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张平凯对平反不满,当场怒撕文件,黄克诚:盖我的章再送去

小奇葩说历史奇葩 2023-12-05 06:41:00

在阅读文章前,麻烦您点下“关注”方便您后续讨论和分享,感谢您的支持,我将每天陪伴你左右

1977年11月,历经18年磨难之后,黄克诚重新回到军队,担任中央军委顾问。此时的他一只眼睛已经失明,另一只也只能看到一点微光,日常看报纸处理文件,全靠秘书念给他听。

中央对于黄克诚这个顾问并没有具体的工作任务,但黄克诚自己却非常珍惜这个安排。经过一番梳理和思考,黄克诚提出了很多有关军队建设的问题,希望军队能够尽快恢复过来。

就在黄克诚专注于军队建设之际,时任中组部部长的胡耀邦登门拜访,代表中央给黄克诚通气,希望他能够担任中纪委常务书记。对于中央的安排,黄克诚感到有些意外,自己对军队熟悉,还能做一些有用的工作,但担任中纪委书记,恐怕力不从心。

因此,黄克诚果断地拒绝了,建议中央安排年轻的同志来干。

“黄老,您先别着急答复我,先考虑考虑,有要求尽管提,有顾虑也尽管说,咱们一起想办法解决。”胡耀邦当即安慰道。

几天之后,胡耀邦再次来到黄克诚家,谈到老干部平反的情况。眼下当务之急就是要恢复中纪委,这样平反工作才能抓起来。但黄克诚还是推辞,理由仍旧是自己的身体状况不允许。

胡耀邦提出黄克诚可以不用坐班,再给他配几个秘书协助处理工作。黄克诚一听更是摇头拒绝。

无功而返的胡耀邦在不久之后再次登门,请黄克诚下决心。对于胡耀邦连续三次登门,黄克诚很是感动,但他思来想去还是不能答应,出于对党的事业发展考虑,黄克诚再次建议多起用年轻人。

临别前,胡耀邦又请黄克诚不要犹豫,尽早回复中央。

当时中央已经明确陈云担任中纪委书记,让黄克诚协助陈云工作。因此,黄克诚决定当面向陈云请辞。陈云既没有同意,也没有拒绝,而是拉着黄克诚,谈起了当前中央的工作:

“如此重要的历史转折关头,我们这些老同志有责任出来挑重担。现在党风这个样子,我们能安心待在家里 ,安度余年吗?”

“把我这把老骨头拼碎了也无妨!”听完陈云的劝告,黄克诚拄着拐杖毅然起身,表示自己服从组织决定。

其实在来之前,黄克诚已经打定了主意,无论陈云如何劝说,他都不为所动。但陈云提到了党风问题,让黄克诚无法安心做一个旁观者,他要亲自下场,将党风问题抓起来,将这个重任挑起来。

中纪委恢复成立之后,很快颁布了一系列的规定,旨在不允许党内的领导干部搞特殊化。就在规定颁布之日,黄克诚对妻子说,中纪委规定领导干部只能享受一套公家住房,让妻子将单位分给她的宿舍归还。

当年黄克诚受到冲击之后,妻子单位给她分了一套三居室的单元房。在那段最艰难的日子里,黄克诚的妻子和孩子就挤在那间人均不足10平米的小屋中。如今黄克诚让归还回去,妻子从情感上还真有些舍不得。

“舍不得也要舍!中纪委有了规定,黄克诚家要带头,是一套房子重要,还是抓党风重要?”黄克诚严肃地说道。妻子赶忙说明白了,自己明天就去办手续。

除了严格要求家里人,黄克诚对老战友也是铁面无私。

当时主持总参工作的杨勇,设宴欢送即将离开总参工作的同志,结账时以总参的名义开了一张400元的发票。黄克诚得知此事后,下令一定要查一下,而且要严查。

对于黄克诚的指示,杨勇觉得是小题大做。革命战争年代,杨勇就是黄克诚的老部下,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在十年政治风暴期间,两人还被关在一处,相互鼓励坚持下去。这样的感情,杨勇觉得黄克诚会对自己手下留情。

