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草原木垒

长安文化交流 2023-01-03 10:42:22

文/于聚义

紧邻巴里坤的木垒哈萨克自治县,仍然是牧草丰富、羊肉品质好、知名度高。除此之外,木垒县的麦子、鹰嘴豆、骆驼奶等也很有名。

木垒在西汉时为蒲类国辖属地。盛唐时期隶于北庭都护府下的蒲类县,唐末属高昌。宋代归西辽。元代为蒙古族的游牧地。清代木垒定名“穆垒”,后又改为木垒,隶于镇西府。民国六年(1917年)设木垒河县佐。民国十九年(1930年)升格为县。新中国成立后的1954年,成立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属迪化(乌鲁木齐)专区管辖。1958年划归昌吉回族自治州。境内陆势东南高,西北开阔。山地占11%,丘陵占24%,平原戈壁占50%,沙漠占15%,是一处水草丰美的草原,其文化遗迹有四道沟原始村落遗址和唐代独山守捉城、古代传递军情的烽隧、博斯塘岩画群等,风景名胜有原始胡杨林、硅化木群、鸣沙山等。如果哪位有机会,一定要去看一看,保证您有不一样的感受。

“木垒”,清代又写作“穆垒”,系匈奴语“蒲类”的转音;汉代巴里坤湖称“蒲类海”,在其东;唐代庭州蒲类县在其西。一说系蒙古语“马”、“大草原”或“弯曲的河流”之意。西汉时为蒲类后国地,唐属庭州蒲类县,据《西域地名》考证即北庭都护府之独山守捉。宋属高昌回鹘。成吉思汗统兵西征,在此建独山城。元属别失八里东境,明为瓦剌游牧地。清雍正十年(1732年)宁远大将军岳钟琪在木垒筑城,与巴里坤城“互为犄角”。乾隆年间设北路营塘,称“木垒塘”。置木垒河巡检,属奇台县。1981年1月后改为人民政府建置。

木垒县地处亚欧大陆中心,西伯利亚的强冷空气从西北方侵入本县,常造成大风和降雨天气。其气候特点为: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短而凉爽,光照充足,春、夏多风,降水少,属大陆性气候。山地较多,平原宽阔,沙漠呈带状分布,故高差较大,气温具有明显的垂直差异性。气温的月变化以春季最为明显,秋季次之,春季气温回升明显,但夜间气温低,日消夜冻。4月最大温差为10℃,戈壁沙漠与县城平均气温差3℃,夏冬季都在2℃左右。在四季中,以冬季和夏季气温相差悬殊,春秋两季相差不大。气温的逐月变化显示了大陆性气候的特点。极端最高气温为42℃,极端最低气温为-42℃,正好一正一反。光的有效辐射较丰富,就全年而论,5月~7月最高,光温配合,利于喜温作物进行光合作用,日照充足,尤其夏季日照时数最长,5月~8月实际日照平均在10小时以上。历年平均日照时数3073.8小时,最多高达3100小时以上。

我们行车最大的感受是风大,因受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的影响,木垒常年多偏西风,全年4~7月风速最大,平均风速在4.5~5.0米/秒;我们正好赶上七月的风季,开车时注意横风。

不记得是谁写的,但我觉得写得好,在此抄录如下:“菜籽沟里文化多,水磨沟里水磨多,孙家沟里山花多,四道沟里文物多……。”沿着G7高速,一路风光迷人,景致不同。看南山有许多沟沟坎坎,每条沟都有特色。其中,咬牙沟美轮美奂,山坡上蔷薇花在斜阳下,如同蝴蝶翩翩起舞。傍晚的余晖,洒满了四道沟的山山卯卯,这里有氏族公社村落遗址,对于我们从古都西安来的人来说,当地人将这里比喻为新疆的“半坡村”,就不足为怪了。因为,这里的陶器、石器、骨器、铜器等都有氏族的烙印,如同进了西安半坡博物馆。

木垒县城,与巴里坤县城一样,地形地貌非常像。我们找到一家饭店,卸下行装,给车充上电,又去寻找美食一条街。来到美食一条街,看到的是红红火火的大排档,手抓饭、烤包子,拉条子应有尽有,服务人员很有礼貌,服务细致周到,让人非常舒心。置身其中,没有感到什么疫情呀,什么社会稳定呀的事,尽是一片祥和,一片繁荣。

我们感慨:还是新疆好!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