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雍正珐琅彩松鹤纹胆瓶时代特色鲜明

单眼皮小妞 2024-03-26 17:08:48

珐琅彩瓷,即瓷胎画珐琅,是将画珐琅技法移植到瓷胎上的一种釉上彩瓷。珐琅彩是一种非常古老的艺术形式,起源于古罗马时期。它是一种在金属表面采用颜料进行彩色涂装或者着色的艺术,因为它可以显著地增加金属表面的色彩,因此非常受欢迎。这种技术后来被改进,许多工匠们不断地优化并完善了这种工艺。直到现在,珐琅彩是非常有价值且难以复制的工艺品之一。珐琅彩是我国陶瓷装饰艺术中一朵奇葩,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极为名贵的御用器。其诞生后的二百年内都是皇家御用瓷器,用景德镇的半成品在北京二次烧造,民间几乎没有也不知道,至民国三年故宫第一次展览后才被社会所知。珐琅彩瓷的制作技艺奇绝,时代特色鲜明,传世极少,至为珍罕,备受世界收藏界推崇。集中西风韵于一身,画尽了皇家身份的高贵与荣华。

珐琅彩瓷以洁白细腻的胎质,莹润如玉的釉面,明快艳丽的色调,以及精湛绝伦的技巧,不仅赢得清代皇帝后妃们的喜好,也赢得今人对其的偏爱。在今天拍卖市场上,部分藏家便把目光盯在了清三代时期的珐琅彩瓷。把中国文化表达出来中国的书画做的最好,想把千年的艺术保存下来,雍正的珐琅彩做的最好,我们看到了大量的珐琅彩不得不承认,还没有哪一个朝代瓷器艺术品能够做到雍正珐琅彩这样的颜色秀丽,画工超美,以瓷胎为画绢,沿袭了中国画的布局章法,将诗、书、画、印融为一体的中国画用在一个白瓷上,不得不佩服雍正皇帝对于瓷器艺术的热爱。

珐琅彩颜料中,并未包含红色颜料,致使雍正皇帝和怡亲王仍然必须持续督促研发工作的进行。在以西洋技术为前导下,一类以金发色的金红彩,在广东匠人潘淳研究下研发成功。在色料中添加金子制成的“桃红颜色的金子红铜料”,故可将之视为是深受西洋以金发色概念启发,应运而生的技术,在该一技术下炼出的粉红色珐琅料。

本品造型规整,胎质坚致,釉汁白胜霜雪,莹润可爱,构图优雅,比例协调,自然大方,即使颜色艳丽的瓷器也有种超凡脱俗的美感,受西洋画师直接影响,彩瓷绘饰甚具洋风,着重模仿自然,以光影明暗营造质感、深度及透视,画笔清秀细腻,设色淡雅逸丽,色彩艳丽,层次分明,造型生动逼真,颇具国画之笔情墨趣,绘画技巧高超,以彩料之浓淡的变化来表现花叶的阴阳向背,突出立体感,布局繁密有致,自带清疏之气,通过红、黄、绿、蓝、紫等色的浓淡变化,珐琅彩瓷的名贵除了工艺水准外,画工精湛是根本原因,当时在珐琅彩瓷上作画的都是名匠高手。

珐琅彩瓷绝大多数属于清宫旧藏,其表达的无限艺术性,今天依然成为所有立志收藏的鉴赏和追逐的目标。业界内外多风闻其珍、其美、其雅、其尊,尤其传世官窑瓷器精品因其数量稀少且品相尊荣高贵,多被深藏,后世罕见。作为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一个精彩片段,雍正陶瓷品在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之后,以另外一个重要角色——作为典藏的艺术品完成了它在当代社会的华丽转身。无论是在市场的起步期、转型期还是火爆期,它都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已经成为“天价”的代名词。

珐琅彩瓷器的制作工艺非常考究,成本高,产量低,属于专供皇帝和皇后玩赏的艺术珍品。所用白瓷胎由景德镇御窑厂提供,彩绘和烧成则由宫廷画家和专门的技术人员在清宫造办处和圆明园造办处内完成。珐琅彩瓷器的烧造受到宫廷的极严格控制,致使珐琅彩瓷器成为清代瓷器中最为名贵的品种。由于唐英供职内务府多年,在珐琅彩瓷器的烧造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对雍正皇帝的审美趣味和宫中生产珐琅彩瓷器需要什么样的白瓷胎亦了如指掌,因此他到景德镇后,向宫廷造办处提供了大量供烧珐琅彩瓷器用的白瓷胎。

据悉近几年来,清三代(康熙、雍正、乾隆)的珐琅彩瓷器均在上千万港元左右。1999年,一件雍正胭脂红地珐琅彩月季绿竹诗意小杯,以1784万港元成交。2002年,一件雍正珐琅彩题诗过枝梅竹纹盘以3252.41万港元成交。雍正皇帝不仅将装饰着“精细”、“秀气”纹样的珐琅彩瓷送给素有邦交往来的蒙古和西藏等地的王公贵族,同时也降旨配匣作为典藏品,以备永远传世。

0 阅读:1

单眼皮小妞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