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俾斯麦》:神话背后的“铁血宰相”

郑胜辉 2024-09-26 02:22:13

郑胜辉学习与思考第2473天

作者泰勒说,在他一生出版的50多本书里,就数这本小册子写得最过瘾。泰勒甚至觉得,在关于俾斯麦的一大堆传记里,他这本是水平最高的。这可不是作者在自卖自夸啊,俾斯麦的老乡、德国历史学家沃尔夫冈·蒙森也说,泰勒这本书一出,德国人自己写的各种大部头俾斯麦传记立马被比下去了。这就难怪,泰勒的这本书,英文版其实在1955年就问世了,但直到2010年还在重版。

“铁血宰相”俾斯麦,早就是盖棺论定的人物了,还能写出什么新意呢?他不就是历史照片上那个留着大胡子,穿着双排扣军装的小老头嘛。在我们一般人心目中,像俾斯麦这样的大政治家,就该是照片上那个样子,就该24小时都板着脸,永远头脑冷静,永远在为国家大事废寝忘食。毕竟,他可是堂堂的“德国统一之父”啊。

可作者泰勒却说了,俾斯麦不光是一位政治家,他还是个凡人,甚至在凡人里都属于毛病特别多的那一类。比如,俾斯麦长期暴饮暴食,最胖的时候有230斤,曾经一天抽过14支雪茄,把牙都抽坏了。这可完全不符合他冷静睿智的人设啊。另外,俾斯麦身上那套军服,其实也暗藏玄机。因为生活奢侈,俾斯麦从年轻时起就负债累累。在他当上普鲁士宰相时,已经连找裁缝做燕尾服的钱都付不起了。为了保全体面,俾斯麦干脆穿着军装亮相,对外宣称这是在表达对军队的支持。其实,他虽然有少将军衔,但只是一个荣誉性称号。他本人连一天仗都没有打过。

不仅如此,泰勒还通过他侦探式的调查研究,得出了一个让人跌破眼镜的结论:公众心目中那个聪明绝顶、无所不能的“铁血宰相”,其实是俾斯麦在退出政坛之后,亲手创造出来的神话。为了报复把自己赶出宰相府的德皇威廉二世,俾斯麦口述了一套厚厚的回忆录。他在书里重新阐释了自己一生亲历的重大事件,对许多事实做了篡改和扭曲。在俾斯麦笔下,他自己是孤独的先知,威廉二世则是不知感恩的小丑。巧合的是,德国在威廉二世统治下,真的走上了盲目扩张的道路,最终引发了灾难性的第一次世界大战。这就让许多德国人,特别是知识分子,越来越怀念已经在1898年去世的俾斯麦。他们开始想象:如果俾斯麦继续担任宰相,德国是不是就不会犯下大错,是不是就不会卷进“一战”了?这样一来,俾斯麦的形象就变得越来越正面,根本没有人会质疑了。

那么,真实的俾斯麦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作者泰勒通过他这本薄薄的小书,有理有据地告诉我们:俾斯麦确实是一位了不起的政治家,但他绝不是全知全能的天才,更没有超越自己的时代。俾斯麦最杰出的能力,不是提前规划好德国外交的蓝图,而是顺应时势,从千头万绪中找到合适的机会。这就破除了俾斯麦为自己创造的“先知”神话。另外,泰勒还通过细致的心理学分析,发现了俾斯麦作为凡人的弱点:他爱说大话,报复心强,缺少知心朋友。这些弱点给他的政治生涯造成了许多负面影响。学习完这本书,你不仅可以全面地了解俾斯麦的一生,增加谈资,还能学到一整套客观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有了这套方法,以后阅读其他历史书籍时,你的心里就有一杆秤了。

作者泰勒敢于这么直白地褒贬一位大政治家,他自己又是何方神圣呢?我可以告诉你,泰勒是英国历史学界的一位奇才。他既当过牛津大学教授,又是著名新闻评论员,一辈子都在研究欧洲外交史。《大国的兴衰》一书的作者保罗·肯尼迪,就是泰勒的学生。作为一名高产的写作者,泰勒尤其擅长用嬉笑怒骂的笔法来描写历史人物,这让他在英国收获了大量“粉丝”。2011年,英国《今日历史》杂志评选“20世纪后半叶最重要的历史学家”,泰勒名列第四。由他撰写的这本俾斯麦传记,既翔实可靠,又有许多“毒舌”金句,绝对会让你大有收获。

