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住宅真该停建?明确了:2021按照“新标准”处理,两类人吃香

财经前瞻 2021-10-09 22:17:12

近期,一篇名为《住高层什么感觉?9年老业主谈居住体会:5大“硬伤”,住得窝火》的文章,再次引起了许多住户对于高层住宅的关注。

这位业主指出了高层住宅存在的5个比较现实的问题:首先,高层住宅容积率较高,导致小区住户过多十分嘈杂,整体居住体验很差。其次,由于公摊面积系数高,降低了高层住宅的性价比,并且得房率极低,但物业费等相关费用却一分不少。再次,安全隐患大,火灾等隐患救援难度高。第四,随着住宅老化,基础设备设施故障率很高,也比较容易老化,住户对于电梯的依赖程度过高。最后一个问题是风速过快导致噪音,水压不稳定供水不足的问题。

显然,这位老业主的看法引起了大量高层业主的共鸣,在文章下面的评论中,也基本上都是吐槽高层住宅的弊端,同时还有不少业主表示自己已经或者正计划“从高层住宅搬到多层住宅”,还有一些准备买房的刚需也表示自己未来不会考虑多层住宅,宁愿选择贵一些或者便宜些的地段入手多层房或者小洋房。显然,高层住宅正逐渐不受购房者欢迎,这并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有数据作为支撑。据贝壳研究院公布的“2020年购房者消费行为”统计结果显示:购房者对于高层住宅的喜爱度由2017年的50%下降至2020年的33%,4-7层的住宅则成为2020年购房者最喜爱的房产类型。

要知道,如果是十多年前,高层住宅可以说是“香饽饽”,许多购房者愿意花高价入手高层住宅,或者将自己的多层房子卖掉搬到高层住宅。主要是为了享受便捷的出行方式、开阔的视野、极佳的采光与通风效果,并且高层住宅从外观上看也更加气派。但谁能想到,如今高层住宅面临的情况却急转直下,越来越多的人从高层搬回多层,一些专家也表达了对于高层住宅的担忧,比如东北财经大学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周天勇表示:未来大量高层住宅会面临玻璃老化、电梯故障、维修困难等一系列难题,将会变成永久贫民窟。

为何高层住宅会演变为沦落如今这番境地呢?从根本上讲是三个原因导致的:第一是“多”,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拥有8层以上、超过24米的高层建筑34.7万幢,百米以上超高层六千多幢,2019年,我国建造了56座两百米以上的高层,数量占比50%。位居世界首位。除了民用住宅外,一些城市还将其作为象征一地实力的象征,因此拼命建设高层住宅。对此,央媒经济日报发文《只有“摩天楼”才能代表一地实力?该改改了!》直言不讳批评了这种情况:城市间盲目攀比建设超高层建筑的状况应该停止了,认为只有“摩天楼”才能代表一地实力、代表突出的思想也应该修正了。

第二个原因是“高”,我们知道,买房一般都离不开“公摊面积”,而这也是许多人诟病的机制。一般来说,住房高度越高,对应的公摊系数越大,原因在于占据公摊面积的公共设施,比如楼梯、电梯数量变多了。与此同时,需要修建更厚的承重墙,也缩小了住户的居住空间,由此导致性价比降低。并且过高的楼层也加大了消防安全救援难度。

第三个原因是“密”,也就是小区容积率过高的问题,随着容积率升高,小区各种资源都会处于很快地消耗状态,加快小区老化速度。如果小区物业服务还不到位的话,那么时间久了就会出现垃圾随意丢弃、车辆随意停放的问题,对于生活居住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此外,由于楼层之间距离过近,因此只有住在上面的住户能够享受到充足的采光通风,住在中间层以下的住户采光通风效果会逐渐削弱。

正因如此,才导致购房者对于高层越来越不看好,纷纷从高层搬到多层。不过也有人表示:即使知道高层住宅问题多,但作为刚需还是没得选择,对于开发商而言,高层住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能够带来更高的收益,因此开发商未来还是会以高层住宅建设为主,而相较高层而言,多层房或者洋房的价格也更贵一些,那么刚需也只能被迫选择购买高层住宅。

那么事实真是如此吗?开发商未来会继续建造越来越多、越来越高、越来越密的高层住宅?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国家通过实际行动告诉了我们答案:去年4月,住建部发布新规要求各地一般不得新建500米上的摩天大楼,对于100米上的住宅给予了多方面的要求。今年5月,住建部再发新规,要求县城新建住宅最高不得超过18层,县城新建住宅以6层为主,6层及以下住宅建筑面积占比应不低于70%。今年7月,住建部下发通知:将过去的“一般不得新建”修改为“不得新建500米以上高楼”。

而对于高层住宅的规划,9月份住建部发布的新规则是“一锤定音”!在《关于加强超高层建筑规划建设管理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中明确提出:

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城市新建15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上城市新建25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实行超高层建筑决策责任终身制。

字数虽少,但其代表的意义却十分重大。对于开发商而言“责任终身制”意味着未来建设高层住宅,不仅得保证质量上过硬,而且对于建造高度也应该会更加谨慎。如果是过去的标准,尽管对于百米以上的高层提出了诸多限制,但开发商完全可以建造90多米的高层住宅来达到最低标准。但新规发布后,意义就完全不一样了,对于一些中小城市来说,其消防能力可能达不到相应要求,《半月谈》也发布过相关文章,文章指出受场地等实际因素影响,消防的登高车可能只能升至七八十米。

此外,退一步讲,即使未来开发商依旧建设高层住宅,但由于高层住宅受欢迎度越来越低,导致整体入住率降低,空置率升高,可能对于开发商而言整体收益还不如建造低密度、低公摊、低容积率的多层住宅小区。并且建设多层住宅等到若干年后还能够拆除建设高层,但高层住宅老化后无论是拆除还是改造难度都非常大,而且建造高度也受到了限制,因此绝大多数的开发商是不愿意接盘的。

也就是说,未来高层不会“停建”,但房企大概率会降低建造高层建筑的权重,多推出迎合市场需求的多层住宅或者小洋房,在这样的趋势下,两类人或将受益:

第一类是已经入手了多层住宅或者小洋房的家庭。对于这类人来说,不仅避开了高层住宅的诸多问题,并且随着市场对于多层住宅的需求进一步扩大,那么未来升值潜力也会更大一些,无论是出租还是转手都更加方便。此外,相较高层住宅而言,多层住宅小区容积率小,生活居住体验更好,并且公摊系数也小许多,得房率较高,更为重要的是火灾等安全隐患也少很多,因此这类人将会受益。

第二类是无房刚需。对于还没有买房的刚需来说,随着高层住宅问题暴露,可以说提前避开了这个“坑”,买房时可以选择多层住宅小区,或者容积率低一些的小高层住宅小区。并且在新规生效后,未来开发商会更加重视住房质量,那么刚需入手的房子质量或许会更好。更为重要的是,随着楼市的不断调控下,楼市泡沫将会逐渐消除,因此对于刚需来说有望以更亲民的价格买到合适的房子。

0 阅读:205

财经前瞻

简介:聚焦财经,解读国家经济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