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获得诺奖后,蒋介石派杜聿明夫人说服他去台湾,为何失败?

近代史江湖论 2024-01-06 15:54:01

1948年年底,淮海战役结束,杜聿明被俘的消息传到上海,杜聿明的夫人曹秀清悲愤交加,当天就从上海赶到了南京。

来到总统府后,蒋介石却并不愿意见她,曹秀清被蒋介石的卫士劝走,一路上她高呼抗议,让蒋介石还她的丈夫。

国军上将的夫人大闹总统府,此事一时间闹得沸沸扬扬,当时的《中央日报》还专门发表了《曹秀清大闹总统府》的文章。

回到上海后,曹秀清茶饭不思,四处托人打探丈夫的下落,然而终于没有结果。

淮海战役结束后,蒋介石的失败已成定局,曹秀清何去何从呢?按照她的本意,她自然最想回老家去,但此时外界谣言四起,盛传杜聿明被俘后已被处决,所以回老家是不可能了。剩下就只有去香港或者台湾。

考虑到自己的子女还要读书,到香港人生地不熟,财力也不足以生活,曹秀清思前想后,最后还是决定去了台湾。

淮海战役结束前10天,正是杜聿明母亲70岁的大寿,当时杜家门庭若市,多少国民党的要员争相送来贺礼,就连蒋经国都送来3000美金。然而,仅仅几个月后,杜家就已经变得门可罗雀,无人理会。来到台湾后,在几个老朋友的帮助下,杜家的子女才如愿进入学校继续读书。

这期间,杜聿明和曹秀清的长子杜致仁考取了哈佛大学,但由于家里拿不出钱,曹秀清只好向银行贷款。就在杜致仁毕业的前一年,银行又莫名其妙停止了贷款,导致杜致仁交不上学费。

曹秀清于是给蒋介石写报告借钱,说儿子只需3000美金就能毕业。谁知蒋介石完全不念旧日之情,批示只准借1000美元,而且分两年支付,也就是每年只给500美金。杜致仁收到这500美元后大失所望,眼看无法完成最后的学业,他用一瓶安眠药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曹秀清和杜聿明都是陕西米脂县人,曹秀清还比杜聿明大两岁。曹秀清的父亲是当地的一位商人,视野开阔,敢冒风险,常常带着骆驼队到宁夏、内蒙、河套、山西做买卖。曹父的这种性格,对曹秀清影响很大,所以曹秀清很小的时候就有一股巾帼英雄的气派。

1923年,21岁的曹秀清嫁给了19岁的杜聿明,两人婚后琴瑟和谐,感情很深。

婚后一年,杜聿明就考取了黄埔一期,之后作为黄埔骄子,一路升迁为团长、师长、军长、司令官,成了蒋介石麾下颇为亮眼的军事干将。

而曹秀清则留在老家,在丈夫的支持下,她先后就读于米脂女子学校和榆林女子师范学校。在校期间,生性大胆、追求进步的曹秀清还曾一度加入共产党(当时处于国共合作期间),成了我党在米脂的第一个共产党员。

虽然四一二之后她被蒋介石清了出去,但她一直还是倾向革命的。1934年,她曾利用自己关系,营救米脂县的共产党员高敏夫(建国后任西北文联常委、西北曲协副主席)。

杜聿明和曹秀清共育有3女3女,长女名叫杜致礼,1927年出生,抗战爆发后,她随家人转移到昆明,高中就读于西南联大附中。1944年,22岁的杨振宁从西联南大毕业,之后进入联大附中教数学,这为两人后来的姻缘埋下了种子。

一年后,杨振宁获得庚子赔款奖学金,前往美国芝加哥大学读书。而杜致礼从联大附中毕业后,则考取了北平辅仁大学。当时的杜聿明已经如日中天,是国军将领中最耀眼的明星,所以这段时间的杜致礼生活无忧,毕业后还在经宋美龄推荐前往美国卫斯理学院读书。

杜致礼来到美国不久,淮海战役就爆发了,因为杜聿明被俘,杜家失去了经济来源,杜致礼无力承担学费,只好改变计划前往纽约圣文森学院学习。

1949年12月,杜致礼在一家中餐厅偶遇了和同事一起来吃饭的杨振宁,这次相逢后两人陷入热恋,并于一年后举行了婚礼,为他们证婚的,是清华大学的老校长梅贻琦先生。

1951年,杨振宁和杜致礼的第一个孩子诞生,杨振宁的父亲杨武之教授给这个孩子取名叫“杨光诺”,希望杨振宁能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955年后,身在战犯管理所的杜聿明托人捎信给杜致礼和杨振宁。杜聿明告诉女儿和女婿,在共产党的呵护下,在管理所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下,他的肾溃疡、肺结核和肾结核痼疾都已经基本痊愈,正在再生之路上自觉迈进。

