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忧的组织力——明末的军队为何想尽办法改革也打不赢后金

闲说宇俊星 2024-06-18 22:12:30

为何明军野战总打不赢后金?最直接的原因是明军的组织跟不上大兵团野战的要求,武器和军饷都是次要的因素。

很多网友抱怨明朝末期贪墨横行,边军的装备和武器都缺斤少两比不过后金。特别是1632年山东的孔有德带着火器部队投靠皇太极了,没有火力优势的明军野战更加打不赢了。

登州之变后,明朝火器部队投降后金补齐了后金军事集团最后的短板

明末明军打不过后金不单单是武器装备和不满饷的问题。

最重要的是明军的组织度远远不敌后金了。不论努尔哈赤还是皇太极时期,后金军事集团通过严格的奖罚制度和不断的入关掠夺资源,训练出了那个时间最强的军事集团,这是客观事实。明军除了固守城池,大型野战甚至中等规模的野战都难求一胜。

熊廷弼、袁崇焕、孙承宗等人想了很多办法对明军做改革,也起了一定效果。但最后被更加善于学习的后金一一破解。

萨尔浒之后明军中等规模野战也打不赢后金了

这个现象其实几百年后也有类似的,解放军在46年时武器装备人数都远不及国军,为什么才3年国军就被赶到台湾了。因为解放军的组织度、纪律和指导思想是对国军是降维式打击。

不少网友的想法和网上工业党相似。有些工业党最大的问题是忘记了生产关系的作用。机械的认为有了大机器社会就会大发展了。他们觉得建国后几十年工业化最大的底气是能一年10亿吨钢铁45亿吨煤炭。

训练有素的工人

其实这几十年累积的训练有素的产业工人,有战斗力的各类企业和有动力推行各种产业发展的各级政府才是中国能实现工业化的最重要保证。

火力全开左右有骑兵保护的大凌河增援战,明军依旧惨败

不少网友的想法是觉得只有钱粮到位了,武器装备准备好了明军就能打赢。但是很多明末的战役钱粮到位,武器装备也不输于后金,结果还是被后金军事集团杀的大败。比如1632年的大凌河之战,增援的明军不缺粮不缺武器(孙承宗为了救援祖大寿,足足等了个把月,待物资、部队到齐了才开拔),骑兵也有不少。最后还是一天之内被杀的大败。

再先进的武器最终需要人去操作的。

明朝的异相

明代作为一个大一统王朝,纵向对比的话其实挺奇怪的。就是他的“武德”衰退的比较早,很快就进入了收缩期。

永乐时期明朝疆域,明朝是少有的没有开拓西域的大一统王朝(左图右史)

正统时期(1450年)安南、东北、河西都出现了收缩

汉唐这种王朝开国初年相对弱,经过国力积攒到了开国100年后是一个大爆发期,比如汉代初年休养生息,到了汉武帝时期开始积极开拓。

唐代比较特殊,由于初唐君臣实在太能打,开国20年时就出现一个对外开拓的高潮,玄宗开元时期又是一个高潮。清朝也是入关100多年后在乾隆时期版图达到最大的。

明军骑兵部队

但明朝开国到朱棣时期就是对外开拓的最高峰。到了明仁宗明宣宗时期,明军就开始大规模收缩。到了英宗正统年间搞出了土木堡这样的惨败。

为啥明代晚期军队组织度差,即便拥有兵力优势,野战中也干不过组织度更强的八旗军,其实军队组织度瓦解这一点从明中期就已经可见端倪。

明朝中后期,一镇边军通常有大几万兵额。但大部分是几十人、百人在戍堡、墩台中驻守。能主动出击的单位极少。

九边重镇实际能执行远距离机动的部队人数不多

虽然军户名下有田,但因为繁重的军事任务加上蒙古人时不时骚扰,没法保证收成,需要内地运粮维持。

除了这些端着不动的兵,各边镇真正有战斗力士是招募的职业兵。是总兵、副将、参将、游击率领的营兵。一个边镇能出去打的就是几个团的兵力。

对付16世纪以后的蒙古部落武装,这样的军队足够应付了。明军虽有庞大编制,其实也就能打7、8个团总计万把人的野战了。

明朝中后期卫所武官都是世袭罔替的,时间一长将领都是集中资源培养跟随自己的家丁。而且这种忠诚还能世袭罔替。辽东在明末就有多位世代为武官的家庭。

明朝中后期卫所武官相当于一个小的军事贵族

明朝中期将领没有固定的指挥链,边镇名义上的最高军事长官总兵,实际上只能指挥自己负责的正兵营,而副将统帅的奇兵营、参将率领的援兵营和游击负责的游兵营都不归总兵管理。

明代以文御武的组织架构和经济基础如下。

各级将领平时各自负责自己的防区,大部分兵力固守城堡,游击将军和参将率少量部队出击。平时由督抚负责协调,兵备道负责粮饷供应,兵部负责人事。

大型会战的时候,总兵才能有临时指挥各级将领的权力,大部分情况都是各将分别指挥各支部队,部队还来自全国各地,各部队之间彼此不熟悉。

比如第一次援朝战争中明军攻克平壤,虽然李如松是名义总指挥,但是负责打平壤东北面高地牡丹峰的南军就不属他指挥。

明军攻克平壤

最后南军和北军因为先登之功和计算首级闹得相当不开心,不久后在蓟州,回国的南兵部分人被煽动着闹饷的源头就是这次攻克平壤的军事行动。

南军拿下平壤东北的最高处牡丹峰,战后没有得到首功非常不爽

我们看到明清战争中(特别是早期)明朝军队人数很多,但是全国各地武装都有。互不隶属打的乱七八糟。而且普通明军装备很差劲,熊廷弼察看辽军就发现:

