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清明
【唐】韦庄
蚤是伤春梦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
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
紫陌乱嘶红叱拨,绿杨高映画秋千。
游人记得承平事,暗喜风光似昔年。
此诗用华丽、清闲的辞藻描绘了清明节时的气氛、景象,诗句里透露出盛世气象,又表达了对时局的不满和失望。
“蚤是伤春梦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写时,写景,不觉间已至春天,明明芳草已茂,可是却不知为何生出惆怅之情。“伤春”两字点明主旨,又因此而引起诗人心境的变化。
“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一句,描写了清明时的风俗气氛。到了晚间才想起赏赐“清明火”,说明大臣心思早已不知飞去何方。“白打钱”是宫里的游戏,“闲”字刻画出即使作乐也不知心去何往,独留旧时习俗,无见盛世景象。
“紫陌乱嘶红叱拨,绿杨高映画秋千”一句描写了喧闹的清明时分,“紫”“红”“绿”的颜色描写,让人眼前一亮,“嘶”“叱”的声音描绘,又让人仿佛近在耳边。两段诗句让人对往日旧景充满向往,浑然忘了已有乱世风光。
“游人记得承平事,暗喜风光似昔年”。以上的景色使人不知不觉怀念起和平年代的雄壮大唐,即使已有乱景,可是京都人们却似乎毫无察觉,仍然“暗喜”,却不知末日将近。
清明
【宋】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馀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这是一首清明祭扫时的触景生情之作,诗人融情入景,借用典故,抒发了对人生无常的慨叹。
前两联描摹清明景象。首联以拟人和对比的手法描写清明时节的景象。又是一年清明节,春雨绵绵,芳草萋萋,桃李盛开,一幅清丽图景。再看田野荒芜之处,则是一片凄凉的墓地,使人顿感愁苦难过。纷繁的桃花开得热闹,是生命力的象征,死寂的坟茔一派凄凉,象征着死亡的寂灭。诗人先扬后抑,既写出了清明的气候特征,也渲染了凄凉哀婉的氛围,并引出生死的话题。颔联紧承上联,继续渲染清明节的凄清气氛。随着早春惊蛰的到来,动物纷纷爬出洞穴开始活动,在迷蒙春雨的浸润下,草木青柔动人。“龙蛇蛰”“草木柔”给人以勃勃生机之感。
后两联借与清明相关的两个典故,抒发了人生如寄、贤愚谁知的感慨。古代到坟地偷吃的齐人毫无人格尊严,行径令人不齿。而另有一些高士,如春秋战国时代的介子推,在帮助晋文公建国以后,宁可隐居山中,也不要高官厚禄。晋文公为逼他出来做官,下令放火烧山。但是,介子推意志不可动摇,竟抱树焚死在绵山中。黄庭坚由清明的百花盛开想到荒原的逝者,想到人生的价值,不由发出感慨:人无论智愚高低,最后都是蓬蒿一丘,但是人生的意义却大不相同。
寒食寄郑起侍郎
【宋】杨徽之
清明时节出郊原,寂寂山城柳映门。
水隔淡烟修竹寺,路经疏雨落花村。
天寒酒薄难成醉,地迥楼高易断魂。
回首故山千里外,别离心绪向谁言?
本诗为一首寒食节思乡怀友的名篇,字里行间饱含诗人对故乡的依恋和对友人的不舍。
首联写诗人在寒食节这一天走出家门,来到郊外踏青游赏。清明时节雨纷纷,家家户户都经郊野与城区辗转,采撷柳枝,悬挂门上,遥寄哀思。“寂寂”一叠词,渲染了山城周遭的环境气氛,也映照出诗人远调的心境。颔联写蒙蒙细雨中的景象:远处,水天交接之处,一座修竹寺在浓烟中缓缓淡出;近处,细雨斜斜,村路狭长,繁华摇落。此句诗人由远观近,由朦胧至清晰,描绘了一幅色彩淡雅、风物凄清的清明图景。同时也委婉曲折地道出诗人孤寂落寞的心情。
颈联写乍暖还寒时候,酒意阑珊,故乡逐渐在诗人的视线里消散。一“难”一“易”终究是诗人思乡情切,只能在这渐行渐远的回望里借酒浇愁,无奈愁情太长。“回首故山千里外,别离心绪向谁言?”故山已经与诗人遥隔万水重山,蓦然回首,无力挽回,一腔愁闷苦言不知向谁诉说。一个“谁”字指向了以郑起为代表的亲朋好友,将思乡怀友的心绪又推上一层。
寒食郊行书事
【宋】范成大
野店垂杨步,荒祠苦竹丛。
鹭窥芦箔水,鸟啄纸钱风。
媪引浓妆女,儿扶烂醉翁。
深村时节好,应为去年丰。
本篇为一首写景叙事诗,描绘了一幅绚丽多姿的乡村风俗画。诗人于寒食节游历村野,所见不论是祭祀供奉,还是行经路人,均让其感受到了百姓生活的殷实,诗人身为父母官,不免生出了一番由衷的欣慰。
前三联主要写寒食节这天诗人游历荒村所见。村店掩映在依依杨柳之间,远处破旧的祠堂隐隐可见。“垂杨”“苦竹丛”显现了一派生机勃勃的清明物景。颔联一“窥”字用得惊奇巧妙,不仅写出了鹭鸶觅食时憨态可掬的形态,生动形象,也写出了苇栅的鱼儿之多。“浓妆女”即指农家的少女和乡妇,“烂醉翁”指老农。古时风俗,清明上坟祭扫,新媳妇也要同行,俗称“上花坟”,这一细节将宋时风俗写于笔端,透露出山村的拙朴之气,并让诗人感受到了百姓富裕的生活。
“深村时节好,应为去年丰”为全诗的综述,主要写诗人的主观看法。继上文风物和人事对视觉的冲击,诗人不禁赞叹时节的和顺,其中也透露出诗人对乡民这番安乐现状的欣慰喜悦。
寒食野望吟
【唐】白居易
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
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这首诗主要描写了清明节时期扫墓时的情形。唐代时期,寒食和清明扫墓的风气非常盛行。从此诗中不仅展现了人们扫墓时凄凉悲惨的情形,还可以看出唐代扫墓习俗中,寒食和清明是同一个节日。每到这个时候,漂泊异乡的文人墨客,都会产生思乡之情,这也更映衬了这个时节的悲凉,让人倍感伤心。
郊行即事
【宋】程颢
芳原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围。
