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孔老师:如何去做“名利”这一道人生的必考题?

愚鲁说文化 2024-06-10 12:56:35

回到孔门师生身上,哪些是人生的必考题、必做题呢?名利就是,尤其是对那些本已成名而将欲继续向上爬的学生。所以啊,孔老师真不容易,自己诸事不顺又奋斗不止,学生们怎么看?还怎么好好听话,好好学习?他又如何向大家伙解释自己的坚持、坚持奋斗的意义?

​《论语》中有不少“兄弟章节”,或“同卵兄弟”,两章文字全同;或“异卵兄弟”,文有小异而章义差似。怎么回事呢?于第一种情况,在年代久远的古籍里实属正常,一般谓之为“重出”——就是记载重复了。《论语》本就系孔子的一众徒子徒孙凭各自的回忆而作,孔子孔老师亦常常地讲大课、开放课,对着全体学生徐徐“曰”来——不同的人记下同样的话,没什么可大惊小怪的。然则第二种情况又是怎么回事?怎么会记载的内涵一样但遣词造句、语气又不那么一样?

——如“不患人之不己知”,在《学而第一》里,下句落脚在了“患不知人也”。

在《宪问第十四》里,却落脚在了“患其不能也”,而这还仅仅是落脚点有所不同;在《里仁第四》里,这一章给完全重说成了:“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怎么回事呢?不妨先看,它们共同说的乃是个什么事。所谓“不患人之不己知”,不复杂,就是别怕别人不知道你是谁,别怕别人误解你;至于“患不知人也”,也不复杂,就是你真正该担心的是,是否误解了别人——“患其不能也”与之殊途同归,即真正值得一虑的是,你的能力也许配不上你的名声。

——《里仁》“不患无位”一章,差可算是一种综合:要努力挣得实在的名、位。

大家一定也发现了,这些看似同一内涵的话,实则走向了同一起点的不同远方。所谓“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厥为:同学们啊,别被虚名、浮名所累。所谓“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待看懂了虚浮实为无物,自应求诸己身,默默地把自己栽培成一株参天大树——声名云云,亦复此树的肥料之一耳。如此,孔老师说:我们总结一下就下课,它是“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别怕好工作、好位置都被虚浮之徒占完了,还是多想想如何才能振作自己,以令实有其智、实有其力。

——所以,第一,那些猛一看差不多的章句,实则各有各的被记载下来的道理。

第二,这也很可能因为学生们不免总怀抱着一样的烦恼,就像我们的老师对着同样的题型讲了又讲——无非针对不同的学生,讲不讲衍生题型?讲多少?讲多深?回到孔门师生身上,哪些是人生的必考题、必做题呢?名利就是,尤其是对那些本已成名而将欲继续向上爬的学生。所以啊,孔老师真不容易,自己诸事不顺又奋斗不止,学生们怎么看?还怎么好好听话,好好学习?他又如何向大家伙解释自己的坚持、坚持奋斗的意义?……想来,夫子座下听不进去“不患人之不己知”的学生应也不少……

——诚可叹者,《论语》之有那些反复叮咛,亦见得到为师之人共同的拳拳之心。

孩子们啊,我也只是个老师而已,也只能竭尽全力帮你们理一理人生的基本原理……至于你们听没听得进去,亦或是终究怎么去做,终究是不是带着对老师的冷嘲去做,终究是不是探索到了人生更深层次的真理……我这里只有“起点”、“关心”和绵长的祝福。最后,隔着两千多年,我们不妨先别着急下课,不妨最后再看一眼孔老师在黑板上擦了又写的“不患人之不己知”。其弥足观者,至少有二:一者,这是逃不掉的问题,误解或理解,实力或虚名,机遇或错过——既逃无可逃,便面对之,慎思之,力行之。

——再而,老子亦有云:“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别无他法时,自胜即办法。

写于北京办公室

2024年6月7日星期五

【主要参考文献】《论语》,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程树德《论语集释》,钱穆《论语新解》,李泽厚《论语今读》等。

​​​

0 阅读:2

愚鲁说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