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伦·巴菲特:终极金钱心智》:揭开他富有人生的秘密

郑胜辉 2024-08-31 21:52:37

郑胜辉学习与思考第2448天

这并不是一本关于具体方法论的书,而是一本关于思考方式的书。如果你只是打算得到一个投资策略,快速致富的话,就没必要听今天的内容了;但如果你打算探究致富的终极心智,希望在变幻的环境中始终屹立不倒,就很有必要听一听。就像人们一直强调的“价值观的价值”,这些有无之间看似“无”的东西,虽然看不见、抓不着,但很多时候却能够决定最终的命运,谁能说它们不重要呢。

何为金钱心智?

让我们回到作者第一次听到这个词的时候。那是2017年5月的第一个星期六。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年度股东大会在奥马哈举办。作为巴芒的忠实研究者,作者自然也在场。

在上午的会议接近结束时,一名股东向巴菲特和芒格提问说:“你们两位通过交流观点的方式进行资本配置,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资本配置出现失误,这种情况还会在伯克希尔的未来继续下去吗?”

表面上看,这个问题问的是资本配置,其实它问的重点是未来谁来做资本配置决策,也就是公司继任者。

巴菲特回答说:“伯克希尔的任何继任者,其资本配置能力和经验都肯定是董事会最重要的考虑因素。”他继续说,在很多公司里,CEO都有着不同的出身背景,或是来自销售,或是来自法务,或是来自制造业,他们从基层走到高层,但一旦担任领导职务,作为CEO,他们必须有能力做出资本配置决策。“如果伯克希尔的CEO仅仅具备某些领域的技能,而缺资本配置能力,那么这一定会影响公司的表现。”

他接下来说的话,让作者感到精神一振。

巴菲特说:“我管这叫作金钱心智(money mind)。人的智商可以达到120、140,或更高水平,或许一些人的头脑很擅长做某些事……可以完成大多数普通人无法做到的事。但我认识一些非常聪明的人,他们因为不具备金钱心智,也会做出非常愚蠢的决定。他们不具备资本配置能力,而我们需要的是具备这种天赋的人才(也就是具备金钱心智的人)。”

金钱心智,这个词作者以前从来没听巴菲特说过。那一刻他忽然意识到,自己研究沃伦·巴菲特这么多年,可能还是一知半解。

接下来的几年,他把研究重心就放在了金钱心智这个词上。围绕这个词重新研究了巴菲特的成长经历还有他的金钱哲学的发展。他感受到,金钱心智这个词其实有三层含义:

首先,它是一种思考重大财务问题的方式,比如资本配置。

在更高的层面上,它代表着你看待现代商业世界的总体思维方式,展示了你如何在复杂喧嚣的世界中进行个人发展和财富拓展。

在更广泛的层面上,它还适用于工作、生活,甚至教育。拥有金钱心智的人,很可能在许多方面都能取得成功。毕竟,那些有关金钱的经验和观念可以渗透到很多重要的人生议题中,比如风险、心态、成长,还有幸福。

下面,我们就一起打开巴菲特的money mind,金钱心智。

巴菲特金钱心智的养料:“学习一切可以学习的”

如果要问巴菲特金钱心智形成的起点是什么?很多人可能会首先想到巴菲特那位有名的投资导师格雷厄姆,提起巴菲特20岁读到的那本《聪明的投资者》,还有《证券分析》——这都是格雷厄姆写的。

但事实上,巴菲特金钱心智形成的起点,比这要早得多。

我们都知道巴菲特最有名的思想之一,复利思想。很多人以为也是从格雷厄姆那里学到的,其实,复利这个词无论是在《证券分析》还是在《聪明的投资者》中,从来没有出现过。这个思想是在巴菲特童年时就根植在他的头脑里了。

这本书里讲到,有一个很少人知道的故事,但很有可能是所有关于巴菲特的故事中最重要的。

1941年,11岁的巴菲特在图书馆发现了一本封面银光闪闪的书,叫《1000种赚1000美元的方法》,副标题是“利用你的业余时间做生意”。作者叫米纳克。这本书帮小小年纪的巴菲特打开了一个了解赚钱的新世界。

