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1991年,红旗落地,苏联解体。
消息一经传播,立刻引起海内外轰动,苏联的轰然倒塌,代表一个时代彻底落幕,那些属于人类辉煌的,热血的时刻,被苏联一同带入坟墓,世界不再年轻。
消息传至中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或潸然泪下,或沉默无言,彼时已是83岁高龄的王震将军则感慨道:“我们当初都误解毛主席了,他比我们早看了50年。”
王震为何会误解毛主席?主席又提前预见了什么?
苏联解体与王震往事1991年12月26日,西方的和平演变伴随着刺骨寒风进入冰雪覆盖的莫斯科。
彷徨、不安、迷茫、忐忑,苏联人民在历史的交汇路口踌躇不前,有人想着迈过这道门槛,明天的日子总不会比过去更差,也有人认为,那样行尸走肉般的未来,对苏联人而言毫无意义。
苏联倒下了,她诞生于人类最崇高的理想,死于人类最卑劣的欲望,没有人是凶手,亦或是人人都是凶手。
苏联解体标志着国际共运陷入低谷,人类告别了热血冲动的青年时代,奇谋与秘计,杀戮与征伐将成为新时代的主题,昔日的光荣与梦想和苏联一同长眠于故纸堆。
消息传至中国,顿时引起轩然大波,当时的中国人对此毫无心理准备,谁也没有想到比新中国存在更久,实力也更加强大的苏联会在一夜之间四分五裂。
我们曾并肩作战,也曾剑拔弩张,如今苏联却只能活在我们的回忆之中。
作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王震将军见证了苏联从诞生到辉煌,直至解体的全过程。
那段时间,王震将军茶饭不思,整日忧心忡忡地思考问题,直到许久之后,他才逐渐接受了苏联解体的事实。
在与人谈及此事时,王震将军经常长叹一声说道:“我们当初都误解毛主席了,他的目光早就放在了50年后。”
王震将军之所以发出这番感慨,是因为与其他人相比,他与毛主席的接触更多,聆听主席教诲的机会更多,对主席思想的理解自然就更加深刻。
1922年,年仅13岁的王震离开家乡,只身前往长沙谋生,成为粤汉铁路的铁路工人。
当时的铁路系统可谓卧虎藏龙,不少我党成员扎根于此发展党组织,出身根正苗红的王震很快被我党吸纳,17岁那年已经成为工人纠察队小队长。
1925年8月,上级委派给王震一个任务,要求他挑选三名队伍骨干,用铁路摇车把一位姓毛的委员送到长沙韭菜园。
这是王震与毛主席第一次见面,在他的印象中,这位毛委员完全没有架子,护送路上主动与王震搭话,不仅像长辈一样询问他的年龄、家乡,还鼓励他多学习理论知识。
临别之际,毛委员向王震道谢,并表示期望以后还有再见的机会。
彼时的王震自然没想到,在五年之后,他居然真的与这位温和谦逊的毛委员重逢。
这五年里,国民大革命从高潮走向低谷,全国各地都在清党,每天都有同志壮烈牺牲,侥幸存活的王震回到家乡浏阳,继续开展武装革命斗争。
至1930年时,王震已经是师政委级别的革命领导人,在湘赣一带威名赫赫。
1930年9 月12日,红军攻克长沙未果,无奈选择撤退,负责防备来援之敌的王震接到命令,疾驰数十里前往镇头市。
刚到村口,只见一人骑着马向他迎来,待此人翻身下马,王震一眼便认出这是当年的毛委员,也是如今的中国工农革命委员会主席。
毛主席先是肯定了王震等人在浏阳一带的革命成果,还赞扬王震这个名字起得好,简洁大方还能震得住地主老财。
同时,毛主席交给王震一个新的任务,要求他们抽调骨干组建湘东独立师,方便日后配合红一方面军作战。
而王震回到浏阳后主动请缨,率领154人赶赴湘东,协助江西根据地参与了多次反围剿战役,立下赫赫战功。
在此期间,王震还参加了两次全苏大会,并在会后与毛主席私下进行交流,毛主席不仅多次在军事方面为王震指点迷津,还赠书交代他注意理论知识学习。
抗战爆发后,王震被委任为359旅旅长,并在毛主席指示下负责拱卫延安根据地的“南大门”——南泥湾。
在“一把镢头一把枪”的口号下,王震将军率领全旅官兵一边防备国军摩擦与日军侵略,一边开展大生产运动,并亲身参与其中,在两年多的时间里,一口气开垦了三十多万亩田地,将南泥湾打造为塞外江南。
1944年10月,中央部署下,王震被任命为南下支队司令员,率部转战8个省份,历经300余次战斗,远征两万余里,成功开辟南部根据地,直至1946年秋天才凯旋延安,毛主席将这一壮举誉为“第二次长征”。
长达两年的跋山涉水,使得王震连胡子都没时间刮,在延安与毛主席重逢时,主席激动得泪流满面,还给他起了个“王胡子”的绰号。
苏联教训王震与毛主席的革命友谊,是经过血与火淬炼而成,王震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也得到了毛主席的肯定。
所以在建国以后,主席常常在百忙之中抽空与王震谈话,王震始终铭记在心。
当苏联解体的消息传到中国后,王震曾对秘书李慎明说:“在六七十年代,毛主席曾多次当面对我说,‘王震呀,这样下去,搞不好,会有千百万人人头落地哩!’”
