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李星原
贞观元年 6月,李世民在御极即将一周年之际。可能意识到即使英明睿智如自己在面对朝中新旧势力时,处理起来也相当棘手。那么后世儿孙如有不肖,这江山岂不危如累卵?
因此不免开始关注唐祚的长短,以及解决之道。
古人有疑问不像我们今天可以直接百度一下,他们最直接的办法就是从书本里找。从三皇五帝到唐 2000 多年的历史,这么多朝代更替,有享国近八百年的如周王朝,也有威武霸气奋六世之余烈一举荡平六国却只有短短 15 年的秦王朝。
这一对比李世民心里突然像找到答案一般,欣喜若狂。忍不住就问身边的侍臣:这周和秦为何一个享国长一个享国短?
释门发烧友萧瑀见这是送分题便抢先回答说:商纣王无道,丧失人心,武王因此带兵削他,得了人心。周和六国各过各的睦邻友好相安无事,秦始皇却率先挑事,仗着自己拳头硬把人家揍了一个遍,不仅抢了人家的碗还特么砸了人家的锅,因此失了人心。他们虽然都是靠暴力取得天下但一个得人心一个失人心,所以一个享国长一个享国短。
李世民听了后哈哈大笑说: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周得了天下,以德治国,施行仁政。秦却相反,靠暴力获取天下,却还靠暴政治理天下,这是他们享国长短的原因。也因此夺取天下可以靠武装暴动,治理天下就不可以不顺应民心了。
这是李世民君臣第一次谈及国运长短这个玄学问题。虽然只是点到为止,仅仅谈论了宏观上的道德对国运的影响,没有涉及具体的操作,但他心里已经开始倾向于周或者对周的 800 年国祚心向往之了。当然这个结论等于是废话,没有哪个帝王希望自己二世而亡。
可能李世民自己也知道这浅尝辄止的讨论起不到什么实质的作用。仅仅过了两个月,贞观元年 8 月。他再一次问近臣享国长久之策。
这萧瑀一看,这怎么又来送分了?心里一琢磨看来上次的回答八成是不合圣意啊。既然空谈没用,那就来点实际的,于是开口道:三代分封诸侯所以才能长久, 秦行郡县皇室孤立无援所以迅速灭亡。
萧瑀的话一下子就说到了李世民的心坎上,夏商周三代国运至少都在400年以上,自从秦始皇废除分封之后大秦15年就玩完了,刘邦分封郡县并行也能玩400年,当然中间的新莽可以忽略不计。自三国经南北朝到杨隋再到迄今,除了北魏拓跋氏拥有北方半壁江山维持了近150年之外还没有一个政权超过百年的。
这么多短命政权和三代相比最显著的特点可不就是没有完全实行分封制吗?
于是分封制便在李世民心里扎下了根。
这个根一扎就是 10 年,众大臣都是饱读诗书的鸿儒,当然知道分封的弊端。最直接的教训就是汉景帝时的七国之乱,和晋惠帝时的八王之乱。这都是被分封的同姓宗室王起兵造中央的反。并且秦二世而亡也并非废分封行郡县惹的祸,隋朝不也是二世而亡吗?
但李世民的出发点是为了国祚永久,大臣们也不好直接打他的脸,当然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使得大臣们不敢过多反对,后面会提到。
本以为皇帝陛下只是说着玩玩,没想到居然动真格的了。
贞观 11 年 6 月初6,太宗下诏以荆王李元景(李渊庶长子)和吴王李恪(太宗庶长子)为首的 21 位宗室亲王所任的刺史职务均由其子孙世袭。同年 6 月 15 日又下诏以长孙无忌为首的 14 位功臣为刺史,亦令世袭,非有大故,不得黜免。
此诏一出算是捅了马蜂窝,宗室亲王本就有外为藩屏拱卫京师的传统,可外姓大臣世袭刺史算是怎么回事?复古吗?开历史倒车吗?
于是一直缄默其口的众臣见皇帝玩真的,开始纷纷上书。
客气点的像李百药说什么:国祚长短自有定数,并且与皇帝的英明与否和任用官员的贤愚有关,其次:世袭刺史会阻塞贤良官员的进升之路,不利于统治的稳定。建议皇帝自信点,等风气变好之后再讨论分封也不晚。
还有比较理性的如马周说什么:世袭刺史不能保证功臣的后代也像父辈一样贤明,万一出现不肖的子孙,损害百姓是一方面,朝廷到时候是撤除他的封国还是继续保留,撤除的话他父辈的功绩杵在那里,继续保留他自己的罪恶已经昭章。建议学习光武帝刘秀只给爵位赋税,不给实权。
最让人意外的是杠精魏征这次没有直接开怼而是从财政角度据理力争:大意是朝廷给官员的俸禄全靠国家的赋税,现在分封诸侯,朝廷的赋税收不上来,仅靠关中的赋税难以维持官僚系统的运转。万一出现战争上哪去筹措钱粮呢?
