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旧事》林海音:父亲早逝,拉扯6个弟妹,后嫁豪门收获爱情

胡不喜 2022-02-06 21:57:19

林海音

“爸爸,骆驼为什么挂个铃铛?”

“赶狼呗。”

“不,骆驼走远道闷得慌,挂个铃铛,又好听又热闹。”

电影《城南旧事》中,有这样一个好玩的情景,小英子看见骆驼队停在自家门口,她站在骆驼面前,学着它们咀嚼吃草料的样子。

小英子天真活泼,对于驼铃的用途,她与成年人的想法不同,她有她自己的世界,在那个世界里,一切都被赋予了更美好的意义。

胡同里倚着门墩玩辫子的疯姑娘,砰砰踢球的小伙伴,整天拿着鸡毛掸子、念叨小孩儿的奶妈……这些淡淡的哀愁,在小英子那清澈纯真的大眼睛里,全部可以春暖花开。

电影《城南旧事》剧照

有人说,幸福的人一生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很难想象,这部以自己的儿时经历为原型的小说集的作者,现实中竟有着命运多舛的童年,她就是台湾著名作家——林海音。

1918年,林海音出生于日本大阪,小名叫英子,由于父亲林焕文在日本经商不善,出生不久后,她便跟随父母回到了原籍台湾。

彼时的台湾已被日军侵占,尽管林家在台湾是名门望族,但林焕文不愿做“二等公民”,于是,在林海音5岁时,林焕文携全家迁居北平。

来到北平后,林焕文考入了北平邮政总局,担任日本课课长,全家有了稳定的生活保障,租了房子,林海音的两个小叔,也投奔大哥而来。

林焕文

从此,北京成为了林海音的第二故乡。

与电影中“小英子”穿着一身中式红色长袄不同,刚到北平的林海音还穿着一身花布和服,一嘴闽南口音。

不过,这个小姑娘很快便融入了这座古老的都城,这一点连她的父母都十分惊讶,仿佛她几生几世都长在这里,只是出了趟远门才回来。

老胡同、四合院、豆汁儿、涮羊肉、西山脚下的毛驴、脖子上挂着铃铛的骆驼,还有那一口地道的北京话,都能让她体会到无穷的乐趣。

林家夫妻喜欢花,也喜欢孩子,家中满院的石榴和菊花,小海音就在这浓浓的京味、京腔、京韵中渐渐长大,可以说,那时的林海音就是一个地道的“北京人”。

林海音

虽然林家从台湾来,但林焕文没有让女儿读日本侨民的学校,而是像许多当地的孩子一样,选择了北师大附小,全盘接受中式教育。

林海音是家里的大女儿,下面还有六个弟弟妹妹,也许正因如此,父亲对她格外严苛,上学不许迟到,也不许坐洋车,要自己走着去。

不过这一切并没有让小海音感到压抑,她每天迎着晨曦,漫步在北平的大街小巷,一切都是新的,一切都是活的,快乐,兴奋,舒展。

然而,这一切美好却在林海音13岁时戛然而止。

前一年,林海音的叔叔在东北参加抗日活动被捕,并在狱中被日本人残忍杀害,这件事为整个家庭抹上了一层凄惶的色彩。

林海音(下)

此后,林焕文忍痛去东北料理弟弟的丧事,无处宣泄的悲愤让他回到北平后就一病不起,身体每况愈下,转年便撒手人寰。

那一年,母亲还不到30岁,小海音只得与寡母和弟妹们相依为命,失去父亲的她仿佛一夜间就长大了。

就像《城南旧事》结尾处写道的那样,在那个春夏之交的院子里,本该盛放的石榴花都落了,“英子”的童年也随之结束。

没有了父亲的收入,全家的开销一下子变得捉襟见肘。

母亲是典型的旧时家庭妇女,虽贤良淑德,遇事却没有主见,作为家中长女,13岁的林海音毅然挑起了家庭的重担。

林海音

后来在纪念父亲的一篇文章中,林海音这样写道:

