新款的手机,自己用普通手机
别人每次出去玩都是出境/出国,自己放假却很少出去玩
别人外在形象好,可以很顺利的脱单,自己却不敢表白
别人的家住在市中心大房子,自己家住偏远小城市
这些都是许多人内心的感受,即使没有其他人直接或间接的评价,但还是从内心的对自己感觉到一种自卑与无奈。
自卑情结,可能会带来抑郁的风险在心理学上,自卑是指个人体验到自己的缺点、无能或低劣而产生的消极心态。这种自卑往往源于个体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比较:
跟他人的比较,产生比不上、比较差的情绪体验;跟理想化的自己比较,产生无法实现、能力不足的感受。
面对自卑的困扰,人们一般会出现两种应对方式:
一是改变现状或改变自己,通过努力来补偿"不足",减少自卑;
二是逃避现状,不断告诉自己本来就不好、无法改变......
往往第二种应对方式并不会减少自卑心理,反而会因为过于关注自己的缺失而形成一种无形的压力。
这种压力会让人不自觉地陷入自卑的旋涡,在一次又一次的自我否定中形成自卑情结。
现代社会提倡人人平等,但无所不在的歧视依然顽固地存在,它们乔装打扮,用新的形式演绎着古老的命题。
过去有富人穿绫罗绸缎,现在形形色色廉价的化学纤维可以仿出逼真的绸缎效果,于是人们只好创出了名牌这种东西。
它们制作精良,但再精良,也不值那么昂贵的价格。
于是美其名曰是品牌的附加值。
什么叫“附加值”?
说穿了,就是穿这种衣服的人多是有钱人,表明一种身份。
这种口碑一旦形成,这些物品的使用价值就退居二线了,站在最前列的作用是标明拥有者的身份。
过去的人靠顶戴花翎显示地位,现代的人不能在自己的脑门上贴上字条,说我拥有多少财产,拥有多高的地位,其中的某些人,就靠名牌来衬托身份。
这就是需要名牌的心理学诉求。
名牌成了虚荣的人们表示财富和地位的翎毛。
把这些想通了,你就有了底气,不会在奢华面前膝盖发软。
或者也可以稍微软一软,但之后就坚定起来,昂然向前走自己的路。
自信的本质在于自我接纳,是在自我接纳的基础上建立的“我能行”的信念和感觉。
自卑的人之所以自卑,就是因为他们内心无法做到完全接纳自己。
因为这种不能自我接纳,会导致他们认为自信是需要条件的,这些条件可能会表现为必须达到一定的标准,或在某些方面一定要超过自己的同龄人,他们不允许自己在某些方面不行……
自信的人很少对自己的核心自我存在自我怀疑,但自卑的人对这个核心自我往往充满自我怀疑。在自信的人的自我认知里,他们的核心自我是很好的,被认可的,没有问题的。
在自卑的人的心里,他们的核心自我往往是很糟糕的,不够好的,差的,所以他们需要通过外在的成就和优秀去摆脱这种不良的核心自我体验。
而且他们认为,自己只要优秀了,这个核心自我就会脱胎换骨。
其实并不是这样。
一个人稳定良好的核心自我和糟糕不良的核心自我信念主要是由早年的经历造成的。
在孩子与养育者的互动中,如果孩子被持续性地灌输必须达到什么条件或者标准,家长才会认为他们好,给他们一个认可或赞赏,而平时对孩子的要求更多地侧重不满意、糟糕的方面,并对这些方面充满指责批评,那么孩子就很难形成一个良好的核心自我形象。
或许家长的目的本来是希望孩子上进、努力,不松懈不倦怠,勇攀高峰,让孩子进步永无止境,所以采用了这样的方法。
在表达上,家长如果没有强调过对孩子的整体接纳,孩子就会认为他本来的自己是不够好的,他需要拿到一个个的奖励,达到一个个的标准,才能改变这种不够好的状态,那么他就会持续的做下去。
接纳自卑,感悟幸福。
自卑是一种慢性病,它会常常复发。
所以,我们每个人和自卑的战斗,也是任重道远。
你需要在内心重新建立秩序,我们不是说别人认可不重要,而是在无人问津的时候,你依然相信自己,你的人生,你说了算。
一个人是否实现自我,并不在于比别人优秀多少,而在于精神上能否得到幸福的满足。
... 否则人永远都是自卑的
“人外有人”,不切实际地一味比较只会增加自己的精神内耗,因为某个层面的所谓差异贬低自己更是不可取。
我们的轨迹本就不同,所要达到的状态也不必完全一致
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些人讲他们过去多么牛逼的经历,做过多少厉害的事情。其实不是他们喜欢吹牛, 而是他们不肯放下过去的成就,换句话说,当初的辉煌映衬着今日的种种不如意,而且当初的辉煌是他认为是今日唯一可以拿得出来去炫耀的资本。
好汉不提当年勇,梅花不提前世绣。
智者莫念昔日功,英雄莫问往日强。
以为过去的优秀有多么了不起,那充其量也只是走进这扇门的敲门砖,或者说是当时的一种经历。
而不是保我们一辈子畅通无阻的护身符。
人们常说熬着熬着就好了,其实今日的苦并不能换回明日的甜,昨日的水也解不了今日的渴,每一个当下都有值得自己庆幸和遗憾的事情, 所以我们不需要透支辛苦,也无需积攒幸福。
我们需要的不是自信,而是看见、承认、接纳自己的自卑。
作者简介:柏林
心理咨询师、塔罗牌占卜师、行星能量颂钵疗愈师,自由码字人,培训师。
陋室倾听人冷暖,情卷情舒皆是缘。
红尘来去散无痕,烹煮文字疗人心。
我遇见你,然后遇见我自己,命运如刀,让我和你一起领教。
如需心理咨询、塔罗牌占卜、商务合作,请私信。
转载请注明作者,商业转载及纸媒用稿,请私信留言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