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沈亚洲
随着《清平乐》的热播,“官家”也成了网络热词。
但《清平乐》中不管什么人,也不分什么场合,都管皇帝叫官家的情景,在真实的历史中是不可能出现的。
反腐大剧《人民的名义》中提到,只有极少数干部在特定场合才能称呼京州市委书记李达康同志为达康书记。
同样的,县官(西汉)、国家(东汉)、大家(唐朝)、圣人(唐朝)、官家(宋朝)等,也都是一小部分近臣和后妃、太监、宫女等在非正式场合才能使用的称谓。
至于戏剧中经常出现的万岁爷、老佛爷之类的,更是禁忌,只能太监、宫女小范围的私下里使用,而且只能是他称。
在正式场合,臣子也罢,后妃、宦官也罢,普通百姓也罢,都只能称呼皇帝为陛下。
皇帝之制,始于秦,始皇帝政制之,乃取三皇五帝之名。皇帝自称“朕”,其下皆称“陛下”。皇帝之言曰“谕”,皇帝之命曰“诏”。
当然,清朝是个例外,因为文字狱“清风案”等因素的影响,对皇帝几乎不敢称陛下,太后、太妃称其为“皇帝”,其他人都称其“皇上”。
后面,我会专文讲述对于“在任”皇帝的称谓问题,此处不再赘述。
咱们先说说如何称谓死(驾崩)后的皇帝。
一、死去的皇帝该如何称呼?
对于死去的皇帝,我们有约定俗成的称谓:
1、秦朝,最简单粗暴。按数字排序。例如:秦始皇(始皇帝)、秦二世(二世皇帝)。
2、汉朝到隋朝,称谥号。例如:汉武帝、隋文帝。
3、唐朝到清朝,除废帝和亡国之君外,称庙号。例如:唐太宗、宋太祖、元世祖。
4、明清两朝,大部分皇帝只使用一个年号,也可以称年号。例如:明建文帝、明崇祯帝、清乾隆帝、清光绪帝。
5、亡国之君或废帝,则视情况灵活处理。
(1)有谥号的,称谥号。例如:元顺帝;
(2)无谥号的,称尊号。例如:辽天祚帝;
(3)谥号、尊号皆无,则称封爵(例如:金海陵王)或年号(仅限于明清时期,例如:明景泰帝)。
这种约定俗称的称谓是怎么形成的呢?
今天的文章,我就先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庙号这个话题,并重点纠正一些错误的认知。
二、先帝、大行皇帝和太上皇、太上皇帝
在讨论庙号之前,咱们先了解一下几个相关的概念。
(一)先帝
先帝,特指已故的上一任帝王。
例如,在康熙朝,先帝就是顺治帝。而到了雍正朝,先帝就是康熙帝了。
(二)大行皇帝
大行皇帝,在其谥号、庙号确立之前,对刚去世的皇帝的敬称。“大行”就是永远离去的意思。
其谥号、庙号一旦确立,就改以谥号或庙号作为正式称号,就不能再称“大行皇帝”了。
(三)太上皇和太上皇帝
秦汉时期的“太上皇”是一个尊号,一种荣誉,是当朝皇帝出于人伦对其父亲的尊称,不是皇帝,不问政治。
汉朝之后,又开始出现“太上皇帝”这个称号,可以处理国家大事,也就是凌驾于皇帝之上的皇帝。
太上皇帝可以简称为太上皇,但太上皇未必是太上皇帝。太上皇肯定无权,太上皇帝可以有权。
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太上皇都是皇帝的父辈,也有是皇帝的祖辈或兄长的,有些甚至是皇帝的孙辈。
比较凑巧的是,做过太上皇的晋惠帝、北周宣帝、北齐武成帝、隋炀帝、唐玄宗、宋徽宗、明英宗、乾隆帝等人,都是造成各自王朝由盛转衰的关键人物。
详见本人之前的文章《说说太上皇和太上皇帝》,本文不再赘述。
三、庙号制度和谥号制度的起源
