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顶尖学霸,距高考百天突然跳楼,遗书中写道:一生看透两件事

妞妞谈情感 2024-10-11 05:35:05

声明:真实人物故事,文末附权威资料来源

2016年2月24日,西安的一位顶尖学霸从楼上一跃而下永远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这位学霸叫林嘉文,是一个少年天才,在他年仅十六岁那年,就写了一本书,叫做《当道家统治中国》。

当这本书和林嘉文这个人出现于公众视野以后,迅速受到众人的追捧,人们感叹他如此年轻,如此有才华。

但就是这样一个天才却要在距离高考不过百天的时候自杀,生前遗言:一生看透了两件事。

那么,他究竟看透了什么,又为什么非要选择自杀不可?

少年天才

1998年,林嘉文出生于陕西省西安市,这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文化氛围浓厚,他的父母也是当地学校的老师,算是知识分子家庭吧。

可能就是受到了这种家庭氛围和城市氛围的影响吧,林嘉文从小就特别喜欢历史。

他的书架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历史类书籍,据他后来自己介绍,其中的书他都读过,如果真的如此,在那么年轻的时候就有如此广泛的阅读量,实属不易。

不过,他自己后来也介绍说,他的阅读方法,是挑选其中对自己有价值或感兴趣的章节阅读,并不是逐字逐句阅读,当然,这也是阅读方法的一种。

后来,林嘉文在电视上看到了《百家讲坛》这档节目,这档节目经常请一些专家教授进行通俗化的历史讲解,所以林嘉文对此很感兴趣,他成了这档节目的忠实听众。

除了喜欢阅读历史,喜欢观看电视节目以外,林嘉文的另一个兴趣就是写作,林嘉文应该是属于那种比较勤劳的人,这从他后面写书就可以看出来。

写书是一件技术性很强的工作,所谓技术性很强,就是要把史实史料搞清楚,而不能仅仅停留在历史或哲学思辨层面。

这就需要在写书时不断查找资料,除非是万中无一的记忆天才,否则看过的书真的不可能完全记住,大部分时候对阅读过的书是一种感觉,一种脉络,真的要把它们搞确凿、写出来,还是要返回去查原文,这就很辛苦了。

林嘉文能做到这一点,也愿意做这一点,说明他是一个勤快的人,也是一个有追求的人,并不是那种诗书自娱,追求安逸,只把读书的意义当成读书本身的人。

作为学生,林嘉文主要的工作当然是学习。不可能只把时间放在自己的兴趣上,不过,林嘉文的老师还是看出了林嘉文内心的苦恼,老师鼓励林嘉文可以做他自己喜欢的事情。

有了老师的掩护,自此以后,林嘉文得以把精力放在了从事自己的写作事业上,林嘉文先后写了两本书,总计超过三十万字,后来都自费出版了。

其实,从这个细节上也可以看出来,老师和父母并不是对林嘉文全然不理解。

老师可以帮林嘉文打掩护,鼓励他从事自己喜欢的事情,父母愿意出钱帮助林嘉文自费出书,这都不是完全不理解林嘉文的人能做出来的事情。

林嘉文的书取得了成功,第一本书就卖了三万本,这在萧条的出版市场已经很不容易了,然而,林嘉文的成功给他带来的除了光环,还有困扰。

天才的烦恼

林嘉文成功以后,他名声大噪,一时之间,成为了媒体追捧的对象,人们都对这个少年出书的天才很感兴趣,想了解他的故事。

于是,林嘉文开始接受各种采访,登上各种节目,出现于聚光灯之下。

这些事情给林嘉文带来的影响并不全是正面的,出席各种节目,接受着各种追捧,破坏了他原本爱智求真的单纯心境,给他的人生带来了波澜。

另外,林嘉文所在学校的领导也开始利用他,学校里出了这么一个天才,校领导很高兴,认为这可以提高学校的入学率。

尽管林嘉文的成功不是学校教育出来的,但在校领导看来,这不是重点,重点是把学校的名头打出去。

故此,校领导开始给林嘉文办各种座谈会,让他现身说法,说一说学校给他带来的影响。

虽然林嘉文可能心里不太愿意,但碍于校领导的面子,林嘉文不能拒绝,所以,他真的在校领导的安排下办了多场见面会。

校领导追求打响学校名声的企图达成了,但这对林嘉文的影响和打扰却被忽略了。

在各种应酬活动的环绕下,林嘉文不再能专心一致的读书和研究他的历史问题。

年轻人没有不喜欢出风头的,说林嘉文在其中一点主观意愿没有,都是被迫的,显然不符合人性。

然而,环境对人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就如同某人想要戒烟,原来戒的很好,可挡不住别人劝烟,于是就破戒了。

林嘉文原本平和的心境被破坏,有他自己的原因,环境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天才陨落

自从林嘉文成名以后,父母逐渐发现,这一切给林嘉文带来的似乎是祸不是福。

林嘉文的心情开始越来越烦躁不安,直到有一天,他们在林嘉文的胳膊上发现了几条用刀划出的伤口,父母以为在学校有人欺负林嘉文,就把他送入医院,还通知了学校。

可医院验伤以后,医生指出,从划痕的角度看,应该是从内而非从外,也就是说,这是林嘉文自己划的。

父母问林嘉文,林嘉文不隐瞒,承认了自伤的事实,父母大惊,立刻找来了医院的精神科医生,医生判断,林嘉文患上了抑郁症。

在那以后,父母开始妥善的呵护林嘉文,防止他再次自伤,并且持续进行心理干预,希望林嘉文能好转。

到高考前夕的一天,林嘉文忽然振作了精神,用平和的语气对母亲说想吃饺子,母亲以为林嘉文好转了,非常高兴,亲手给林嘉文包了饺子。

林嘉文吃完饭以后,返回了房间,待了一段时间后,房间的阳台上一跃而下,结束了年轻的生命。

在林嘉文逝世以后,父母发现了林嘉文写好的遗书,他说这一生他参透了两件事。

首先,生命的一切都是过往云烟,其次,他的人生已经达了顶点,剩下的只有苍白。

“未来对我太没吸引力了,我早已经看透了自己未来的道路,也早认识到了我能努力做到的一切”。

原来,林嘉文那天之所以貌似正常了,是因为他“悟了”,已经对自己的人生有了决断。

他认为自己的已经可以看到自己未来的样子了,所以自觉未来的一切对他都没有吸引力,倒不如尽早结束生命。

但林嘉文似乎忘了,对于父母来说,他们宁可要一个平庸的、活着的儿子,也不要一个早夭的少年天才。

林嘉文内心的纠结就在于自觉没人理解他,老师可以帮他打掩护写书,父母可以拿钱帮他出书,但他们从来听不懂林嘉文的话。

对林嘉文这种人来说,知识成了负担和诅咒,他读过的书已经化成了一座大山,压在了他的心里,他说的每一句话都经过这座大山的洗礼,被山风所侵透。

一般人没有他的知识结构,理解不了他话中的话,所谓“佛祖拈花,迦叶一笑”,父母要理解林嘉文,必须读过他读的书,还要有林嘉文的悟性。

知识分子从来改变不了任何东西,像笔者,书架上有一墙书,就是找不到一个喜欢自己的女孩子,如此废物,还不是好好活着。

如果林嘉文能放平心态,坦然面对,习惯于把读书的意义当成读书本身,别人爱理解不理解,也许很多悲剧就可以避免。

——THE END——

参考资料:中国新闻网——西安中学确认:17岁史学天才林嘉文跳楼身亡

0 阅读:0

妞妞谈情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