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用药的十大误区你中招了吗?

医务工作者小贾 2022-01-02 16:19:57

高血压是生活中常见的多发性疾病,它的发生与遗传、环境有关,约占高血压患者 95%,多见于中老年人。《2016 年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数据》指出全国有高血压患者 2.7 亿;《高龄老年人血压管理专家共识解读》数据显示每年有 200 万人死于高血压,脑卒中死亡 71% 与高血压有关,冠心病死 亡  53% 与高血压有关。

高血压有患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三高”特点,平常又无自觉症状,堪称老年人“无声杀手”。《老年高血压的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7 版)》及《CHC2017》中国高血压调查最新数据均显示我国高血压治疗率 38.3%,而控制率仅 14.5%,控制率远低于治疗率最主要原因在于高血压患者在治疗中存在着药物治疗认识误区,以老年人为主。

误区一:防药物依赖拒服药

高血压一定要将血压降到目标水平以下。有些老年高血压患者担心药物不良反应会对身体造成伤害或对药物产生依赖。降压药的副作用发生率小于 5%,但高血压导致的心、脑、肾损害的风险却是绝对的,如果不治疗,10 年后都会发生心、脑、肾损害。因为害怕药物的副作用而不服药,得不偿失。

因此当诊断为高血压后,哪怕没有心脑肾等器官损害,在经过控制饮食、增加运动、心理调适等非药物手段,血压还是不能控制在理想水平时,仍需根据综合检查结果尽早开始治疗。

误区二:凭感觉服药

有些高血压老人生活中常不测血压凭个人感受服药,无不适感时少服或不服药,当有头昏、头痛等不适症状时就在原来药物剂量上增加药量,导致血压急速下降或忽低忽高。

这种不测血压凭感觉用药,既不能有效控制血压还会加重病情,因此强调 24小时平稳降血压。高血压病人晨间血压波动较大,凌晨4:00 ~ 6:00 易发生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如果该时间段出现血压突然升高或者长期血压控制不理想就会诱发心肌梗死、中风等心脑血管急症,24 小时稳定降压可减少凌晨血压的波动,保证血压平稳维持在 24 h 正常水平,避免发生心脑血管不良事件。

误区三:间断服药

注意所有降压药在服药期间才有效。有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在经过一段时间的降血压药治疗后,自我感觉高血压症状消失了,血压也降至正常范围,就认为高血压已治好,便自行停药,当出现头昏头痛或见血压升高又自己服药。就这样反复停停用用,人为地使血压升高—降低—再升高—再降低,这样反复对机体造成较大的危害,不但使病情加重,还使机体对药物产生耐药性,影响后期的治疗。

误区四:无症状不服药

有些老年高血压病人血压很高,但平时无任何高血压不适感觉,就很少或根本不服药,从病理学角度看,没有症状的高血压病人如果长期不用药,会加重病情,出现不适到医院检查后才发现已出现不同程度的心、脑、肾损害,甚至可以在毫无征兆下突发心肌梗死、中风等致死致残严重后果。因此高血压病人的自觉症状与血压升高及器官受损的程度、预后与可以不一致,待到出现症状耐受不了才想到服药,则晚矣!

误区五:滥用乱服药

高血压按其靶器官损害及血压分三期,对各期治疗用药不同,且老年人往往有糖尿病、肾病、冠心病等基础疾病,对高血压药物治疗的反应就不同,选择降压药还要考虑药物对合并不同靶器官损害的患者的保护作用。部分高血压老人患病后喜欢参考别的高压患者用药处方用药,或者偏信民间“偏方”或广告宣传,不按自己处方用药,盲目跟从用药就会出现药不对病、治不对症情况,不但延误高血压治疗,还可加重靶器官的损害。

误区六:睡前服药

部分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药选择睡前使用,错误地认为睡觉前服用会降压效果更好,殊不知人的全身血管、肌肉、神经和心脏在深睡的时候才是处于放松状态,血压比白天要低20% 左右,入睡 2 h 血压下降最明显,如果选择睡前用降压药,药物浓度 2 h 后达高峰期,而这个2 h 正好是降压药浓度高峰期和机体安静状态血压生理性下降期的交叉点,药效和机体生理调节同时发挥作用,导致血压大幅度下降,使脑、心、肾等器官供血严重不足,诱发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等加重甚至危及生命事件。因此每日应在睡前 3 ~ 4 h 服用当日最后一次降压药错开药效高峰期和血压生理性调节期,避免血压下降过低引发意外事件。

误区七:降压过快过低

有些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病心切,常常擅自加倍服药或数药并用,致使数天内血压大幅度下降。殊不知合并冠心病、糖尿病、肾脏病等不同疾病的血压控制目标有所不同,对于衰弱的老人,并不是越低越好。过低、过快、降压可使心、脑、肾等器官血流量灌注不足,如大脑供血不足引发脑梗死等。高龄老人更要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使血压缓慢降至目标值。

误区八:降压药一年四季不变

季节气候等因素也会影响机体血压,自然状态下高血压患者血压在春夏季节偏低,秋冬季节偏高。夏季气温高,人体外周血管扩张通过增加散热以维持机体体温恒定,血压有所降低或者接近正常水平。冬季气温低,为维持体温,机体心脏收缩功能增强,耗氧量增加;同时冷气会刺激血管收缩而血压升高;

且人们喜欢在冬天滋补调理身体,如果进食过量脂肪、糖类、盐类等食物及外界环境温度降低致人体汗液减少等因素均可致机体血容量增加,血压升高。因此应根据不同季节的血压变化适当调整降压药处方。

误区九:贵药、新药、进口药就是好药

现今,市场上降压药较多,各种品牌让人不知如何选择。高血压病用药要以安全、有效、经济为原则,不能片面相信新药、贵药、进口药。WHOISH 有关高血压治疗指导意见指出长效制剂要推荐,短效制剂不排斥。

因此,只要药物能控制血压,就不应过多追求药之新老、贵贱与进口。更不能听信“降压鞋”“降压仪之类的产品及保健品,这些已被医学证明无降压效果。部分高血压药商品名众多、所含药物成分及降压机制相同,高血压患者无法识别,建议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避免重复过量用药。

误区十:服药次数越多越好

有些老年高血压患者对长效和短效降压药认识不足,误以为吃药次数越多降压作用越好。其实服药次数是依据药物在体内有效浓度持续时间决定的,根据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及“晨峰”现象,尽可能选择有效药物浓度持续 24 h 降压的长效药物,一天给药1 次,不但有效控制夜间血压与晨峰血压,有效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还避免了老年人记性差服用短效药次数多出现漏服情况。

码字不易,请帮忙点个关注再加个赞吧。

关注“医务工作者小贾”,更多健康知识轻松看~~~

3 阅读:438
评论列表
  • 2022-01-06 09:37

    所以心理情绪压力导致各种各样的的毛病出现

医务工作者小贾

简介:普外科医生,医学科普作者,每天为您带来一些医学小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