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出关,他骑⽜出关的传说是真的吗?

妞妞谈情感 2024-10-11 05:36:55

朋友们,大家好。在上期节⽬中,讲了⼀部分关于⽼⼦的传闻,以及历史上关于⽼⼦的记载,还没讲完,咱们这期继续。

说完孔⼦适周问礼于⽼⼦的故事,司⻢迁接着说,“⽼⼦修道德,其学以⾃隐⽆名为务”,意思是说,⽼⼦研究的是关于“道德”的学问,他的学说以“隐匿⽆名”为宗旨。

注意,这⾥的“道德”,可不是我们今天所说的“道德”。⽼⼦研究的“道德”究竟是什么?在后⾯的节⽬中,我会详细地和⼤家进⾏学习探讨。

“居周久之,⻅周之衰,乃遂去。”

⽼⼦在周都住了很久,发现周衰微了,于是⾛了。

⽼⼦去了哪里呢?⾄关。到了函⾕关,⻅到了⼀个⼈,关令尹。

关令尹喜⽈:“⼦将隐矣,强为我著书。”关令尹⻅了⽼⼦,很高兴,说:您就要归隐了,请勉为其难地为我写本书吧。”

关令尹是谁呢?是函⾕关的守卫吗?有学者推测,关令尹可能是诸⼦百家中的关尹⼦。⽼⼦写了《道德经》上下篇共五千⾔,出关了。

⽼⼦出关去了哪里呢?司⻢迁说,“莫知其所终”。没有⼈知道他去了哪⾥。

⽼⼦出关的故事,在《列仙传》中,被描述成:“⽼⼦⻄游,关令尹喜望⻅有紫⽓浮关,⽽⽼⼦果乘⻘⽜⽽过也。”

这句话,也是“紫⽓东来”这个成语的出处。

⽼⼦向⻄游学,有⼀个会观天象的⼈叫关令尹,他看到有紫⽓出现在函⾕关,于是便出关相迎,于是看到⼀位仙⻛道⻣的⽼⼈,骑着⻘⽜从这⾥经过。

关令尹请求⽼⼦留下著述再离开,⽼⼦留下了《道德经》五千⾔。根据《列仙传》的说法,关令尹后来与⽼⼦⼀起在流沙之地游学,化为胡⼈,后来也修道成了仙。

这就是⽼⼦骑⻘⽜出关的传说。不过,在《列仙传》中,把《史记》中的“关令尹喜”四个字理解成:函⾕关守关的官员尹喜,这个说法,学术界不怎么赞同。

但是不管怎么说,⽼⼦出关,在历史上应该是确有其事的。

老子过函谷这个带有传奇色彩的历史故事,至今还在民间广泛流传,特别是在鹿邑一带,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甚至打嘴仗,骂着玩也借用这个传说。

讲到这⼉,司⻢迁给的第⼀个版本,咱们算是说完了。下面,来看看第⼆个版本。

“或⽈:⽼莱⼦亦楚⼈也,著书⼗五篇,⾔道家之⽤,与孔⼦同时云。盖⽼⼦百⼜六⼗岁余,或⾔⼆百余岁,以其修道⽽养寿也。”

这个版本相对第⼀个版本来说,⽐较简短,讲的是有⼈说,⽼莱⼦也是楚国⼈,曾写过15篇⽂章,讲的都是道家之⽤,和孔⼦是同⼀个时代的⼈。

⽼来⼦⼤概活了160多岁,也有⼈说是活了200多岁,他之所以这么⻓寿,是因为懂得修道养⽣的缘故。

这个说法呀,在两汉时期应该是比较流行的。当时,即使是反对道术的王充,也在他的《论衡》中认可⽼莱⼦⻓寿的说法。

⽼莱⼦是不是⽼⼦呢?北⼤的李零教授在《⽼李⼦与⽼莱⼦》⼀⽂中,认为,从字形的训诂⻆度,推测⽼莱⼦可能就是⽼⼦。

那么,从这个版本我们可以得到什么信息呢?

结合上⼀个版本,咱们可以知道有这么⼀位⽼⼈,他和孔⼦⽣活的年代接近,他写了⼗五篇⽂章,他的学说主要是关于“道”的。

下⾯,咱们再来看看司⻢迁给出的最后⼀个版本。这个版本咱们在前⾯节⽬中说过,这也是学术界认为,《道德经》的作者可能是战国时期的太史聃的依据之⼀。

司⻢迁是这样说的:有的⼈认为太史聃就是⽼⼦,有的⼈则说不是,⼈们也不知道哪种说法是正确的,总⽽⾔之,⽼⼦,是⼀位隐君⼦。

司⻢迁⽤了两个“或⽈”,可⻅他对这事⼉也不确定,他能肯定的,是⽼⼦是⼀位隐⼠。

然后司⻢迁⼜给出了⽼⼦的家谱,他说,⽼⼦的⼉⼦叫“宗”,宗是魏国的将领,封地在段⼲。

宗的⼉⼦叫“注”,注的⼉⼦叫“宫”,宫的⽞孙是“假”,假曾经在汉孝⽂帝时期做官,假的⼉⼦叫“解”,解担任过胶⻄王刘卬的太傅,因此,他们家族从此就定居在⻬地了。

假和解都是⻄汉时期的⼈,他们应该离司⻢迁所⽣活的时代并不遥远,或者说可能是跟司⻢迁同时代的⼈,这个说法,有可信的⼀⾯,但是需要注意的,魏国是在战国时期才有,这个说法⾥的⽼⼦,更像是太史聃。

最后,司⻢迁对⽼⼦进⾏了总结评价:“李⽿⽆为⾃化,清静⾃正”,意思是说,李⽿主张⽆为⽽听任⾃然的变化,清静⽽⾃得事理之正。

司⻢迁给我们描述⽼⼦时,他也有很多不确定的地⽅,他在⾏⽂中⽤了“或⽈”、“盖”等字眼。我们从司⻢迁给出的这三个版本啊,可以明确的有以下⼏点:

第⼀,⽼⼦的⽿朵确实很⻓,⽼⼦很可能是陈国⼈,他的故居⼤概在苦县;

第⼆,⽼⼦和孔⼦有过交集,孔⼦曾经向⽼⼦请教过礼的学问;

第三,⽼⼦是⼀位有智慧的⽼者,他的学识⽐较渊博,他可能⽐较⻓寿;

第四,⽼⼦主张的是“道”,他有著述流传下来;

第五,⽼⼦曾经⻄游出关。

总的来说,从司⻢迁的表述中,我们可以得知,⽼⼦啊,是⼀位有着⼤智慧、⼤学问的⽼⼈,他的职业让他能够接触到⼤量古代的典籍,他是⼀位东⽅⼤哲,他⼀⽣追求“⼤道”,孔⼦曾经问道于他。

⾄于⽼⼦到底姓甚名谁,他的相貌如何,我们⽆法得出太肯定的答案,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学习他的智慧,学习《道德经》的智慧。

好了,朋友们,这期节⽬就到这⾥了,在下期节⽬,我将与⼤家探讨,如何学习《道德经》,怎样让《道德经》的智慧为我们所⽤,朋友们,咱们下期再会!

0 阅读:0

妞妞谈情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