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霁蓝釉暗刻云龙纹罐陶瓷艺术的精神内涵

单眼皮小妞 2024-04-09 17:06:40

霁蓝釉,瓷器釉色名,中国传统制瓷工艺的珍品。又称“积蓝釉”“祭蓝釉”“霁青釉”,明、清蓝釉习称“霁蓝”,其生坯施釉,1280到1300℃高温下一次烧成。色泽深沉,釉面不流不裂,色调浓淡均匀,呈色较稳定。其釉色蓝如深海,釉面匀净,呈色稳定,后人称其为“霁青”,又因其呈色稳定明亮如宝石,又被举为把它和白釉和红釉并列,祭蓝釉始创于元代,清代霁蓝釉瓷器生产历代未断,均有精品传世,工艺继承元代传统,延烧不断,主要造型为祭器和陈设用瓷。

这种浓淡的变化非常自然,如同宝石形态厚薄显现出来的玻璃感一样,考验的是匠人对色感的把控。没有青花复杂的花纹,只依靠细腻艳丽的色彩,单色釉瓷器在我国的瓷器发展史上,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单色釉被誉为彩瓷之母,也被认为是陶瓷收藏的最高境界。质地迥异的胎体和美不胜收的釉色,见证了中国陶瓷艺术史一代又一代的辉煌。

雍正、乾隆年间,两位皇帝对古器物的钟爱与鉴赏,引发灵感创造拟古形饰之瓷器。然在当年乾隆皇帝心目当中,霁蓝釉天球瓶毫不逊色于前二者,都是他的钟爱之物。由此可见乾隆皇帝对唐英恭造的霁青天球尊极为满意,并怀有特殊的审美态度,欣赏其造型敦实端庄之美,感受其釉色之古朴静穆。明清时期,祭蓝釉因其肃穆宁静的颜色与北京天坛祈年殿上琉璃瓦之色相合,极适用于这种天人相接的祭祀场合,故专用于祭天,烧造数量极为有限。彩釉作为陶瓷装饰技法之一,展示着陶瓷艺术的精神内涵。

中国传统颜色釉瓷温厚而含蓄,呈现出明澈与幽静的意境,凝结着古拙与朴素的艺术精神。中国传统颜色釉种类尤为丰富,釉色多达几十种,呈色不同、格调互异,却具有独特的审美情趣与艺术风格。清代康雍乾三代的色釉瓷是古代颜色釉瓷发展的最高水平,在继承明代的基础上,获得了空前发展,其烧制技艺纯熟,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推陈出新,创烧品种繁多,制作工艺精湛。色釉瓷不重彩饰,而以造型、釉色取胜,隽秀的造型和纯净的色釉完美的结合,相得益彰,展现出清丽秀雅的艺术风格。

本品通体施饰霁蓝釉,匀净明亮,苍妍夺目,一如宣窑之宝石蓝,其出色之妍丽独步有清一代,造型端庄古朴,釉色均匀纯净,蓝如深海,釉面莹润,制作工艺精湛,色釉瓷不重彩饰,而以造型、釉色取胜,隽秀的造型和纯净的色釉完美的结合,相得益彰,展现出清丽秀雅的艺术风格,其色泽深沉,釉面不流不裂,色调浓淡均匀,呈色较稳定,其因不需人工修饰而更富于天然韵致,它所体现的是一种内敛的美,以媚人之釉色取胜,给人以温润之感,达到如玉般的质感是其所要追求的最高境界,光洁莹润,堪称到达了炉火纯青的境界。

无论仿古还是创新釉色,均取得卓越成就,为后世所不能及。这些器形端庄典雅,线条柔美,收放自如,灵秀风韵,观之确有增一分则拙、减一分则陋之感。从这些祭器中可以看到虽然经历历史变革,历朝历代礼制的变迁,但其根本存在的意义从未改变,核心脉络一直延续,这些精美礼器是我们中华民族礼制文化的结晶,是追溯礼制文化源头的证物,是表现我国所特有的礼制文化的实物,也反映出了民族大融合的特性,可以看到华夏文明中对天、对祖的敬畏与尊重,更可以从中感受到中华“礼”文化的深邃和博大。

明清烧制蓝釉的技术,在承接前代遗留工艺上获得了空前发展,烧制技艺纯熟,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推陈出新,创烧品种繁多,制作工艺精湛。色釉瓷不重彩饰,而以造型、釉色取胜,隽秀的造型和纯净的色釉完美的结合,相得益彰,展现出清丽秀雅的艺术风格。霁蓝釉在拍卖市场上面行情今年也逐渐走高,曾在2011年美国佳士得拍卖会上以545.85万美元(约合人民币4000万元)拍下霁蓝釉瓷器,这一成交价刷新了霁蓝釉瓷器拍卖的天下纪录,多年已过,仍旧没有打破此记录,足以证明霁蓝釉在市场上所受喜爱。在国内艺术品交易市场异常繁荣的今天,艺术品投资以绝对的优势,成为广大老百姓最为热衷的理财选择之一。而陶瓷作为最具我们民族传统文化代表性的艺术藏品,近年来市场发展强劲,也自然成为了不少藏家的投资首选。

0 阅读:1

单眼皮小妞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