“在别的孩子还需要被照管的年龄,我已经负起许多父亲的责任了。父亲去世后,童年的美梦从此破灭了。”

是的,掌管一家人的生活从来就不是件容易的事,何况是一个“年幼的”八口之家。

为了节省开销,林海音与母亲商议后,辞退了家中的女佣,搬到了闽台乡亲可以免费租住的晋江会馆。

她白天上学,放学后就帮着母亲做家务,照顾弟妹们的生活起居,乱世之中,孤儿寡母的一家人,如同寒风中飘零的枯叶。

每当被生活折磨得不堪重负时,林海音总能想起父亲生前常对她说过的话:“无论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能闯过去。”

林海音

也许正是心中有了这样的信念,才能让她在生活艰辛的泥沼中抱有乐观的希望,是的,再苦,咬咬牙总能过去。

远在台湾的祖父得到儿子去世的消息,来信要他们孤儿寡母回到台湾生活,好歹在家乡能相互照应,母亲没了主意,只得问林海音的意见。

自从叔叔被害后,林海音就恨透了日本人,父亲的死,莫不也是要算在日本人的头上,她又怎会甘愿回台湾去接受日本人的教育?

况且,自己和弟弟都在念书,她不想他们中断学业,也不想让母亲回去那个大家族做辛苦的儿媳妇。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她变得愈发坚韧要强,愈发有担当,她回信拒绝了祖父的建议,并在信中求得了祖父的谅解。

林海音

父亲去世后,林海音报考了北平春明女中,只因这是福建人开办的学校,作为同乡可以减免学费。

尽管生活变得艰难,但她总能找到“曲线救国”的办法,并赋予生活最大的热忱,在春明女校的这段时间,她渐渐喜欢上了写作。

中学毕业后,听说《世界日报》的社长成舍我先生创办了“新闻专科学校”,学员不仅不用缴学费,还可以边读书边到报社实习。

对于一心求学的林海音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家境不济,弟弟妹妹也都要上学,这个时候节省下的每一分钱都至关重要。

成舍我

没有和母亲商量,林海音径自报了名,由于写作能力出众,她被顺利录取,加之她的字十分娟秀,给校长成舍我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虽然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但林海音的日子却变得更加忙碌,除了要学习学校的课业,还要完成报社繁重的工作。

报社的工作不同其他,讲求一个时效性,为此,林海音常常要忙碌到深夜,回到家后,还要安排一家人转天的生活。

成舍我先生看在眼里,十分担心这个十几岁的女孩承受不住这样大的生活压力。

然而令成先生未曾想到的是,林海音却将这一切安排得井井有条,她甚至还有精力参加学校组织的排球队。

林海音(右一)

不得不说,持家的辛劳,学习的忙碌,工作的艰苦,轮番交替鞭笞在同一个人的身上,这样的生活对谁来说都是一种难以为继的煎熬。

可林海音偏偏是一棵茂盛的参天大树,任凭风吹雨打,如如不动,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这样积极的生活态度,着实令人刮目相看。

1935年,17岁的林海音从北平新专毕业,此时的她已经出落成一位风姿绰约的女子,由于品学兼优,她直接被《世界日报》聘为正式记者,负责女性新闻的专栏。

拿到聘书的那天,林海音高兴极了,她终于可以赚钱养家了,这个消息对于一个坐吃山空的家庭来说,简直就是雪中送炭。

林海音

成先生对她的要求十分严苛,如果同一个专栏,其他报刊当天刊登的消息是《世界日报》没有的,她就会被狠批一顿。

有时林海音也会为此感到委屈,但她知道,成先生从众多学员中选中自己负责专刊,一定对自己的期望很高,因此她变得更加努力。

随着工作能力稳定提升,她不仅成为了年轻记者中的佼佼者,更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满足了全家人的生活需求。