接下来,我就分两部分,为你介绍本书的主要内容和它提出的独到观点。首先,我来为你介绍一下,在作者泰勒眼中,俾斯麦作为凡人的一面是什么样的。他的个性气质和思维方式,反映了19世纪德国社会的哪些特点。在第二部分里,我会为你分析,身为政治家的俾斯麦,取得过哪些重大成就。他真实的从政经历,和他后来制造的个人神话又有哪些差别。

第一部分

俾斯麦是公认的大外交家,那要成为一名外交官,需要具备哪些素质呢?

放在今天,这个问题不难回答。办外交嘛,首先得懂几门外语。再学一点和历史啊,国际法啊,有关的专业知识,最好还能有几年驻外经历,这样就面面俱到了。我们熟悉的一些当代外交家,比如基辛格,就是这样成长起来的。但注意了,俾斯麦是一个生活在19世纪的人,而且是出生在普鲁士这个君主制王国。在当时的欧洲君主国,是没有“外交专业化”一说的。要想成为外交官,特别是大使一级的高级外交官,首先得出生在贵族家庭。长到十八九岁时,这些年轻贵族会通过家族关系,在驻外使馆谋到一个听差的职位,跟随那些同样拥有贵族头衔的老外交官,年复一年地学习宫廷礼仪和外交谈判技巧。等到资历熬得差不多了,就该升官了,运气好的话还能当上外交大臣。

那本书主人公俾斯麦,有没有这样的先天条件呢?很遗憾,他虽然也是贵族子弟,但“贵”得还不够。1815年,俾斯麦出生在普鲁士的一个容克家庭。所谓“容克”,就是德语“少爷”的意思。容克呢,是普鲁士特有的一个社会阶层。他们属于世袭贵族,但没有公爵、伯爵那样的正式头衔,属于贵族里的底层。和平时期,容克是住在农村的,经济来源就是自家的农场和庄园。战争时期,容克家的男性成员要加入普鲁士国王的军队,作为基层军官去打仗。俾斯麦的父亲,就是这样一位典型的容克。他也准备按照容克阶层的标准流程,去培养自己的儿子:让他读个军校,在军队里待上十几年,娶一个其他容克家的小姐,然后回老家当地主。这样的生活,比上不足,比下还是有余的。

但俾斯麦的母亲威赫米娜,想法却很不一样。威赫米娜来自一个城市资产阶级家庭,父亲是普鲁士内政部的高级官员,亲戚里还有好几位大学教授。用今天的话来说,这是一位都市女性。在威赫米娜看来,容克是一个正在衰落的社会阶层,让儿子继续留在村里当地主,是没有前途的。真正的出路是到大城市去,读大学、长见识,将来凭真才实学,当个教授或者高级文官。所以,俾斯麦刚满6岁,就被母亲带到了首都柏林,变成了城市人。

可别以为这样的决定,做起来很容易啊。在19世纪的普鲁士,“博学”对贵族子弟来说可不是个好词儿。一个典型的普鲁士贵族,从小学的是骑马、击剑。长大以后,他靠着姓氏里代表贵族身份的“冯”字,自然就能在军队或者宫廷里谋到一个职位。读大学、考公务员,那是资产阶级子弟才会干的事,而资产阶级在贵族面前是低人一等的。所以,俾斯麦的母亲送儿子去读大学,在当时是要冒很大的舆论压力的。俾斯麦本人对这种社会观念也是心知肚明。虽然他很早就过上了城市资产阶级的生活,但直到晚年,都会刻意强调自己的容克身份,免得被其他贵族瞧不起。

19世纪30年代,俾斯麦在哥廷根大学和柏林大学读了三年书。据他本人说,他一直都不是个好学生,曾经在三个学期里参加过25次决斗,还一口气喝干过6瓶烈酒。至于当时最流行的黑格尔哲学,他是一页都没读进去过。不过,大学还是为俾斯麦提供了一个了解外部世界的窗口。他学了5门外语,读了一堆闲书,还结识了许多来自不同阶层的同学。这些独特的经历,让俾斯麦对当时的普鲁士社会有了清醒的认识。他意识到,资产阶级的经济和社会地位正在急剧上升,民族主义思潮也已经在整个欧洲蔓延。保守的普鲁士王室,以及依附在国王身边的一小批封建贵族,迟早会被这些新趋势所颠覆。而他本人要做的,就是追随时代趋势,从中寻找扬名立万的机会。

