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清歌向暖 历史教师王汉周 2024年10月10日
明代江苏,有一靠种田卖蔬菜为生的人。
某日又被邻居偷了菜,便破口大骂:
“入娘贼,春天偷了我婶(笋),夏天又来偷我妹(梅)子,到冬来还要偷我个老婆(萝卜)。”
你想,这个邻居要是个外乡人,肯定会怜悯道:
“没想到他这么可怜,先是丢了婶子、妹子,老婆也被人偷了,结果我还去偷他家的菜,实在太不应该了。”
这是《笑林广记》里的一则小笑话,说的是明代的事。
02
问题来了——
明代方言且如此,那秦始皇统一文字之前,各诸侯国之间岂不是更听不懂,他们怎么交流?
放心,周王室要统治诸侯国,绝不会允许他们连自己的命令都听不懂的。
办法和现在一样——推行普通话。
周朝的普通话,叫“雅言”。
孔子周游列国,讲课用的都是雅言。
《论语·述而篇》:
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03
问题2:
那些小邦蛮夷,又不推广普通话,听不懂,又怎么办呢?
周王室贴心设置了一个官职,叫象胥,就是翻译团队。
“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达其志,通其欲,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译。”
翻译的“译”字,最早就是代指专门负责翻译北方方言的文员。
而且,为了让翻译官与时俱进,每隔7年要搞一次大考,不及格?回炉再学习。
《周礼·春官·大行人》载:“七岁属象胥、谕言语、协辞命。”
04
某天。
楚王的弟弟鄂君子皙,在河边游玩,不远处的小船上,传来悦耳的歌声:
“滥兮抃草滥予昌枑泽予昌州州鍖州焉乎秦胥胥缦予乎昭澶秦逾渗惿随河湖...”
很是悠扬动听。
可歌词听的子皙一脸懵逼:这是什么鸟语?
翻译官忙跑过来,于是便有了如今被各种情书和个性签名疯狂追捧的那首诗: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
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
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05
不过,这些都和老百姓没毛关系。
老百姓也没有这方面的困扰。
各诸侯国都给国人发了“身份证”。
周朝的身份证,叫”符“,上面刻着籍贯等信息,姜子牙发明的。
商鞅发明的身份证叫“照身贴”。
但作用都是一样的——
画个圈,你在圈里蹲,老老实实就好。
统一文字了就能听懂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