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打的女校长张桂梅接受董卿采访,一句话暴露了她的软肋

森阳聊历史 2023-03-02 05:52:07

文|灵里

一次,张桂梅参加《朗读者》。

董卿问道:“你有孤独的时候吗?”

张桂梅毫不迟疑地说:“是的。我可以战胜困难,战胜贫穷。但是孤独,让我费出了很大的力气来战胜它。”

在我们的印象中,张桂梅是个铁打的女人。她独自创办女高,将众多山区女孩送出大山,成就了她们的人生。

但我们从未想过,张桂梅竟也会感到孤独。

失去爱人的孤独

1993年夏,张桂梅的丈夫查出胃癌晚期。

丈夫对张桂梅说:“万一我没有了,你怎么办?”

黑暗中,两人对坐着哇哇大哭。

次日,查房医生进门一看,张桂梅的脸老了30岁,丈夫的头发白了,胡子也白了。

这天,张桂梅才知道,原来人真的会一夜白头。

为给丈夫治病,张桂梅倾尽所有。可在1996年,丈夫还是永远闭上了双眼,留下张桂梅一人独活

安葬那几天,张桂梅数度崩溃。

骨灰被埋在学校后山上。这个曾经与丈夫相爱的地方,埋葬了他们幸福的过往。

丈夫是个非常顾家的男人,对张桂梅的宠爱渗透于生活的点点滴滴。他做得一手好菜,将家务活全包了。张桂梅看中哪件衣服,他就立刻买给她。

那时,张桂梅爱穿红裙子,爱涂口红,爱逛歌舞厅。她像所有小女人一样,享受着丈夫的体贴和小家的温馨。

张桂梅最珍贵的回忆,是与丈夫同台表演。

那年,学校举办联欢晚会。

玩到兴头上,众人起哄:“董校长拉一个,张老师唱一个!”

张桂梅有些羞涩,看了一眼丈夫。丈夫则一脸笑意地邀她:“试试吧。”

丈夫熟练地拉起二胡,张桂梅应声开嗓,唱了一曲《毛主席来到咱农庄》:“麦苗儿青,菜花儿黄,毛主席来到了咱农庄……”

歌声与二胡声交缠,欢笑与掌声交织。丈夫一脸温柔地看着她,她唱着,笑着,看到了生活最美好的模样。

可是,这样的幸福却没有久留。

演出后不久,丈夫老觉得自己难受,上医院一查,竟是胃癌晚期。

张桂梅变卖了全部家产,向亲戚朋友借了个遍,花了20余万元,还是没能留住他。

那次同台表演,是他们此生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那晚的欢歌笑语,永远定格在那里,遥不可及,刻骨铭心。

每每穿行于教学楼之间,每每想起丈夫的脸,张桂梅都被一种无言的伤痛包围。失去丈夫,生活失去了意义。

写下申请,坐上车,张桂梅离开了繁华的大理,只身去了地处边远的一所学校。

去一个陌生的地方,放逐自己,忘掉过去。

从此,张桂梅孤身一人。孤独,寂寞,成了生活的底色。

失去亲人的孤独

“你哥哥快不行了,在病房里一直喊你的名字,快回来一趟吧!”电话那头,姐姐的话带着哭腔。

这消息犹如当头一棒,打得张桂梅脑袋一片空白。

那时,张桂梅正在北京录节目,准备与一位企业家对话,以求对方资助女高。倘若此时中止,资助金就落空了。

一边是至亲的家人,一边是山区贫困的女孩们,张桂梅陷入了犹豫。

良久,她颤抖着声音说:“我把这里的事情忙完了就回去。”

她收拾好心情,整理好仪表,登台与企业家对话。对话很成功,张桂梅获得了资助。但她来不及高兴庆祝,因为哥哥还在等着她。

一结束,张桂梅就赶忙打电话回家。只听电话那头埋怨地说:“已经火化了,你不用回来了!”

