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五一假期,儿子开车带着刚刚过了八十岁生日的张明顺老人及母亲再次来到兰州看望当地的战友、部下,唯恐给自己留下终生遗憾,以实现老父亲的一个心愿:为自己的部下任光明庆贺七十岁生日。
五月三日晚上,当张明顺的部下、他亲自选拔的战士任光明在儿子的搀扶下,携带老伴、儿媳及孙子来到张明顺预定的酒店,看到大大的饭桌上摆着一个巨大的生日蛋糕,老人顿时泪如泉涌——这可是自己人生的第一次庆生!
任光明,1953年5月3日生,比首长张明顺小了整整十岁。他是张明顺招收的战士,张明顺怎么会忘记他的生日!任光明却因天生体弱,身体状况看起来还不如他的首长,已经做了两次心脏搭桥手术。一见到张明顺夫妻,任光明泪流不止,一遍遍叫着“首长大哥、我的恩人大嫂”。
吃饭期间,得知光明做了三个心脏支架手术,战友们都劝他不要喝酒,但是老任坚决不肯,他含着泪说道:“我有何德何能?老领导不顾年迈体弱、鞍马劳顿,亲自来为我庆生!在这里见到我的恩人,我高兴!我今天就是喝死,也值了!”就这样,戒酒好多年的老任心情舒畅地喝了不少酒……
老任是张明顺违规招收的一名战士!正因为这次违规,改变了任光明的一生,拯救了一个家庭!
张明顺入伍前在老家乡财税所工作,喜欢喝酒。来到甘肃酒泉防化兵部队这个大集体,自然受着限制,他就一直克制自己的嗜好。因为工作的出色,张明顺很快当上了防化兵一连的连长。1976年,部队派遣连长张明顺去山西大同接新兵。
当张明顺来到一个村庄,村长很热情地接待了他,晚上请他到自己的家里吃饭喝酒。见到了酒,张明顺开始克制着自己,但经不住村长“酒为知音造,难得同路行”的苦苦相劝,想着自己回部队还有几天时间,就忘记了部队的纪律要求,没有防备的痛饮起来。
酒酣饭饱之后,村长给张明顺带来一个身高不足一米六、体重不超八十斤的瘦小孩子——任光明,恳求他一定要招收这个孩子入伍。
真是应验了古人说的那句话:吃人的嘴短,拿人的手软。望着面前这个先天不足的孩子,张明顺顿时出了一身冷汗,一下子清醒起来,知道自己掉进了村长提前设好的圈套:“绝对不行!部队的征兵条件你是知道的,这个孩子完全不符合要求!如果我招收他入伍,我是要犯大错误的!”
“光明已经23岁了!”村长开始向张明顺求情,“你不知道,他是一个多么可怜的孩子,母亲前几年去世了,父亲上山采药从悬崖上掉下,落了双腿残疾,再也不能干重活了。孩子可怜,在村子里是吃派饭的。光明从小吃苦,自然没有发育成长。他如果一直待在农村,一辈子都不会娶到媳妇的!如果他进了部队,一定会长得人高马大的。你把这孩子带到部队,就是做了大大的善事!我们全村人都要感谢你!”
村长这样一说,同样出身农村贫家的张明顺心软了,在情感与政策面前,他内心动摇了,完全倾向了情感一方,决定冒一次险,违规将任光明带到了酒泉部队。
事情很快地暴露了。部队首长在营部会议上大发雷霆,对招收的这个新兵很不满意。“这个任光明是谁招来的?这是我们需要的战士吗?这明明是一个还没有长成的儿童!我们要的是上战场的防化兵,不是来建立儿童团!”说完这些,首长就甩手离开了会场。
听到这个消息,张明顺如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他不知道等待他的是怎样一个结果,部队首长会怎样处理这件事情。
“迟疑什么?你就死马当活马医,尽快主动承认错误,写一份深刻的检查材料尽快交给首长!我打听到了,这位首长是咱们陕西人,也许他会顾及一下乡党的情分!”一位同年入伍的陕西战友给张明顺出了这个主意。
当晚,张明顺赶紧找来信纸,绞尽脑汁,用了自己上学时的写作专长,言辞恳切地写了一份五千字的检查。不等天明,张明顺就站在了首长的房门外。
很快,营部扩大会议召开。在这次会议上,张明顺将新战士任光明特殊的家庭状况给与会者做了说明,深刻反思了自己重情感缺理性、把关不严的错误,诚恳要求领导对自己进行纪律处分。但是,在涉及是不是要退回这个新兵,张明顺却绝口不提。
