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宣德铜鎏金四臂双身金刚坐像时代艺术气韵

单眼皮小妞 2024-04-09 17:08:35

佛之形像,广义含菩萨、罗汉、明王、等像,其像虽有雕塑像、画像(绘像)二种,然仅雕塑像称佛像,画像则称图像。佛像艺术的出现,是公元一、二世纪的事情,那是一种受到古希腊文化影响的、印度文化和西域文化相混合的「犍陀罗」文化的产物。佛像是造像数量最多的一类,包括释迦牟尼佛、强巴佛、无量寿佛等等。菩萨造像在佛教造像中,占有很大的比例,例如观音、文殊、普贤、地藏菩萨,他们的造像显得亲切、庄严,表现了慈祥、优美、宁静的审美情调。

佛文化在历史长河发展中,地方文化区域也有了不同的方向,大致可分为汉传,藏传和南传佛教,文化不同,佛像的面相造型也不同。明清金铜佛像是佛教造像之一,为近年艺术品拍卖市场十分青睐的拍品。明清两朝是我国佛教发展的鼎盛时期,而明清金铜佛像也是当时非常有名的艺术形式,代表了佛教造像成熟的艺术特点,无论是工艺,还是材质,都十分讲究,也最具有观赏性。

鎏金铜佛像是用铜或青铜铸造,表面鎏金的佛造像,出现始于两汉,盛行于隋唐,延续至明清、民国,现代鎏金铜佛像仍在使用,最受瞩目明宣德铜鎏金其造型繁复多变化,但十分精美细致,工艺高超无比,深受近代收藏家重视。虽然骤看有光怪陆离及凶神恶煞之感,但若体会西藏密宗对苍生的说法,则觉其铜鎏金像威猛有气势,充满动感与生命力,值得细赏。

佛像的历史、艺术以及文物方面的价值也决定了其市场价格的高昂,佛像的价格以明代永乐、宣德时期的宫廷造像最为昂贵。以黄铜铸造,造像胎体厚实沉重,铜质冶炼精致细密,灿若黄金,通体鎏金饱满亮泽,其雕刻水准及铸造工艺等,均可看出是宫廷的上乘之作,肢体线条流畅精准,做工细致,打磨光滑。体量较大,以黄铜铸造,彰显尊贵的宫廷气派。而佛像中的精品还没有到应有的价位,预计今后佛像的投资周期会越来越短,因为好东西越来越少,但收藏的时间越长则回报越丰。

本品汉藏融合,风格鲜明,此像造型端庄,姿态优美,比例匀称,工艺精细,无论是整体造型还是局部做工,皆一丝不苟,生动自然,既有藏式造像的图像及风格特征,又融入了中原地区的审美元素及表现技法,既符合历史规制,也饱含时代艺术气韵,体现了明代宣德宫廷造像鲜明的艺术和工艺特点。

基于其典型风格特征,此像无疑具有明代宫廷造像所具备的历史、艺术、工艺、文化和宗教等所有价值,物我两忘的极乐状态,极具艺术感染力,不仅如此,造像表面光彩流溢、华美而不奢侈的鎏金,造型精美、简洁,散发出一种高雅、华美和神秘的氛围。整像用红铜以失蜡法浇铸而成,胎体厚重敦实,肢身与衣饰、台座采用了不同的妆金方式,色泽协调,交相辉映,气度不凡。裙裳、帔帛的质感较强,尤其在纹褶的处理上,转折起伏流走自然,颇为洒脱生动,可说是体现了皇家气派的雍容华贵的佛像样式。

明代宣德一朝宫廷造像艺术深受永乐时期宫廷造像艺术的影响,皇家气度非常明显的表现在造像艺术的气韵与工艺中,这一时期宫廷造像艺术风格既有永乐宫廷造像的宏阔又有宣德宫廷造像的瑰丽。其造像艺术兼收并蓄于两朝的优质传统,实是宣德宫廷造像艺术汲取传统的宫廷造像艺术的精神而形成自有的造像风貌神韵。21世纪,鎏金佛像市场不断攀升,收藏热潮影响到国内。

2004年11月,香港苏富比的一尊明15世纪大威德明王鎏鎏金佛像,以1906.2万港元成交,成为当时鎏鎏金佛像成交记录中者。2004年,内地的佛像市场逐渐兴起,北京翰海秋拍,首次集中推出了111件佛像拍品,以82%的成交率,2712.9万元的总成交额在中国佛像艺术品拍卖史上写下了新的一页。中国嘉德的首场“尊崇之美——中国传统佛像艺术品”专拍会,成交率为57.8%,成交额1288.8万元,许多拍品的成交价都较起拍价格有30%至70%的升幅,获得国内收藏界的普遍关注。佛像艺术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佛教高深的思想集中凝聚在佛像里,可以说每一件都包含了古人的艺术生命力。

1 阅读:3
评论列表

单眼皮小妞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