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镇西】把当“名师”作为成长目标,是对年轻教师的误导!

才干王营评 2024-09-12 07:54:26

【李镇西】 把当“名师”作为成长目标,是对年轻教师的误导!

原创 李镇西1 镇西茶馆

2024年09月08日 19:55 广东

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唐丹老师(李镇西抓拍)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立志当“名师”成为许多年轻教师的成长目标,因为许多专家和校长就是这样勉励年轻人的。

最近读到的一篇文章《新学期,你距离“名师”还有多远?大数据告诉你,名师是这么炼成的!》,这篇文章居然没有署名(我对网络上一些人转发文章却不署作者姓名很是反感,这是对作者的极不尊重),文章来源于《中国教育报》。

我非常理解作者的善良用意,他希望年轻教师能够成长得顺利一些,并试图给出具体的建议。这份真诚情怀,我是十分钦佩的。

客观地说,这位不知名的作者在谈论教师成长时,许多观点是对的。比如“个人的努力”“实践和反思”,尤其是说“保障教师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等等,都非常正确。

但恕我直言,作者立论的前提就错了。这个前提是:青年教师成长的目标是成为“名师”。所以文章的标题是:《“新学期,你距离“名师”还有多远?》并说:“大数据告诉你,名师是这样炼成的!”而作者所依据的所谓“大数据”,主要是中国教育科学发展研究院专家对300多位名师的调查以及10位教师的访谈——300多个调查样本,怎么能说是“大数据”呢?

已经有一些年头了,不少似是而非的观点一再传播,渐渐就成了“天经地义”的“真理”。比如,把成为“名师”作为年轻教师成功的标准,已经成为许多校长和老师深入骨髓的想法。

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罗勇老师(李镇西抓拍)

首先要弄清楚,什么叫“名师”?作为一名退休语文教师,我理解“名师”之“名”,即名望、声望,或者说影响力。通俗地说,名师就是有影响的教师。而这个“影响”,显然是教师的思想与实践自然而然地形成的社会影响。既然是“自然而然”,那名师从来就是社会公认的,而不是谁“授予”的,或者由教育行政部门“认定”的。所以,现在许多地方评选“名师”,而且分为“国家级名师”“省级名师”“市级名师”“区(县)级名师”,是很不妥当的。

试问,朱自清是不是名师?叶圣陶是不是名师?陶行知是不是名师?如果不是,为何他们的影响至今那么巨大?如果是(在我看来,他们当然是名师),那他们是谁“授予”谁“认定”的“名师”?又是哪一个级别的“名师”?

特级教师、劳动模范、标兵楷模、教育功勋……都可以由权威部门评定并授予相应的称号,但“名师”不能。

实际上,我们现在所公认的那些真正的“名师”,都不是他们自己当初的“奋斗目标”,而是他们不含一丝功利心、怀着一颗纯粹的初心默默无闻实践的结果。

1999年,我和程红兵去拜见于漪老师时,我们聊到了教师成长。我问于老师:“您年轻时想没想过您现在名满天下?”于漪老师笑了,说:“刚工作时哪想那么多啊!什么‘名师’什么‘特级’,根本没想过。我当时想的就是怎么把每一堂课上好。”

看,如今成为教育泰斗的于漪老师年轻时并非如有的专家所说“有明确的成长目标”,而是想得很简单:“怎么把每一堂课上好?”

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张瑞莉老师(李镇西抓拍)

那年我去看望李吉林老师时,谈到教师成长,她也说过类似的话:“刚工作的时候嘛,没想那么多,我想的最多的,就是怎么对得起孩子们!”

多朴素的话啊!而这朴素的话恰恰折射出两位教育大家纯粹的初心。正是这份“没想那么多”的初心,最终成就了她们当之无愧的名师风范。是的,对成功者而言,一切外在的荣誉都不是他们本身的追求,而是事业赋予他们的意外收获和额外奖赏。

不只是于漪和李吉林,我敢说,魏书生、程红兵、李希贵等一大批当今中国教育界极富影响力的真正名师,当初他们也没有想过去“影响”别人,更没把“名师”作为自己的成长目标。

我想起《为什么伟大不能被计划》一书的观点:伟大一定是意外所得,与目标无关;相反,对于伟大的事业来说,目标具有误导性。

这个观点似乎不合“常理”,因为我们太迷信“目标”和“计划”了。然而无数事实证明,充满功利的“目标”和“计划”往往把人带进坑里。

难道不是吗?

表面上看,“名师”不过是激励年轻人成长的目标,即使达不到,但在追求的过程中也得到了成长,所谓“法乎其上,得乎其中”。可是,现在为了实现“名师梦”,年轻人付出的可不仅仅是“个人努力”和“实践反思”,还有《新学期,你距离“名师”还有多么远?》作者所说的:“公开课、课题和论文是名师成长的三大砝码。”

何谓“砝码”?就是非常重要、绝对不可缺少的关键因素。“公开课、课题和论文是名师成长的三大砝码”,这的确是现实。现在不少(当然不是所有,但绝非个别)的“名师”,往往都是通过一次次过关斩将而赢得的赛课一等奖证书、一个个国家级、省级、市级、区级的“科研课题”、一篇篇煞费苦心(不少还是通过花钱打通发表途径)的“论文”而“铸造”“包装”“营销”出来的!

