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语》留给后世的疑惑:宣王即位不藉千亩,如何导致数十年后大败?

欲云谈史论今 2020-10-21 09:07:57

《国语·周语》记载,周宣王继位之初,就“不藉於千亩”。

周宣王

大臣虢文公对此痛心疾首,于是语重心长地对轻视传统文化的周宣王进行规劝:“不行啊。百姓的头等大事就是农业:祭天的贡品靠农业提供,民众的繁衍靠它生养,财务的增长靠它产出,强大的国力也得靠它维持。您现在想继承祖先功业,却又不重视农业生产,这怎么能行呢?”

在农耕文明时代,农业生产就是一切经济活动的基础,所以历朝历代都必须对农业高度重视。否则,国之根基就要动摇。传统上,人们都认为周宣王“不藉於千亩”,就是放弃了藉田仪式。藉田这类形式化的仪式,本身很务虚,但是背后所蕴藏的意义却异常重大。所以,周宣王放弃藉田仪式,遭到大臣们的强烈反对也就不奇怪了。

然而,上台伊始,周宣王日理万机,所以虢文公的进谏,他根本就听不进去。

在宣王三十九年,王室军队在千亩与戎人交战,结果溃败,周宣王还差点丢了性命!

现代人看来,周宣王继位之初的“不藉千亩”,居然导致了三十多年后千亩之战的失利,这么简单而武断的推理太难让人信服了:对农业的重视与否,更多地体现在其它日常扶助措施,而不在于藉田仪式本身。周宣王若果真不重视农业,甚至放弃了农业生产,在缺乏国际贸易和其它支柱性产业的强力支撑下,其后果将是更加致命的——周族政权都可能就此垮台,而不仅仅是区区的千亩之败。

所以,周宣王“不藉千亩”,既不能说明他不重视农业,也肯定不会因此而导致了千亩之战的失败。

因此,《国语》说周宣王“不藉於千亩”导致千亩之败,理由过于牵强。

然而,历史可不会这么简单。

传统上人们认为《国语》中的“藉田”,只是指藉田仪式,但依据李亚农先生之说,应该是指藉田制度。也就是说,周宣王“不藉於千亩”不仅仅是放弃了藉田仪式,更是解散了藉田制度。韦昭

韦昭

藉田,是西周初文、武王时期就已存在的一种助耕制度。韦昭曰:“籍,借也。借民力以治之,以奉宗庙,且以劝率天下,使务农也。”有学者认为,藉田制即为井田制。把田地按照“井”字形划分开来,“井”字中间为“公田”,四周即为农夫的“私田”。西周初年,上层贵族把土地划分成公田和私田。公田为借助民力耕作,土地生产所得,作为上层贵族乃至周王室的财税收入。私田则是上层划分给农夫的份地,但是农夫必须到公田上服无偿劳役,作为获得份地所付出的代价。谁想要分得土地维持生活,就得先把公田上的庄稼伺候好。正是因为公田是借助民力耕作,所以才被称为“藉田”。

藉田制,是周人乡遂制度的基础。

徐中舒

徐中舒先生在《先秦史稿》中指出,在“乡”的划分中,“闾二十五家,四闾为族,族则以百家为单位,族与党保存的‘家族公社’关系是较多的”;对于“遂”,“这种组织里就没有族、党等名称,说明遂和乡不同的地方正在于遂是没有血缘关系的”,是“农村公社”。

不管是家族公社还是农村公社,将每个公社组织起来的制度正是藉田制。“乡”与“遂”虽然在客观上存在着诸多差异,但本质上都属于藉田制下的大型“国营农场”。

在“国营农场”内,“农场职工”在政府组织下参与各种集体劳动,就结成了最古老的农业生产公社。在“公社”里,社员们常年一起松土、种菜、耕田、插秧、积肥、送粪、除草、收割、砍柴、兴修水利、平整道路;各个“公社”内,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社员”们抬头不见低头见,家家户户来往频繁,一家有难,则八方支援;农暇间隙,“乡公社社员”们还需要进行半军事化的集体狩猎活动,如春蒐、夏苗、秋狝、冬狩,以锻炼军事技能,这就是所谓的“三时务农,一时讲武”。

