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女子的化妆流程,靓妆眉沁绿,羞脸粉生红

不凡的十万 2024-04-13 15:50:44

唐代女子化妆主要分为以下几个主要步骤:

①敷铅粉:

相当于现代的“打粉底”,唐代女子喜欢用很厚的铅粉从额头一直敷到脖颈,使肤白如雪,以此为美。

在唐代,傅粉是女子们最为基础的化妆步骤。她们普遍崇尚肌肤白皙之美,因此需要先以粉涂抹面部,为后续仪容的修饰打下基础。铅粉作为当时最为广泛使用的化妆品之一,是由铅、锡等矿物烧制而成的粉末,并混合香料精心制作而成。

如果将其与脂类混合成糊状,便被称为胡粉或糊粉。

尽管铅粉质地细腻、洁白如雪,但其内含毒性,长期使用反而会使人的面色变得晦暗发青。唐代女性对此有所认识,于是开始尝试使用以米为主要成分的“英粉”,这是通过加工粱米或粟米制成的。然而,米粉在附着于肌肤上的效果并不如铅粉理想,因此英粉中往往会少量添加铅粉以增强其附着力。

②抹胭脂:

胭脂是一种红色的颜料,唐代女子常将其用于两颊,呈现出红润的气色。根据涂抹的浓淡,可以分为“酒晕妆”和“桃花妆”。

在傅粉使面庞白皙之后,女子们还需涂抹胭脂,使面色焕发红润的光彩。早期的红色主要来源于矿物朱砂,通过将其研磨成粉末并调和脂膏,便能制作出用于面颊或唇部的妆品。大约到了汉代,西域传来一种名为“燕支”的植物,它能够提炼出红色染料。人们将“燕支”与中原常见的蓝色染料“蓝草”相提并论,形象地称其为“红蓝“。利用红蓝花汁提炼出的红色化妆品,则被命名为胭脂。到了唐代,胭脂基本上已经取代朱砂,成为红色妆品的主要来源,为女子们的妆容增添了一抹亮丽的红色。

唐代红妆的名目有:浓者为酒晕妆;浅者为桃花妆;薄薄施朱,以粉罩之,为飞霞妆。

③画黛眉:

眉是“七情之虹”,是唐代女子极为重视的部分。她们会用黛这种黑色颜料来描画眉毛,形状多样,既有细眉也有阔眉,体现了不同的审美风尚。

女子描眉的传统材料,便是那名为“黛”的黑色天然矿物。其主要成分以石墨为主,使用时需先将黛块置于砚板上细细研磨,加水调和成墨汁,随后以笔蘸取这墨汁轻轻描画眉毛。与此同时,自西域传来了一种名为“青黛”的异国颜料,它呈现出黑泛深青的色泽,且为人工合成。使用青黛时,无需经过研磨调和的复杂步骤,只需蘸水便可直接描眉,简便快捷。其中,最为珍贵的品种是来自波斯的“螺子黛”,这种黛块被制成圆锥螺形,使用起来如同现代的眉笔一般,极为方便。

有“鸳鸯眉(八字眉)、小山眉(远山眉)、五岳眉、三峰眉、垂珠眉、月棱眉(却月眉)、分梢眉、涵烟眉、拂云眉(横烟眉)、倒晕眉”等眉型。

④涂唇脂:

唐代称口红为口脂或唇脂,颜色多样,涂在嘴唇上可以增加口唇的鲜艳,给人健康、年轻、充满活力的印象。

唐代女子化妆时,往往会先以粉傅面,覆盖原有的唇形,接着再使用唇脂描绘出心仪的唇妆。当时流行的唇脂,通常是由紫草、朱砂等染色物质与蜡、香料等材料一同煎煮融合而制成的。制作完成的唇脂呈现为凝固的膏状,便于储存于小巧精致的盒中。画唇妆时,女子们会用指尖轻轻挑起一点唇脂,然后点注在双唇之上,细致地匀出理想的唇形,以此增添妩媚与风韵。

唇妆名目有十余种之多,依照宋人陶谷《清异录》所记,有“石榴娇、大红春、小红春、嫩吴香、半边娇、万金红、圣檀心、露珠儿、内家圆、天宫巧、洛儿殷、淡红心、猩猩晕、小朱龙、格双唐、媚花奴”。

⑤贴花钿:

花钿是贴在额间、鬓角等处的装饰,多为红色,可以直接描画,也可以用金箔或鱼鳞片等反光材料裁成花型后贴上。

花钿,乃眉额间之一种别致装饰,大抵分为两类。其一直接在额上以颜料绘出各式图形;其二,则以绢纸乃至金碧珠翠等贵重材料预先制成精美花钮,化妆时,运用呵胶将其巧妙地粘贴于额上。(呵胶传说是以鱼鳔精心熬制而成,涂抹于花钿背后,便能使其牢固地粘附于肌肤之上,卸妆时只需热敷片刻,便会自然脱落,极为方便。)此妆容之起源,据说可追溯到南朝宋武帝之女寿阳公主。有一日,公主卧于含章殿檐下,适逢庭中梅花盛开。

恰有一朵梅花轻轻飘落在公主额间,染出五瓣花形。宫人们见公主面上这偶然的妆饰如此美丽,纷纷惊叹不已,遂竞相效仿,以梅花形饰物贴于额上,遂成一时风尚。自此,花子便流传开来,成为女子们妆扮时不可或缺的一种点缀。

⑥描斜红:

斜红是面颊上的一种妆饰,其起源传说与三国时期的薛夜来有关。这种妆饰为女子们的面庞增添了一抹别样的风情。

传说斜红始于三国时期。美人薛夜来初入魏宫,一天夜里,魏文帝曹丕在灯下咏诗,四周以七尺水晶屏风相隔。夜来走近而不觉屏风,面触屏上,伤处瘀血艳丽如朝霞将散,却因此引得文帝宠爱。此后一众宫人竟相以胭脂仿画夜来妆容,并美称其为“晓霞妆”。

唐时的斜红经历了几次流行变化,起初只是呈简易的垂直伤痕状,随后在武则天时代演变出云形、花形等繁丽的式样。到了盛唐开元年间,斜红式样再度简化,流行也呈现出日渐式微的状态,但仍偶有女性以彩绘飞鸟或金钿作为斜红的替代物装饰在脸畔。中唐大历朝以后,斜红一度消失,但在长庆年间随着“血晕妆”的流行而有所回转,变作夸张的伤痕或瘀血状。

直到晚唐仍偶见女子绘有斜红。

⑦点面靥:

在两颊处描绘图案,如红点。

所谓面靥,并不是女子微笑时面颊上露出的靥涡,而是一种在嘴角两侧面颊上涂绘颜料或粘贴花片形成的假靥。

古时的面靥名“的”,是一种实用标记。天子诸侯的后妃按制需依次侍寝,若遇月事不能侍奉,又羞于讲出缘由,便在脸上点上红色圆点,女史见后自会在侍寝名单上不列其名。

唐时流行的面靥,进一步产生了黑靥、翠靥、花靥等繁多的式样名目。

0 阅读:4

不凡的十万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