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夏日子里,胡豆就是自贡人的救星

食万个为什么 2024-05-31 09:19:06

来源:三联美食

『到了苦夏,不思饮食,母亲就从泡菜坛里抓出一把泡酸菜,密密切了,菜籽油炒香,掺水,烧沸后放入去壳后的干胡豆瓣,再加进一坨熟猪油,大火转小火,直到胡豆瓣煨,酸辣腥香,饭后酒后最宜。』

作者|陈茂君

胡豆学名蚕豆,大约13世纪传入我国。我国有“立夏尝新”之俗,初夏的鲜果时蔬新粮,蚕豆也“忝列其中”。

其实,在川南自贡,嫩胡豆早在立夏前就开始吃了。向阳坡地上的胡豆成熟早,摘下成熟的豆荚,右手五根手指,一上一下夹住胡豆荚,一使劲,青碧如玉的胡豆粒就从豆荚的丝绒中掉了出来。

宋代有“盐渍胡豆”,清代袁枚写“腌芥菜炒胡豆”,汪曾祺则曾赞颂“生吃嫩胡豆”之法,这些我都无缘一试。富顺县老家人觉得嫩胡豆有豆腥味,不好生吃,且会得“黄疸病”,浑身发黄,所以从未听说过有人生吃嫩胡豆。我生吃过干胡豆,也不好吃的。

·嫩胡豆的吃法

自贡至今嫩胡豆经典吃法是,嫩胡豆加水煮(pā),捞出控水;铁锅烧热,下菜籽油煎熟,放点盐,然后倒入胡豆翻炒,入味后装碗上桌,名“烩胡豆”。

用菜籽油煎过的嫩胡豆入口,满嘴是嫩豆皮的焦香,接着是豆仁的泥软、粉嫩、鲜香,确也“新嫩莫名”。十余粒烩胡豆已入嘴,还没来得及喝一口稀饭。

老家有句俗语:“曹操背时遇蒋干,胡豆背时遇稀饭。”“背时”就是倒霉的意思,前半句大多数人都理解,后半句是说,立夏后,天气变热,人们喜食稀饭。此时又正当农忙,稀饭爽口,但不经饿,有了烩胡豆的加持,就耐饿了,所以和稀饭绝配。所以胡豆虽“背时”,但遇上稀饭,于是“走运”了。

说起这句俗语,我又想起一句顺口溜:“豌豆吃了光打屁,胡豆吃了屙皮皮。”上世纪七十年代,我下乡插队在川南农村,每年都要经历“春荒”。就是农历二月间,谷子、红苕吃完了,麦子还没收上来,有大约20天,家家农人都缺吃的,过着半饥半饱的日子。

幸好,春荒开始大约一周后,嫩胡豆就可以吃了。中午收工,家家户户都去生产队保管室,领几公斤嫩胡豆荚、嫩豌豆荚,烩好后,下稀饭,下杂粮糊。

烩胡豆缺油水,胡豆皮又不易消化。于是,春荒时节,农家茅坑里全都漂浮着一层胡豆壳。而豌豆的蛋白质含量高,吃多了老打屁。这就是那句顺口溜的来源,很不雅观,但是一段特殊岁月的写照。

胡豆嘴起黑线时就老了,去壳下热油锅,与豆瓣炒一下,掺少量水,下盐,焖,收汁起锅,撒点鱼香丝上桌,下稀饭,极爽。这是普通人家的吃法。

如果将鲜胡豆煮熟去壳,放入碓窝中捣成泥,下油锅翻炒,调成浓稠的羹状,就成了胡豆羹。加盐,可下饭;加糖,就成了甜品,小孩尤爱。

待锅里的粳米煮开后,放入新鲜的胡豆瓣,或煮成饭或煮成粥,放点熟猪油、毛毛盐,豆香扑鼻,特开胃。陆游评价说:“豆粥从来味最长。”

再复杂些的就是素烧胡豆。鲜胡豆剥去外壳,掰成两瓣;冬菇、冬笋洗净,切小方片。锅内化猪油烧至六成热时,放姜片、葱节炒香;下香菇片、冬笋片炒香;掺鲜汤烧沸,下胡豆瓣烧,去掉姜、葱,放盐入味,勾薄芡至收汁起锅,就成了。素烧胡豆色绿素雅,咸鲜清淡,软烂适口,堪称清欢之味。但制作复杂,一季也难得吃上一两回。