以上,就是西周“藉田公社”的基本生产、生活模式。

除此之外,乡遂制度还是周王室在军事上的关键战略规划。

如前所述,周王室创立乡遂制度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应对周王畿内及其周边严峻的维稳态势。周王室在“乡”行政区域的基础上,首先推出了周王畿内的“征兵法”:“乃会万民之卒伍而用之。五人为伍,五伍为两,四两为卒,五卒为旅,五旅为师,五师为军。”对于各家各户,“凡起徒役,家无过一人;以其余为羡,惟田与追胥竭作。”这意思是说,一旦因战争需要而征兵,每家最多出兵一人,即所谓的“正卒”;家庭中其他服役人员,只负责在地方维持治安,不需上前线,即所谓的“羡卒”。(《周礼•地官司徒•小司徒》)

周礼

按“征兵法”计算,五人为伍,五伍为两,一两则二十五人;四两为卒,一卒则为一百人;五卒为旅,一旅则有五百人;五旅为师,一师则有两千五百人;五师为军,一军则有一万二千五百人。结合乡遂制度分析,每家出兵一人,五“比”就可组建一“伍”;五“闾”可组建一“两”;每“族”可组建一“卒”;每“党”可组建一“旅”;每“州”可组建一“师”;每乡可组建一“军”;周王畿内共有六乡,所以共有六军。这六支军队,应该就是西周青铜器中经常提及的“西六师”。

这种征兵方式,周王室“征兵法”中明确规定,仅限于“六乡”之地。从“乡”的定义而言,周人服兵役的义务大多情况下仅限于土生土长的周人,也就是西周“城市户口”拥有者。贾公彦疏:“凡出军之法,先六乡,赋不止,次出六遂;赋犹不止,征兵于公邑及三等采;赋犹不止,乃征兵于诸侯。”可见,“六遂”之地的“农村户口”拥有者,理论上也需服兵役,但通常只是作西周正规军的辅助补充。这是因为“遂人”是被征服者,周人虽然征服了他们,但却对他们并不完全信任,并不太放心让他们上战场作为主力兵种。

虽然史料中说“遂人”也可能要服兵役,但“遂”的征兵制度,史料中并不明确。也许,是因为“遂人”的出兵规模实在太小、出兵次数也太少,才会被周人所忽略。

由上可见,“六乡”之民,实际上就是西周常备军的来源。

了解到藉田在政治、经济、军事领域对于周王室统治的深刻意义之后,才能明白为何周宣王“不藉于千亩”会对周王国产生如此重大影响。

周宣王放弃了藉田制,事实上就是把原先的“国有农场”全部私有化。“私有化”改革,对藉田公社里的基层农民来说,不过是短期的兴奋剂;兴奋剂药效过了后,他们反而陷入了更为残酷的贫困陷阱。

所以,周宣王改革持续的时间越长,社会各阶层贫富差距剧烈拉大,社会阶层日趋固化。藉田制下还能维持生活的底层民众陷入赤贫,生活完全失去了上升空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百姓生活愈发艰难,看不到丝毫改善的希望,慢慢地就到了彻底绝望的边缘。

国语

底层百姓在西周政府和“农场主”阶层双重剥削下,被压得喘不过气来,纷纷逃离火坑,以致周王国“总理”樊仲山甫都开始担心起来:“不谓其少而大料之,是示少而恶事也。临政示少,诸侯避之;治民恶事,无以赋令。”(《国语·周语上》)

民众纷纷逃离周王幾,周王室征兵制度几乎崩溃。为弥补周王室军队在防守上的漏洞,周宣王不得不从南方江汉流域调来南国之师。然而,南北气候的差异,使得南国之师难堪大用。最终在千亩之战中,南国之师溃败,周王室也随之大败!

因此,虽然千亩之败的直接原因不是周宣王的“不藉於千亩”,但周王室征兵难题的根源却正来源于此。从这个角度来说,“不藉千亩”确确实实造成了周宣王晚年的“千亩之败”。

0 阅读:8

欲云谈史论今

简介:专注两周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