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公开!精神分裂症患者的10年治疗之路

吴景文的记事本 2024-09-14 13:06:57

原创文章,盗用必究

在功能神经科的长廊里,我们见证了无数患者与病魔抗争的故事,其中不乏感人至深的篇章。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个关于坚持与希望的病例,或许能给正在与精神疾病抗争的家庭带来一丝温暖与信心。

患者是一位28岁的女性,我们称她为小顾。小顾的病情始于2014年,当时的她无故变得敏感多疑,怀疑周围的人都在背后议论她,行为怪异,每天抱着被子说是自己的男友,经常对着被子说情话,甚至怀疑自己的母亲与他人有不正当关系,耳边时常听到有人敲门,但每次开门门外都空无一人,这些声音让她变得紧张焦虑,日常生活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好在小顾的家人并没有放弃她,他们带着她四处求医,最终在当地医院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医生为她开具了利培酮等药物,经过一段时间的住院治疗,小顾的病情有所好转。出院后,她坚持规律服药,病情一度得到了控制,小顾重新回到了工作岗位,生活仿佛也回到了正轨。

但就在三个月前,小顾在医生建议下减少了服药量,病情再次加重。她的思维紊乱和行为异常的症状再度出现,看到有人说话就怀疑有人针对她、背后议论她,凭空能听到有人说她坏话,气愤之余与听到的声音争吵,认为自己内心的想法别人都知道,还喜欢在网上买一些不需要的东西。最让小顾父母担忧的是,小顾将被子视为自己的男朋友,认为夹被子就是和男友做亲密的事,父母再次带她来到医院,这次医生为她更换了(氯氮平、利培酮、阿立哌唑、奥氮平等药物,但病情并没有明显改善。

面对如此困境,小顾的家人并没有放弃。他们坚信,只要不放弃,总会有希望。在医生的建议下,他们决定尝试手术治疗。功能神经科认为,精神疾病的产生往往与大脑内的神经递质平衡以及边缘系统的功能异常有关。手术干预的原理在于调控边缘系统的微小结构,引发神经生化递质和神经内分泌的调整,以达到治疗精神疾病的目的,因此,手术在治疗效果上通常比药物来得更为迅速和明显。

术后,小顾的症状有了明显的改善,思维变得清晰,原本的异常症状都得到了较好的控制,不再被那些不存在的幻觉所困扰,也不再迷恋那床被子,对家人的态度也变得温和,开始重新参与家庭活动,与家人的交流也变得更加顺畅和自然。小顾的家人看到这些积极的变化,感到无比欣慰和感激。他们知道,尽管手术治疗带来了显著的改善,但康复的道路仍然漫长,需要持续的努力和耐心。

通过现代医学的进步,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在内的多种手段,许多患者都有可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逐步摆脱疾病的束缚,重拾生活的希望。患者和家属应保持积极态度,与医疗团队紧密合作,共同探索最适合的治疗方案,以期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致广大读者:

你们好,我是吴景文医生,在此非常感谢大家阅读我的文章。若您有疾病向我咨询,可以通过平台“私信”方式找我。也可以在文章下留言,我会尽快解答您的疑惑。

1 阅读:603
评论列表
  • 2024-09-15 01:58

    我精神分裂症复发了三次,药物的副作用感觉腰很累很累,理论上应该是没有希望了。有次无意中喝了些奶制品,感觉好了很多,从哪以后我每次吃药都用250毫升的纯牛奶送药,现在感觉很好。希望能帮到大家。

吴景文的记事本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