然而,俾斯麦的从政之路开始得一点都不顺利。离开大学后,他当了三年小公务员,又服了一年兵役。但除去交了一大堆女朋友外,没有任何收获。更糟糕的是,1839年,俾斯麦的母亲去世了。为了照顾持家无方的父亲,他只能回到乡下的庄园,真的当了7年多容克地主。在那7年里,俾斯麦每天酗酒、赌博、打猎,还娶了一位比他小9岁的太太。在他看来,自己可是有一肚子的才华,根本就不该当什么小公务员,要做就做大官。而在1847年,俾斯麦还真的等到了一个阴错阳差的机会。那一年,普鲁士国王准备制定一部宪法。为此,他破天荒地召开了国会,把各个阶层的代表召集到首都柏林,商讨大事。在俾斯麦的家乡,有一位容克代表碰巧生了病,没法去开会,就把这个名额让给了俾斯麦。32岁的俾斯麦,就这样登上了普鲁士的政治舞台。

把俾斯麦召到柏林去的这位国王,叫作腓特烈·威廉四世。他是俾斯麦在服兵役时就认识的老朋友,两个人关系很好,经常彻夜长谈。但腓特烈·威廉四世有个致命的性格缺陷,就是优柔寡断。明明是他自己要召开制宪会议,想调和王权跟资产阶级的矛盾。等到国会真的开起来了,他又拒绝放权,玩起了拖延战术。这一拖,就拖出了一件大事,那就是欧洲近代史上著名的1848年革命。这次革命的起因,就是前面提到的资产阶级的崛起。从法国、丹麦到奥地利,资产阶级代表纷纷走上街头,要求颁布新宪法,限制君主的权力。

在普鲁士,1848年革命还涉及另一个问题,那就是德意志的统一。你可能已经知道,在19世纪初,欧洲地图上并不存在单独的“德国”,只有39个讲德语的封建诸侯国,统称“德意志”。领土不统一,市场就四分五裂,经济也发展不起来。因此,德意志资产阶级,对统一事业是非常热心的。但在德意志各邦里,最强大的奥地利早就建立了自己专属的多民族帝国,并不关心统一问题。于是,资产阶级代表换了个思路,开始游说第二强大的邦国普鲁士。他们告诉腓特烈·威廉四世:假如这位国王同意立宪,那么普鲁士资产阶级,可以把其他德意志邦国串联起来,建立一个把奥地利排除在外的、统一的新德国,并让腓特烈·威廉四世当这个新国家的皇帝。国王马上就动心了。

但是,国王的好朋友俾斯麦,想法却很不一样。他把王室成员召集起来,声色俱厉地指出:在1848年的欧洲,势力最大的两个国家是俄国和奥地利。这两个国家都是专制君主国,不仅反对一切形式的宪法,还热衷干涉其他国家的革命。如果普鲁士国王和资产阶级结盟,用宪法来交换统一事业,俄奥两国一定会出兵入侵。到时不仅德意志无法统一,普鲁士的独立也会受到威胁。与其招惹这样的麻烦,不如直接废掉腓特烈·威廉四世,改立他的弟弟、性格谨慎的威廉一世为王,并用武力解散国会。虽然这个计划最终没能实施,但整个普鲁士王室都被俾斯麦的口才说动了。他们逼迫腓特烈·威廉四世拒绝了国会的要求,给统一事业按下了“暂停”键。

为什么政坛新人俾斯麦,一亮相就能发挥这样重大的作用呢?作者泰勒有一番分析。他指出,对当时普鲁士最重要的两股政治势力,也就是传统贵族和资产阶级来说,俾斯麦都是“自己人”。站在贵族集团的角度,俾斯麦出身容克阶层,和王室私交很好,还是当时少见的读过大学的聪明人。王室需要借助他的头脑和口才,去和资产阶级周旋。而对普鲁士资产阶级来说,俾斯麦虽然忠于王室,但政治观念并不保守。1848年革命偃旗息鼓之后,他立即敦促国王颁布了一部宪法,满足了资产阶级的要求。对德意志的统一,俾斯麦也是很上心的,他只是反对在条件不成熟时过早冒险。就这样,普鲁士的两大政治集团,以俾斯麦为枢纽,结成了同盟。俾斯麦的地位,也开始扶摇直上。

