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备知识||文学鉴赏之古诗歌中常见的构思技巧

老谢语文 2024-07-28 19:00:37

必备知识||文学鉴赏之古诗歌中常见的构思技巧

构思技巧表解

手 法

说明及作用

例句及分析

铺垫

为主要人物的出场或主要事件的发生创造条件而着重描述渲染的技法。铺垫是重要情节的基石,能增加情节张力,制造悬念,使情节具有合理性。

如王建的《十五夜望月》:“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诗的开篇描绘出十五的夜晚一派明朗素洁的景象,为下文写秋思作铺垫。

照应

诗人在描写、叙述过程中,对后面要表现的内容,在前面适当的地方提示或暗示一下,而后面应与前面呼应。这种结构特点可以使作品结构严谨,脉络分明。

如陆游的《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身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此词共分两阕,下阕照应上阕。“心在天山”与“当年”相应,“身老沧州”与“关河梦”相应,目的在于构成对照,抒发诗人心酸遗恨的苍凉心情。

以小

见大

以局部见全体,以有限见无限,以小景物传达大境界,以平凡细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题。

如杜牧的《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此诗运用了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句子里“二乔命运”乃一小事;以“二乔”立意,反映三国之争、东吴霸业,此乃大事。

卒章

显志

诗人在诗歌的结尾表达自己的心志或情怀。

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的结尾“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明自己的心志,亮出全诗的主旨,唱出了和权贵抗争的心声。

以景

结情

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景代情作结,结束诗句,可以使读者从景物描写中,驰骋想象,体味诗歌的意境,产生韵味无穷的艺术效果。

如王昌龄的《从军行七首(其二)》:“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此诗前三句均就乐声抒情,最后一句以景结情。仿佛在军中置酒饮乐的场面之后,忽然出现一个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景象: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壮阔而悲凉。让人对诗中主人公的心境产生无限想象,是无限的乡愁?是立功边塞的雄心?还是对于现实的忧怨?

【跟踪练习】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①(节选)

杜 甫

先帝天马玉花骢②,画工如山貌不同。

是日牵来赤墀③下,迥立阊阖④生长风。

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

斯须⑤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

[注] ①曹将军霸:即曹霸,唐代著名画家,官至左武卫将军。②玉花骢:唐玄宗御马名。③赤墀:宫殿前的红色台阶。④阊阖:传说中的天门,这里指宫门。⑤斯须:一会儿。

◎为了突出曹霸的高超画技,诗人作了哪些铺垫?请简要分析。(6分)

答:

◎解析

诗歌前四句是为了突出曹霸的画技而作的铺垫。先看前两句,“画工如山”是形容画师众多,“貌不同”是说所画之马都不逼真。这两句意思是说,先帝的御马玉花骢许多画师都画过,每个画师画得都不同,但都不逼真,暗含玉花骢难画之意。这是第一层铺垫。再看后两句,这两句是描写真马。“迥立”“生长风”写出了真马的昂首挺立、气宇轩昂,暗含画家要画出此马的神采实属不易。这是第二层铺垫。

◎参考答案

①画工如山貌不同:写曹霸要画的马已有众多画工画过,但画得都不成功。强调此马的雄俊非凡手可得,造成此马难画的印象;②迥立阊阖生长风:写真马昂头站立,给人万里生风之感,进一步点出画家要捕捉住此马飞动的神采尤其不易。(每答出一点给3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白话诗歌

开元时先帝的天马名叫玉花骢,多少画家画出的都与原貌不同。

当天玉花骢被牵到殿中红阶下,昂首屹立宫门更增添它的威风。

皇上命令你展开丝绢准备作画,你匠心独运惨淡经营刻苦用功。

片刻间九天龙马就在绢上显现,一下比得万代凡马皆成了平庸。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自咏示客

陆 游

衰发萧萧老郡丞,洪州又看上元灯。

羞将枉直分寻尺①,宁走东西就斗升。

吏进饱谙箝纸尾②,客来苦劝摸床棱③。

归装渐理君知否?笑指庐山古涧藤。

[注] ①寻尺:古八尺为“寻”,“寻尺”犹言“高低”“长短”。②箝纸尾:典出韩愈《蓝田县丞厅壁记》。县丞有职无权,属吏抱来文书,左手挟卷正文,右手指着纸尾,要县丞签署,却不许看公文内容。③摸床棱:典出《新唐书·苏味道传》,指遇事模棱两可,假装糊涂,不固执己见。