另一种三鲜烩胡豆不但复杂,而且一般家庭也做不出来。要把熟鸡、火腿、玉兰片均切成指甲片,新鲜胡豆去壳,取瓣入开水中泹一下。炒锅掺高汤,定味,下鸡片、火腿片、笋片、胡豆瓣等,烩至入味后勾薄芡,起锅装盘即可。

三鲜烩胡豆色形美观,清香咸鲜,美味天成。难度在三鲜配料要少于胡豆瓣,多则喧宾夺主,然而又要达到清香,不易。

鲜胡豆瓣也可同肉炒,如雪菜蚕豆、肉丁蚕豆,据说好吃,我没吃过。

·干胡豆的吃法

摘完嫩胡豆荚,胡豆叶晒干后可做猪饲料。再四五天后,胡豆杆杆就枯了,捆起来,挑回家,暴晒一两天,用捣衣棒敲打豆荚,胡豆粒就掉出来了。胡豆粒再晒一两天,就成了干胡豆。

干胡豆上市,母亲总会买了煎点干胡豆给我们解馋。

铁锅烧热,什么都不放,就倒入干胡豆翻炒,直到豆皮炒焦、爆裂止。至于汪老说他儿时吃的“油沙炒”胡豆,小摊上卖的才这样炒,这样炒就脆些了。但小孩牙口好,嘴又馋,反倒觉得煎的干锅胡豆越嚼越香。

煎胡豆不但能当菜,孩子们还随身携带,当零食。吃煎胡豆的时节,几个男孩见面,就有人提出“弹胡豆”玩。玩法也简单,大家把煎胡豆藏在手心里,再以胡豆粒多少排名,胡豆多的先出场。

出场后,所有煎胡豆往桌上一撒,找出两颗,用拇指或中指,弹出一颗胡豆去撞另一颗,击中则赢,可取走被击中的胡豆。但如果弹上其他胡豆,则则为输,要下场,换下一位选手。至于完全没有弹到目标,或打中目标又打中了目标以外的胡豆,则要完全退出比赛。如此,轮换,直到桌上的煎胡豆弹完结束。这种游戏,有庆丰收的意思,大人见了,也不干涉。

到了苦夏,不思饮食,母亲就从泡菜坛里抓出一把泡酸菜,密密切了,菜籽油炒香,掺水,烧沸后放入去壳后的干胡豆瓣,再加进一坨熟猪油,大火转小火,直到胡豆瓣煨,酸辣腥香,饭后酒后最宜。

苦夏吃绿豆稀饭,不耐饿,母亲就做“激胡豆”来调剂。备一碗泡菜坛里的老泡菜水,加一块红糖化了。将干胡豆在大火红锅里爆炒得滚烫,趁热铲进大海碗,迅速端起泡菜水淋进大海碗里,冰火两重天,立时,就听得刚炒熟的干胡豆在海碗里嗞嗞作响。一二十分钟后,揭开二碗,海碗里的干胡豆已个个变得壮硕起来,再撒上点鱼香丝,就成了鱼香激胡豆,非常爽口,伴绿豆稀饭吃,绝配。

讲究的是清水加入适量的酱油、少量的醋与红糖、熟油海椒,以及姜、葱、蒜,重用鱼香——将鱼香切成细丝加入其中,兑成汤汁用以“激”胡豆。这样不但好吃,还有食疗功效。

还有将胡豆瓣炸酥,作为腊肉冷盘的垫底,豆瓣酥脆略带腊香,下酒最宜。怪味胡豆,乃四川首创。

本文参考:

1、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云:“蚕豆,其荚似蚕形,豆粒大于大豆,八月下种,来年四月收。”蚕豆乃因形得名。元代时,阿拉伯人将蚕豆带到云南、四川,所以四川人至今称蚕豆为胡豆。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说,“蜀人呼蚕豆为胡豆”。

2、清顾禄《清嘉录》载:“立夏日,家设樱桃、青梅、(禾+畾)麦供神享先,名曰‘立夏见三新’……蚕豆亦于是日尝新。”清代蔡云的《吴歈》中有“消梅松脆樱桃熟,(禾+畾)麦甘香蚕豆鲜”句。

3、北宋宋祁《佛豆赞》云:“豆粒甚大而坚,农夫不甚种,惟圃中莳以为利,以盐渍食之,小儿所嗜。”蚕豆又叫佛豆、夏豆、胡豆等。清袁枚在《随园食单》中说:“新蚕豆之嫩者,以腌芥菜炒之甚妙,随采随吃方佳。”汪曾祺在《蚕豆二题》中还说:将生蚕豆“直接扔入口中,清甜的汁液立刻在口中迸出,新嫩莫名。”

0 阅读: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