说完,电话挂了。

张桂梅拿着手机,一动不动,眼泪不自觉往外涌。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更不敢相信,自己竟愚蠢到没去见哥哥一面。

她是家里的老幺。爸爸妈妈疼爱她,哥哥姐姐包容她,一家人都把她捧在手心里。

小时候,张桂梅和哥哥的感情最好。外出时,她不想走路,都是哥哥背着抱着走。那时,她可是全村小女孩羡慕的对象。

可这些年来,她一心扑在山区孩子们身上,完全把家人抛在了脑后。母亲的坟,她只去过一次,父亲的坟,去过两次。

父母的身影隐约出现在眼前,哥哥姐姐的笑容飘荡在脑海中;儿时的欢乐萦绕心头,家人的宠爱仿佛近在昨日。

可是一切都回不去了。

父母去世了,哥哥离开了。自己一人在他乡漂泊,就像孤魂野鬼,无依无靠。

不被理解的孤独

张桂梅没了丈夫的理解,没了至亲的理解,更难得到陌生人的理解。理解的背后是道不尽的屈辱。

“骗子!戴个眼镜,还出来骗人!”

“呸!你个不要脸的!”

“好手好脚的,光天化日之下就出来骗钱!”

张桂梅不止一次遭到这样的辱骂。

2002年,张桂梅想要创办一所免费女高。她向上级申请,却无奈被拒。走投无路之下,她放下尊严,沿街乞讨。

她带着自己所有的证书,游走在大街小巷,跟人说自己的梦想,乞求好心人捐钱。

但是,根本没人理解她的梦想。

人们朝她吐口水,说她不要脸,甚至有保安放狗咬破了她的裤腿。

陆陆续续乞讨了五年,她才筹到一万块钱,创办女高的梦想眼看无望了。

正当张桂梅打算放弃时,转机出现了。

机缘巧合下,张桂梅的事迹被报道了出来。一时间,她火遍大江南北,各方捐款纷纷涌来。

2008年,女高办起来了,并且成绩斐然。

张桂梅的梦想终于成了现实。

2018年,一个毕业生带丈夫回母校捐款。张桂梅得知该生成了全职太太后,断然拒绝。

她怒道:“滚出去!家庭那么困难,我们把你供到现在,你反而当起了全职太太!你看男人在外面找女人的有多少啊,我最反对当全职太太!”

被拒绝第二年,那个全职太太考上了特岗教师。她回应道:张校长只是不忍走出大山的女孩子,又被柴米油盐禁锢住,过上曾经的老日子,才会如此愤怒。

可这时,有人出来骂张桂梅。

“她就是一个没生过小孩,思想极端的人罢了。”

“自己没孩子,心理变态,才强迫女生这样!”

“只开女高,搞男女对立!”

无数谩骂声涌向张桂梅,她选择默默承受。

不仅不被外人理解,甚至家人也不理解她。家里人都说,张桂梅被荣誉弄疯了,拿奖拿上瘾了。

在节目上提起家人的态度,张桂梅的嘴唇在颤抖,眼泪顺着眼角悄然滑落。

从乞讨开始,张桂梅一直遭人误解,谩骂,攻击。只有她自己知道,在通往梦想的路上,她熬过了多少个绝望的日日夜夜。

独自奋战的孤独

“你办的什么破学校!我家要是贷款贷得起,就不读你这破学校!”

张桂梅进一家门,就被骂一次。出一家门,心就凉一截。

女高创办后,老师们不会讲课,学生们不会学习,根本没法儿进行教学。不到两个月,17个老师就走了9个,学生也纷纷离校了。

没老师,没学生,办什么学校?

张桂梅顾不上挽留老师,天天往学生家里跑,劝他们回来上学。但是,没有一家人愿意把孩子放出去读书,还把张桂梅骂出了门。

跑了一家又一家,张桂梅累得话都说不出来。折腾了好长一段时间,她才不得不承认,想凭一己之力改变山区女孩的状况,太难了。

她想放弃了。

张桂梅拖着步子,找到领导:“学校办不下去了。对不起,给你们添麻烦了。”

“回去把档案整理好,我们进行交接。”

她失魂落魄地回到学校,一屁股坐在凳子上。曾经激情澎湃的梦想,此刻只剩无力感。

她先整理学生的档案,而后整理老师的。突然,她发现,剩下的8名老师中,竟有6名党员。

羞愧之情爬上心头,她瘫坐到地上,心想:但凡有一名党员在,就不该让阵地丢失。如今有6名党员在,怎能让党的扶贫阵地丢了呢?这还算什么党员?