庙号是皇帝于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一般认为,起源于重视祭祀的商朝。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一般情况下,君王死后会建筑专属的家庙祭祀。但在几代之后,就必须毁去原庙,而于太庙合并祭祀。
合于太庙祭祀,被称为“祧”。“祧”这件事情意义很大:如果每个君王的庙都留下,数代之后,为数众多的家庙就会有祭祀上的困难。
所以,对国家有大功、值得子孙永世祭祀的先王,就会特别追上庙号,以示永远立庙祭祀之意。
《孔子家语·庙制》:“古者祖有功而宗有德,谓之祖宗者,其庙皆不毁。”
商朝先后用过的庙号,有太祖、太宗、中宗、世祖、高宗、世宗等六个。
其中,太祖,就是汤,也就是商朝的创立者。
而太宗、中宗、世祖、高宗、世宗等,则是商朝的五位中兴之主,分别是:太甲(或祖乙)、盘庚、武丁、祖甲。
其中,盘庚迁都于殷,结束九世之乱,故后世也称商朝为“殷”或“殷商”,所以他也得了“祖”号。
一般认为,商代无谥号。
周朝建立后,废除庙号制度,确立谥号制度,对君主和大臣的一生作为给予盖棺定论的评价。
秦朝建立后,秦始皇认为“子议父、臣议君”不妥,又把谥号制度也废止了。
汉朝建立后,又恢复了庙号和谥号制度。
所以,帝制时代,第一个使用庙号的朝代是西汉,第一个使用谥号的朝代也是西汉。
四、庙号和谥号的关系
简单的说,谥号是评价品行好坏,而庙号是评价功业大小。
所以,在同一个朝代,排列帝王的地位高低,得看庙号而不是谥号。
例如,按照谥法,文肯定好于武,但大多数朝代的武帝的地位是高于文帝的:武帝大多是开国者,庙号多为太祖、高祖;而文帝大多是守成者,庙号多为太宗。
在称呼当朝的已死帝王时,庙号常常放在谥号之前,同谥号(或谥号的“关键字”)一道构成已死帝王的全号。
例如:汉朝时,称呼汉文帝就是太宗孝文皇帝(也可称太宗、孝文皇帝、文帝等);清朝时,称呼康熙帝就是圣祖仁皇帝(也可以称圣祖、仁皇帝、康熙爷等)。
此处顺便说一句,在清朝,康熙帝还活着时,是不能被称作康熙皇帝、康熙爷的,死后也不能被称作康熙皇帝,虽然康熙这个年号伴随他61年。
推荐阅读:
关于新闻报道中的最高领导人的职务的介绍
五、宗庙制度
宗庙制度,简称庙制。
庙制规定,天子立七庙,诸侯立五庙,大夫立三庙,士立一庙,庶人无庙。
在宗庙制度里,“太祖”是有特殊含义的。
宗庙祭祀需要确定一个血亲源头,这个源头就是始祖。所谓始祖,就是始封之君。
多数时候,始祖就是太祖。例如唐人就认为“始祖即是太祖,太祖之外,更无始祖”。
而宋人则认为始祖是始祖,太祖是太祖。太祖在始祖之下,位于昭祧第一。
按照宋人的说法,所谓天子七庙,就是“一祖二宗四亲庙”。一祖二宗为“不毁之庙”,四亲庙则依次迭毁又新建。
这个“一祖”,指的是始祖,即所谓始受封者,即第一个接受分封的人。例如:在商为契,在周为后稷。
所谓“二宗”,即指太祖和太宗。
其中太祖是始受命者,即第一个接受天命的人。例如:在商为汤,在周为周文王。
而周代的“昭穆制度”对于“天子七庙”给出了另一种说法。
孔子曰:“天下有王,分地建国,设祖宗,乃为亲疏贵贱多少之数。是故天子立七庙,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之庙七。”太祖即始祖。
始祖居中,子孙分别排列左右两列,左为昭,右为穆。始祖之子为昭,始祖之孙则为穆;始祖孙之子又为昭,始祖孙之孙又为穆。父子始终异列,祖孙则始终同列。
周人奉后稷为始祖。武王姬发建立周朝,其父文王姬昌是周朝基业的奠基人,所以文王享昭祧庙,武王享穆祧庙。