书里有这么一个案例,对巴菲特的影响尤其深远。

1933 年,一位名叫哈里·拉森的男子在当地药店购物时,发现旁边正好有个投币体重秤,就去试了试,然后他去排队买药。就在他排队的几分钟内,又有7位顾客决定试试投币体重秤。这引起了哈里的注意。他后来跟店主了解到,这些机器是租来的,收益的75%归拥有投币体重秤的公司,其余的25%归店主,每月大概能收入20美元,按今天的美元价值来算是400美元左右。

哈里了解到这些后,用自己的存款买了3台体重秤放在商店里,后来平均每个月能拿到将近100美元的利润。然后,他接下来做的事引起了巴菲特的兴趣。哈里说:“我一共买了70台体重秤,后面的67台,是用前面3台赚到的钱买到的。这些钱让我过上了不错的日子。”

这个故事其实就反映了复利的本质——每次赚一点点。我们通常认为复利的概念仅适用于利息,但复利的核心概念实际上更为广泛、强大。就是像故事里体现的,利用初始的一点点利润获取更多的利润。

后来,十几岁的巴菲特完美复刻了哈里的故事。他和一个朋友合资花25美元买了一台二手弹球机,把它安装在附近的理发店里,然后他们用赚到的钱,又添置了两台同样的机器。一年后,他们以1200美元转手了这个生意。

许多年后,巴菲特依然会用“投币体重秤”来描述他的想法。他说:“我会买一台体重秤,然后用赚来的钱去买更多的体重秤。很快我就会有20台体重秤,每台秤每天称重50次。我想这就是钱的来源,有什么比这更美妙的吗?”正是这种心智架构造就了今天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

所以,回到米纳克的那本《1000种赚1000美元的方法》。作者认为,对于今天的我们而言,这本书的真正价值在于它提供的关于赚钱的基本原则,正是这些帮助巴菲特形成了金钱心智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不仅体现在我们刚才说的“复利思想”上。米纳克的书里还有一段话对巴菲特影响至深,她写道:“创办自己企业的第一步是了解情况……所以,阅读所有有关你打算进入的行业的出版物,综合他人的经验,在他们的基础上开始你的计划。”她认为,只有那些认为自己知道一切的人,才会认为交流想法是愚蠢的。真正的愚蠢是,花费巨额成本去试错,回头才发现,有别人早踩过这个坑,甚至都把它写在书上了。

巴菲特一直没有忘记这些话。这构成了他金钱心智最坚实的底座,那就是——“学习一切可以学习的”,也衍生出了他那条经典的“能力圈”原则——不了解的一概不碰。

如今,在奥马哈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总部,行政楼层里最大的房间不是巴菲特的办公室,而是大厅下面的图书馆,那里不仅有海量的书籍,还有一排排的文件柜,里面装的都是企业的故事;文件柜里的资料,包含所有重要上市公司过去和现在的年度报告。这些,巴菲特全都读过。

在这本书里我还注意到,巴菲特在大学阶段竟然先后在三所大学就读。他使用自己宝贵的大学时光的至高原则是——我必须要学到我想学的东西。一开始,他进入了有名的沃顿商学院。但由于在这之前,他已经读了一百多本关于商业和投资的书,所以在沃顿待了两年,他感觉没有什么更多的收获。他花了更多时间在费城的一家证券公司研究股票,因为在这里所学到的远远多过课本。

等到大三开学的时候,巴菲特从沃顿商学院消失了。他转学回到家乡奥马哈,就读于内布拉斯加大学,并在一年内通过了14门功课,获得了学士学位。同时,他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图书馆里,疯狂地阅读每一本他能找到的关于商业和投资的书。

1950年夏天,巴菲特看到了一本新书——《聪明的投资者》,这是本·格雷厄姆的新作,也是后来被巴菲特称为改变他命运的书。后来,他发现,格雷厄姆是哥伦比亚大学的教授,于是他立刻向哥伦比亚大学提交了入学申请。没过两个月,他就离开了奥马哈,前往纽约,来到了哥伦比亚大学的校园,坐到了格雷厄姆亲授的课堂里。