经过1848年这场大风波的冲击,腓特烈·威廉四世陷入了精神失常,后来还得了中风。他的弟弟威廉一世,也就顺理成章当上了普鲁士摄政,1861年又继承了王位。一年后,俾斯麦被新国王任命为宰相兼外交大臣,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政坛领袖。这是普鲁士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不是靠资历晋升的外交大臣。它跟俾斯麦善于辨识和利用时代风向,敢于进取的性格是分不开的。

从1861年到1888年,威廉一世和俾斯麦这对君臣共事了整整27年,德国也在这段时间里完成了统一。但在私底下,两个人的关系其实十分微妙。威廉一世是一位传统的普鲁士贵族,生活朴素。而俾斯麦从青年时代起,就过着暴饮暴食、频繁酗酒的生活。他不仅爱用威胁的口吻逼迫国王做政治表态,还总把“辞职回老家”挂在嘴上,要求国王批准一些麻烦的提案。对此,威廉一世有一个金句:“有俾斯麦这样的宰相在,国王也不好当啊。”但威廉一世是一位有自知之明的君主,他很清楚:自己是老派军人出身,应付不了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只能把这个重担交给俾斯麦。换作是任何一位个性稍强一些的国王,俾斯麦恐怕早就被赶出柏林了。

但是,威廉一世毕竟只有一个。在当时的普鲁士,许多人对俾斯麦的颐指气使、咄咄逼人是很厌恶的。1866年,一位大学生朝上班路上的俾斯麦连开两枪,但没有打中要害。听到这个消息,俾斯麦的母校柏林大学的一位教授居然说:“这么大的国家,就买不到一把准一点的枪吗?”在国会讨论问题时,议员们也经常对独断专行的俾斯麦报以嘘声。面对这种敌意,俾斯麦表面上摆出一副不屑一顾的姿态,私下里却经常失眠、抑郁。他严重缺乏安全感,还把这种情绪发泄到周围的人身上。俾斯麦的大儿子赫伯特,就给尖刻的父亲当了大半辈子出气筒,54岁就去世了。

当威廉一世和他的儿子腓特烈三世在1888年相继去世之后,德国迎来了一位新皇帝威廉二世。这位威廉二世,是威廉一世的孙子,继位时只有29岁。习惯了只手遮天的俾斯麦,根本不把这位新皇帝放在眼里。他继续大权独揽,还暗示只有自己能把德国治理好。但威廉二世的个性,可不像他的爷爷那么隐忍。1890年,新皇帝直接免去了俾斯麦的所有职务。而俾斯麦的回应,就是退回到老家的庄园里,口述了四卷厚厚的回忆录,用自我神化的方式来回应威廉二世的冷落。本书作者泰勒开玩笑说,俾斯麦的回忆录,不光报复了活人,还嘲讽了死人。已经去世的腓特烈·威廉四世和威廉一世,在俾斯麦笔下都变成了无能的配角,只有他自己才是唯一的主角。这样自恋的政治家,在世界历史上都是很少见的。

第二部分

俾斯麦还有另一个身份,那就是政治家。我们之所以会对俾斯麦这个人格外熟悉,主要也是由于他促成德国统一的政治成就。不过,作者泰勒又说了:俾斯麦作为政治家的功绩,虽然足够伟大,但并不都是个人才智的体现,其中也有“时势造英雄”的成分。甚至他最大的两项成就本身,也不是尽善尽美的。下面,我就为你详细分析俾斯麦的两大政治成就,它们是:完成德国统一,以及奠定新国家的政治和外交基础。

关于德国在1871年的统一,相信你已经有所了解。俾斯麦最著名的绰号“铁血宰相”,就和统一事业有关。1862年,他在一次演讲中表示:“当下的重大问题,是由铁与血来决定的。”