始祖庙、昭祧庙、穆祧庙,均为“不毁之庙”。其后各庙,就按照左昭右穆的顺序排列。
如果超过了四庙,就依次把前面的昭庙、穆庙毁掉(叫做“亲尽而毁”),把神主(牌位)移进始祖庙内按昭穆序位排列,为新去世的王按昭穆序位立新庙。
周朝七庙,就是三个“不毁之庙”和四个依次迭毁又新建的庙组成。
而汉代宗庙制度就复杂的多了。经过多重博弈,经过多庙制、五庙制、七庙制、同堂异室制等多重动态演变,最终在东汉末年才确定十一庙制度:
参照周礼,二祖五宗并为世世不毁之庙,然后设四亲庙,亲尽迭毁。
二祖五宗为西汉高庙的一祖三宗(高、文、武、宣四帝)和东汉世祖庙的一祖二宗(光武、明、章三帝)。
之后历朝历代的宗庙制度,也都是借鉴周代的“天子七庙”而又各有发挥,“不毁之庙”都是争夺的焦点。
六、祖和宗
庙号常用“祖”字或“宗”字。
《孔子家语》曰:“祖有功而宗有德”。这里的功,指开创之功;这里的德,指守成之德。——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开国皇帝多称祖,而守成皇帝为什么多称宗。
开国皇帝都有开创之功,庙号自然都是祖。但后世继承者中,如果立有开创之功的,庙号也可以是祖。
例如,刘秀中兴汉室,有开创之功,庙号世祖,谥号光武,是为世祖光武皇帝。
例如,康熙帝“经文纬武,寰宇一统,虽曰守成,实同开创焉”,也得了“圣祖”的庙号。
七、庙号制度的发展
前面说到,中国古代帝王庙号起源于商代,但周朝和秦朝都没有实行。进入帝制时代后,庙号制度是从汉朝才开始实行的。
(一)汉朝
对汉朝而言,刘邦既是始受封者(汉王),又是始受命者(汉皇帝),所以按照宗庙制度,他被称为太祖是合情合理、顺理成章的。
因此,刘邦成为了中国第一位拥有庙号的皇帝,同时他也是第一位拥有谥号的皇帝。他的庙号是太祖,谥号是高皇帝。
汉朝对于上庙号一事极为慎重,标准非常严格,甚至不少大有作为皇帝都没有庙号,例如汉景帝。
即便勉强被上了庙号,也可以被撤销。
东汉初年,议及西汉诸帝的庙号问题时,刘秀批准将元帝的庙号高宗、成帝的庙号统宗、平帝的庙号元宗都去掉,最终只保留了高、文、武、宣四帝的庙号。
东汉后来曾给和、安、顺、桓四帝上过庙号。到董卓专权时,这四帝被认为无德,庙号也被汉献帝给取消了。
所以,两汉二十多位皇帝,最终能拥有庙号的只有七位:
太祖高皇帝刘邦、太宗孝文皇帝刘恒、世宗孝武皇帝刘彻、中宗孝宣皇帝刘恂、世祖光武皇帝刘秀、显宗孝明皇帝刘庄、肃宗孝章皇帝刘炟。
其中,太祖、太宗、世宗、中宗、(高宗)、世祖,更都是完全沿用的商朝的庙号。
(二)三国到隋朝
庙号制度被破坏,始于曹魏。
从曹魏开始,一下子就搞了三个祖(太祖武皇帝曹操、高祖文皇帝曹丕、烈祖明皇帝曹睿)。
曹睿更是生前就直接定好自己的庙号:“景初元年,有司奏:帝为烈祖,与太祖、高祖并为不毁之庙。从之。”
曹魏不再遵从“有功曰祖,有德曰宗”的原则,“祖号之滥,实肇于此”。
后世有样学样,到十六国时期,后赵、前燕、后秦、西秦等小国,其帝王庙号几乎无不称祖。
值得注意的是,汉朝强调以孝治天下,除了三位开国皇帝刘邦(西汉)、刘秀(东汉)和刘备(蜀汉)外,所有皇帝的谥号都以“孝”字开头。
从三国到隋朝,就很少有皇帝的谥号包含“孝”字了。
我们之所以称魏晋南北朝(三国两晋南北朝)为乱世,庙号制度被破坏,谥号制度不再遵从孝道,就是标志之一。
(三)唐朝以后
从唐朝开始,又开始强调以孝治天下,“孝”字又回到谥号当中(包括少数民族政权辽、金、元、清),但谥号也变得越来越长了,动辄一二十字。