巴菲特在大学阶段不停在追问自己的,始终是这么两个问题:我想要学到什么?我在这里能学到什么?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决定了他要不要留在此处,或者去往他处。而我想,这两个问题,也同样是所有在学业或事业中谋求不断进步的人,需要持续追问自己的。

巴菲特金钱心智的支柱:实用主义

刚才我们讲的是孕育巴菲特金钱心智的基本养料,可以概括为,“学习一切可以学习的”。我们可以看到,这个观念形成于巴菲特童年阶段,影响了他的求学和立业。

而在巴菲特正式进入投资领域之后,他的金钱心智中那根核心支柱开始成形。作者认为,这根支柱就是:实用主义。是它推动了巴菲特投资哲学的不断演化。

但作者第一次听到这个词被明确地提取出来,是从芒格的口中。

我们知道,芒格一直是一个推崇理性的人。通常,在别人问到是什么造就了他的成功的时候,“保持理性”都是一个最常出现的答案。

但理性并不是一个虚无缥缈的东西。作者发现,在2010年伯克希尔年度股东大会上,芒格提供了一条普通人通往理性的明确路径。

当时,一位股东提请巴菲特和芒格描述他们的生活理念。作者想,答案一定是理性。但让他吃惊的是,一向少言的芒格迅速抓起麦克风,大声说:“实用主义!去做一些适合你性格的事,去做一些有效的事,然后坚持不懈。这是生活的基本法则——重复有效的方法。”

这是作者第一次听到巴菲特或芒格使用实用主义这个词。但后来他越研究越发现,这个词贯穿了他们投资生涯的始终,甚至可以说是他们金钱心智的核心支柱。

到底什么是实用主义?

作者追溯到,美国的实用主义模式,最初是由哲学家威廉·詹姆斯于1898年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一次演讲中提出的。根据詹姆斯的观点,实用主义的核心并不是一种哲学,而是一种实践哲学的方式。詹姆斯认为哲学家们浪费了太多的时间来辩论抽象的原则,试图证明或反驳形而上学的问题。但事实上,他们真正应该问的是,持有一种哲学观点而不是另一种观点会产生什么实际影响。实用主义者并不依赖于绝对的标准和抽象的想法,而是依赖于结果,只看重那些真正有效的、帮助你实现目标的东西。

所以我们会发现,实用主义者往往可以在头脑中保留既有真理的同时,很容易地采用一个新的想法,让自己的头脑更新迭代。我们可以说,实用主义是一个过程,它允许人们在一个不确定的世界中航行,而不会被困在绝对的荒岛上。

那么,我们怎么把实用主义,跟芒格一直在讲的理性联系起来?

从芒格的另一句话里,我们可以找到答案。在一次晚宴上,芒格被提问,请他说出促使他成功的一个品质。他照旧回答了“理性”。然后又补充说:“那些说自己是理性的人应该知道,事情是如何运作的,什么是有效的,什么是无效的,以及为什么。”你看,这不正是实用主义的内涵。

所以,在芒格看来,实用主义是通往理性的必经之路。或者,就像一位叫约翰·卡格的哲学家说的,实用主义弥合了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之间的分歧。理性主义是遵循认知原则行事,但实用主义是把理论知识和现实经验相结合,去锤炼出那些真正有效的知识。可以说,是实用主义让理性不会僵化,让理性持续有效。

书里还重点讲到,是实用主义帮助巴菲特从价值投资的第一阶段走到第二阶段,然后走到第三阶段,取得了在投资上的持续成功。作者对于巴菲特价值投资理念的这个三阶段演变分析,也是这本书的一个独创性观察。

首先第一阶段,就是经典的格雷厄姆式的价值投资,认为买股票就是买公司,只有在股价低于该公司的内在价值时,并且有足够安全边际的时候,才能购买这只股票。

这种经典价值投资的成功依赖于均值回归的概念,也就是,相信价格被低估的股票最终会上涨,而价格虚高的股票最终会下跌。在《证券分析》的封面上,格雷厄姆引用了罗马抒情诗人贺拉斯的一句诗:“今天那些已然坍塌的,将来可能会浴火重生;今天那些备受尊荣的,将来可能会销声匿迹。”