当时的王震以为老人家是在吓唬他,所以愣是不信,直到苏联解体后,他算是彻底相信了。
而毛主席之所以对红色政权的将来产生忧虑,是因为“老大哥”苏联的种种变故,给予了他重大启发。
列宁逝世后,斯大林成为苏联的最高领导人。
在他领导下,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通过五年计划迅速建立了重工业体系,成为能与美国相抗衡的社会主义强国。
同时,在斯大林以钢铁般的意志带领苏联人民打赢了伟大的卫国战争,消灭了德国纳粹,他的个人威望也就此到达巅峰。
但正如毛主席后来的评价:斯大林在统治后期深陷个人崇拜,违背了民主集中制原则,特别是坚持某些基本理论上的错误,令我党成为直接受害人。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夕,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曾在雅尔塔会议上约定,苏联将中国让给美国和蒋介石,并与国民政府签署友好互助协议。
斯大林的做法无异于出卖中国共产党,在最紧要的关头背叛中国社会主义革命。
所幸,在毛主席的带领下,我党并没有屈从于斯大林的“大家长作风”,经过三年解放战争,我党取得了革命胜利,红旗飘扬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
而斯大林也罕见低头认错,于1949年对自己妨碍中国革命的行为作出检讨,表示他们对中国不太了解,有时也会好心办坏事。
1953年3月,斯大林突发脑溢血逝世,但他的继任者赫鲁晓夫并没有将苏联带向正确的方向,反而朝着修正主义的道路狂飙。
1956年2月,苏共二十大召开,赫鲁晓夫为了快速树立党内威望,直接拿已逝的斯大林开刀,全面清算斯大林时期的个人崇拜。
苏联内部的变化同样引起了我党的关注,对此毛主席说道:“1956年,斯大林受到批判,我们一则以喜,一则以忧。揭掉盖子,破除迷信,去掉压力,解放思想,完全必要。但一棍子打死,我们就不赞成。”
因为在西方“和平演变”战略影响下,自由主义思潮开始在苏联抬头,苏共领导层也出现了不少缺乏理论知识、只会阿谀奉承的小人。
在这种情况下,赫鲁晓夫及其亲信全盘否定了斯大林的功绩,是以资产阶级思想修正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外在表现形式。
而苏联的修正主义倾向,也令毛主席警觉起来。
在苏共二十大结束后的一段时间里,无论是党内会议还是私人谈话,毛主席都反复强调,斯大林的功绩与错误应该是七三开,正确是七分,是主要的,错误是三分,是次要的。
而毛主席的看法也得到了我党其他领导人认同,他们一致认为斯大林是一个“犯了几个严重错误而不自觉其为错误”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
正如毛主席所料,苏联在赫鲁晓夫的领导下迈入修正主义,中苏之间的分歧也因此越来越大,最终在六十年代中期彻底决裂。
眼看苏联已经踏上错误的道路,毛主席的内心再添一分阴霾,为了挽救红色政权的未来,步入晚年的他不得不再度启程,寻找救国的真理。
重上井冈山1959年11月,毛主席在杭州召开会议时首次提及美国国务卿杜勒斯的和平演变,因为他清楚地看到新中国成立后,一些党员染上官僚主义作风,甚至堕落为腐败分子。
最为典型的代表就是张子善刘青山贪污案,昔日的革命功臣,建国后却沦为巨贪,盗窃公款达170余万人民币。
这也是为何毛主席一再强调党风党纪,而他从来都是以身作则。
三年困难时期,全国农业大规模减产,为了共渡难关,毛主席为自己定下三不:不吃肉,不吃蛋,吃粮不超过定量,并号召党员干部节衣缩食。
与此同时,主席发现身边的工作人员随他外出视察时,存在向地方索取物品的行为。
主席当即雷霆震怒,在丰泽园内开启整风运动,将违反纪律的人员调离中南海,又从自己的稿费中拿出两万元,差人到各地一一退赔并道歉。
此事也令毛主席颇为寒心,在自己眼皮子底下尚且出现腐败现象,那么在他目光所无法触及之处,岂不是早已决疣溃痈?
1965年5月,时隔三十八年,毛主席重登井冈山。
多年前他率领游击队穿行其间,与反动派周旋,如今此地已是人来人往,一片欣欣向荣。
但毛主席满怀忧虑,当初为了建立红色政权,牺牲了那么多好青年、好同志,如果有一天特权阶级和剥削卷土重来,那么烈士的鲜血都白流了。
毛主席不愿辜负那些前赴后继倒在革命道路上的烈士,不愿令追随我党的人民群众寒心,更不愿令“六朝何事,只成门私计”。
1965年5月29日,毛主席走下了井冈山,奔赴他人生中最后一场战役,也是最孤独的一场战役。
他失败了,但他也成功了。
时至今日,中国并没有走上苏联的老路,西方的颜色革命没有击垮我国,反而使我国愈发强大,毛泽东思想的光辉依旧照耀着这片土地。
本文由“论史鉴今”原创,已开通全网维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