同时,除了亡国之君和废帝,基本上都有庙号了。
所以,对于唐朝以前的皇帝,一般称谥号,如隋炀帝。唐朝以后的皇帝,则改称庙号,如唐太宗。
八、庙号的褒贬
在商代,庙号规则较为简单:创基立业曰“太”,功高者曰“高”,世代祭祀曰“世”,中兴者曰“中”。
再结合《孔子家语·庙制》的记载,即“古者祖有功而宗有德,谓之祖宗者,其庙皆不毁”的规定,再加上“祖”字或“宗”字,就构成了完整的庙号了。
历朝历代,对庙号评定还是比较严格的。即便后来每个皇帝都有庙号了,后世也会根据文治武功,在具体文字上下功夫。
一般来说,庙号的选字并不参照谥法,但是也有褒贬之意。
太祖、高祖,开国立业。
太宗、世祖,发扬光大。
中宗、世祖,中兴之主。
世宗、高宗,都是守成令主的美号,但高宗时往往由盛转衰,世宗则必有世系传承偏移。
以上七个庙号,就是历朝历代最为重要、尊崇的庙号,后面会详细讲述,此处不再赘述。
宪宗、宣宗,也是中兴之主,但往往前明后暗,有功有过。
较为著名的帝王有:唐宪宗李纯(元和中兴)、唐宣宗李忱(大中之治)、明宣宗朱瞻基(仁宣之治)、明宪宗朱见深。
此外,金庸武侠小说《天龙八部》中出现过的段誉,其原型就是大理宪宗段正严;《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中的一灯大师,其原型就是大理宣宗段智兴。
而《倚天屠龙记》中提到的蒙古大汗蒙哥,在忽必烈建立元朝后,给他上的庙号也是宪宗。
仁宗、圣宗、孝宗、成宗、睿宗等皆乃明君贤主,哲宗、兴宗等也都是有所作为的好皇帝。
例如,“为人君,止于仁”。宋仁宗开创了“仁宗盛治”,元仁宗时恢复了科举制度。明仁宗(洪熙帝)、清仁宗(嘉庆帝)也都是明清两朝中等以上的皇帝。
“称善赋简曰圣,敬宾厚礼曰圣”。辽圣宗耶律隆绪在位时,是辽国(当时国号“契丹”)最鼎盛的时期。耶律隆绪也是唯一庙号圣宗的皇帝。
前面提到康熙帝的庙号是“圣祖”,中原王朝的皇帝之中,也只有他得到了这个庙号。
此外,唐宋两朝也有圣祖,但唐圣祖李耳、宋圣祖赵玄朗都是神话人物,是唐宋两朝的君主乱认祖宗,给自己贴金用的。
神宗、英宗,功业不足;德宗、宁宗,过于懦弱;玄宗、真宗、理宗、道宗等,好玄虚;度宗、定宗仅是过渡;穆宗、敬宗少有作为。
例如,宋神宗的庙号是司马光主持商定的,这个“神”字就有“功业不足、半道而废”的意味。宋神宗熙宁变法草草了事,意欲征服西夏却几遭惨败。
同样的,明神宗万历皇帝,从中兴到怠政再到最后干脆不上朝。
此二人以“神”字为其庙号,都是很恰当的。
光宗、熹宗,昏庸腐朽;哀宗、思宗、怀宗,则只能用于亡国之君了。
“文”、“武”在谥号中是最好的,但在庙号里,文宗、武宗却是名褒实贬:文宗文弱无能;武宗穷兵黩武。
总的说来,在庙号这件事上,正直的臣子秉求公允,对皇家也不是太买账。
例如,乾隆帝死后群臣议庙号为高宗,嘉庆最初是反对的,理由是“唐高宗、宋高宗都不怎么样,元、明两朝都就没有再出现高宗”,但最后还是没能改变群臣的决定。
顺便提一句,亡国之君一般是没有庙号的,但明朝的亡国之君崇祯帝朱由检的庙号却可能是历朝帝王中最多的,他拥有至少四个庙号。
南明弘光帝朱由崧即位后,先给崇祯帝上庙号思宗,次年又改为毅宗。
南明隆武帝朱聿键继位后,又把崇祯帝的庙号改为威宗。
同时,在北方,清军是在吴三桂的带领下、打着替崇祯帝报仇的旗号入关的,他们也给朱由检上了庙号:明怀宗。
到了民国,崇祯帝又被公认为明思宗。现在景山公园内,还有“明思宗殉国处”刻石。
九、说说那些乱认祖宗的朝代的庙号
