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书法——气势撼人,恃才放旷

抱朴轩文化人 2024-02-03 03:14:40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字鼎堂,号尚武,是四川乐山人。他的早年曾赴日本学医,后弃医从文,成为革命文学的倡导者。在他丰富的文学生涯中,书法艺术也是他突出的表现之一。本文将聚焦于郭沫若书法的特点,深入探讨其与时代的交融、个性的彰显以及创作路径的独特之处。

首先,郭沫若的书法路径别具一格。一般而言,大多数人在学习书法时会通过临摹,积攒经验后逐步进入创作阶段。然而,郭沫若选择了一条不同寻常的道路。他直接进入创作,边创作边学习,边尝试边提升。尽管有人或许会对此提出异议,认为他早年曾经有过书法学习的经历。

然而,仔细观察郭沫若早期的书法作品可以发现,他的书法技艺长时间未得到充分的磨炼。尽管他才高识远,涉猎广泛,但由于繁忙的生活,他的书法长时间没有得到充分的训练。即使在学医、作文、翻译、编辑等多个领域辛勤耕耘的同时,对于书法的专门时间投入相对较少。虽然他及其亲属以及研究者都强调他早年掌握了颜体楷书的基础,但事实上,直到建国前后,他的楷书水平仍然停留在一般水准,这可从1949年他为东北烈士纪念馆题写的《咏杨靖宇将军》横幅中见一斑。因此,郭沫若的创作初期虽显得百病丛生,却从未表现出怯弱的毛病。

其次,郭沫若被归为“善书者”而非专业的“书法家”。沈尹默曾在区分这两类人物时指出,虽然“善书者”常常才气过人、个性鲜明,但由于对法度的重视不足、继承不够,他们总体成就不丰富、单件作品不圆满。郭沫若正是这样一个特例。由于技术基础不足,他的书法表现呈现出单一风格、单一书体(以行草为主),且存在一些明显缺陷。例如,笔画收束处与转折处的处理不当,常表现为鼓弩为力,强行折转;单字内部存在过多的缠绕与连带;节奏单调,有时缺乏强弱动静律变的趣味。

然而,郭沫若的书法并非狭隘之见,他的判断力高级,才气与自信充沛。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自由书写后,他的书法作品中出现了一些非同寻常的佳作。这些佳作具有雄浑的节奏,融合了碑帖的元素,表现出一种势不可挡的力量,尽管其中的狠戾习气和草率毛病仍未能完全消除,但其豪迈风采令许多专业书法家望尘莫及。

第三,郭沫若的书法题材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他书写最多的内容包括毛泽东诗词、自己创作的诗词以及为各地活动所作的即兴题词。这些内容缺乏前人可供模仿或参考的范本,因此创作难度极大。然而,郭沫若毫不畏惧这些困难,义无反顾地挥毫,表现出旺盛的创作激情和可贵的开拓胆魄。这种心理素质在一般书法家中十分罕见。

总的来说,郭沫若的书法既是时代的产物,又彰显了个性的独特之处。他独特的创作路径、冲破传统的勇气以及对时代命题的敏感性,使得他的书法作品在众多文学成就中独树一帜。他的书法表达了他在革命历程中的激情与坚持,是中国现代书法中的一道独特风景。

0 阅读:9

抱朴轩文化人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