她安排大妹妹去学习中文打字,安排小妹妹报考助产学校,安排弟弟学做工程,虽然不能上大学,却让弟妹们学会了在社会上立足的本领。

令林海音始料不及的是,在《世界日报》的工作,不仅让她获得了薪水,同时也让她收获了爱情。

林海音与夏承楹

对于林海音这样年轻漂亮的知识女性来说,身边自是少不了追求者,但一心扑在工作上的她并没有考虑个人问题的打算,直到她遇见夏承楹。

不得不说,爱情这件事,很难抛开“缘分”去解释,也许只是一个回眸,一个眼神,一个呼吸,甚至是一抹味道,总之没有道理可讲。

有一阵,报社的办公桌都是两人共用的,版面编辑上早班,下午发完稿件就可以下班了,而记者白天在外面跑新闻,傍晚才回报社写稿。

夏承楹和林海音就是这样一对共用办公桌的搭档,两人各自持有一把办公桌抽屉的钥匙,平时也只是在傍晚交接办公桌时偶尔打个照面。

林海音与夏承楹

一天,林海音发现办公桌的抽屉里放着零食和水果,起初她以为是夏承楹落在抽屉里的,并没有多想。

但是第二天,抽屉里的零食和水果又换了新的,还附了一张字条:“晚上写稿,饿了就吃。”

看着字条上简简单单的几个字,林海音怔了一下,尽管她与他并不相熟,但这份切实的关怀却让她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温暖。

须臾间,一抬头,却远远看见夏承楹和几个同事在聊天,他似乎在等她的反应,目光向她这边延伸过来。

四目相对,林海音的心里莫名一震,她拿出抽屉里的零食向他晃了晃,夏承楹托了托鼻梁上的眼镜,向她微笑着点了点头,安宁而温暖。

林海音与夏承楹

那一刹那,她得承认,她爱上了他,他的眼睛突兀地闯进了她的心,像一块黑色的石头怦然扔进一汪泉水,泛起一圈圈涟漪。

隔着桌子,隔着台灯,隔着一摞摞稿件,隔着那么许多人,她看见他目光中的清澈,即使看不清他的眼睛,甚至他的眼镜也可以作为信物。

夏承楹是师大外文系的高材生,出身名门,父亲夏仁虎曾是北洋政府国务院秘书长,身份显赫。

与许多纨绔子弟不同,夏承楹自小有着良好的家教,不仅学习上名列前茅,更是多才多艺,排球、滑冰、撞球等运动无不精通。

显然,相较于林海音,夏承楹的家境、教育、学识都要好很多,但是他偏偏喜欢林海音的个性。

夏仁虎

那个时代,女子读书本就少见,职业女性简直是凤毛麟角,而对于年少丧父后,独自求学、赚钱养家的林海音,夏承楹更是佩服。

两颗年轻的心很快便走到了一起,当时的女子在未谈婚论嫁之前,一般都不会公开自己的恋情,相形之下,林海音却大方得多。

有一次,报社的同事结婚,请她做伴娘,她俏皮地问伴郎是谁,同事说了一个男编辑的名字,林海音顿时撅起嘴摇了摇头。

那同事似乎恍然大悟:“那么找夏承楹做伴郎怎么样?”

林海音笑着说道:“我觉得般配极了!”

尽管夏承楹家境优越,但两个人的约会却“务实”得很。

林海音(中)

那时二人常常去看电影,因夏承楹曾为电影院翻译资料,可以享受免费看电影的福利,两个人都觉得十分划算。

多年后接受采访,被问及二人是否写过精彩的情书时,林海音笑道:“他给我的信永远像电报一样,没有多余的字。”

对此,夏承楹却不以为然,“每天见面还写什么信?寄一封信要好几天才能收到,要误事的。”