◎诗歌的尾联很有特点,请简要赏析。(6分)

答:

◎解析

先分析诗句运用了哪种表达技巧,尾联的上句写自己整理行装是实写,下句想象自己归隐后的生活是虚写,所以运用的是虚实结合的表达技巧。同时也间接地表达出了自己内心的无奈和愤懑,所以有卒章显志的作用。

◎参考答案

整联虚实结合,卒章显志。前一句是以问句形式对州官、对黑暗官场的庄严宣誓,后一句用虚笔想象归隐后自己寄情山水的生活,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无奈和愤懑,甚至欲求归隐的思想感情。

◎白话诗歌

我已经白发萧萧了却还是一个郡丞,又一次在洪州观看上元节的花灯。

我也不屑和那些无耻之徒争什么长短高低,还不如东奔西走,挣升斗之俸来糊口。

天天在公文上随着主官的意志画押签名,丝毫不能做主,甚至,连属吏也不把我放在眼里,有人来苦苦劝说:遇事可以模棱两可,含糊其事。

我正准备归里赋闲的行装,不信你看,我游走用的藤杖都准备好了。

三、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昼梦

杜甫

二月饶睡昏昏然,不独夜短昼分眠。

桃花气暖眼自醉,春渚日落梦相牵。

故乡门巷荆棘底,中原君臣豺虎边。

安得务农息战斗,普天无吏横索钱。

1.全诗紧扣“昼梦”展开,请简要概括这首诗的构思脉络。

答:

2.赏析颈联中“底”字和“边”字的表达效果。

答:

1.解析 本题考查把握诗歌内容的能力。本诗按照沿着入梦原因、梦中所见、梦后议论展开,作答时既要明确指出这样的思路,又要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具体分析,指出入梦原因是什么,梦中所见者何,发表了什么议论。

◎参考答案

前两联写“昼梦”原因,夜短昼长,桃花盛开,暖意融融,春水落日,容易催人入梦;颈联描写“昼梦”所见,故园荒芜,荆棘丛生,君臣与豺狼虎豹周旋;尾联是梦后议论,要尽快结束战争,让人民回到土地上安居乐业,使普天之下没有横征暴敛。

2.解析 本题考查炼字的能力。作答本题,首先要读懂诗句本身的含意,“故乡门巷荆棘底”即故乡门巷被荆棘掩盖之意,“中原君臣豺虎边”中原君臣与豺虎周旋之意,然后再结合诗句分析二字所表达的内容和传达的情感。

◎参考答案

底,底下,故乡门巷被荆棘掩盖;“边”,紧挨着,靠在一起,中原君臣与豺虎周旋。用一“底”、一“边”,将国家的危难、社会的灾难刻画得淋漓尽致,形象地抒发了诗人乱离伤痛的悲哀。

◎诗歌鉴赏

杜甫流离到夔州,乱离时代沉重的忧国思乡之情,萦绕在老病潦倒的诗人胸中,积思成梦,不独夜晚,就连白日小憩,也梦见故国君臣,旧乡门巷。诗前的两联解释昼寝入梦的缘由,冬至以后,白昼渐长,黑夜日短,二月桃花盛开,蜂蝶成群,暖意融融,春水荡漾,落日迟迟,催人入梦。颈联记梦中所见,描绘惨淡险恶环境,故园荒凉冷落,蒿草丛生,荆棘遍地,故国君臣前门拒狼,后门遇虎,唐王朝面临着种种困扰。末二句就昼梦所见发表议论,充分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对贪官污吏的憎恨,对人民的无限同情,以及对清明政治的向往,沉痛中渗透着希望。

◎原味翻译

正是白昼时分,我却昏昏欲睡,这又哪里仅仅冬至以后白昼渐长、黑夜日短的缘故啊!二月桃花盛开,暖意融融,春水荡漾,落日迟迟,此番景象催人入睡,我便做起白日梦来。一闭上眼,我便回到故乡,只见满眼荒凉,高高的荆棘遮没了门巷,中原的君主和大臣奔波劳碌,成天和豺狼虎豹打交道。怎样才能尽快结束战争,让农民回到土地上去安居乐业,普天之下没有骄横官吏的横征暴敛。

四、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送贺宾客归越①

李白

镜湖流水漾清波,狂客归舟逸兴多。

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②

【注】①天宝三年正月,贺知章辞京回故乡,这时李白正在长安,就赠给了他这首诗。贺宾客,即贺知章,时为太子宾客,自号“四明狂客。②“山阴”二句:据《太平御览》载,山阴道士养了一群鹅,王羲之非常喜欢,道士要王羲之为其书写《黄庭经》,换其群鹅。贺知章善草隶,深得时人珍爱。

1.诗有诗眼,这首诗的诗眼是哪几个字?为什么?

