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的小幽默与大智慧(五)——格物

国学传声筒 2023-05-09 17:09:58

一、格物

格物,不是王阳明的首创,但却是集大成者。

《大学》开宗明义,就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目作为“大学”纲领科目,并论述了他们之间的逻辑关系:“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这里,《大学》的作者,俨然已经把“格物”作为了“修齐治平”的基础了。

此以后,在曾参、子思、孟子等多位儒家贤圣不断的推崇和宣扬中,“格物致知”成为大家公认的“认识真理、提高学识、修身出世”重要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到了宋朝时代,程朱理学更是把“格物致知”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面。朱熹说:“ 格,至也。 物, 犹事也。穷至事物之理, 欲其极处无不到也”。

什么是格、什么是物?朱熹在这里说得很明白,譬如“格”,就是“至”,就是“穷”;“物”,是物件,也是事情;“格物”就是对每个事物“弄清全部的道理”。然说一千道一万,如何去“格”,即“格物”的具体的方法、步骤什么的,始终没有明确出来。

二、格竹

从小立志做圣人的王阳明,是个聪明的孩子。他听从了朱熹的教导,并深信程颢、程颐哥俩说的话:“天下物皆可以理照。有物必有则,一物须有一理”(《二程遗书·语录)》,于是他决定从“格物”做起。

说做就做,马上叫来自己的小伙伴,对着自家府苑那片茂盛的“竹子”,开始“格”起。

王阳明采用的“格物”方法是主要“观察”,当然也不排除他会拿着一个小刀之类的工具,进行“解剖”......

三天过去了,小伙伴受不了如此枯燥的格物,先行跑掉了。王阳明是有大志向的人,岂会轻易放过了,他坚持着,第四天没有结果,第五天没有,第六天也没有,到了第七天,毫无收获、身心疲惫的他,倒下了......

三、悟道

七日格竹,劳思致疾,对王阳明一生都带来极大的伤害。但格竹失败,却真真切切地使王阳明认识到:圣贤之路谈何容易,程朱理学未必可行。也正因如此,他一改一般意义上“格物”方法,由“观察”而转化为“思考”,“龙场悟道”后,他“方知天下之物本无可格者,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从此,他把官场为道场,不忘初心,传道、授业、解惑,走向了一条“知行合一”的道路。

龙场悟道

下面我们就跟着先生,学习一下关于“格物”的大道理吧:

(一)格

“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也。”

——“格”,就是正。王阳明认为,纠正那些不正的让他们归于正道,才是格物的正确方向和方法。

(二)物

“心外无物;如吾心发一念孝心,即孝亲便是物。”,不仅物在心内,理也在心内,所以先生还说:“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

——物有千千万,一一格去怎会格的完?物就在你心中!只吾性吾心之自足,善念、天理也在你心中。凡事用道德标准去衡量,便可一通百通。把形而下的物,升华为形而上的物,不是阳明哲学大智慧的贡献嘛!

(三)格物

阳明先生进一步解释说,“格物如孟子‘大人格君心’之格,是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体之正。”;去其不正以全其正,就是无时无处不追求天理,也就是穷尽天理。天理是什么?“天理即是明德,穷理即是明明德。”

——所以,但同一般的书面上的理解“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递进式的不同,阳明心学则认为“八目”只是一回事,只是一个“格物”。就是心存天理,止于至善!所谓“无善无恶心之本,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6 阅读: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