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病毒性肝炎作为一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疾病,其管理和治疗需要多学科之间的紧密合作。在近日举办的“首届全国肝病数字健康论坛暨2024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肝病专委会学术年会”上,《国际肝病》邀请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贾继东教授就院内多学科协同在病毒性肝炎全程管理中的重要性进行了深入探讨。他指出,当前在病毒性肝炎管理中存在检测结果未充分利用、阳性结果后续处理不及时等问题。为此,他们开展了“Sunshine-LINK(阳光联动)”项目。同时,贾教授还强调了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在多学科协同管理中的应用,以及公众教育和患者教育在消除乙肝歧视、提高患者认识中的关键作用。此外,他还就实施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和解决方案进行了分享。本刊特将采访内容整理成文,以飨读者。
贾继东教授:构建多学科协同机制,优化病毒性肝炎全流程管理
点击上方链接查看原文及采访视频
《国际肝病》
为什么院内多学科协同对于病毒性肝炎的全程管理至关重要?这种协同模式如何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贾继东教授:在各级医疗机构中,进行有创检查、治疗、 操作及各类手术之前,检测传染病指标是常规流程,这些指标涵盖病毒性肝炎(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及梅毒,通常被统称为“艾梅乙丙”检查。此类检测对于规范医疗行为非常重要。然而,遗憾的是,在肝病科及传染科以外的其他专业领域,如内科系统和外科系统的诸多科室等,这些检测结果往往未得到充分利用,仅仅停留在知晓层面,而未能有效指导后续的医疗决策。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开展“Sunshine-LINK(阳光联动)”项目的初衷,也是今天我演讲的核心目的,即促进医院内部多部门、多学科之间的紧密合作。首先,当检验科检测出阳性结果时,信息系统应能立即弹出提示窗口,及时通知并提醒医生对于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患者进行进一步的核酸检测。若本院不具备检测条件,应指引患者前往具备条件的医疗机构进行检测。
其次,一旦核酸检测确认阳性,患者应被迅速转介至专门负责肝炎及肝病诊疗的科室,这些科室的名称可能因医院而异,如感染科、传染科、肝病科、消化科或中西医结合科等,但目的都是确保患者能够及时接受抗病毒治疗,并对他们进行长期随访。
此项目听起来简单,但真正实施并非易事。因为这涉及医院内各个科室的协同工作,特别是那些经常进行微创操作、内镜检查及其他有创操作的科室。鉴于过去缺乏强制性要求,导致病毒性肝炎阳性结果往往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后续处理。
因此,我们希望通过此项目,能够明确由医院内的公共卫生科、疾病控制科或类似职能科室负责牵头,依托信息科的技术支持,检验科的积极配合以及医务部门、医政部门的强力协调和指导,共同构建起一套完善的病毒性肝炎阳性结果处理流程。对于住院患者,一旦发现阳性,立即通过弹窗提醒医生,对于门诊患者,将阳性结果通过信息推送明确告知患者,并帮助患者方便快捷地到相应负责肝炎诊疗的科室进行诊断和治疗。
我们期望通过这样的合作机制,能够优化医院内临床各科室的工作流程,无论是门诊患者还是住院患者,都能获得及时、规范的诊断与治疗,以及长期的随访管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肝硬化、肝癌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这正是我们整个项目的真正意义所在。
《国际肝病》
在您看来,一个理想的多学科团队应该包括哪些专业背景的人员?这些不同专业的专家是如何在病毒性肝炎的管理中各自发挥作用的?
贾继东教授:多学科协作涉及不同专业领域,主要围绕各部门间协调工作。刚才我已经提到过,这些部门包括但不限于业务部门,有的称为疾控部门,有的则称为公共卫生部门等,虽然名称各异,但它们的职能大致相似。此外,还有信息部门、检验部门,以及各个临床科室,特别是那些进行有创操作和有创检查的科室以及外科手术科室等。可以说,这涉及到医院的几乎每一个科室和部门。因此,我们需要一个真正有效的协调机制,一个良好的工作机制来确保各部门的顺畅运作。
目前,我们正在积极尝试并借鉴丙型肝炎的诊断治疗经验。国家已经对丙型肝炎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而乙肝的相关要求也正在制定中。我们相信,明年国家很可能会出台相应的规定。在此之前,我们的工作重点是进行可行性研究,并给未出台的方案提供具体资料。
我们期望,通过我们的努力,未来出台的规定或方案能够更加切合实际,更加便于临床操作。
《国际肝病》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数字医疗和远程医疗的兴起,您认为这些技术在多学科协同管理病毒性肝炎中有哪些具体的应用场景?