答:

2.尾联是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表达怎样的思想情感?

答:

1.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作答本题,首先指明诗眼,即“逸兴多”,然后说明“逸兴多”跟对全诗主要内容概括,诗中所写在镜湖泛舟和发生像王羲之当年写字换鹅那样的故事,都是“逸兴多”的具体表现。

◎答案示例

诗眼是“逸兴多”三字。因为“逸兴多”是对全诗主要内容的概括。全诗主要内容有二,一是想象友人回乡,会对镜湖发生浓厚的兴趣,在那儿终日泛舟遨游的;二是想象友人回到家乡会发生王羲之当年写字换鹅那样的故事。这两件事都是“逸兴多”具体展现。

2.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思想情感和表达技巧的能力。作答本题,首先指明是活用典故,然后具体说明作者如何运用典故,并指明意图。尾联意思是说,如果在山阴道上遇到当年王羲之遇到的道士,你也可以写《黄庭经》来换白鹅,实际是表达对贺知章才华的赞美之情。

◎答案示例

尾联活用典故,作者引王羲之事,意在说王羲之书写《黄庭经》换白鹅的事情又会贺知章身上发生,表达了对贺知章才华的赞美之情。

◎诗歌鉴赏

镜湖是绍兴地方的风景名胜,以湖水清澄而闻名于世。李白想象友人这次回乡,一定会对镜湖发生浓厚的兴趣,在那儿终日泛舟遨游的。诗中不以官衔称呼贺知章,干脆称他为“狂客”,不仅除了官气,表现了友人的性格,而且与全诗的基调非常吻合。最后两句说,当年王羲之书写《黄庭经》换白鹅的事情,那又要在山阴发生了。这首诗基本是李白信手拈来之作,但他一下就抓住了两样东西:一个是绍兴的镜湖,另一个便是王羲之当年写字换鹅的故事。全诗实际上所写的也就是这两件事,但它们却都恰能表现出友人故乡即山阴的地方特色,同时也都能显示出贺知章这个人的性格特点和才华所在。

◎原味翻译

镜湖水面波平如明镜,四明狂客的您荡舟归来,一定会对镜湖发生浓厚的兴趣,在那儿终日泛舟遨游的。山阴道上,王羲之写黄庭经向道士换鹅,回到那里,向您索字的人不在少数,说不定也会有道士以鹅求字呢。

五、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与颜钱塘登樟亭望潮作

孟浩然

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①。

府中连骑出,江上待潮观。

照日秋云迥,浮天渤澥①宽。

惊涛来似雪,一坐凛生寒。

【注】①渤澥:大海。

1.“府中连骑出”一句中的“连骑”一词极有表现力,请作简要分析。

答:

2.颈联“照日秋云迥,浮天渤澥宽”颇受好评,请从对这一联加以赏析。

答:

1.解析 本题考查炼字的能力。作答本题,可从观潮人数之众和观潮者急切的心情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正因为不是一个两个才有“连骑”可言;“连骑”,一个接一个,谁也不愿掉队,从侧面反映了观潮者观潮心切。

◎答案示例

“连骑”多形容骑从之盛,写出了观潮人数之多,场面浩大;同时“连骑”还有骑从一个接一个的意思,从侧面反映反映了人们观潮心切,谁也不愿掉队。

2.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作答本题,先要描述这两句的内容,然后分析其与写潮的关系。日光、秋云、天空、大海,景象壮观,不是直接写潮,但它是江潮的背景,海天的壮阔有力地衬托了江潮的壮观,有力地表现出大潮澎湃动荡的伟力。

◎答案示例

红日高照,秋云高远,水天相连,浩瀚的大海无边无际。诗人并不直接写潮,而是用日光、秋云、天空、大海相烘托,展现江潮远远而来、铺天盖地的壮阔景象,充分地表现出大潮澎湃动荡的伟力。