“铁”,指的是经济实力;“血”,则是军事实力。俾斯麦一口一个“铁与血”,似乎是一种强硬的表态,是把普鲁士的“硬实力”当成统一德国的基础。

但是,德国的统一,恰恰不是由“铁与血”决定的。举个例子:在19世纪50年代初,普鲁士的钢铁年产量只有5万吨,远不及奥地利和法国。陆海军兵力方面,普鲁士只有20万人,法国则是60万,奥地利也有30万。无论是“铁”还是“血”,普鲁士都不如自己的战略对手。俾斯麦的高明之处,正在于他并不迷信“铁与血”,而是大做外交文章,通过巧劲来实现国家目标。

前面已经提到,19世纪初,德意志之所以无法完成统一,和奥地利的消极态度有关。在德意志内部,奥地利并不想要一个真正的新国家,只想组建一个松散的邦联,让自己当盟主。1863年,奥地利皇帝就组织了一次德意志君主大会,正式抛出了这个邦联方案。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奥地利的压力下准备松口了。这个时候,俾斯麦不顾君臣礼节,冲到国王的房里大吵大闹。他一把掰断门把手,把墨水瓶丢到墙上,放声大哭。威廉一世被宰相的样子吓坏了,当即表示自己会拒绝奥地利的方案。俾斯麦随后又对其他几个小国进行了恐吓,大会还没开完就无疾而终了。

但是,奥地利强,普鲁士弱,公开翻脸是有风险的。为了麻痹奥地利人,俾斯麦跑到维也纳,故作谦卑地告诉奥地利皇帝:即使不建立正式的邦联,普鲁士也愿意尊重奥地利的“老大哥”地位,绝不会随意行事。这样一来,奥地利人就被“忽悠”住了。其实,私下里,普鲁士正在和沙皇俄国缔结反奥同盟,负责人就是俾斯麦。要知道,俾斯麦在出任普鲁士宰相之前,当过一阵驻俄国大使。俄国沙皇非常喜欢他,甚至想过要让俾斯麦加入俄国籍,当俄国的大臣。由俾斯麦出面去谈判,沙皇马上就松口了。就这样,普鲁士和俄国结成了同盟,奥地利一下有了两个假想敌,没法集中兵力应对普鲁士的威胁了。1866年,普鲁士经过充分准备,一仗打垮了奥地利,史称普奥战争。

奥地利战败后,普鲁士就变成了德国统一的唯一主导者。但俾斯麦还需要迈过最后一个障碍,那就是法国。从15世纪开始,法国就频繁插手德意志事务,他们是不愿看到一个统一的德国出现的。不过,在19世纪60年代,统治法国的是一位气质独特的皇帝,他就是拿破仑的侄子拿破仑三世。拿破仑三世一心要建立超过伯父的功业,最喜欢对外交问题指手划脚。俾斯麦利用拿破仑三世的虚荣心,怂恿他插手俄国和奥地利的民族问题,得罪了俄奥这两个大国。与此同时,普鲁士自己却在积极整军备战。1870年,普鲁士如愿在普法战争中取胜,扫除了统一的所有外部障碍。第二年,除奥地利以外的德意志各邦一致同意合并为一个国家。现代德国就这样诞生了。

能在不到十年时间里,通过高超的外交手段,为德国的统一扫清障碍,这证明俾斯麦的确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但是,作者泰勒又说了:俾斯麦能取得这些成就,主要是因为他能够因势利导,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自己的政策,而不是因为他在事先就有神机妙算。但俾斯麦在回忆录里,却宣称一切都是他提前计划好的,这就把自己拔得太高了。

正因为德国的统一是在这么短时间里,通过外交谋略和一些偶然因素才达成的,所以它在制度设计上有许多不完备的地方。对这些缺陷,俾斯麦是要负直接责任的。比如,为了在1871年趁热打铁敲定新国家的宪法,俾斯麦对一些德意志小邦的诉求,做出了许多妥协。在德意志帝国的框架里,普鲁士虽然掌握了最大的话语权,但有24个邦保留了原来的君主。这些邦可以单独征税,有的甚至还有独立的军队。这就导致到“一战”前夕,德国明明已经在经济体量上超过了英国,财政收入却始终上不来,因为征税权都在各邦自己手里。