但黄克诚并不因此就对杨勇手软,亲自打电话对杨勇进行了批评。杨勇意识到黄克诚是认真的,放下电话当面向黄克诚承认错误,并自掏腰包将饭钱补上,还作了检讨发了通报。黄克诚才满意地笑了。

除了抓党风问题,当时中纪委的主要工作就是平反冤假错案,黄克诚亲自参与领导了这项工作。很多人平反了,但黄克诚自己似乎忘记了自己也应该平反。很多人劝说黄克诚早点写报告,结果黄克诚却不以为然地说:

“我的事不着急,我现在有工作做就行了。”

一次,两个纪检干部来向黄克诚汇报工作,发牢骚说自己干不下去了,部队的那些老干部,一个个战功赫赫,有的人对平凡决定不满意,坚决不签字,和他们讲条件,更让人头疼的是张平凯将军,他将平反文件撕得粉碎,还冲着他们发火:

“关了老子近20年,就这一张破纸想把老子打发了?”

“你们不知道呀,张平凯将军身经百战,战争年代多次负伤,无怨无悔。蒙冤这么多年,一纸文件确实不能抚平内心的伤痕,你们不要感到委屈,再耐心些吧。”黄克诚对于张平凯有些了解,因此便安慰纪检干部道。

张平凯很小便参加革命,16岁加入共产党,18岁参加了彭德怀领导的平江起义。虽然他只读过15个月的小学,但投身革命之后,仍坚持自学文化,很快就成了红军里的“秀才”。

1933年,23岁的张平凯已经成长为师级干部。长征开始后,身患疟疾的张平凯拄着木棍,顽强地跟着队伍前进。就在他体力逐渐支撑不住,就要掉队的时候,黄克诚出现在他的身边,立刻找人给他看病,还将自己仅有的一块獾子肉让给了张平凯。

在黄克诚的帮助下,张平凯最终走出了险恶的草地,到达了陕北。

1945年,张平凯将大生产运动的情况,写成文章发表在报纸上。毛主席看过之后,亲自为张平凯的这篇文章写了社论,并对张平凯的工作进行了赞扬。

毛主席的这篇社论为大生产运动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也给张平凯很大的鼓励。于是,张平凯再次撰写文章发表,总结介绍了机关部队开展大生产运动的成绩和经验。

毛主席看过这篇文章之后,指示将全文分成数日广播,让解放区的军民都来聆听学习。

新中国成立之后,张平凯直言上书,将自己回乡掌握的一手资料,如实向中央反映。结果张平凯就遭到错误冲击,被撤职查办,开除党籍。在十年政治风暴期间,张平凯身陷囹圄10年,写下的20多万字的回忆彭德怀的文章,都被没收化为灰烬。

这些遭遇,又怎能是一纸文件就能抚平内心伤痕的。黄克诚非常理解张平凯的心情,便让纪检干部再将文件打印一份,并亲手盖上自己的印章,让两名干部再去找张平凯。

张平凯见两名纪检干部又来了,气得刚要骂人,就看到平凡文件上有黄克诚的大印,立刻点头说自己马上签字。两名干部觉得不可思议,忙问张平凯还有什么意见,结果张平凯忙不迭地说:

“没意见,没意见,黄老都盖了大印了,我有意见也不提了。黄老自己都没平反,我还有什么资格计较那点待遇?”

原来,黄克诚在平反文件上,盖上的是他的狮子头印章。在战争时期,黄克诚的狮子头印章是专门下达紧急作战命令用的。张平凯一见印章,如见黄克诚本人,自然不敢再发太多牢骚,但更多的还是发自内心地对黄克诚的敬重。

像张平凯这种情况的老干部,在当时并不在少数。有些人刚开始也想不通,就直接去找黄克诚谈,黄克诚总是耐心地开导他们。老干部们见黄克诚长期蒙冤,还能如此豁达,纷纷不提自己的要求,高高兴兴地走了。

是黄克诚的品德和声望,让老干部们从内心感到释然。黄克诚的名字,成为那个特殊历史时期,独有的号召力和凝聚力。

0 阅读:2

小奇葩说历史奇葩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