中国古代有不少朝代的名称带姓氏、方位或位次等,例如曹魏、前凉、南梁、北齐、后金,这是因为存在重名的情况。
国号中,被使用的最多的应该是汉,其次是魏、凉、梁等。但就影响力而言,则是被称作汉和唐的几个帝国的影响力最大。
中国历史上先后有西汉、玄汉、赤眉汉、东汉、季汉(蜀汉)、赵汉(前赵)、成汉、后汉、南汉、北汉等十几个国名带“汉”字的政权。
还有唐、后唐、南唐等多个国号带“唐”的政权。
这些王朝的“庙号”的使用,深受世系追溯的影响。
例如,西汉之后,除玄汉、赤眉汉、成汉等没有奉朔或没出庙号的政权外,还有东汉、季汉(蜀汉)、赵汉(前赵)、后汉、北汉、南汉等六个国名带“汉”字的政权。
既然都说自己是汉帝国之后,那在世系追溯上就得格外慎重,这在庙号的使用上就特别明显:只要宣称“承汉祚”的,都没有再设自己的太祖,都是以刘邦为太祖。
例如,东汉开国后,光武帝尊元帝为父,而自己的亲生父亲却只能追赠为侯;继承西汉太祖(高帝)、太宗(文帝)、世宗(武帝)、中宗(宣帝)一祖三宗的庙号。
刘备在成都称帝后,国号仍然是汉。史称“蜀汉”或“季汉”。季就是最后,季汉就是最后的汉。叫做季汉,是表示这是最后一个正统的汉帝国。
西晋八王之乱后,匈奴单于刘渊为争得政权的合理性,自称汉朝刘姓子孙,定国号为汉。后来,刘渊的侄子刘曜改国号为赵,史称前赵,又称赵汉或汉赵。
建国后,刘渊立汉三祖五宗神主而祭之。三祖五宗,分别是:太祖刘邦、世祖刘秀、烈祖刘备;太宗刘恒、世宗刘彻、中宗刘询、显宗刘庄、肃宗刘炟。
继任君主给刘渊、刘聪等上的庙号,则是高祖、烈宗等,不敢和两汉的庙号重复。
刘知远,冒认东汉显宗(明帝)八子淮阳王刘昞之后。所以,刘知远建立政权后,也称“汉”,史称“后汉”。
后汉政权,“以汉高皇帝为太祖,光武皇帝为世祖,皆不祧”。后汉不认匈奴人的赵汉,所以直接无视了刘渊的高祖庙号而自用,刘知远死后,庙号也是高祖。
李存勖建立后唐后,太庙里只祭祀唐朝的高祖李渊、太宗李世民、懿宗李漼、昭宗李晔等四位皇帝,但不承认未曾正式称帝的太祖李虎,而以自己的父亲李克用为太祖。
懿宗时,李存勖的祖父朱邪赤心被赐李姓,得名李国昌;昭宗时,李克用封晋王,得王爵。所以,懿宗、昭宗虽非明君,后唐宗庙里却有他们的一席之地。
值得一提的是,李存勖死于兵变后,庙号庄宗——他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庙号”不称“祖”而称“宗”的开国之君。
李昪建立大齐后,追封养父徐温为太祖。后来自称是李唐后人,又改国号“齐”为“唐”,并专门把徐温的庙号改成义祖,以示奉大唐的正朔。
南唐只让大唐高祖李渊、太宗李世民入了自己的太庙,但在追尊祖先时,用的庙号都是大唐没有过的定宗、成宗、惠宗、庆宗,不敢和大唐重复。李昪死后,庙号烈祖。
详见本人之前的文章《说说那些乱认祖宗的朝代的庙号》,此处不再赘述。
十、太祖和高祖
在所有的庙号中,最有分量的就是太祖和高祖了,开国皇帝大多数都是这两个庙号。
历史上,中国共有46位帝王的庙号为太祖,24位帝王的庙号为高祖。
值得注意的是:开国皇帝的庙号大多是太祖或高祖,但并非所有的太祖、高祖都是开国皇帝。同时,也并非开国皇帝的庙号都是太祖、高祖。
前者,有后赵太祖石虎、西秦太祖乞伏炽磐、南朝宋太祖刘义隆等;后者,有后唐庄宗李存勖、元世祖忽必烈等。
值得注意的是,宗庙制度中最初是没有“高祖”这个庙号的。但汉朝把刘邦的谥号和庙号叫混了,搞出来“高祖”这么个名词,后来它也就成了庙号的一种了。
同样是开国皇帝最经常使用的庙号,太祖和高祖谁更高呢?