检讨做完后,张明顺加了一句话:“光明才23岁,来部队后还会长身体的!”领导们听后,都忍不住笑了起来。大家心知肚明,这个光明是先天禀赋不足,看起来不到18岁。23岁肯定不会再长身体了!会议最终的结果是:连长张明顺得到一份处分决定;任光明留在了部队。
任光明的确身体底子差,训练根本吃不消。部队只能对他特殊对待,分配他为部队养猪。农家出身的任光明,真是一名负责人的饲养员,每年将部队的十几头猪养得肥肥壮壮,也算是为部队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三年过去了,任光明并没有长高,个头依然矮小,身体却结实了很多。
这年,张明顺的妻子带着年幼的大儿子也来到了部队,夫妻俩将任光明当做自己的兄弟、儿子一般的来照顾。每逢过年时,张明顺就给村长寄点钱,让他交给任光明残疾的父亲做零花钱。
大家都说,张明顺对待自己手下的兵比对家人还要好!在部队那些年,每年大年三十晚上,张明顺在家里简单吃点年夜饭,丢下妻子儿女,直接去了营部陪战士们过节。他知道战士们这时候更思念家人,他来陪着他们守夜,自己来尽到战士家人的职责。
任光明在喂猪的时候,将身上的军装小心地折叠好,穿上自己购买的“工作服”。只有在部长的集会、活动时,他才会穿上军装,免得缩短军装的寿命。为了接济老家的父亲,任光明每年偷偷地将部队发的新军服邮寄回家给父亲穿,自己穿着入伍时的旧服装。
任光明常年穿在身上的内衣,因磨损少不了会出现破洞,都是张明顺的妻子来帮他缝缝补补。
光明初中学历,没有多少文化程度。但是他吃苦耐劳,不计较个人得失,干什么事情都会干到最好。这种优秀品质自然受到部队领导的称赞。入伍后的第六年,领导派光明去兰州学习烹饪,从此将他从一名猪倌打造成为名厨,长期留在了部队,很快也得到提干。
在这个新兵成长的道路上,张明顺夫妻一直在关心着他,扶助着他。
任光明来到部队的第二年,张明顺就开始操心他的对象了。在他与村长的关心下,任光明在老家定了一门亲事。这门亲事完全是依照张明顺的想法,条件只有一个:姑娘不需要多漂亮,只要人品好、心地善良,对光明的父亲好就行。
婚礼是在部队简单的举办,这年光明已经28岁,算是大龄青年了。婚礼的一切花销都是张明顺(这时他已经是副营长了)来承担。就这样,任光明有了一位贤淑善良的农村妻子,他的父亲在老家就有了依靠,他们这个家终于齐全了,过起了幸福祥和的生活。
这位比任光明个头高的好妻子,在家照顾残疾的公公,做饭、劳动、养育小孩的事情全都承包了去。她对村子所有人都心存感恩,尽自己所能回报他们的善良。她用丈夫从部队寄回的钱买下礼品,看望生病的村民;谁家有困难,她毫不犹豫地去伸手帮助。
服伺了十二年的公公在幸福中离世,任光明的妻子尽到了一个孝顺媳妇的责任,受到方圆百里群众的称赞,也为自己部队的丈夫争了脸面。
父亲去世后,任光明将妻儿接到部队,张明顺为光明的妻子在部队附近的工厂找份活干,三口之家终于聚在一起,过着祥和美满的生活。光明夫妻相敬如宾,成为众人心目中的模范夫妻。
1987年张明顺转业回到老家,当上了一个局的副局长。他身虽离开了部队,但心时时挂念部队的一切,尤其是任光明。他们书信往来,从来没有中断过。当他得知任光明的妻子转正为工厂的正式职工、也在兰州买了房子后,他激动得一夜没有入睡!
张明顺去过三次兰州,其中一次是参加任光明孩子的婚礼。那次出行,是他与妻子带着精心选购的贺礼,先乘坐班车,再倒乘火车,用了一天一夜的时间才来到兰州的。另外两次,是在儿子有了小车后,他来兰州参加的战友聚会;每次聚会张明顺一定要叫来任光明。
任光明退休后的第一年,也带着妻儿来陕西看望过老领导张明顺。这次远行,他们吃住都在老领导家里,一待就是五天。离别的依依不舍,场面很是令人难忘!
张明顺经常对战友说的一句话是: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我在部队上干了许多好事,也犯过一些错误。然而,张明顺违规招收任光明入伍这件事,却令他一生都感到很荣誉、很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