这条理念当然没错,但是如果仅仅遵循这一条理念来选股,那就是好公司坏公司都可以买,只要它当下的价格足够低就行。足够低,将来就能赚钱。

所以在经典价值投资的指导下,很多人就会一味地去关注那些低市净率(每股股价与每股净资产的比率)、低市盈率(股票价格除以每股收益)或高股息收益率(每单位的股票投资所能得到的股息)的股票。认为这就体现了股票便宜、划算。

但是巴菲特发现,即使这些特点结合在一起,也远远不能确定投资者是不是以物有所值的价格买入的。而相反的,那些高市净率、高市盈率、低股息收益率的股票,也并不一定就不划算,赚不了钱。

为什么呢?这是因为,格雷厄姆只是根据公司当下的价值来判断这个价格划不划算,但是公司的价值是在变化的。巴菲特认为,在评估公司价值的时候,不仅要看到当下的价值,还要通过对公司各方面信息的研究,对公司管理者的考察,对公司战略规划的分析,去预测它未来的走向,把它未来的价值也计算进来,这才是公司真正的内在价值。

“看到公司未来的价值”,这几个字可能会让你联想到人们经常说的,“成长型”投资。

巴菲特说,大多数投资者在两种惯例——“价值”投资和“成长”投资之间做选择,仿佛这两个概念在设计上是相互排斥的。巴菲特承认,在他年轻的时候,也因成长与价值之争而有过困惑。但他后来明白了“这两种方法最终是相互交融的。在计算价值时,成长本身就是一个组成要素,本身就构成一个变量,它的影响可以是负面的,也可以是正面的。”

换句话说,有些现在看起来价格高的股票,但因为公司有巨大的未来价值,折算过来会发现当下的价格其实是便宜的;而相反的,有些现在看起来价格低的股票,如果未来公司的价值会进一步走低,这意味着现在的价格反而是贵的。

而我们知道,芒格在遇到巴菲特之后,不断劝告他“买真正的好公司”,“跟优秀的公司一起成长”,背后其实也是这个含义。

这样的思想转变,促使巴菲特从格雷厄姆式的经典价值投资,进化到了他的价值投资的第二阶段。书中借助了一个比喻来描绘巴菲特价值投资方法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之间的区别:这就相当于一张快照和一部完整电影之间的区别。快照是定格了一个特定时刻,电影则是随着时间徐徐展开,不断变化的,而公司价值,也是这样。

明白了这些之后的巴菲特,实现了从“买便宜货”到投资优秀企业的转变。也正是在这个阶段,他买入了可口可乐、喜诗糖果等给他带来了巨大的、持续的收益的股票,后来成为大家口中的“股神”。

而接下来,互联网时代到来之后,巴菲特的价值投资又从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演化。这背后的推动因素是他对于互联网时代商业模式改变的思考。

在第一阶段中,商业模式主要是由有形资产来定义的。在第一阶段看公司业务,主要看有形资产,比如有多少工厂,多少设备。

在第二阶段,要更好地预测公司未来的价值变化,就要把无形资产要素也考虑进来,比如产品的吸引力、品牌价值,还有涉及各种渠道的供应链。在这个阶段,对于一家公司来说,更多是服务方面的要素推动了销售和利润的增长,它需要的资本明显少于第一阶段。

在第三阶段,全球互联网把个人电脑和智能手机连接起来。这让很多公司的商业模式发生了根本改变,有形资产投入成本大幅下降,而价值产出却呈指数级增长。

这是因为,在数字时代,很多产品一旦被开发出来,增加产量的边际成本便接近于零。也正因为是这样,决定企业规模和增长速度的核心因素由供给端彻底转向,落在了需求端。企业成长依靠的不再是产能的扩大,而是用户的增长。

而用户增长速度由什么决定?之前在《无限供给》那本书的解读中,我们重点讲到了网络效应、锚定效应、路径依赖,而这几个词在今天这本《终极金钱心智》里面也被重点提到。正是这些因素构成了网络经济的价值。在网络经济中,如果某种产品的使用者是通过某种网络形态被连接起来,那么这种产品的价值会随用户数量的增加而增加。简单来说就是,“用的人越多,产品价值越高”,而这些与巴菲特多年以来所说的“特许经营权”实际上一脉相承。