◎诗歌鉴赏

首联上句先写听潮,潮声犹如雷震,震动百里,五个字渲染出江潮的磅礴气势。次句句意是描述县令暂停公务前往观潮,字面上却以“鸣弦辍弹”出之,巧妙地造成以弦声反衬潮声,使人感到在江潮的巨大声势下,弦声喑哑了。颔联写县衙门内连骑涌出,急速赶到江岸上观潮,进一步渲染气氛。颈联描绘钱塘江潮到来的壮丽景象,但诗人仍不是直接写潮,而用日光、秋云、天空、大海烘托。上句以秋云迥衬托江潮远远而来,下句借浮天渤澥反映潮的浩阔,充分地表现出大潮澎湃动荡的伟力。尾联上句正面描绘江潮涌来,喷雪溅珠,令人惊心动魄;但立刻又以“一坐凛生寒”收束全篇,戛然而止。

◎原味翻译

潮声巨大,犹如雷震,声震百里之外。大堂上的鸣琴喑哑了,县令暂停公务,带着随从和宾客从县府出发,浩浩荡荡前去观潮。一路上人们一个接一个地走着,谁也没有掉队,大家来到樟亭,坐着等待观潮。红日高照,秋空的云彩那么高远;水天相连,浩瀚的大海无边无际。大潮终于涌来,白色的波浪像雪山从天而来,在座的人都骤然感到寒冷起来。

六、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穿山①

吴伟业

势削悬崖断,根移怒雨来。

洞深山转伏,石尽海方开。、

废寺三盘磴,孤云五尺台。

苍然飞动意,未肯卧蒿莱。

【注】①此诗作于明崇祯朝。穿山,一名羏山。在诗人故乡太仓州 (今江苏太仓县)。原在海中,后海退,遂与陆相连,高十七丈,山下有洞穴,通南北往来,因名“穿山”。

1.首联中“根移怒雨来”颇妙,请作赏析。

答:

2.有人说,尾联灌注了孤傲不驯的劲气,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答:

1.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表现技巧的能力。作答本题,先要解释句子,明确句意;然后指出作者所用的方法和技巧,即想象和联想,化静为动,以动写静;并指出这样写的表达效果,即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穿山气宇轩昂的态势,

◎答案示例

这一句意思是说,贴地的山根似乎还在隆隆移动,激荡起满天的疾雷、怒雨。作者借助想象和联想,化静为动,以动写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穿山气宇轩昂的态势。

2.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作答本题,首先要读懂句子的字面意思,抓住“飞动意”和“未肯”,分析作者寄托在石台这一形象中的思想意义。作者运用拟物和拟人手法写石台,石台与“废寺”为邻,“不肯卧蒿莱”,有“飞动意”,孤傲不性格跃然纸上。

◎答案示例

那苍然斜耸的石台,直入空中,虽与废寺为邻,却不肯久卧蓬莱之间,而有飞动之意,让人联想到举翅欲飞的苍鹰,转眼间就要凌空直上,啸傲于万里海天之间。一个“飞”字,一个“未肯”,运用比拟的手法,赋予石台以生命感,展示了其孤傲不驯的性格。

◎诗歌鉴赏

首联描摹穿着山涌立之态,落笔非同一般化:如同刀削的悬崖,山根似乎还在移动,激荡起满天的疾雷、怒雨。“洞深”句写穿行于幽深山洞的景象,妙在从幻觉中勾勒,顿使脚下的山峦带有了路回峰转、俯身而伏的动态;“石尽”句写登临山顶时的景象,则化实为虚,展开了未必真能望见的茫茫海天,更增添了画面的空阔感。“废寺”二句从远眺中收回目光,写眼前景物:废弃的寺院和石台,突出孤清的气氛;尾联继续写石台:虽然与“废寺”为邻,却不甘心于被荒草埋没,而正如举翅欲飞的苍鹰,转眼间就要凌空直上,啸傲于万里海天之间了。

◎原味翻译

别看它峰峦不高,那气势却如刚被巨刃削断的悬崖,刹那间从天而降;贴地的山根似乎还在隆隆移动,激荡起满天的疾雷、怒雨。从岩洞的罅隙间俯瞰,刚才如断崖一般耸立空中的山峦,而今全都敛声屏息,匍匐在我的脚下;登上高处,只见大江奔流到远处,恰似把云气迷蒙的东海大门冲开,突然现出了那一派空茫无际的蓝天碧海。沿着盘曲的石阶路,信步来到一座寺院,可惜早已废弃多年。猛一抬眼,在一片蓬蒿丛中,发现一座石台拔地而出,足有五尺多高。它仰对苍天,大有振翅欲飞之势,看来它是不肯久卧蒿莱之中的。

0 阅读:13

老谢语文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