兴逐乱红穿柳巷,困临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飞。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描写了清明节春天原野上清新的景致,诗人将追逐落花的小游戏写进了诗里,在平添几许稚趣的同时,劝说世人珍惜友情、珍惜时光。
根据以往经验,清明这一天往往会下雨,但诗人的笔下却是一个难得晴朗的好天气,这首诗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前面部分写郊外踏春,后面写春游所得的感想。清明美丽的原野,景色清新如洗,流水漂着落花,疲惫的行人坐下欣赏美景,想到时间的珍贵和聚少离多的世事,想到朋友,觉得人生中经历的事物和感情,终究也会烟消云散,与其好高骛远不如抓住现在,珍惜眼前的美好。
壬辰寒食
【宋】王安石
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
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潮。
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
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以及意欲归隐的愿望。
“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首联即景言情。春风杨柳,正是时景。诗人借其千枝万枝,喻游宦之思绪无穷。“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潮”,“倾泪”可涨冶城之潮,诗人之悲苦可见一斑。“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用“雪”与“朱”两个颇具色彩的字极其生动形象地描写了诗人未老先衰的状况,隐含着诗人对过早衰老的悲叹之情。这种悲叹与全诗抒发的客思之愁、寒食之哀以及为官不快的情绪融合在一起,使诗人关于衰老的感叹更为深沉。“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诗人自言退意,表达了归隐的愿望。
清明二首(其二)
【唐】杜甫
此身飘泊苦西东,右臂偏枯半耳聋。
寂寂系舟双下泪,悠悠伏枕左书空。
十年蹴踘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
旅雁上云归紫塞,家人钻火用青枫。
秦城楼阁烟花里,汉主山河锦绣中。
春水春来洞庭阔,白蘋愁杀白头翁。
这首诗虽然写于春季清明之时,但是颇有“悲秋”意味。第一联“此身飘泊苦西东,右臂偏枯半耳聋”写诗人苦于漂泊之中,“右臂偏枯半耳聋”说诗人年老,各种病症不约而至。“寂寂系舟双下泪,悠悠伏枕左书空”写出了诗人的无依无靠,连个叠词形象生动。“十年蹴鞠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描述了几种清明时节的游戏,尤其使用了—蹴踘,借以指代战乱,而此时杜甫是在战乱中漂泊,其中艰辛不言而喻。“旅雁上云归紫塞,家人钻火用青枫。秦城楼阁烟花里,汉主山河锦绣中。”这几句是诗人对景物的描写,他写了冬去秋来的形象,想到长安城一定是锦绣一片了,诗人想要回去的急切心情可想而知。最后一联“春水春来洞庭阔,白蘋愁杀白头翁”写出滔滔的江水还是隔断了诗人的归路,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愁肠万千。
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明】高启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本诗描写了送友人扫墓的场景,通过对环境的描绘,表达了对战乱的厌倦和痛恨,充满了反战思想。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一身风尘仆仆的样子,衣服上沾满了血泪和灰尘,战乱过后到家的形象真的非常凄惨。通过“血泪”“尘埃”四个字,引出“亦可哀”的结论,表达了对战乱的控诉。诗句虽然对战争没有直接描述,只写“乱后”,却将其造成的后果表现得十分清楚明白。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已经过了寒食节了,又有几个人的子孙能来墓地扫墓呢?“风雨”比喻战争,战争打完了,人们流离失所,很多人甚至丧失了生命。通过诗尾的问句,进一步刻画了战争的残酷,没有刀光剑影,没有人啸马嘶,却用一个问句来质问业已结束的战争,除了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又能得到什么呢?
本诗通过对扫墓情形的描写,从落魄的形象写起,先表达了哀思,又转写寒食过后扫墓时分,提出了疑问,既是对人的怀念,也是对战争的控诉,用怜悯的思想表达了对人民的同情,又进一步升华思想,将其上升至反战的高度。
阊门即事
【唐】张继
耕夫召募逐楼船,春草青青万顷田。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这首诗写清明时节所见田园荒芜、人烟寥落的凄惨景象,表现了战争给百姓带来的深重灾难,抒发了诗人对战乱的愤懑之情。
前两句写战争环境下,农民纷纷被征召从军,以致田地荒芜,春草青青。后两句写诗人登上城门所见的凄惨景象。清明之前是寒食节,民间习俗在这一天禁火,清明节再重新起火。正因战争中的耕夫都被征召前往战场,导致大片土地荒芜,人烟稀少,到处是一片凄凉的惨景。诗人一反寻常写景抒情的套路,先揭示所见景象背后的原因,后写登临远眺之所见,将战乱中凋敝破败的画面放在最后呈现,以景结情,留给人更多想象的空间。
全诗重点在“清明几处有新烟”一句,以“几处有新烟”反问,形象表现了战争造成的百姓流离失所的悲惨现实,引人深思。全诗蕴含着诗人对百姓的深切同情及对战乱的无限愤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