对此,目前学术界有争论。有人认为二者是等价的,也有人认为有些时期(例如十六国、南朝、五代)高祖的地位是高于太祖的。
个人认为:太祖的地位一直是高于高祖的。
首先,太祖万世不祧,创基立业曰太,功高者曰高。
其次,通过对历朝历代开国帝王庙号的分析,也很容易得出这个结论。
太祖、高祖这两个庙号的出现,有一些历史规律:
1、开国皇帝(始受命者),如果也是帝国的主要奠基人(始受封者),庙号通常是太祖。
例如,汉太祖刘邦、吴太祖孙权、南朝齐太祖萧道成、后梁太祖朱温、后周太祖郭威、宋太祖赵匡胤、明太祖朱元璋。
再如,辽太祖耶律阿保机、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元太祖孛儿只斤·铁木真、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等。
2、开国皇帝(始受命者),如果不是帝国的主要奠基人(始受封者),其庙号通常是高祖,而主要奠基人的庙号是太祖。
例如,魏太祖曹操、高祖曹丕父子,隋太祖杨忠、高祖杨坚父子,唐朝太祖李虎、高祖李渊祖孙。
3、有些朝代的开国皇帝(始受命者),也是帝国的主要奠基人(始受封者),但把太祖的庙号追封给了父辈,自己死后只能得到高祖的庙号。
例如,南朝梁太祖萧顺之、高祖萧衍父子,南朝陈太祖陈文赞、高祖陈霸先父子。
4、有些朝代是高祖在先,太祖在后,原因各有不同。
例如,晋朝的高祖是司马懿,太祖是司马昭,这是因为司马昭先后受封晋公和晋王,而晋公国和晋王国是世祖司马炎创立晋帝国的基础,所以司马昭是才是始受封者。
再如后赵,开国之君石勒为高祖,其侄子石虎却是太祖,则是皇族内部权力斗争的结果。
至于西秦,更是混乱,开国国君乞伏国仁的庙号是烈祖,第二任国君乞伏乾归的庙号是高祖,第三任国君乞伏炽磐的庙号却是太祖。也只能用蛮夷“胡”来解释了……
还有南朝宋,高祖刘裕是开国皇帝,但他的儿子刘义隆的庙号却是太祖,应该是“承汉祚”和皇族权力斗争双重原因共同影响的结果。
5、有些朝代则只有高祖,没有太祖,也各有原因。
例如,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前赵(即汉赵),就只有高祖,为开国帝王刘渊。这是“承汉祚”的结果,刘邦就是他们的太祖。
再如,五代时期的后晋也没有太祖,是因为开国皇帝石敬瑭是辽国的儿皇帝。而辽国当时已有太祖,在任君主的庙号不可能高于太祖。石敬瑭死后,也就只敢用高祖了。
详见本人之前的文章《说说帝王庙号中的太祖和高祖》,此处不再赘述。
十一、世祖
历史上,中国共有14位帝王的庙号为世祖。
世祖,一般作为断代史开创者,或是该王朝承上启下的有为君主。他们不是王朝的最初建立者,但却往往开辟了该王朝的一个全新时代。
例如,汉世祖光武帝刘秀复兴汉室、建立东汉,元世祖孛儿只斤·忽必烈入主中原、完成元朝的创建,清世祖顺治帝爱新觉罗·福临则有入主中原之功。
另外,世祖还有世系偏移的意思。光武帝不用说了,元世祖、清世祖的汗位、皇位,也都是通过激烈的军事斗争、权力斗争获得的。
顺便提一下,《资治通鉴》记载曹丕的庙号为世祖,这应该是错误的。曹操、曹丕一脉相承,所以曹丕的庙号不可能是世祖,只能是高祖。
十二、太宗
历史上,中国共有22位帝王的庙号为太宗。
其中,汉文帝刘恒、唐太宗李世民、明太宗(明成祖)朱棣,都是功业显赫的帝王。
北魏明元帝拓跋嗣、辽太宗耶律德光、宋太宗赵光义(赵炅)、西夏太宗李德明、金太宗完颜晟、元太宗孛儿只斤·窝阔台、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也都较有作为。
值得注意的是,获得太宗这个庙号的,大多都是一个王朝的第二代帝王(不一定是第二位)。
但也有不少例外。例如,晋太宗是简文帝司马昱,东晋的第八位皇帝,晋朝的第十二位皇帝;南朝宋太宗是明帝刘彧,第七位皇帝。
司马昱,庸碌无为,从侄孙那儿接过皇位,只是权臣桓温所立的傀儡;刘彧,残暴奢靡,杀侄自立后,又屠戮宗室皇亲、功臣名将,导致国力衰败,萧道成趁势崛起。
庙号为太宗的帝王里面,还有一个奇怪的规律,那就是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得位都不正常。
例如,唐太宗李世民,是通过“玄武门之变”,弑兄逼父夺得皇位的。
汉太宗刘恒,本来只是长年坐冷板凳的代王,与皇位无关。然而“诸吕之乱”让皇位继承制度支离破碎,在铲除吕后家族后,权臣周勃、陈平等人拥立他为皇帝。
宋太宗赵光义,他的继位过程更是充斥着“烛影斧声”等各种阴谋论。
明太宗朱棣,原来是藩王(燕王),通过发动“靖难之役”,从侄子建文帝那儿夺得皇位。世宗嘉靖帝时,为方便给自己生父立庙,而改其庙号为成祖。
清太宗皇太极,是凭借兵强马壮的实力,经过旗主、贝勒们的“推举”而袭承汗位的。
清太祖努尔哈赤死的突然,没来得及指定继承人。但根据其生前的种种行为,他很可能想将大位传给大妃阿巴亥所生的阿济格、多尔衮、多铎中的一个。
除了上述几位比较具有知名度、代表性的太宗皇帝外,其他的太宗皇帝也多半不是靠正常得位而来。
再如东吴太宗孙休,是政变夺位;辽太宗耶律德光,是在皇太后的支持下,从他的大哥、皇太子耶律倍手中抢得的皇位……
那么,为何这么多的“太宗皇帝”都得位不正呢?
