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邓小平舅舅病逝,县委请示葬礼规格,邓公三句话定调

学林看历史 2023-10-11 15:02:03

1989年,四川广安,一位叫淡以兴的老人病逝。

老人出生于1902年,享年87岁,算得上高龄而终。

消息传来,广安县委派人赶到老人家中进行慰问,并与老人家属商量老人的葬礼规格。后来,县委觉得不好擅作决定,便逐级上报,请示邓小平。

邓小平看过报告后,淡淡地告诉身边工作人员:“知道了。”

说完,又觉得表达不清楚,便补充了两句:“规格够高了。不要再送什么了。”

淡以兴究竟是谁?他病逝的消息和葬礼规格为何要向邓小平请示报告?

原来,淡以兴与邓小平有着非同一般的关系,他是邓小平的亲舅舅。

不过,对于邓小平而言,淡以兴虽然名义上是他的亲舅舅,实际上却更像是情同手足的兄弟,更是对邓小平有恩的大恩人。

1904年8月22日,邓小平出生在四川省广安县协兴乡牌坊村。这一年,邓小平的母亲淡邓氏的弟弟淡以兴还不满2岁。也就是说,邓小平和自己这个小舅差了还不到2岁。

淡邓氏很喜爱自己这个小弟,而由于年龄差距很小,邓小平和淡以兴从小经常在一起玩,虽说是舅甥两代人,可他们更像是志趣相投的小伙伴。

几年后,邓小平和淡以兴一起开始启蒙识字,读的是同一个私塾,后来又一起上同一所小学,感情日益深厚。

但是在读完小学以后,淡以兴便不再读书了,转而帮助父亲经营老家的田产,而邓小平则在父亲邓绍昌的支持下继续发奋求学,励志上进,考入了初中。

从此以后,两个“小伙伴”分道扬镳,人生轨迹彻底被改变。

1918年,开明的邓绍昌受到救国救民思想影响,听说重庆举办了一个留法预备学校,专门组织有志青年赴法留学,便与夫妻决定将邓小平送往重庆学习,将来赴法留学。

对于父母的决定,15岁的邓小平十分赞同,但是当时赴法留学属于自费,大概需要300大洋,大部分要学生自己承担。

为了把邓小平送到法国,邓绍昌不惜变卖了家中大半田产来凑钱,但缺口仍然很大,无奈之下,只得向经济条件更好一些的岳父母求助。淡家二话不说,拿出家中所有的现大洋,又卖掉不少田产,帮助凑齐了邓小平入校和留法的费用。

就这样,邓小平如愿进入重庆留法预备学校,一年后飘洋过海到了法国,在法国他接触到共产主义思想,由此开启了自己的革命道路。

邓小平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他对娘舅家对自己的帮助十分感激,只是后来因为参加革命的需要,邓小平再也没有回过老家,和小舅淡以兴也失去了联系。

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的1950年春,淡以兴听说邓小平在重庆工作,动起了前去探望的想法,才几经辗转,找到了邓小平的地方,与邓小平恢复了中断三十多年的联系。

淡以兴以为今后可以经常见到自己这位当了大官的外甥,可没想到邓小平后来被调去中央工作,两人这一分别之后再见,竟然又是三十多年。

1985年,年迈的淡以兴健康状况不佳,心想说不定哪一天自己就不行了,便给邓小平写信报告了自己的健康状况,说想见见邓小平一家人,邓小平回信说等有空一定过去探望。

邓小平何尝不挂念小舅的健康?但是他工作太忙了,只能挤时间,淡以兴日夜期盼,直盼到1986年2月,才接到县委办公室的通知,说邓小平一家回来了,可以见他。

淡以兴很高兴,赶忙问怎:“既然回来了,么不见人呢?”

县委办告诉他:“请您到成都,与邓小平相见。”

淡以兴立即不开心了,嘟囔着说:“娘亲舅大,怎么也该他来看我呢,怎么不回老家来呢,我不去!”看来,老人还是很介意自己的辈分呢!

后来,大家解释说邓小平是国家领导人,回广安的话反而容易惊动地方,让你去成都也是去看看热闹,淡以兴才恍然大悟,一起去了成都。

第二天,淡以兴终于见到了邓小平,他一把拉住邓小平的手,仔细地打量邓小平,见到邓小平虽然年龄大了,但身体依然很棒,精神也很矍铄,淡以兴非常高兴,不停地向邓小平问好,邓小平也亲热地说:“好!好!幺舅好。”

一对80多岁的舅甥坐在一起,回忆了很多往事,彷佛又回到了童年。最后,邓小平和淡以兴两家人一起合影留念,淡以兴恋恋不舍地离开了成都。

这次见面后,淡以兴心情愉悦,又生活了3年左右,于1989年病逝。

淡以兴病逝后,当广安县委请示其葬礼规格时,邓小平简单回复了三句话:

“知道了。”“规格够高了。”不要再送什么了。”

邓小平这三句话相当于给这件事定了调子,作为党和国家领导人,决不能给自己的亲人搞特殊待遇,该什么规格就什么规格。

如果你认为邓小平反应太过平淡,对舅舅没有人情味,那就错了。

1978年,淡以兴身染疾病,邓小平得知以后,感恩这位情同手足的娘舅,每个月都会从自己的工资中拿出钱,按时给淡以兴寄生活补助费。即便是1989年病逝后,邓小平也坚持继续给淡以兴的遗孀寄生活费,直至老人去世。

这就是邓小平,公私分明,知恩图报,真一代伟人。

1 阅读:883

学林看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