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作不死的宋朝“红二代”:符昭寿

文石斋主聊文化 2024-04-18 07:54:22

远观近鉴宋朝人·41·不作不死的宋朝“红二代”:符昭寿

宋代武将世家

《宋史》本传记,“名将中的贤者”符彦卿有三个儿子,长子昭信、次子昭愿、三子昭寿。但在传中,还记有其名为“昭序”的儿子守徐州之事,则前后矛盾,是撰者笔误,还是彦卿实有四子,在记述其子时有所漏失?大概因彦卿之子均为“非著名”人士,目前尚无深入考证。

《宋史·符彦卿传》后对长子昭信所记仅有两句话,简述了其在世时所任职务和卒年、赠官,对次子昭愿则做附传,略记生平事迹,亦无可称述。

而在彦卿传所记三子中,幼子昭寿最不成器,撰者却以附传的形式,详记了昭寿的一生。这或许是撰者有所感慨、刻意而为?

附传记,符昭寿(?-1000),字如期,参加工作最初的官职是“供奉官”,大概是凭彦卿的恩荫而得。

宋太祖开宝七年(966),昭寿升官职为“西京作坊副使”,后改“六宅副使”,遥领兰州(治今甘肃兰州)刺史。

宋太宗雍熙二年(985)冬,符昭寿与刘知信一起,任镇州(治今河北正定)驻军监军。宋太宗派兵北征北汉,又与知信为“押队都监”,后升官职为“尚食使”,实任光州(治今河南潢川)刺史。

端拱二年(989),昭寿任洪州(治今江西南昌)知州。四年(993),改任定州(治今河北定州)知州。

宋真宗咸平初年(998),昭寿升官职为凤州(治今陕西凤县凤州镇)团练使,实任益州(治今四川成都)驻军长官“钤辖”。

宋代成都最繁华市场“十二月市”

在益州任职期间,昭寿自以为出身高门贵家,傲慢放肆,虽担任驻军长官的重要职务,但每天只是游玩、摆酒,经常戴纱帽、穿白大氅,在后花园躺卧,不理军务,有所裁决,就让家丁传达。

昭寿偏又好钱,召集很多集织锦工人到衙门内舍织造花样精巧的锦帛,每当织造需要物品,就到市上赊购,半年多后才还账,甚至让部下强抢;又多够黍稻粮食,尚长在地里未及成熟的也强购而来,却不贮在仓库,反而寄存寺庙道观中,时间久了粮食损坏,即就强逼和尚道士赔偿。同时,纵容家丁、佣仆欺凌所辖官兵。

然而,昭寿任职益州之时,波及地域广、持续时间长久的李顺、王小波祸乱刚刚平定,人心汹汹,社会还不稳定,益州知州牛冕为政宽慢松驰,治理不善,昭寿又无能治军,益州百姓、军兵都非常怨愤,驻军“神卫军”士兵赵延顺等八人计划杀死昭寿,但一直没敢举事。

咸平三年(1000)正月初一,朝廷派到益州的宫廷使臣自峨眉山还京,昭寿严令手下马夫置备鞍马,准备向使臣送礼。赵延顺等人借机解开马棚中所有马匹的缰绳,把马赶到衙堂乱奔乱跑,然后大呼小叫,装作追马,闯入昭寿办公的厅堂,抓住昭寿,砍下昭寿人头,一并杀死昭寿的二名仆从,接着占据武器库,夺取兵器。

益州都监王泽得讯,急忙召唤所辖部队都虞候王均率兵擒捕赵延顺等。赵延顺左手提着昭寿的人头,右手提剑,见王均率兵赶来,惊慌失措,无所适从,其他起事军兵则一拥而上,强推王均为帅,会合当地骁猛军、威武军两支部队的军兵,一同举旗造反。由此,李顺王小波之乱刚刚平定不久的四川地区,又陷入纯粹因人祸导致、由哗变军兵发起的“王均之乱”,直到当年秋天,朝廷费了极大人力物力,才将其讨平,给四川地区乃至整个国家造成了巨大损失。

“不作不死”,是近年之流行语,但以之评价千年前的宋朝“红二代”符昭寿,亦颇恰当。

宋朝军变

0 阅读:0

文石斋主聊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