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第三季度刚刚过去,咱们的新能源市场可真是一片欣欣向荣!
这一年里,新车层出不穷,新技术更是井喷式涌现。
特别是小米SU7的横空出世,在中高端纯电动轿车市场掀起了不小的波澜,逼得其他车企也不得不跟上节奏。
而固态电池和AI大模型这些听起来就很高大上的技术,更是成了各大车企使劲儿吹嘘的对象。
在2024年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上,一群技术大佬们纷纷预言:新能源汽车行业即将迎来一个重大转折点。
他们认为,固态电池和AI技术的强强联手,将给这个行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固态电池,未来五年的希望比亚迪的首席科学家廉玉波直言不讳地指出,想在三年内把固态电池商用化,难度不小。但要是放宽到五年,那就靠谱多了。
他表示,就算五年内能用上,估计也就是些高端车和性能车能享受到这待遇,要想让固态电池普及到经济型产品,恐怕得等上15到20年。
现在市面上常见的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能量密度通常顶天了也就250Wh/kg。
就连特斯拉引以为傲的21700锂电池,也不过刚刚达到300Wh/kg,这已经是液态电池的极限了。
相比之下,固态电池就厉害了,300Wh/kg的能量密度对它来说只是个起步。
一些车企已经开始摩拳擦掌,准备推出固态电池车型了。
丰田计划在2027到2028年间商用化固态电池,梅赛德斯-奔驰则打算在2030年前实现量产。
国内的上汽集团和广汽集团也不甘落后,都瞄准了2026年推出固态电池车型。
但是,固态电池要真正商用化,还得迈过三道坎:安全性、用户体验和成本。
目前,只有丰田明确表示要努力降低固态电池的成本和尺寸。
有分析机构估算,2026年固态电池的成本可能高达5700元/kWh。
这意味着一辆100kWh容量的固态电池车,光电池成本就要57万元!
如果丰田能把成本砍掉一半,那量产车的落地价可能会降到40万元左右。
AI+汽车,智能化下半场说到智能化,新能源汽车市场正朝着年轻化、女性化和下沉市场发展。
5G和AI技术为新能源汽车行业提供了新的服务机会,谁能把这些技术玩得溜,谁就能赢得消费者的芳心。
AI技术的加入,让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体验有了质的飞跃。
过去,所谓的"智能"座舱,不过是能听懂几句话、认得几个手势。
但有了AI加持,智能座舱简直成了你的贴心小棉袄。
比如说,自驾游规划、汽车知识解答、AI创作等功能正在逐步上线,有些车型甚至能帮你做健康管理,还能检测车辆的健康状态。
在智能驾驶方面,AI大模型的应用让决策更加高效。
比起传统的智能驾驶系统,AI技术能更好地应对复杂的交通情况,在固定路线上实现"越开越溜"的体验。
目前,小鹏、华为、比亚迪、长城和广汽等多家车企都在智能驾驶技术上应用了AI大模型。
结语现在,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化已经成为标配,而固态电池和AI技术的强强联手,预示着新能源汽车行业即将迎来一场大洗牌。
虽然新能源汽车在续航里程和充电速度上已经取得了显著进步,但要想吸引更多的"燃油党"倒戈,还得解决一些主观问题,比如容易晕车这种让人头疼的事。
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空间还很大,AI在汽车上的潜力远未挖掘殆尽。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有理由相信,新能源汽车在未来几年内会有更大的突破。
雷军曾预言,“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能够稳固立足的企业只有五家左右”,你认为他的判断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