“每应手抽一弓,弓辄断;取一箭,箭抽半截”

除了家丁,大量明朝边军的武器装备落后于后金

当时边军主要作战思路是利用大量城堡抵御零星袭击。然后用相对精锐家丁骑兵队野战歼灭小股敌人。

在面对全民皆兵的建州女真就显得不足了。明廷从九边抽调边防精锐与后金进行决战,等于拿几十个独立团去和一个齐装满员的集团军野战。

明清战争早期边军也不是完全没战斗力,特别是家丁的单兵和小规模战斗力都不错。

但进行规模大一些会战,明军指挥就瞎了,往往是个别明将带着家丁猪突,侧翼和后方没有掩护,能打的明军被优势兵力的八旗吃掉最后全军溃散。

沈阳保卫战中贺世贤和他手下的家丁打的很凶,但最后于事无补

比如第一次、第二次沈阳保卫战中的贺世贤和他手下的家丁就相当的能打。

但是第二次沈阳战役的结局是沈阳被攻陷,明兵丧生七万人,总兵贺世贤战死。随后后金与明军援军激战,浑河北岸白杆兵被歼灭,南岸浙兵被歼。

八旗军用盾车攻击沈阳(冷兵器研究所)

5天后另一座重镇辽阳城破。

明朝中期后的边军是典型的防御性军队,虽然也有在西南和朝鲜野战用兵的记录。但当时明朝能全国各地召集比较有战斗力的精兵。日军也是多个领主家臣的部队,组织结构与明军其实差不太多。这几次战争还没有显露出大的弱点。

沈阳之战,南军在浑河南岸集结成火力网抵御八旗,依然全军覆没

那干脆按照家丁标准打造一支万人部队行不行?也不行。明末虽然部队有军阀化的趋势,但是将领没有财权的(完全军阀化得到崇祯后期)。一般将领也就能养百来人。朝廷也不会给某个将领那么多钱培养家丁。

当努尔哈赤发展了几十年,把建州女真建设成了有6万人的精锐兵团后。明朝还是全国调兵然后集中使用就对付不了努尔哈赤了。

萨尔浒的时候,明朝还是按照老办法调了各地的部队去辽东,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

边军不行,京营更加不堪

明朝原本的军制当中,大规模野战的任务是由中央军(京营)承担的。和所有朝代一样,经过2、3代人后,京营战斗力堕落的惨不忍睹,战斗力远不如边军。

土木堡之变后京营的编制一改再改,于谦将三大营改十团营,后来十团营又选十二营,又改东西官厅。编制变来变去,但是但战斗力稳定下滑。

空饷、贪腐、大量兵户被武官征调着修路、修桥、修寨子。京营只有纸面的编制,因为也没有大规模对外征伐任务。京营完全成了样子货和皇家举行郊祭的仪仗队。

北京保卫战

到了崇祯时期,皇太极多次杀入河北腹地,威胁北京。北京只能依靠高大城墙和再调九边和周围的民团来保卫。

“白银陷阱”

钱再多,但是换不了物资那就没用。

16世纪中后期日本发现大型银矿,西班牙人海外贸易做到东南亚,明朝有了大量白银输入。张居正改革以后,大量的物资折算到银两上。

张居正改革

明代中后期边军的后勤供应是高度市场化的。

以万历会计录中的宣府镇为例,该镇原额(卫所时期)官军15.1万,军饷屯粮25.4万石、民运27万石、民运折色银6万两、京运银5万两、盐20万引。共约粮52.4万石、银11万两、盐20万引。

明朝往边关输送物资很大程度也折成了银两。这样表面看是节约了大量运输成本,但是边关种粮不能自给自足,这么往边关送钱但是当地物资不够会怎么样——剧烈的通货膨胀。

当时应该做的是大量的把湖广江南地区粮食运到辽东,物资不够一个劲的往辽东送银两就是大规模的输入通胀,让复杂的问题更加恶化。

明代银两

结果最后操作成这样的局面,没粮还往辽东输送海量白银,形成输入性通胀~输入的白银越多,粮食越贵,军队越凑不足出击的粮草,凑不够粮草朝廷就征收更多白银输入辽东,形成死循环。

关外粮价直接爆炸,大头兵有钱都买不到粮食。明朝被迫向内地搜刮更多的白银。

做个数据说明,明代中后期经过张居正改革后的财政收入是400~500万两一年(加上实物折成的收入过千万两)。万历援朝战争陆续打了多年才花费800万两。

但是熊廷弼上报辽东防御方案,一年耗资300万两!

后面随着明军节节败退军费更是暴涨,到了后期朝廷一年征三饷每年丢到辽东上千万两白银。

崇祯皇帝上吊

最后的辽东变成了有组织的野战兵团一直培养不起来,野战打不赢只能被动防守。还不如内地剿灭农民军锻炼出来的部队。

关宁防线后金拿不下,但是能绕开,到了崇祯年间后金可以随意入寇关内。明朝为了填窟窿继续在内地征税,终于把所有矛盾都点燃,崇祯皇帝只能去上吊了。

0 阅读:2

闲说宇俊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