也正因为认识到了网络经济的价值,巴菲特的价值投资方法从第二阶段进化到了第三阶段。

在以前,巴菲特和芒格都是远离一些高科技公司的。但是在2016年,也就是巴菲特86岁那年,他开始买入苹果。作者认为,这正是因为他在苹果身上看到了网络经济的强大价值。他看到,从iOS操作系统到不同形式的产品,包括Mac电脑、iPhone、iPad,还有可穿戴设备、苹果手表和AirPods等,所有这些产品都被连接到同一个服务系统上,牢牢地留住了苹果用户,创造了一个强大的全球特许经营权。后来,巴菲特又从2019年第二季度开始购入亚马逊的股票,这背后也是因为亚马逊通过网络经济构造出的“全球特许经营权”。

在当今,我们会听到有人说价值投资已经过时了。或许,经典的格雷厄姆式的价值投资的确已经不再适用于当下,但是,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理念一直在进化。

通过研究巴菲特在过去65年中投资哲学变迁,我们可以看到,一方面,巴菲特的确是一个理性主义者,他忠于格雷厄姆的理念内核,只有在股价提供了安全边际、低于该公司的内在价值时,他才会购买股票。

但同时,他也重视从每一次投资实践中吸取经验、教训,从每一次研究学习中进化思想。这样将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相结合,就构成了他金钱心智的支柱——实用主义。

巴菲特金钱心智的底色:热情是永远的财富源泉

下面,我们来说说巴菲特金钱心智的底色。

你还记不记得,在前面,咱们讲到,巴菲特11岁时买的那本书《1000种赚1000美元的方法》。这看起来很不像是一个小男孩会感兴趣的书,除非他对赚钱特别着迷。

巴菲特的确从小对赚钱就很着迷。6岁时,他就在路边摆摊卖糖果、口香糖和汽水。他还以25美分的价格从祖父的杂货店批发来每包6瓶装的可口可乐,然后拆开卖,每瓶5美分,回报率是20%。

但是,他对赚钱很着迷,并不是因为他真的需要很多钱,更多的是因为他把赚钱看作是一项很有意思的游戏。

人们很少注意到巴菲特从小对于玩游戏的热情。

6岁时,巴菲特就热衷于跟家里的姐妹们在卫生间玩弹球比赛,他来制定规则、当裁判。他还和他的童年伙伴一起发明了许多智力游戏,比如记忆过往车辆的车牌号码,或者计算在当天的《奥马哈世界先驱报》上某一个字母出现的次数。他还喜欢玩大富翁和拼字游戏,也喜欢棒球和橄榄球赛。

把他童年时所有的游戏联系在一起的是两个字——竞争,没错,巴菲特喜欢竞争。

今天,很多人都知道,巴菲特是一个桥牌发烧友。据说,他最初买电脑就是为了让自己可以在网上玩到深夜,而不用出门找牌友。很多人说,桥牌和投资很相似——它们都是概率博弈,其中对决策的信心是关键。这两种游戏最精彩的部分都在于,不断会有新牌与旧牌的换手,而解决谜题的工作永远不会停止。

巴菲特的确把投资也看作是一种游戏。他曾说:“投资是最好的游戏。”

和所有游戏一样,投资是竞争,玩游戏的人都有强烈的获胜欲望。作者觉得,最棒的投资者,应该是一个像运动员一样的人;运动哲学中有很多地方都值得投资者借鉴。

运动和投资,都是一种既包含过程,又包含结果的游戏。但是,很多股市中的人,都只注重结果,很少考虑过程。作者说,这是一个遗憾,因为他们这样就永远不会体验到锤炼思想、深思熟虑、发现价值的乐趣。有位运动机能学教授曾经说:“在体验运动的过程中,值得重视的不仅仅是运动的终点,不仅仅是冲刺越过终点线的那一瞬间,还有过程本身。”

