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百年不涨价还有点贬的商品?

桌子看文化 2024-03-26 04:12:30

市井杂谈之一

闲来无事,几个好友相约到一江边风景区,品茶吹牛。说到当前网上最火的刀郎新歌《罗刹海市》中的歌词时,一位号称为学究的老兄,嘴里念着“半开门…”,突然话锋一转,问:中国有没有百年不涨价还有点贬的商品?几兄弟都是在商海里拼打出来的,这个问题把各位都整“蒙”了!你望我,我望你,茫然不知。最后眼睛都望向笑眯眯的学究。

“学究老兄,别卖关子了。弟兄们都是粗人,你还是卖异弄一下你的学问吧。”

“从哪里说起呢,就从银子说起吧。”学究这个外号不是白来的。学生时代,那时书籍封禁,什么都成了“封、资、修”!除了伟人著作就是有几本钦定的革命小说。学究求知心切,在地上捡到半张纸,纸上有文字,也要翻来覆去的看半天。而且还能说出纸上没有、他从纸上推断出来的相关内容。于是,浑名“学究”,在几个好友之间叫出来了。

学究喝了一口香茶,长篇大论起来。

银子,是中国历代王朝的通用货币。在清末民初,一两银子,可换一千八百铜钱。清末民初实际上是银元,与银两混用。最先引入的是墨西哥的银元,银元上有一个鹰,称为墨西哥鹰洋,一个鹰洋,重约七钱多纯银。民国成立,铸有袁士凯头像的,称为“袁大头”,也有铸的孙中山头像的银元,重量,含银量与墨西哥鹰洋一样。如果一个银元按一两银子的0.7计,那么一个银元可兑換一千二百六十铜钱。后银元乏值,一个银元可兑一千零五十个铜钱。后贬到一千。

我就以一个银元兑一千铜钱为例来说。因为我看到的有关文章,就是在北伐战争前后时期的。暗门子,也就是半开门,就是那种最低档的妓女,一次是二个银毫子,或称为银角子。相当于0.2个银元,也就是二百个铜钱。

一个铜钱当时能买一个烧饼,三个铜钱可买一碗小面,那就是六十六碗小面还有剩。或者一碗冒尖的饭加小菜。按当时的物价,二百个铜钱可买约三十斤到四十斤次等大米。

现在城中村半开门门的价是多少?各位都是底层滚出来的,一般是五十,高低差别不大。五十在超市买最低档大米,也不过二十五斤,看来还贬的不多。如果以小面计,只能买六到七碗了,这贬的也太多了。不过,半开门们可能也不常到饭馆吧。你们说,这个商品是不是没有涨价,还降了价。

几兄弟你看我,我看你,看来还真是那么一回事。

学究又往下侃。

再有,当时的底层警察,一个月才八块银元,有的地方才六块。当时这点钱,一家五口也能生活了。而半开门们呢,他们的主顾都是贩夫走卒之类的最低层人物,人口基数大。半开门一天最低接侍五个顾客算,也有一块银元,一个月就有二、三十块银元。她们能买小院、搽脂抹粉、穿丝带绸,也就不足为怪了。比当时的底层警察们富裕多了。月收入差不多是底层警察的三倍多!

现在,最底层的辅警、协警,每月工资也不过四千多。城中村的半开门们呢,她们的收入差不多还是底层警察的三倍多。社会过了一百年,还是停留在百年前。

“学究老兄,你没搞对吧,警察叔叔们不是商品!”

“当然不是,我没有贬他们的意思,只是与半开门们收入作个对比。”

一阵默然。

“学究老兄,你这些素材提供给某大学敎授、或者社科院什么专家之类的。他们或可整一篇在顶级期刋上的头条,还可以申请几十万社科研究基金什么的。”

“是啊,可惜我只是个做小生意糊口的,那种轻松钱与我无缘。”

“你混的圈子就混错了!”

几兄弟一阵爆笑。

0 阅读:3

桌子看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