贾继东教授: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确实为我们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以往,患者只能亲自前往医疗机构接受面对面的诊断,而如今,借助各种信息手段,许多医疗服务都可以在网上实现,这为我们提供了诸多良机。
通常,患者首次就医时可能需要到医院进行全面的检查,包括化验、影像检查等,以便医生做出判断并制定治疗计划。然而,后续的定期取药、复诊等环节,其实有很多都可以在网上完成。例如,患者可以在线查看检验结果,了解治疗计划的变更,以及获取生活方式的指导等。这些服务都可以通过各种客户端或APP轻松实现。
为了确保这些服务的质量和流程符合现行法规,我们需要建立一套制度和规范。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进行一些有益的尝试和探索。比如,三级医院和专科医院制定的诊疗计划,也能够在其他医疗机构,如基层医疗机构或社区卫生中心得到执行。
随着乙肝诊断和治疗工作的逐步扩大,患者数量将大幅增加。如果仅依赖专科医院或大型综合医院,工作量将非常庞大,同时患者每次就医都可能面临不便或较高的成本。因此,我们考虑通过医疗机构之间的信息流通,以及医务人员与患者之间的信息互动来实现这些功能。
在转诊过程中,关键信息的传递至关重要。患者的检查结果、治疗方案等都需要随转诊而转移。同时,我们与患者之间的互动也可以通过各种图文、实时视频等方式进行,这几乎与现场交流无异。这样的互动方式更有利于患者的长期、规范治疗。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能够以有限的人力资源服务于更多的患者,使他们得到长期、连续的治疗。这也符合当前所倡导的“去中心化”理念。世界卫生组织也提出,预防医疗工作不仅需要在有条件的医疗中心完成,更需要广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参与,通过任务分担来更好地落实这项工作,从而实现更好的可持续性和较高的成本效果比。
《国际肝病》
在多学科协同的框架下,如何提升患者对于病毒性肝炎管理的认识和参与度,您认为有哪些有效的患者教育策略?
贾继东教授:公众教育和患者教育是有关乙肝的永恒话题。对于乙肝的科普宣教,我们不仅要深入阐述其危害性与严重性,还必须努力消除公众对乙肝的种种误解,并旗帜鲜明地反对乙肝歧视。
首先,我们应当清晰地向公众传达乙肝的传播途径,乙肝病毒以血液传播为主,包括母婴传播、性传播以及通过血液制品传播等。同时,也要明确指出,日常生活中的接触,如共同工作、学习、进餐等,并不会传播乙肝。希望这样的信息传递既能引起公众的足够重视,又能有效避免不必要的恐惧、误解、偏见乃至歧视。我们需在这两方面都下足功夫,这是乙肝这一疾病特殊性的要求,它不像高血压或糖尿病那样,虽然也受到重视,但人们不担心其传染性。而乙肝,由于历史上的种种误解,至今仍存在一定的偏见与歧视。
值得庆幸的是,随着宣传工作的不断深入和国家相关政策的逐步完善,乙肝歧视的情况已得到显著改善。然而,我们仍需不懈努力,既要提醒公众认识到乙肝的重要性与严重性,又要避免引发新的歧视与偏见。
其次,这项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持续开展。我们不能仅仅依赖于每年的集中活动或宣传月来解决问题,而应通过多样化的渠道和媒体,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生动的形式持续向公众传递正确的信息。我们鼓励年轻医生和公共卫生工作者利用短视频等新媒体手段,创作高质量的科普内容,这些内容应基于严谨的科学证据,而非仅仅为了追求流量而制造耸人听闻的标题。
我们期待未来能有更多的医生和疾控工作者通过这类形式,为患者提供权威、准确且通俗易懂的信息,让患者乐于接受并真正从中受益。
《国际肝病》
在实施多学科协同管理病毒性肝炎的过程中,您认为主要面临哪些挑战?又有哪些有效的策略或解决方案可以克服这些挑战?
贾继东教授:乙肝患者的全流程管理涉及多个方面。首先,在启动阶段,我刚刚提到,在医疗场景的健康体检中发现的乙肝阳性者,为确保这些患者能及时得到关注和治疗,我们应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迅速将信息推送给医生,提醒他们转诊患者;同时,也应将信息推送给患者,促使他们及时复诊。这一阶段的实施需要一个高效的机制来保障信息的及时传递和处理。
然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并非易事。它涉及到多个职能部门的协调与合作,包括检验部门、信息主管部门、感控部门、公共卫生部门以及医疗医政部门等。这些部门之间的协调需要一定的成本,这是实施全过程管理所需的第一个协调成本。
其次,具体的技术细节也是一项挑战。虽然在医院内部实现信息流动可能相对容易,但跨医院之间的信息流动则涉及到信息安全和患者隐私保护的问题。这需要我们更加谨慎地处理,但随着相关法规的不断完善,我们相信能够找到既保障信息安全和患者隐私,又实现信息互通的解决方案。这是实施全过程管理所需的第二个间接成本。
最后,任何工作的成功都离不开完善的工作机制。我们期待国家能够尽快出台有关病毒性肝炎防控的新方案和新要求,为各地的医防协同、医防融合提供明确的指导和依据。同时,还需要建立相应的检查、评估和考核机制,确保各项措施能够真正落地。虽然万事开头难,但只要我们有一个良好的开始,并不断完善工作机制、技术和政策,相信我们一定能够将乙肝患者的全流程管理工作做得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