三十年代的中国,大户人家仍讲究门当户对,显然,年幼丧父、家道中落的林海音,在家境上与林家有着天壤之别。

不过,林海音对此却没有任何担忧,她始终保持着落落大方的举止和鲜活蓬勃的生气,那种由内而外的自信的笑容,有着无与伦比的魅力。

林海音

夏承楹向父母坦诚地介绍了林海音的家世,二老听后十分感慨,不但没有嫌弃她的出身,还对她小小年纪便撑起一个家感到十分钦佩。

更加难能可贵的是,在夏家父母见过林海音后,这个经历过生活磨难的漂亮姑娘,居然还能表现出的开朗、自信的性格,这让二老感动不已。

1939年,林海音与夏承楹步入了婚姻的殿堂,那一年,林海音21岁,夏承楹29岁。

婚后的林海音与丈夫一同住在夏家,夏家虽然距离晋江会馆只有5分钟的路程,却是个有着40多口人的中式大家庭。

夏承楹在家排行老六,林海音就是夏家的六儿媳,尽管在出嫁前,母亲一再叮嘱她,在这样的大家族里,一定要学会“忍气吞声”,但林海音显然并不认同。

林海音、夏承楹与孩子们

与其日日提防身边的人,过着斤斤计较的日子,不如将每个人都当成自己的亲人,她常说,亲情饱满的人最容易快乐。

林海音夫妇十分喜欢孩子,在林家孩子们的眼中,六婶的房间就是他们的乐园,无论怎样打滚玩耍,六婶都不会生气。

自从林海音嫁入夏家,这里就变成了欢乐的海洋,她的生活幸福而满足。

在这里,她也做了母亲,孩子满月时,按照夏家的规矩,她会先到婆婆的房间里叩头,“娘,给您道喜!”

抗战胜利后,夏承楹担任了《华北日报》和《北平日报》的副刊编辑,林海音也得以重回《世界日报》。

夏承楹与林海音

在经历了战争的洗礼后,林海音的脑中酝酿了许多故事和人物,从这时开始,她渐渐从新闻写作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

1948年深秋,30岁的林海音和丈夫领着孩子们,最后一次来到西山游玩,层层叠叠的红叶像火一样连成片,直烧到她心里。

明天就要启程回台湾了,25年,她终于要回到她的家乡,然而,即将离开北平,心里却有着难以言喻的浓浓的离愁。

她想起小时候,想起父亲,想起脖子上挂着铃铛的骆驼,四季分明的四合院,紫禁城上的琉璃瓦,这些回忆开了闸似的,从她的眼眶中奔流而下。

林海音

回到台湾后,林海音的生活依旧充满着阳光,尽管时局动荡,尽管前路荆棘,但对她来说,人生就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

十年后,她将记忆中北平的一切,全部注入了《城南旧事》的创作中,那些美好仿佛就在昨天,点点滴滴仍是新鲜的、绮丽的。

《城南旧事》出版后,好评如潮,不仅被拍成电影,还得了许多国际大奖,成为中国文坛中不可不提的经典之作。

这一切成就,莫不是来源于她那颗面对生活勇往直前的心,儿时的骆驼早已不知所踪,但那清脆的驼铃却始终在耳边叮叮唱着。

就像小说中写道的那样:“要学骆驼,沉得住气的动物,它从不着急,慢慢地走,慢慢地嚼,总会走到的,总会吃饱的。”

17 阅读:4510
评论列表
  • 2022-02-07 21:21

    聪慧的女子 留下来悲催了

  • 2022-02-07 21:51

    最羡慕她美满的婚姻,那是幸福人生的底色

  • 2022-02-12 21:31

    内心纯粹的女子,从作品中就看出来了

  • 2022-03-26 10:18

    父亲去世,7个孩子1个无赚钱能力的妈,居然孩子还能读书。如果是现在,大家想想,失去生活来源,别说7个孩子,2个孩子都别想读书了

  • 2022-02-13 09:22

    从照片看,这个男的结婚时一直绷着脸,有了孩子才有笑容,我觉得是这个女的拼命把男的追到手的,甚至动了心计

胡不喜

简介:尘封在旧光阴里的故事,揭开风月背后的一段深情与错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