为了巩固个人地位,俾斯麦还在宪法里赋予了帝国宰相近乎不受限制的权力。宰相由皇帝提名,无须对国会负责,任何一件小事都要报宰相本人批准。俾斯麦尤其讨厌驻外使节,因为他们大部分出身贵族,可以直接写信给皇帝,这对宰相的权力是一种威胁。为了杀鸡儆猴,俾斯麦故意小题大做,逼迫威廉一世把越级写信的德国驻法大使关进监狱。这样一来,德国的外交事务就变成了俾斯麦的一言堂。平时,他总是一个人躲在办公室里研究政策。有时,俾斯麦犯了拖延症,所有政府机关都得停下来等他。讨厌俾斯麦的下属干脆给他起了个绰号,叫“德国的拿破仑”。

作者泰勒指出,俾斯麦的这些操作,属于传统的宫廷斗争手法。在19世纪90年代初,它们已经过时了。资产阶级过去看重俾斯麦的长袖善舞,如今则厌恶他完全以个人为中心。已经习得新的政治游戏规则的德国贵族,也不再需要这个自命不凡的老人继续存在。可以说,俾斯麦的退场,不光是因为他和威廉二世的性格冲突,更是时势使然。

另外,俾斯麦为“新德国”制定的外交政策,也值得重新审视。诚然,俾斯麦通过复杂的条约体系,把俄国和奥地利变成了德国的盟友,孤立了最大的战略对手法国,这对德国的国际环境显然是有利的。但是,作者泰勒注意到,俾斯麦的外交政策,实际上是不可持续的。比如,俄国和奥地利,虽然都是德国的盟友,彼此之间却存在复杂的领土争端。俾斯麦精心策划的“拉郎配”,充其量只能维持十几年和平。另外,英国曾是普鲁士的传统盟国。但德国在统一之后,经常用武力威胁邻国法国,这让英国产生了担忧。而俾斯麦费尽心思,也没能在退休前赢回英国的友谊。

作者泰勒评论说,俾斯麦虽然精通大国外交的内在逻辑,却不是一个好的政策制定者。他太以自我为中心,太在意他人的评价,甚至为了凸显自己的智慧,故意把同盟体系设计得极端繁琐,根本不在意继任者能不能把它们维持下去。这已经不是严肃的政治行为了,而是街头艺人变魔术。俾斯麦在回忆录里创造的个人神话,更是误导了整个德国知识界,使他们相信德国走上歧路,完全是由于威廉二世的过失,和他俾斯麦无关。这就显得过犹不及了。

结语

你对俾斯麦这位历史名人的复杂形象,一定会有很深的感触。一般来讲,政治家的公众形象,受到两种因素的影响:一是他本人,以及同时代的人留下的文字记录,二是专业学者站在历史后端做出的评判。但是,本书作者泰勒指出了一项重要的事实:历史人物会主动参与到自己形象的建构中。俾斯麦留下的回忆录,就是一种“刻意为之”的书写,为的是淡化自己的错误和阴暗面,拔高自己的伟大。这种建构,对后世学者的评判影响非常大。只有回到历史现场,像本书作者泰勒一样,详尽地阅读19世纪的文献档案,反复比对甄别,你才能触碰到一个真实的俾斯麦,客观评价他的优缺点。

而“凡人与政治家”这个书名,可以说是理解一位历史人物的最佳角度。作者泰勒还原了俾斯麦作为凡人的一面,他告诉我们:大政治家也有喜怒哀乐,也有性格缺陷和糟糕的生活习惯。肯定俾斯麦的历史功绩,并不意味着要为他的缺点避讳。同样,英雄固然是创造和利用时势的人物,但英雄也超越不了他的时代。俾斯麦如此,历史上的其他大政治家也是如此。

撰稿:刘怡;脑图:摩西脑图工作室;资料来源:得到APP听书栏目;声明:除原创内容特别说明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和音视频均来源于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在文章下方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成为榜样,把时间变成孩子的资产。每周和孩子共读一本书,帮助孩子拥有一个、每一本书都学习过的书房。

妈妈有焦虑,来母亲智慧文化馆!

地址:杭州南宋御街“密不可分母亲智慧文化馆”

联系人:叶子老师

0 阅读:0

郑胜辉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