还有颜师古想出了个折中办法:陛下,如果要分封的话,也不是不可以,但是为了朝廷的长治久安考虑,可以分封亲王的儿子,并以州县相隔,互相牵制,让他们同心协力,扶持皇室。同时,为藩国设置的官吏,必须由尚书省选拔录用,除了中央朝廷的法令外,不允许他们擅自实施刑罚,其他的事儿也都要订个规矩。
这些人说破了天都没有让李世民改变主意,因为他们没有一个是当事人。
14 位功臣看皇帝是吃了秤砣铁了心,便纷纷开始耍赖。任李世民怎么催促就是不之藩。
君臣就这样一直僵持也不是个事,于是被评为首功的长孙无忌很自觉的站了出来哀求道:夏、商、周三朝搞封建制度,是因为无法有效地制衡诸侯,只能以利益收买他们,并不是这种制度可以让国运长久啊。两汉以来,废除了诸侯国,以郡县治理国家,这才让帝国走上正轨。如今因为我们这些人,您又重新起用古制,恐怕会扰乱王朝的纲纪,如果碰上了愚昧无知的不肖子孙,有些人触犯国家法令,自取灭亡,或者因为袭封的赏赐遭到灭顶之灾,那得多可怜。希望陛下停止赐封世袭刺史的旨意,让我们能保全性命。
但皇帝依旧无动于衷,长孙无忌知道到了该摊牌的时候了,但自己又不方便说于是便让自己的儿媳长乐公主告诉她爹:大家都说为了打下李唐江山,吃了无数的苦,眼下天下太平,国家富足,正准备来享福,你却要他们到外地去,这无异于放逐。
这话说的就差把卸磨杀驴,过河拆桥,兔死狗烹这些词拍李世民脸上。
李世民不想背这样的名声,既然强扭的瓜不甜,那就不扭了!贞观十三年二月二十七日,僵持了两年多的世袭刺史被太宗叫停。
问题是裂土分封对于被分封者那封地就是一个小王国。俗话说宁做鸡头不为凤尾,封国虽小好歹也是一国之主。长孙无忌等人为何会集体抵制呢?
1,明面上的原因,分封不合时宜,开历史倒车。
2,暗地里原因:唐天宝以前实行内重外轻的关中本位政策,中央权重,地方权轻。与汉时相比更是不可同日而语,汉代州郡辖区千里,一州有十五个县,人口百万,组织庞大,有任免治内官吏之权,有生杀予夺之权,拥有一州实权。汉时郡守常由天子亲任,治绩优良,就能入为京官,由郡国守相而三辅,由三辅而九卿,然后御史大夫,然后丞相。所以汉代卿相大都有地方行政经验,也乐意外放。
唐代州郡辖区三百里,只管四五个县,人口十几万。并且州上面有道,有观察使,有经略使掣肘,权力很轻。地方才士升迁要先入为中郎郎将,然后再补郡守。所以由京官外放一般被认为是贬官。一句话刺史没有京官权重,还多方掣肘,难有建树,一辈子呆在地方,等于政治生命的终结。
那么熟读历史的唐太宗难道不明白这些吗?为何执意而为?
那就要分析一下李世民世袭刺史的目的。
1、上得了台面的目的:从封地看,分封基本是在关东。这样可以让关陇集团的势力渗透到整个关东基层去,要知道一个窦建德的死就可以让河北叛了又叛,如果关东都是自己阶层的势力在控制那么便可以巩固帝国对关东的统治。
2、内心的小九九:削弱关陇集团和军功集团在朝堂的影响力。当时的三省的重要岗位基本都被这两个集团的人霸占着。这个策略的参考对象便是晋武帝司马炎为了防止宗室贤王司马攸夺权便用了分封的手段。当时诸王也是不愿之国,几次三番的被武帝催促。可想而知,有了世袭封地,那之国就会成为一个大杀器。而且即便功臣们有生之年不之国,他们儿子们也必须之国,那就等于被赶出京城了。还有汉文帝也玩过一次,把列侯都打发之国,并且是名正言顺。
3,太宗的忌惮:14 位功臣的封地,没有一个是他们的籍贯所在地。并且每一位的封地都是交叉牵制,相互制衡。再联系李世民对李靖的猜忌,对李世绩的不放心,对尉迟敬德的敲打,房玄龄如此谨小慎微的人也是偶有小过便被斥退归家。长孙无忌虽然定功第一,但贞观一朝 23 年有至少三分之二的时间都是挂个荣誉职衔。
帝王心海底针,这些通晓历史的政治牛人们又怎么会猜不透李世民的真实意图呢!
所以他们刚开始即便知道世袭刺史对自己家族不利,也不愿开口,以免招惹猜忌。最后诏书已下要是再不争取就会成为既定事实。一旦成为定制可就真要被赶出京师那么自身的所有努力都会烟消云散。
可诏书都下了太宗为什么又不惜被挑战权威收回成命呢?
这就有赖关陇贵族的威力了。
从宇文泰为对抗北齐政权创建关陇贵族开始,只有流水的皇帝铁打的贵族。
只要有关陇贵族的支持,杨坚篡了北周又如何?
而李渊之所以能快速取代杨隋就是因为隋炀帝杨广动了关陇贵族的奶酪(创建科举意图让通过科举入仕的寒族挤占关陇贵族的执政空间)。
从杨玄感到李密他们的起兵反隋本质上都是维护关陇贵族的利益,包括他们选择李渊也是如此。
如今李世民再次动了关陇贵族和新兴军功集团的利益,便遭到了关陇贵族代表长孙无忌等人的抵制。
想想杨广的下场,还是算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