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能够取得好效果的关键是什么?

楚风评健康 2023-06-10 05:38:10
【本篇是:彭博士讲《黄帝内经》系列-精华篇-之七百八十三。(更多精彩内容持续更新中……)】 “太陰臟搏者,用心省真,五脈氣少,胃氣不平,三陰也。宜治其下俞,補陽瀉陰。”——《黃帝內經·經脈別論》 (接前文)再往后看,“宜治其下俞”,从这段话来看就不包括手太阴肺经,所以我们从这里来理解的话就是张志聪的理解是没有问题的,他就是从输布气血津液,从肺朝百脉这样一个思路来理解,从原理上没有问题。但是一旦落实到临床上我们就知道这个论述重点指的脾的下俞穴。脾经的下俞穴指的是哪里呢?是太白。足阳明胃经的下俞穴就是陷谷,太白穴我们之前讲过,太白穴就是在大脚趾往后赤白肉际这个地方。这地方实际上大家注意,这地方真正扎针的话会比较疼。 我们想象一下就知道,脚心周围这些地方神经就非常多,用手轻轻碰一下都感觉很痒,你用针在这刺一下你会感觉非常疼,人体的神经末梢是在哪里呢?是在四肢,尤其是手指、脚趾这些地方就分布的非常密,比在大腿、胳膊、躯干这些地方的神经就没有那么密集。在四肢,尤其是手和脚上就分布的非常密集,分布密集就意味着我们末梢神经会非常敏感,这样一敏感的话就会很疼。 所以你看这个古人有一些针刺,有一套针灸方法就是金木水火土五行的针法。五行针法就专门刺井荥输经合,五输穴都集中在肘和膝关节以下的,尤其是集中在手上和腕上,脚上和踝上这些穴位,这些穴位真正刺上去会比较疼,但是一般来讲效果都非常好。所以这里就一看到这一名词,泻足太阴,马莳注解∶“当补足阳明胃经之输穴陷谷,泻足太阴脾经之输穴太白”。一看到这句话之后我立刻就想到,如果是真的这么刺的话,那可相当疼了。 针灸的感觉不仅仅是用疼这一个字能形容,有的时候是酸,有的是麻,有的时候窜,有的时候是沉重,酸沉就是感觉扎完了之后整个胳膊特别沉重,是各种感觉混合在一起的感觉,中医学把这种感觉叫做得气,也叫做针感,针刺下去的一种感觉。(今日头条@中医彭鑫博士)比如不小心用石头砸着手了,或者是不小心用缝衣针刺破皮肤,跟那个疼是不一样的,感觉混是在一起的,这感觉有点像什么呢?如果喝一杯水,里边放点糖,就是一个味道,就是甜味,你要是在这杯水里边放点糖,再放点醋,再放点酱油,你再倒上点可乐,再混在一起的一种饮料,你一尝,这个味就相当猛烈了,这个味道既酸又苦,有点咸味,还有点冲,特别往上窜冲的感觉,这就是针刺下的针感。每个人针扎不一样,有的人针扎非常剧烈,有的人针感相对来讲就没那么剧烈,相对于我们老百姓还就相对有点麻木,有的人就非常敏感,用零点五寸的针他都非常的敏感,更何况用三寸的,甚至用五寸的那些针,若是给他针刺的话那他就相当的疼了,所以具体到真正临床的话,我们以后详细再讲。 这里就是《黄帝内经》的一个针刺的方法,我们讲《黄帝内经》为什么会讲到这些针刺呢?因为实际《黄帝内经》上下两部,上部叫《素问》,《素问》就是平素发问的一些内容,重点讲理论,所以为什么古代医家说半部《素问》知天下,熟读《素问》之后,基本上你治病就没有问题了,因为在《中医基础理论》通了之后,学那些方剂、那些药就好办了。下半部《黄帝内经》古代叫《针经》,现在叫《灵枢》,《灵枢经》里边百分之七八十的内容,体量与经络、针灸、经筋、络脉等等的与针灸相挂钩,里边的很多治疗方法,疗法也是与针灸相应的,所以古人给它起名叫《针经》,就是关于针灸的一部经典,后世把它叫做《灵枢经》。 《素问》和《灵枢》合在一起叫《黄帝内经》,所以我们在《黄帝内经》的讲解当中,一旦落实到治疗的时候,大多数是讲针灸的方法。那么再具体来讲,讲的是针刺的方法,灸法讲的也不多,重点想讲的是针刺。所以在这里就跟大家顺带分享一下太白穴,还有陷谷穴的位置以及他们的疼痛程度。我们都知道脚上这些穴位就会相当的疼,所以针刺这一类患者的时候需要进行比较细的辨证取穴,再用补泻手法的时候也要斟酌考虑患者的接受程度来进行有效的调理。 这一段的内容我们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的收听,我们下次课再见。 本篇是:彭博士讲《黄帝内经》系列-精华篇-之七百八十三。(更多精彩内容持续更新中……) 免责声明:本文为健康知识分享。文中所涉及的药物、药方、针灸以及其他各种治疗和养生方法,请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应用,切勿自行应用。如因不当使用所产生的问题,概不负责。 版权声明:本文作者彭鑫,本文为原创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引用。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保留相关法律权利)
0 阅读:0

楚风评健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