很可能是因为到第二代时,政权还没进入稳定期,变数仍很大。而作为开国皇帝的子侄,他们早年往往也是南征北战,坐拥强大的势力——只要有野心,一切皆有可能。
因为过过苦日子,他们会知道“打江山”不易,也就会努力去“坐好江山”了。
值得一提的是金太宗完颜晟,他是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的四弟。
和宋太宗一样,他也是继承了哥哥的皇位。但又和宋太宗不一样,金太宗一直是金太祖合法的储嗣,得位很正,在太宗中是个另类。
但是,因宗室、大臣所迫,金太宗又必须以金太祖长孙完颜亶为储嗣。而在海陵王完颜亮弑亶自立后,更是将金太宗的后代全部杀光。
十三、高宗
历史上,中国只有11位帝王的庙号为高宗。
商朝所用六大庙号,是最正宗的庙号。谥法上说:德覆万物曰高;功德盛大曰高;覆帱同天曰高。所以高祖、高宗本来都是很好的庙号。
只可惜,后来得了高宗这个庙号的皇帝大都作为不堪,要么是王朝中衰的制造者,要么就是阴险毒辣的代名词。
所以,元明两朝直接弃用这个庙号。而到乾隆帝驾崩后,嘉庆帝更是极力抵制给乾隆帝上这个庙号。
高宗中比较有名的,也就是唐高宗李治、宋高宗赵构、清高宗乾隆,口碑都不怎么好。
这三位的故事就不用细说了,咱们说一下另外几位不太知名的高宗。
汉元帝刘奭,王莽执政时,给他所上的庙号就是高宗。元帝为人柔懦,宠信宦官,导致皇权式微,朝政混乱,西汉由此走向衰落。
南朝齐明帝萧鸾,由其叔父萧道成抚养成人,堂兄萧赜临终更是托孤于他,但他却杀侄篡位,自己当起了皇帝。随后更是将萧道成、萧赜父子的子孙后代尽数屠戮。
南朝梁萧纲、萧统也曾经被上庙号高宗。萧纲是傀儡皇帝,后被侯景杀害;萧统,没做过皇帝,皇帝身份是被儿子追尊的。
值得一提的是,萧统还是不错的。他就是文学史中大名鼎鼎的昭明太子,曾主持编撰《昭明文选》——中国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
所有庙号为高宗的帝王中,只有陈宣帝陈顼、北魏文成皇帝拓跋濬在位期间,国家比较安定,政治也较为清明。
十四、世宗
历史上,中国共有18位帝王的庙号为世宗。
比较著名的有:汉武帝刘彻、北魏宣武帝元恪、后周世宗柴荣、辽世宗耶律阮、金世宗完颜雍、明世宗朱厚熜、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等。
使用世宗的,要么是旁系入继大统,要么是因太子被废或早夭而侥幸继位。
例如:汉武帝刘彻、北魏宣武帝元恪、清世宗,都是因为原太子被废而得以继承皇位的。其中刘彻、元恪都曾被册立为新太子。
而司马师、高澄,承上启下,但未能最终称帝,其事业分别由其弟司马昭、高洋继承。司马昭之子司马炎后来创建了晋朝,高洋后来创建了北齐。
北周明帝宇文毓,是继承了其弟北周孝闵帝宇文觉的皇位。明世宗朱厚熜,是继承了其堂兄明武宗朱厚照的皇位
辽世宗耶律阮,是继承了叔父辽太宗耶律德光的皇位。
金世宗完颜雍,是趁金国当时的皇帝完颜亮南伐宋朝,篡位称帝的。
周世宗柴荣(称帝时已改名郭荣)是后周太祖郭威的养子,也是其外甥。后汉隐帝刘承祐将郭威子女屠戮殆尽,郭威只能以养子郭荣为储君。
值得注意的是,唐朝和宋朝都没有世宗。
