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老家:现在赶集和以前赶集

家乡风土 2024-10-07 15:40:31

我偶尔有些困惑,同样的河南,很多老乡说自己的村庄要么都是老人,要么都关门闭户,搬到了城市,而我的老家,村里人还是那么多,新房子一座比一座漂亮。

这让我很欣喜,我的村庄一直都在,村里依然有不少年轻人,就在我写这篇文章的晚上,一群人聊着天从我家门前经过,这是遛弯回来了。他们是村里的堂兄弟几个,大概四十多岁,兄弟几个在集上好像做家电门窗类的生意,女人则是逢集卖衣服,晚上他们几家加上孩子十多个经常出来遛弯。还是回到今天的赶集主题,我们乡镇的集没有见到落寞和凋敝,超市的增多也足以说明集上的热闹。热闹是热闹,但和以前也有些许的不同。

一、综合型超市增多大概从十年前,镇上有南方人开了第一家在本地看来很大的超市,此后几年,又相继开了两家,今年回来,又发现一家更大的超市。除了外穿的衣服,超市里的东西很齐全,不出超市,就能买到自己想要的。超市里各种配置也很完善,发现很多迷你购物车,这是针对我们老家孩子比较多配置的吧,可见计划开超市的人,是很用心的。不过,虽然超市很多,很大,但集上还是像以前一样,十字街头有各种各样的小贩在叫卖着各种货物。二、赶集再没有时间限制以前赶集是有时间限制的,以农历单双日子为准,赶集的日子有的逢单,有的逢双,有些货物只有逢集时才有,人们就会选在逢集的日子去买。而逢集的日子一般都是上午最热闹,下午就冷清了很多。超市的出现,十二个小时的正常营业,让赶集的时间不再局限于逢单还是逢双,也不在局限于上午还是下午。白天的任一时间,都可以去赶集。三、年轻人去超市,年长者去地摊上了年纪的人,对超市还是有些不习惯,他们还是习惯像以前一样,选择去街上的小摊,即便不去小摊,也会去以前习惯去的小商店。像我爸买日常用品的时候,偶尔也会去超市,但更多时候他还是去以前熟悉的老商店,甚至我们平时赶集买东西,他还好说你们去谁谁店里,都是很多年的店铺了。有一次我姐上街买菜,我爸就说你去那谁的店铺吧,我姐就去了,她说买东西的人不少,结账得排队,老两口有些应付不过来,人家买几根芹菜,老大爷着急去找绳子给捆上芹菜,找半天找不到,后面等着结账的有的不耐烦了,就走了。这如果是在大超市,给你一个大袋子也就行了,我发现老家超市的购物袋不要钱,而且收银员还很大方,看你货物很多,会多给几个袋子。

这两年,老爸也不怎么去那个商店了,他说,店主老夫妻把店给他儿子儿媳经营了,这儿媳他太抠搜,老顾客都跑光了。据我观察,年轻人赶集都会去大超市,包括买菜,即便街头商贩摊位上的蔬菜更新鲜,年轻人还是会到大超市购买,或许是为了方便。其实我们中国人都有一些乡土情结,农村人就更甚了,有时看着由草绳捆扎的青菜,甚至上面还带着泥土,心里不自觉就想到田野,想到泥土的芬芳,那种心情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和那些故乡和集市渐渐没落的老乡相比,我是幸运的, 我的故乡虽然有所变化,很多时候还是原来的模样,这或许是我一遍一遍书写它的动力。

2 阅读: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