新的希望又燃烧起来了。

张桂梅火急火燎地将老师们召集来,激动地说:“我们是党员,让我们重新宣誓吧!”没有党旗,就在墙上画党旗,在上边写誓言。

在张桂梅的带领下,老师们举起右手,宣道:“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

这句话还没说完,大家早已哭成一片。

这条路,太难走了,每一个人都精疲力尽。但是,帮扶边疆,是党的事业。坚守边疆,是张桂梅的理想与责任。

再苦再难,她都要坚持下去。

年岁老去的孤独

如今,张桂梅已经64岁了。从17岁开始支援边疆,她把最好的青春年华献给了祖国。

她亲手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学生,自己身上的疾病却越积越多。

年纪大了,张桂梅变得有些许感伤。

学生毕业时,她悄悄躲进教学楼,从窗户里看她们。

张桂梅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不舍得她们离去,不敢跟她们说再见。她害怕,她们踏出校门之后,就会忘记她,不再回来了。

她劝自己:你多狭隘啊,你要大爱一点。

老师学生们唤她去说几句话,她强忍泪水,说:“你们听好了,不准记着我,更不准老打听我身体如何……”

夜晚,张桂梅在走廊上踱步。听着教室里朗朗的读书声,她觉得异常孤独。这种孤独攀上心头,就难以甩开。

许是因为老了,病多了,张桂梅开始思考生与死的问题。

早上起床时,张桂梅全身僵硬,头疼欲裂。她的手上贴满膏药,一顿早饭就要吃12种药。她说:“我怕我今天晚上睡一觉,人没了。”

2018年,她突然病重晕倒。醒来后,张桂梅说:“我的情况不太好,能不能把丧葬费提前给我,我想看着这笔钱用在孩子们身上。”

丈夫离世时,她曾想过自我了断。可如今,她却还想多活几年,多培养出一些孩子,为党的扶贫事业多做点贡献。

奋斗了这么多年,她老了。年岁老去,是一件无法控制的事情。

人老了,容易多愁善感,想得很多。年老的孤独感,也许是张桂梅最无法排遣的。

孤独中的坚忍

诚然,张桂梅是孤独的,但她却在孤独中磨砺出无比的坚忍。

丈夫去世,她曾一度想随他而去。但她却在山区孩子们身上,看到了人间另一种疾苦,找到了活下去的理由,站了起来。

没见哥哥最后一面,她满心懊悔,自责了一辈子。但她没有因此消沉,而是将这份歉意放到心底,化成动力,继续前进。

为创办女高,她忍受了诸多侮辱、质疑和谩骂。家人的不理解,更是让她背上了沉重的包袱。但她没有被压垮,而是怀揣理想,坚强挺立。

她曾独自一人奋斗,曾想过放弃。但她牢记使命,决意完成自己的诺言,为山里的孩子们付出一切。

她身患二十余种疾病,年老的孤独折磨着她的心灵。但她满心都是学生,病入膏肓时仍想着为学生付出。她害怕死亡,却又向死而生。

生命是一场孤独的旅行。

张桂梅选择了自己的人生道路,为之赴汤蹈火,孤独前行。

在孤独中,张桂梅锤炼出了坚忍的品格,成就了自己精彩而又意义非凡的一生。

“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

这是张桂梅写的校训。

她以此教育山里的女孩子们,追求更高更远的理想。而她本人,也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成了高山,站在群峰之巅。

人生的苦难实多,对张桂梅而言更是如此。

痛失挚爱和亲人,遭受辱骂与怀疑,独自奋战在边疆,身患疾病,痛不欲生。但她扛住了一切,并用自己的生命,为山里女孩们点亮了一束光。

她的所作所为,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共产党人的坚守与执着,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光辉灿烂。

张桂梅的一生,如桂之芳,如梅之韧。

【参考资料】:

感动云南人物 张桂梅.新浪新闻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事迹简介.人民网中宣部授予张桂梅时代楷模称号.新华网“时代楷模”优秀人民教师张桂梅:用爱点亮乡村女孩的人生梦想.央广网张桂梅谈初心:改变贫困山区女孩命运 为社会做贡献.中国新闻网张桂梅原名曝光!取自开满野玫瑰的地方…….环球网张桂梅在讲台上突然倒下!24年前这段视频刷屏…….人民网“七一勋章”获得者张桂梅:戴着这枚沉甸甸的勋章,我受到莫大的鼓舞.潇湘晨报

.END.

往期精彩文章推荐:

0 阅读:49

森阳聊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