投资和体育一样,都充满高潮与低点,以及无数的奋斗与挣扎。真正优秀的投资者能够欣赏、享受这个过程本身,而不仅仅是盯着结果。在这种心态下,他们就会觉得每一个时点都是富有意义的,也不会局限于计算短期的盈利或损失,而是能够更好地执行自己的长期策略。

把投资视为一个“连续的经历”,而不仅仅是输赢的结果。这也是巴菲特给我们提供的一个新视角。他对于投资的热爱,来自这项游戏本身,而不仅仅是结果。

这个视角不仅能用在投资上,还可以用来审视我们的工作、生活。

哲学家威廉·詹姆斯曾经在一篇文章里写道:“每当一个生命的过程向生活中的人传达一种渴望时,生命会变得真正重要。”他写到,这种渴望可以出现在各种活动中:运动、艺术、写作和反思性思维,但是“无论在哪里发现这种渴望,它都是对现实的热情……”

这种热情会给一个人带来巨大的能量,也会是一个人财富的永续源泉。25年前,作者曾在《巴菲特之道》那本书的最后一段总结说:“巴菲特每天满心欢喜地去上班。他说,我拥有了想要的一切,我爱每一天,我的意思是说,我跳着踢踏舞去上班,和那些我喜欢的人一起工作。”

25年过去了,这一切并没有什么改变。

巴菲特说:“我对工作感觉很好,我每天早上去办公室时,觉得自己好像要去西斯廷教堂画画一样,还有什么能比这更有趣呢?这就像一幅未完成的画,无论我在画布上涂蓝色还是红色,我都可以随心所欲。”

如果我们把伯克希尔比喻为一幅壁画,那么,资金就是巴菲特手中的颜料和画笔。这幅壁画上描绘了许多场景、许多挑战、许多事件。任何人,甚至是巴菲特本人,都很难挑出哪一个场景是最著名的,它们共同造就了这幅壁画的精彩纷呈。

歌德说过:“没有到过西斯廷教堂的人,无法真正地了解一个人的力量所能达到的程度。”而同样,我们要真正欣赏伯克希尔的故事,甚至是任何一个人拓展自己人生画卷的故事,也应该把它看作一件艺术品。《华尔街日报》艺术专栏撰稿人兰斯·埃斯普朗德告诉我们:“当我们处在艺术之中,我们甚至会忘了艺术本身,重要的和吸引我们的不是目的地,而是旅行的过程。”

艺术的旅程与体育和投资领域的“过程”是一样的。欣赏艺术需要一把舒适的椅子。为什么?因为作为观众,我们需要舒适、耐心、专心。“然后,就像艺术家一样,我们可能会发现,我们已经超越了观察的艺术,转向了发现的艺术、发掘的艺术。”

每个人都是雕琢自己人生的艺术家。而对于艺术家来说,热情是永远的动力源泉。就像它也是巴菲特金钱心智的永恒底色一样。

结尾

巴菲特总是说:“投资比你想象得容易,但比看起来要难。”这个“难”说的是什么呢?并不是说你要掌握很多的模型计算方法,做多少艰深复杂的研究,真正困难的其实就是养成正确的投资气质,或者说,正是我们今天反复在讲的——金钱心智。

当年,作者在写《巴菲特之道》时,曾明确表示:“我不能向读者保证,他们能够获得与巴菲特一样的投资成果。但我可以向他们保证,如果他们应用书中列出的投资原则,他们很可能会看到业绩有所改善。”

同样,这本《终极金钱心智》也并不能保证我们能构建和巴菲特一样的心智结构。但我相信,如果你愿意花时间研究和思考我们今天所说的内容,你会看到自己心态的改善,看到自己更快的思维进化速度,看到自己更加接近“理性”的境界,看到自己在人生每个关键抉择上更清晰的视野。

我相信,仅凭这些,就值得我们花时间来品味这本书。

撰稿:哈希;脑图:摩西脑图工作室;资料来源:得到APP听书栏目。声明:除原创内容特别说明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和音视频均来源于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在文章下方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妈妈有焦虑,来母亲智慧文化馆!

地址:杭州南宋御街“密不可分母亲智慧文化馆”

联系人:叶子老师

0 阅读:0

郑胜辉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