唐朝,要避讳李世民的名字,所以没有世宗。但唐朝有世祖,李渊称帝后追尊父亲李昞为唐世祖。李昞是先辈,无需避讳李世民,后来就没改其庙号。
宋朝,延袭了唐朝,也没有世宗。不过,对于宋朝来说,英宗其实就是“世宗”,因为自此真宗一系断绝,帝系从真宗赵恒一系转入商王赵元份一系的子孙。
而就南宋来说,孝宗其实也是“世宗”,因为从他开始,帝位又从太宗一系转回太祖一系。
十五、中宗
历史上,中国只有6位帝王的庙号为中宗。
中宗,顾名思义就是中兴之主,这本是个非常好的庙号。
正统王朝中,得了这个庙号的只有三位:汉中宗(汉宣帝刘询)、晋中宗(东晋元帝司马睿)、唐中宗李显。
但这三位中,又只有汉宣帝还当得起中兴之名,其他二位都是尸位素餐、结局悲催:
晋元帝,名义上是东晋的开国皇帝,其实只是个傀儡,最终被权臣王敦硬生生给气死;唐中宗,大糊涂蛋一个,居然是被弄权的老婆韦皇后、女儿安乐公主给毒死的。
在意识形态上,封建王朝是非常迷信的,这也是礼法的重要内容。所以,虽然中宗这个庙号没有什么贬义,但是后代再也不愿意把这个庙号送给自己的先帝了。
另外,使用中宗,也意味着要否定前面的帝王——要不就没有“中兴”的前提了——所以,唐朝之后,中央王朝就没有再使用过中宗这个庙号。
例如,宋高宗赵构可以说是中兴宋朝的皇帝,但是,宋孝宗也没敢送给他中宗的庙号。然后赵构就又把“高宗”这个庙号给毁了……
宋朝以后,甚至连割据政权也没有皇帝的庙号叫做中宗了。
事实上,即便割据政权的这三位中宗,日子也不好过。
西梁中宗萧詧,是西魏扶植的傀儡政权西梁的“开国皇帝”。
南汉中宗刘晟,暴虐荒淫,杀光宗室后,将侄女、孙女们收入后宫。由于宗室元勋被铲除殆尽,南汉的当权者全是宦官、宫女之类的。
大理中宗段正淳,名义上接受高氏归还的政权,然而宰相皆出自高氏之门,他只是个傀儡罢了。不堪其辱,只好出家为僧,让位其子段正严。
段正严,即大理大理宪宗,也就是《天空八部》中的段誉的原型。统治后期诸子内争外叛,于是他也禅位其子段正兴,出家为僧了。
段正严,在位39年,享年93岁,是大理在位时间最长、寿命最长的皇帝。这一点倒是符合金庸武侠小说中段誉“内功深厚”的设定。
而《射雕英雄传》中的一灯大师,其原型是大理宣宗段智兴,在其父景宗段正兴出家后继位。历史上的段智兴倒是没出家,却也极其崇佛,导致大理国力进一步衰落。
庙号选字的含义有区别于谥法但基本上大意相同。世宗高宗由盛转衰,这个是完全错误的。你不能因为某些高宗的作为不好(比如清高宗)去反推庙号的含义。同理宪宗宣宗也是如此。而世字没有任何帝系转移的含义,帝系转移的含义是继位的皇帝不是前一任皇帝的直系后代。所以当初明惠宗继位并不是帝系转移,而靖难之后明成祖即位,帝系便转移了,从兴宗这一系转到了成祖一系。世的含义为启一世之新,是指它开创了一个新的局面,所以商世祖迁殷,汉世祖再立汉朝,元世祖清世祖统一全国,才会用世。其后的神宗英宗等庙号的评价,也是完全错误的,和刚刚说的一样,用得到这些庙号的帝王的作为去反推庙号本身的的含义是不正确的。苏氏曰“尧之所从,受天下者曰文祖;舜之所从,受天下者曰神宗。受天下於人,必告於其人之所从、受者。”舜继尧位,所以神宗就是指的尧,那么你觉得你对神宗功业不足的这个论断还成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