直到这时,杜家才知道杜聿明尚在人间,杜致礼把这个消息转告给曹秀清后,曹秀清激动落泪。

1957年,杨振宁和李政道因为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获得了当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此事一时间在整个华人世界引起轰动,周总理得知消息,委派杨振宁的老师张文裕作为中国科学家的代表前往功德林祝贺杜聿明。

杜聿明得知这个消息非常高兴,于是给杨振宁写了一封言简意赅的信:

亲爱的女婿,我祝贺你获得诺贝尔奖学金。这是中华民族的光荣。

杨振宁的获奖,也在无意缓解了岳母曹秀清生活的窘迫。这一年,杜聿明的母亲正好病逝,蒋介石下令以高规格的待遇为其举行葬礼,并借机联系到了曹秀清,想让她到美国去,劝说杨振宁夫妇到台湾工作生活,为其所用。

曹秀清心里早已对蒋介石没有任何好感,但为了能离开台湾,一口答应了蒋介石,说自己会劝女儿女婿到台湾来看看。

曹秀清来到美国后,很快找到了杨振宁和杜致礼,并从他们那里得知了更多的关于杜聿明的消息。最令她感到高兴的是,杜聿明不仅身体健康,而且还在1959年共和国成立10周年之际获得了特赦,被任命为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专员。

期间,蒋介石还曾派人到美国催促曹秀清回国,但曹秀清显然不可能再回去了,她迫切地想到北京定居,和丈夫一起度过晚年。

很多人都想劝她放弃这个念想,对新中国进行了很多的污蔑,希望以此劝说曹秀清。但曹秀清也有自己的信息渠道——她的亲家,即杨振宁的父母每年暑假都会从上海前往日内瓦看望杨振宁和杜致礼,他们就生活在大陆,对大陆的情况和杜聿明的状况有着第一手的了解。听了两位亲家的介绍,曹秀清想回北京的心情越发坚定了。

在此期间,杨振宁也鼓励岳母设法从美国转往大陆,他积极和我方外交部的同志联系,规划曹秀清的回国路线。

1963年,曹秀清辞别了杜致礼和杨振宁,离开美国飞往日内瓦,由外交部的同志亲自接机,之后又坐飞机回到了北京。曹秀清从此在北京定居,和分别14年的丈夫开始了新的生活。期间,曹秀清还得到了周恩来总理和陈毅副总理的接见。

1971年到1972年,杨振宁和杜致礼两次来到北京探亲、讲学,这两次周总理都宴请了他们,还邀请杜聿明、曹秀清夫妇作陪。

1973年,杨振宁夫妇第三次来到北京时,还得到了毛主席的亲自接见,杜聿明夫妇对此颇感自豪,还把专门把毛主席和杨振宁的合影专门洗出来挂到了自家的客厅。

1981年5月,在曹秀清和杜聿明团聚18年之后,杜聿明因病情恶化离世,中央为他在政协礼堂举行了追悼会,并将其骨灰送往八宝山安葬。

据在淮海战役时奉命看管杜聿明的苏荣将军(东海舰队上海基地原副司令员)回忆,杜聿明被俘之初,心里是非常抗拒的,曾在地上捡起石头,砸得自己血流满面,还向苏荣借剪刀,借口是要剪脚趾甲,实际上还存在要自杀的念头。经过陶勇、郭化若等同志的安抚劝导,杜聿明思想顾虑打消了不少。

后来在功德林,杜聿明又深深折服于我党的优待政策,思想逐渐改变,获得特赦后,他常年为祖国的统一大业呼吁奔走,遗嘱中仍不忘嘱咐“盼在台湾之同学、亲友、同胞们以民族大义为重,早日促成和平统一”,展现出了令人敬佩的爱国精神。

杜聿明临终前也曾专门嘱咐夫人曹秀清,说自己死后,她哪里也不要去,就在大陆定居。虽然他们的儿女不在大陆,但政府一定会照顾你,“共产党待我不薄,我们不能忘恩负义……”

杜聿明将军去世后,曹秀清给蒋经国发电,希望他同意让自己的几个儿子儿媳、女儿女婿来北京参加追悼会,“以尽孝恩,一俟葬仪告毕,即行归返”。

但由于种种原因,曹秀清的要求并未得到批准,她在台湾的儿女只好就地设置灵堂祭奠。

1982年,曹秀清前往香港,和自己分别了20多年的儿女见了一面,此时曹秀清已经年仅八旬,儿女们提出让曹秀清随他们一起到台湾,以尽自己最后的孝心,但曹秀清一直牢记丈夫杜聿明的临终嘱托,宁愿放弃天伦之乐,也不愿离开大陆。

1983年,曹秀清当选全国政协委员,继续亡夫的事业,为祖国的和平事业四处奔走,直到一年后因病逝世。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0 阅读:27

近代史江湖论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