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李娜老师(李镇西抓拍)

然而,于漪、钱梦龙、李吉林等老师之所以成为不是谁“授予”而是社会公认的名师,并非是通过“公开课、课题和论文”这“三大砝码”,而是用心上好每一堂面对孩子的“家常课”,才铸就了他们名师的声誉。

他们首先是给每天面对的孩子上课,而不是想方设法赢得评委的高分、“一鸣惊人”地夺得各级赛课的“一等奖”或“特等奖”——如果他们当初是这样的“追求目标”,我们今天根本不知道谁是于漪谁是李吉林!

面对孩子,守着教室,屹立讲台,潜心课堂——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

然而现在,因为不少专家的“引导”,为了评上各级“名师”,立志成为“名师”的年轻人,一堂(公开)课一堂课地“磨”、一个课题(许多课题纯粹就是为课题而课题)一个课题地“做”,一篇论文(往往脱离实际)一篇论文地“编”,结果没有心思上好正常的课,没有精力研究班级管理,更没有时间和孩子谈心甚至一起玩儿……

不少年轻教师在所谓“成长规划”的误导下,给自己订下“三年拿下‘教坛新秀’”“五年拿下‘市优青’”“十年拿下‘高级教师’”“十五年拿下‘特级教师’”之类的“成长计划”,为了完成这个“计划”,全力以赴地“奋斗”。

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蒋长玲老师(李镇西抓拍)

我曾经在镇西茶馆公众号上推出一篇题为《要赛课,还是要学生》的文章,文章我这样写道——

现在,年轻人有太多“平台”呼唤着他们去展示自己的才华,有太多的“机会”等着他们去拿“一等奖”。

这样的好处,是对年轻人有激励机制,催促着年轻人在激烈竞争中成长,但最大的弊端,就是诱发了一些年轻人心灵深处的功利心。

渐渐地,有的老师想得更多的是如何“一炮打响”如何“崭露头角”,然后凭着堆叠的荣誉证书“破格”评高级和正高级教师,或尽快进入“管理层”……

而陪伴着孩子成长,给他们上好每一堂课,倒成了次要的任务,乃至“负担”了。

应该反思反思,对于一个老师来说,什么是最重要的?不就是一个个孩子吗?

让人喟叹不已的是,最后被“激励”成功而评上各级名师的是极少数;多数败下阵来的老师,已经身心俱疲,而且对教育的理解已经极为畸形。他们会认为,这样追名逐利才是“成长”。

我丝毫不否认,这种“激励机制”的确让一些年轻人由稚嫩走向成熟,最后成为大家。但这是极少数。而对更多的年轻人来说,不是这样的。

相反,这样的所谓“激励机制”,毁了多少本来初心纯粹的年轻人!

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王晓萍老师(李镇西抓拍)

有这样的老师,从年轻时就执着于教育,在几十年的成长历程中,虽然成绩突出却由于种种原因一直默默无闻,什么“荣誉称号”都没有,甚至退休之前连高级都没有评上,然而,他深受一届又一届学生的爱戴,他不但把知识和学问播撒进了学生的大脑,还把自己人格的丰碑铸进了孩子的心灵。难道他不同样令人尊敬吗?甚至在我看来,他同样伟大。

注意,这不是我的假设,而是真实的描述。我就认识许多许多这样的教师。我们许多平凡的一线教师都是这样的教师。

当然,伟大的人生不能被计划,但平凡的生活可以有安排。这也是《为什么伟大不能被计划》一书的观点。比如,一个年轻教师,构想如何由教学新手尽快成为教学能手,最后成为教学高手;又比如,一个语文教师,如何在自己的班上分阶段地进行语文教改探索(我还是明说了吧,这里说的是我自己年轻时候),这些构想,都只是为了眼前的孩子,为了自己赖以为生的职业,而没想到当什么“名师”。当然,也许一个又一个这样真实的研究(而不是虚假的“课题”)最后让我们获得了各种“荣誉”,但我还是要说,那不过是意外的收获和额外的奖励。

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潘玉婷老师(李镇西抓拍)

我没有“大数据调查”,但以我的经历,我可以“武断”地推测,所有在别人看来“名满天下”的优秀教师,他们第一天踏上讲台的时候,是那样的纯粹。没有功利心,没计较过收入,没想过如何算“工作量”,也没想过什么“教坛新秀”什么“市优青”什么“省级骨干教师”之类,想的只是怎样把眼前的这一堂课上好,怎样把眼前这群孩子带好,那时候,教育就是教育,而不是“荣誉”,不是“职称”,不是“论文”,不是“课题”…… 课堂上孩子们一双双亮晶晶的眼睛,下课后孩子们一张张无邪的笑脸,就是他们——,是我们全部的追求。 这就是我们的初心。

对于一个年轻教师来说,始终保持这样一颗纯粹的初心,比订立所谓“成为名师”的“宏伟目标”更可贵。

因为“孩子爱你,比什么都重要。”

2024年8月31日

(校对:袁婷、李云霞、杨玉婷、赵娇娇)

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刘朝升老师(李镇西抓拍)

0 阅读:3

才干王营评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