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是元末明初时期施耐庵所编著的长篇章回体小说,作为我国四大名著之一,作者在创作之中能紧扣人物的不同出身和经历,让其形象变得生动活泼起来,因为个人特点的不同,水泊梁山之上的108位好汉都有自己专属的语言行动和性格。
例如无用的神机妙算,鲁智深的忠勇仗义,武松的疾恶如仇等,这些好汉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在不得已之下走上了梁山,他们的不同语言和不同行动也能展现出不同的社会地位和生活阅历,总而言之,水浒传所展现出的人物特点丰富多彩。
熟读这本著作的人都知道,水浒传中的每一位好汉都有属于自己的绰号,它在一定程度上能很好地诠释个人特点,如智多星吴用的神机妙算,青面兽杨志的长相特色等。
其中戴宗被称之为神行太保,传说他日行千里无人能及,在“神行之术”的背后,蕴藏的道理其实很简单。
戴宗向梁山英雄的转换众所周知,水浒传的一般故事线为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也就是一群刚正不阿的英雄被逼无奈之下的落草为寇,他们只反贪官,不反皇帝,从某种方面来说,也具有一定的正义性,所以打出替天行道的旗号,在这样的视角之下,戴宗的刻画就会有些许偏离主题。
在水浒传中,戴宗是平庸之恶的典型,从体质上看,官大一级压死人是宋朝的典型状态,胥吏则属于宋朝官僚体制中最不受待见的一类,也算是最低级的官员,他们虽属朝廷体制,但并不具备俸禄和薪酬,只有一定的生活补助。
除非碰到特定的专项事务,才会有一定的经费补贴,如朝廷需要通缉罪犯,这样不但会提供经费,事情成功后也会有赏金可以拿,从法律上讲胥吏没有决策权,只有执行权,但从实际来看,事情的决策都是由胥吏来完成。
戴宗就是胥吏之中的典型,从故事的讲述来看,戴宗的设定是叙利之中的反派,他依靠贪赃枉法来获取利益,从法理角度来讲,戴宗也算是朝廷体制内成员,但最终却走向了体制的对立面。
早在胥吏阶段 ,戴宗就是技术上的精英分子,神行太保的特点也十分明显,但因为自己的身份地位,他在现有的环境下无法发挥自己的专业技术能力,目前朝廷所给予的待遇,又无法满足自己优越的生活条件,所以才会屡屡作恶,不断榨取自己所管理的人员。
戴宗身为朝廷司法系统的官僚,不应该具有专业的知识储备,但因为作恶多端,,戴宗根本没有时间去了解和熟悉司法知识,也就是说只顾贪赃枉法的他并不了解当前的社会规则,因此面对遇到的一些问题,他并不能运用体制内的方法去妥善解决。
这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之中是十分致命的,例如宋江因为大舅晁盖而触犯法律,最后被关入监牢,戴宗本有义务去解救,但他并没有选择巧妙利用法律的漏洞,而是采取了,最愚蠢的对抗上级之策,并且试图通过装疯卖傻瞒天过海,这种伎俩最终被识破。
虽然解救宋江未成,但戴宗最终作为一个英雄好汉加入了梁山小团体,宋江也算是给戴宗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挥环境,这里的用人体制与朝廷完全不同,梁山之上的工作安排,基本根据个人的实际能力确定,所以像戴宗这样专业能力突出的人才自然会受到宋江的重用。
最终戴宗成为了梁山之中的五绝之首,他的神行之术成为人人都羡慕无比的存在,在梁山的发展过程中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这样的环境之下,戴宗的神行执法让宋江这样的领导者也感到了惊讶,也算是千里马遇到了。
所以戴宗刚刚加入梁山集团就立刻受到重用,他担任了总探生息头领的位置,并且成为了领导阶级。
对于梁山来说,戴宗的神行太保之术或许没有什么战斗价值,但所起到的作用却是无人能比的,如三打祝家庄一回。
这是宋江担任梁山领导之后的第一场战役,但前两次都遭遇挫折,大败而回,宋江要想取得最终的胜利,就必须请来公孙胜师傅劈罗真人出山相助,但此人距离此地有近百里的距离,最终是戴宗和李逵一起火速赶到冀州二仙山。
