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叫“司母戊鼎”?你叫错了65年,正确称呼只有1字之差

学林看历史 2023-07-30 22:29:01

看这只青铜大鼎,但凡学过初中历史的人都知道,它是举世闻名的中华国宝,名字叫什么呢?

如果你还叫它“司母戊鼎”,你就OUT了,也错了。

因为它的名字叫“后母戊鼎”。

你可能会问:我叫了几十年“司母戊鼎”,你说我错了?证据呢?!理由呢?!

先别着急,我们慢慢看。

1939年3月初的一天,距河南安阳市一个叫武官村的小村庄里,有一名叫吴希增的村民组织一帮人在野地里挖出一个大宝贝。

这个东西长得青铜炉,又大又重,饶是吴希增见多识广,也不知道它到底是什么来头,只道是一件大青铜炉,很有些年头了。

县城里的日本鬼子不知从哪得到消息,派人来抢这件青铜炉,多亏吴希增脑子转得快,把青铜炉藏起来,埋在了地底下,才没让它落入敌手。

1946年6月,抗战胜利了,吴希增把这件青铜炉上交给当时的国民政府,后来国民党败退台湾,青铜炉被留在南京,1959年被送到位于北京的国家博物馆保存。

这件青铜炉就是大家熟知的国宝——司母戊鼎。

在大多数人的记忆里,司母戊鼎是我们知名度最高的国宝,因为中小学历史教科书中就有关于它的介绍,但是很多人并不知道,数十年来,司母戊鼎这个名字,其实我们叫错了,因为这件青铜重器正确的名字是后母戊鼎,与司母戊鼎只有一字之差!

这是什么原因呢?

我们先来说说它最初为啥叫“司母戊鼎”。

首先,这件青铜鼎内是有铭文的,铭文就是确定它名字的主要依据,而在1946年青铜鼎刚刚公开不久时,古文字学家研究认为鼎内的铭文是“司母戊”,这个观点被官方采用,正式命名为“司母戊鼎”。

直到2011年,国家博物馆在资料介绍中突然把“司母戊鼎”改了名字,改成了“后母戊鼎”,在当时引发轩然大波。这又是为什么呢?

我们来看一下鼎内的铭文。可以确定的是,这件鼎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与司同音)自己的母亲(即商王武丁的妻子)而铸造的,所以“司母戊”这三个甲骨文字就被解读为“祭祀母亲戊”所铸之鼎,这个观点得到广泛传播和认同。

但实际上,学术界从一开始就对这个鼎的名称解读有不同意见,有学者就认为这个解读不对,“司”实际上是“后”字,因为在晚商时期,青铜器内所刻铭文都存在正反通用的情况,也就是字可能会反着刻,这在出土的甲骨文、金文中十分常见。

“司”这个字如果反着看,那就是一个“后”字,用来表明墓主生前的身份,“后母”就是表明她是商王武丁之“后”、商王祖庚(或祖甲)之母的双重身份。

这种说法还有一个类似例证支撑。

1976年,河南安阳殷墟的妇好墓发掘出一个各方面都和司母戊鼎(后母戊鼎)高度相似的青铜鼎,鼎内铭文是“后母辛”,而墓主人妇正好是商王武丁的一个妻妾,专家由此断定之前出土“司母戊鼎”的墓主人也是武丁之妻。

参照这个“后母辛鼎”的称呼,“后母戊鼎”这个解释就显得比“司母戊鼎”更加合理,更有依据。因此到了20世纪70年代,很多学者都倾向于“后母戊鼎”这个名称,学界便将之改了名,命名为“后母戊鼎”。

但是,大多数人并不知道这段故事,还是习惯性叫它“司母戊鼎”,直到2011年前后正式更名才为人所知,这距离“司母戊鼎”面世已经过去了65年,由此引发了一场不小的风波,人们围绕到底是“司母戊鼎”还是“后母戊鼎”掀起了一波热烈讨论。

最终,支持“后母戊鼎”说法的占了上风,但是支持“司母戊鼎”的一方也仍在坚持己见,可以说至今依然没有一个公认的定论。

关于这件国宝到底叫“司母戊鼎”还是“后母戊鼎”更合适,哪一个名字更有科学依据,大家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0 阅读:29

学林看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