戴宗在办事方面丝毫不马虎,为了保证这一趟行程不出意外,他全程吃素戒荤戒酒,最终协助宋江取得了这场战斗的胜利。
在宋江做出招安的决定后,梁山众人征讨方腊,这样的远距离征战,就更能体现戴宗神行之术的重要性,他们战争之后能否平安回来主要取决于皇帝的态度,但当时朝廷中坚持众多,时常有人在皇帝面前诽谤宋江等人,后方不稳,前方战斗自然难以进行。
在这种关键时刻,依然是戴宗发挥了自己的特长,往返于朝廷和战场之间,不断传递书信,稳定了皇帝的情绪,确保了梁山众人在前方战斗的安全性,尤其可贵的是,戴宗不仅具有神行的能力,还具有运载的功能,在关键时候可以两人同行,迅速带同伴到达目的地。
有次宋江重病,安道全在询问之后得知还有救治的可能性,戴宗便迅速带着宋江施展神行之法,火速回到梁山,让宋江得到了及时的救治,因此后者十分佩服戴宗的能力,那么他的神行之术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渊源与背后的秘密其实水浒传的创作也参考了前朝的部分作品,在同时代的一些小说之中,就有关于神行之术和器具的相关记载,对这一方法的描述很多,甚至形成了不同种类,经过仔细分析后不难发现,这些方法最大的特色就是与神物的崇拜息息相关。
第一种就是直接在腿上或脚增加提高移动速度的器具,戴宗传水浒传中的速度提升就依赖于甲马而得,而另一人马灵则依靠风火二轮,很明显,后者的描述具有一定的神话色彩。
还有第二种能使人获得神行的器具,它被称之为神帕,水浒传中李逵随着戴宗去寻访公孙胜师父这一桥段之所以能迅速到达,就是使用了这种器具。
根据水浒传之中的描述,这种法宝会直接变成一朵云,带着乘坐者飞速行驶,不过很快就有学者找到了这种说法的原型,此物在一定形式上关系到当时的宗教,道教文献之中曾记载,神行之法的器具乃是由木鸟制造而来。
从后面的详细叙述来看,甚至还有人对这种制造方法进行了实践,并得出了详细的结果,主要材料是天犀角三寸,梧桐子七丸,每天服用三枚,坚持三年时间就可以像鱼一样在水中自由移动。
这种描述方法似乎更加真实,但从原理上讲却和道教的炼丹之术十分相似,究其根本,其实是通过药物的服用来增加一个人的耐力,长久练习后,耐力会有一定程度的提升,无论是在地上还是在水中的行进速度都会有明显加快,也就是所谓的神行之术了。
第三种可能性是在帽子和鞋子上的改造,主要是变化,其基本构造,帽子和鞋都会出现一个“尖角”形状的特殊结构,从现在的角度来看,似乎是从某种层面来减小行走时的阻力,进而让速度得到大幅度提升,这也是神行所必备的要素之一。
总而言之,水浒传本就是带有创造力的小说,多少有些脱离实际的描述,号称神行太保的戴宗很可能就是如此,书中对他的这一技能描写为“戴宗离开江州后,天色渐晚,投客店安歇,卸下甲马,取金纸烧了送了”。
从这里就能看出,戴宗所谓的神行之术并非是属于自己的本领,而是像其他神话故事一般通过祭祀来使用某种宝物,这就是甲马,从书中的呈现来看,甲马十分昂贵,周围镀金,靠纸钱祭祀方可驱使,用现在的角度来看,神行之术无异于一种付费使用的交通工具。
但这种甲马并不是人人皆可使用的交通工具,戴宗在施展神行之术以前,除了烧纸祭祀之外,一般还需要口中念动咒语,每条腿上各绑两只,终于生效便可拥有来去自如的速度,就像是书中所说的,仿佛如驾雾,依稀好似腾云。
随着身边的景色变化,速度也越来越快,这才是戴宗神行背后的秘密,对于每个人而言都十分简单,无非就是通过钱财和咒语使用,一种可以代替人类的交通工具,类似于如今的飞机和火车。
结语从这里仿佛也能找到戴宗不断贪财的原因,因为神行之术的使用需要花费大量的钱财,且作为看家本领不能被他人所知晓,否则神行之术将成为一个人尽皆知的存在,戴宗也就失去了他的依仗和个人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孔维民,.戴宗为什么会从凶恶胥吏转变为梁山英雄[J].领导科学,2019,(09):3.
[2]王元红,.武松和戴宗的冷与热[J].少儿科技,2017,(05):2.
[3]孙大林,.敢言虑事欠深沉——甲午年戴宗骞事迹考略[J].大连近代史研究,2009,(0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